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琉璃记 周明砚第一次见到那只唐代琉璃瓶时,正赶上美术馆的午休时间。展厅里空荡荡的,阳光斜斜地从穹顶的玻璃天窗漏下来,恰好落在三楼西侧的展柜上。她抱着刚借来的古籍目录,脚步在展台前不由自主地停住了。 展柜里的琉璃瓶通身泛着淡淡的紫,瓶颈处缠着缠枝纹,瓶身鼓胀如饱满的果实,在光线下流转着捉摸不定的光泽。更奇的是阳光穿过瓶身时,在深灰色的地毯上投下一道小小的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像被谁精心裁剪过的绸缎,稳稳地铺在那里。 “以前的人看到这个,会不会以为把天上的虹抓来了”周明砚下意识地呢喃出声。她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睁大。这只琉璃瓶是上个月刚从城南古墓群出土的,考古报告里说它是目前发现的唐代琉璃器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瓶身无裂痕,连缠枝纹的边角都清晰得像是昨天才被工匠打磨过。 她蹲下身,伸出右手,指尖小心翼翼地朝着地毯上的彩虹探去。明明知道是光影的把戏,可当指尖穿过那片斑斓时,竟真的有种暖融融的触感,像触到了初春刚化的溪水,带着点不真实的温度。 “周老师”身后传来脚步声,美术馆的研究员小林抱着一摞档案夹走过来,“您也来看这只琉璃瓶啊昨天刚换了展柜位置,没想到光线这么好。” 周明砚收回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那点暖意。她站起身笑了笑:“我来借《唐代西市琉璃贸易考》,路过就多看了两眼。这瓶子真有意思,你看这彩虹。” 小林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地毯:“可不是嘛,昨天有个老太太说,这瓶子里怕是住了个彩虹精。”她凑近展柜,指着瓶底的一行小字,“您看这铭文,‘景云二年制’,景云二年是公元711年,算下来快一千三百年了。” “一千三百年前,谁会捧着这只瓶子看彩虹呢”周明砚的目光又落回琉璃瓶上。瓶身上的缠枝纹在光线下起伏,像活过来的藤蔓,她忽然觉得这只瓶子不该被锁在玻璃柜里,它应该盛着西域的葡萄酿,被胡商的驼队载着,在沙漠的月光下晃出细碎的光。 那天下午,周明砚在古籍阅览室翻到了一本泛黄的《两京杂记》。书页间夹着一张褪色的书签,上面是手绘的琉璃器图谱,其中一幅竟与展柜里的瓶子有七分相似。图谱旁用蝇头小楷写着:“西市胡商所售紫琉璃瓶,注酒则色如琥珀,映日可见霓虹,价抵十金。” 她盯着那行字,指尖划过“霓虹”二字,忽然想起地毯上那道暖融融的彩虹。十金在唐代是什么概念大概够寻常百姓过一辈子了。什么样的人会花十金买一只装酒的瓶子 闭馆铃响时,周明砚才发现自己对着那本杂记看了三个小时。她把书还回前台,路过三楼展厅时,特意绕到琉璃瓶前。夕阳已经移了位置,彩虹消失了,瓶身在顶灯的照射下泛着沉静的紫,像睡着了。 “明天见。”她轻声说,像在跟一个老朋友道别。 接下来的一周,周明砚成了三楼展厅的常客。她发现不同时段的阳光会给琉璃瓶带来不同的模样:清晨的阳光稀薄,彩虹是淡淡的;正午阳光最烈时,彩虹会铺满半块地毯;傍晚夕阳斜照,瓶身会染上一层橘红,像浸在蜜里。 有天下午,她正蹲在展柜前速写,一个穿蓝布衫的老先生拄着拐杖走过来。老先生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看模样得有八十多岁了。 “姑娘,你也喜欢这只瓶子”老先生的声音带着点沙哑。 周明砚抬头笑了笑:“是啊,觉得它特别有意思。” “我年轻时在西安见过类似的,”老先生眯起眼,望着琉璃瓶,“那会儿还是土改时期,从地主家抄出来的,后来不知所踪了。那瓶子啊,装过桂花酒,秋天开封时,满院子都是香的。”他顿了顿,用拐杖轻轻点了点地面,“你看这缠枝纹,是葡萄藤,唐代的胡商最爱用这纹样,葡萄酿装在里面,日子久了,瓶身上都带着甜气。” 周明砚停下笔:“您是说,这瓶子真的装过酒” “十有八九,”老先生笑了,“你看瓶底内侧,是不是有点泛黄那是酒渍,洗不掉的。当年我见的那只,瓶底比这黄得多,像沉淀了一整个秋天的阳光。” 那天晚上,周明砚做了个梦。梦里她站在长安西市的胡商店铺前,货架上摆着大大小小的琉璃器,阳光穿过敞开的门,在地上织出一片光怪陆离。穿波斯服饰的商人递给她一只紫琉璃瓶,瓶身上的葡萄藤缠着露珠,晃一晃,真的有桂花香气飘出来。她捧着瓶子走到曲江池畔,池水里的虹与瓶身上的虹连在一起,岸边有个穿襕衫的书生正对着她笑。 醒来时,晨光正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在书桌上,像一道微型的彩虹。周明砚摸了摸额头,竟有些发烫。她忽然想起那本《两京杂记》里的另一段记载:“开元中,有书生柳某,得紫琉璃瓶于西市,常以盛花露。每晴日,瓶映日则虹生,柳生谓虹为瓶中精,每日对饮。” 柳生周明砚翻出手机,查唐代文人的资料。果然有个叫柳恽的文人,生平记载寥寥,只知他是开元年间的进士,善诗文,后隐居终南山。她又搜柳恽的诗作,找到一首《琉璃引》:“紫霞凝作瓶,虹光入酒清。醉卧花阴下,与虹共天明。” 诗很短,却让周明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仿佛能看见那个叫柳恽的书生,在某个春日的午后,把琉璃瓶放在花树下,瓶中的酒映着阳光,虹光落在他的衣襟上,他举杯邀虹,醉倒在落英缤纷里。 周末,周明砚特意起了大早,赶在开馆时就进了展厅。清晨的阳光刚好斜斜地落在琉璃瓶上,地毯上的彩虹细得像根丝带。她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开始抄写那首《琉璃引》,笔尖划过纸面时,忽然听到展柜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她吓了一跳,抬头看向琉璃瓶。瓶身好好地立在那里,可不知怎么,她总觉得那缠枝纹的弧度好像变了,像刚被人抚摸过。 “你说,柳恽是不是真的跟虹喝过酒”她对着瓶子轻声问,语气连自己都觉得荒唐。 回答她的,是窗外飞过的一群鸽子,翅膀扑棱的声音在空荡的展厅里格外清晰。 那天下午,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关于唐代文物的讲座,主讲人是考古研究所的张教授。周明砚特意坐在第一排,讲座结束后,她拿着笔记本追了上去。 “张教授,您知道柳恽这个人吗开元年间的进士。”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柳恽有点印象,好像是近年来才从墓志里考证出的一个文人,生平资料很少。怎么了” “我在书上看到他写过一首关于琉璃瓶的诗,”周明砚把笔记本递过去,“您说,他写的会不会就是咱们馆里这只” 张教授看着诗,又想了想:“这只琉璃瓶的出土地是长安城南的少陵原,而据墓志记载,柳恽晚年就隐居在少陵原。从年代和出土地来看,可能性很大。不过……”他话锋一转,“唐代琉璃器多为贡品或富商所有,一个隐居的书生能拥有这么贵重的瓶子,倒是有点奇怪。” 周明砚心里一动:“会不会是别人送的” “有可能,”张教授笑了,“说不定是哪个倾慕他才华的贵女所赠呢唐代的故事,总是少不了这些浪漫的桥段。” 贵女周明砚想起梦里那个在曲江池畔对她笑的书生,忽然觉得那画面里,似乎还少了点什么。或许是一个穿石榴裙的女子,正提着裙摆,从虹光里向他走来。 接下来的几天,周明砚总在下班后绕到展厅。有天傍晚,她正看着琉璃瓶发呆,小林拿着一块绒布走过来,准备给展柜除尘。 “周老师,您知道吗这瓶子刚出土时,里面还有东西呢。”小林一边擦玻璃一边说。 “什么东西”周明砚立刻问。 “一点点残留的液体,还有几片干花,”小林想了想,“化验结果说是蔷薇花露,唐代贵族常用的那种。” 蔷薇花露周明砚想起《两京杂记》里“常以盛花露”的记载,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原来柳恽的琉璃瓶里,装过的不只是酒,还有花露。他会在瓶里插上蔷薇吗还是会把花露洒在书页上,让字里行间都带着香气 那天晚上,她做了第二个梦。梦里是暮春的终南山,一间茅屋外种着满架蔷薇。柳恽坐在窗前,手里拿着那只紫琉璃瓶,正往里面装新摘的蔷薇。阳光穿过瓶身,在他的白纸上投下一道彩虹,虹光里,他写下“蔷薇泣露颜如玉,虹影摇光映读书”。 周明砚站在茅屋门口,看着他的侧脸,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她想开口叫他,却发不出声音。这时,柳恽仿佛察觉到了什么,转过头来。他的脸模糊不清,可周明砚觉得,他的眼睛很亮,像盛着两道彩虹。 “你来了。”他说。 周明砚猛地睁开眼,窗外已是满天星斗。她摸了摸脸颊,竟有泪痕。 第二天,周明砚请了半天假,去了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室。她托小林帮忙,想看看那只琉璃瓶出土时的现场照片。修复室的王师傅递给她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全是考古现场的记录。 照片上,琉璃瓶躺在墓室的角落,被一层薄薄的尘土覆盖,可依然能看出那抹沉静的紫。其中一张特写照片里,瓶身上沾着几片小小的花瓣,虽然已经干枯发黑,却能辨认出是蔷薇的形状。 “这瓶子是放在一个漆盒里的,”王师傅解释道,“漆盒里还有一方砚台和几卷残损的书简,我们推测墓主人是个文人。” 周明砚的手指轻轻拂过照片里的琉璃瓶,忽然觉得,这一千三百年的时光,好像并不长。从长安西市的胡商店铺,到曲江池畔的花阴,再到终南山的茅屋,最后沉睡在少陵原的黄土里,这只瓶子走过的路,像一场漫长的梦。而现在,它醒了,在美术馆的展柜里,继续映着阳光,等着有人来读懂它的故事。 下午回到美术馆时,展厅里来了很多游客。周明砚站在人群外,看着那只琉璃瓶。阳光正好,地毯上的彩虹又变得鲜艳起来。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挣脱妈妈的手,跑到展柜前,伸出小手去接那道虹。 “妈妈,彩虹是甜的吗”小女孩仰起头问。 她的妈妈笑着说:“你觉得呢” 小女孩闭上眼睛,好像在感受什么,然后认真地说:“是暖的,像一样暖。” 周明砚看着这一幕,忽然笑了。她想起柳恽的诗,想起梦里的蔷薇,想起老先生说的桂花酒,想起那些残损的书简和干枯的花瓣。原来这只琉璃瓶里藏着的,不只是彩虹,还有阳光的温度,花露的香气,书生的诗,以及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闭馆前,周明砚最后一次走到琉璃瓶前。夕阳的余晖给瓶身镀上了一层金边,彩虹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了。她对着瓶子,轻轻说了一句:“柳先生,你的虹,还在呢。” 仿佛回应她的话,展柜里的琉璃瓶轻轻晃了一下,一道极淡的虹光闪过,像一个温柔的叹息。 周明砚转身离开时,脚步很轻。她知道,从今天起,这只唐代琉璃瓶的故事里,又多了一个片段。关于一个戴眼镜的姑娘,在某个夕阳正好的午后,曾与它的虹光,共享过一段暖融融的时光。而这段时光,会像瓶身上的缠枝纹一样,被岁月悄悄记下,成为新的年轮。 走出美术馆时,晚霞正铺满天空,一道绚烂的彩虹挂在云层上,像谁把琉璃瓶里的光,又放回了天上。周明砚抬起头,看着那道虹,忽然觉得,自己也成了这漫长故事里的一部分。或许,每个人都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与那些沉默的时光相遇,然后,带着它们的温度,继续往前走。 她推了推眼镜,嘴角扬起一个浅浅的笑。阳光落在她的手心里,暖融融的,像握住了一道永远不会消失的虹。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穿越之庶女走对抗路

穿越之庶女走对抗路

油爆蛋
陆芸穿越了,以为有金手指,结果是瑕疵品。两岁抬起床脚,四岁拖着马车跑。只要睡足三小时,就能够浪三天整。代价是获得饭桶属性,别人馒头吃一个,她得吃七个。就当她以为自己拿的是谋良缘求高嫁的剧本,结果一场踏青会让她进了宫。就当她以为自己即将抱到金大腿,开启名利双收人生,结果一道懿旨让她出了家。就当她沉迷于念经种地的悠闲生活时,万万没想到还有人在打自己的主意,和亲还是嫁人?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解决不了问
都市 连载 70万字
墨笙一世

墨笙一世

冰漺
她是无一败仗的镇国郡主,也是毒谷谷主两大关门弟子之一他是赫赫有名的墨府世子,也是隐机阁阁主她亲眼目睹了母亲的惨死,从此唯一支撑他活下去的动力就是复仇,直到他的出现……他从小身中噬心毒,饱受折磨,本以为只能如此度过一生,直到她的出现……(简介...
都市 连载 31万字
亡国重生:公主请自重

亡国重生:公主请自重

却朦胧
她,是张扬跋扈的和亲公主,骄傲明艳;他,是循规自持的落魄世子,端方清冷。云泥之别的两人,却被一桩御赐婚约绑在一起。前世,她受庶妹挑拨,错嫁旭王,遭夫君庶妹双双背叛,家国尽灭。重来一次,她打定主意要紧紧抱着自己那落魄未婚夫不撒手,毕竟这人可是后来横扫几国、人人提之变色的冷面阎王!哪曾想,却一朝重生在刚刚奚落完那落魄世子之时。他眉眼凛然,态度冷淡地将她拒之千里。“公主所言甚是,你我之间判若云泥,实在不
都市 连载 64万字
记得,那年花下

记得,那年花下

詥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恰似那潺潺流水,温柔地拂过我的脸庞,我正陶醉在美好之中……接下来将是我人生中第二次遇到让自己为之心动的男人……自那次见面后那男人的模样便烙印在了我心里……故事发生在一个叫花湾市的城市,宋思亦在一场车祸与花湾市最有名望身份地位悬殊对于花湾市有着很大贡献以及成就的这样一位成功人士企业家刘延平先生结识,后来宋思亦却忘了这段车祸的经历……几年后,宋思亦大学毕业后,找房子、找工作、恋
都市 连载 57万字
妙医鸿途

妙医鸿途

纵横
天截手冠绝天下,中医堂连锁全球,自创华夏第一奢侈品牌;岐黄基金扶弱,万亩大山藏宝……爱人妻、慕少妇、养萝莉;踏不平,撩群芳,妙手医人济世。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烟斗老哥或者搜索ydlg1985。
都市 连载 791万字
女尊国之凤白炽

女尊国之凤白炽

试君绿衣
凤白炽是王女,因不喜文不好武而被皇城中的人笑称为凤白痴她本可以和好友笑傲狂疏,浮影众生,可是谁能料到命运颠倒痴情错付,公子情深,她才刚知情世就要辗转在芸芸众生,于诡变的惊涛骇浪中此沉彼浮文很慢,也许没有酷炫拽浪的情节可是若你停留,希望点点收藏
都市 完结 1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