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铜斗记 老王的手指在玻璃展柜上停了第三回。指腹磨出的薄茧蹭过冰凉的玻璃,像在抚摸什么活物。展柜里的汉代铜斗泛着青绿色的光,内壁的刻度被岁月啃得有些模糊,却仍能看出当年工匠錾刻时的力道——每一道都深到能嵌进半粒小米。 “一斗粟,能熬三锅粥。”他对着玻璃里的影子说。周围有小孩跑过,笑声惊飞了檐下的鸽子,老王的目光却没动,指尖顺着刻度往上数,“一锅稠的给娃,一锅稀的给婆娘,剩下那锅,掺点红薯叶,够俩大人喝两顿。” 讲解员小姑娘抱着文件夹走过来,高跟鞋敲在大理石地面上嗒嗒响。“大爷,这铜斗是汉代的量器,一斗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升左右。”她的声音甜得像裹了蜜,“当时用来计量粮食,征税、交易都靠它。” 老王没回头,眼睛还黏在铜斗上。“二十升”他咂摸了一下,“那时候的粟子沉,一斗得有三十斤。俺爹当年分粮,用的是木斗,桐木做的,刷了三遍漆,红堂堂的。” 玻璃反光里,能看见老王鬓角的白。他今年六十八,退休前在粮站干了四十年,从扛麻袋的临时工到管仓库的主任,手里过的粮食能堆成山。可他总说,这辈子见过最金贵的东西,还是爹那只木斗。 “五九年春天,地里的麦苗刚拔尖,俺家断粮了。”老王的手指在玻璃上划出一道弧线,像在描摹木斗的轮廓,“俺娘把最后一把玉米面撒进锅里,煮了锅糊糊,俺弟弟抢着喝,烫得直哭。俺爹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袋锅敲得鞋底邦邦响。” 那天傍晚,爹揣着木斗出门了。老王跟在后面,踩着爹的影子走。村西头的打谷场里,驻扎着公社的征粮队,帆布帐篷在风里鼓得像船帆。爹走到队长面前,把木斗往地上一墩,“给我分点粮,不管啥,能填肚子就行。” 队长是个络腮胡,瞟了眼木斗,“王老五,你家的定额早领完了。” “俺知道。”爹的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俺用这斗跟你换,往后三年的定额,俺都少领一斗。” 老王看见爹的手在抖,不是害怕,是饿的。可他把木斗递过去时,手指攥得紧紧的,比攥着金条还稳。那天晚上,他们家的锅里飘出了粟子的香,虽然掺了大半的野菜,可老王觉得,那是世上最好吃的粥。 “后来呢”讲解员小姑娘的声音低了些。 “后来”老王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褶,“后来俺爹用那只木斗,换了三年的活命粮。六二年他走的时候,让俺把木斗找回来,擦干净,传给俺。” 铜斗的影子在地上晃了晃,阳光从天窗斜射进来,落在刻度上,真像撒了把小米。老王想起爹临终前的样子,躺在土炕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却还抓着他的手说:“粮食是根,斗是秤,秤的不光是粮食,还有良心。” 粮站的日子像筛子,漏走了不少事,可有些画面总也漏不掉。七六年夏天,暴雨下了七天七夜,仓库的墙塌了一角,玉米堆被泡得发了芽。老王光着脚在水里捞玉米,脚被钉子划破了,血混着泥水往下淌,他愣是没吭一声。那天晚上,他把抢救出来的粮食倒进木斗里,一斗一斗地过秤,斗沿刮得平平的,跟爹当年分粮时一个样。 “八三年分产到户,粮站来了新设备,电子秤,精确到克。”老王的手指在玻璃上敲了敲,“年轻人都爱用那玩意儿,说准。可俺总觉得,那秤盘太轻,压不住粮食的分量。” 有回,一个小伙子图省事,用电子秤称完粮,没按规矩过斗。老王看见了,把他叫到仓库,从墙角翻出爹留下的木斗。“你称十斤麦,倒进来。”他说。小伙子称了十斤,倒进木斗,满满当当的。老王拿起木刮板,一下刮平,“你再称称这刮下来的。” 不多不少,刚好三两。小伙子脸涨得通红,老王没骂他,只是用布把木斗擦干净,“粮食是百姓的汗珠子,多一钱少一钱,都亏心。” 木斗后来被博物馆借去展览,回来时多了个玻璃罩。老王不乐意,说隔着玻璃,木斗就闻不到粮食味了。可他还是每天擦一遍玻璃,像当年爹擦木斗那样仔细。 “大爷,您看这铜斗的刻度,是不是跟您家的木斗差不多”讲解员指着展柜里的文物。 老王眯起眼,看了好一会儿才点头:“差不多,都是从底往上数,一格是一升,十格就是一斗。”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用红布包着的东西,一层层打开,是半粒小米,黄澄澄的,像块小金子。“这是俺爹当年用木斗分的最后一粒粟子,俺留到现在。” 他把红布包凑近玻璃,好像这样小米就能和铜斗说上话。“你看,不管是铜的还是木的,斗里装的都是日子。”阳光穿过玻璃,把小米的影子投在铜斗上,像给古老的刻度添了个新记号。 展厅里的人渐渐多了,有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停在展柜前,孩子指着铜斗咿咿呀呀地叫。“这是古时候装粮食的,”妈妈笑着说,“就像咱们家的米桶。” 老王听见了,没说话,只是把红布包好,放回口袋。他想起自己孙子,十岁了,不知道粟子是什么味道,更没见过木斗。上次带他去乡下,孩子看见地里的麦子,问是不是草。 “大爷,您也是来参观的”年轻妈妈客气地问。 “嗯,来看看老伙计。”老王朝铜斗扬了扬下巴,“跟俺家那只,算是亲戚。” 他转身往外走,脚步有点慢,背也驼了,可腰杆挺得笔直,像当年在粮站扛麻袋时一样。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拖到展厅门口,像一条连接着过去和现在的路。 走到门口时,他回头看了一眼。铜斗还在那里,青绿色的身子映着光,内壁的刻度在阳光下明明灭灭。老王忽然觉得,那不是刻度,是无数只手留下的痕迹——爹的手,他的手,还有那些没见过面的,在千年前握着铜斗的手。 口袋里的红布包微微发烫,像揣着一粒会发光的太阳。老王笑了,迈开步子走出博物馆,外面的风带着麦香,好像从很远的地方吹来,穿过千年的时光,刚好落在他的鼻尖上。 他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老的。就像这风,这阳光,还有斗里藏着的那些故事,总会被人记着,一代又一代,像粟子落地,总会长出新的苗来。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时空门之殖民建安

时空门之殖民建安

陈年老猫
1980年,环球经济与物理学大牛们在魔都开了一个会;2018年年初,举环球财阀之力,环球科学界戮力同心奋战30年,在华夏官方的支持下,终于“炸”出了一个时空门!!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接受过超级精英教育组织隐秘网课培训的唐颂缘,被绑架至时空门。从此!他成为了新时空绝对主导者。从此!唐颂缘开启了智斗脑残、征服自然、調教女强人的日常花花公子生活,顺便偶(经)尔(常)调戏一下东汉末年的风流人物~可谁能
都市 连载 99万字
负债一亿后,毒舌发疯在直播乱杀

负债一亿后,毒舌发疯在直播乱杀

七初九
风吟,毒舌快穿大佬,怀揣早早退休开美人养老院的愿望书穿,成为开局就下线的‘贡献型炮灰’。开局负债一个亿?没关系,扛水泥开直播换热度。被全网厌恶?没关系,三百六十行接地气副业,金钱热度拿到手软,谁在乎你厌恶或不喜。面对口出狂言的黑粉,风吟怼起来更是毫不留情。“别说当面骂你了,你听不清楚我还能给你刻碑上!”“有疯就发,天又不塌!素质不详,遇强则强。”“姐天生傲骨,怎可认输!给钱,其实这件事还有商量的余
都市 连载 181万字
锦夜幕华

锦夜幕华

洛一颜
她,是千羽族第一任族长锦月,更是龙炎谷的谷主,辗转百年,风雨飘摇。如今,她是洛家三小姐,九州大陆唯一的灵元体,辗转两世的记忆,不经意之间的慢慢记起,从此那个爱笑的女孩渐渐消失,脸上挂着的只有那无尽冰冷。一场复仇之计,逐渐展开,潜伏着的危险,慢慢露出水面。她所在乎的人,离她而去所爱之人,终究不爱她。所护之人,终是背叛她。一场执着,她丢了心,更丢了她想护的人。她不信命,可是命运缺总是逼迫她低头。
都市 连载 77万字
黛玉是个小哥哥

黛玉是个小哥哥

霜雪明
当红楼里的金陵十二钗变成了金陵十二美男,而衔玉而生的宝二爷变成了宝姑娘,那……风姿俊秀林黛玉:拒绝娶这个一见面就摔玉的小姐姐!温润如玉薛宝钗:拒绝娶这个嫌我须眉浊物的小姐姐!英武俊朗史湘云:拒绝娶这个嫌我仕途经济的小姐姐!修为高深妙玉大师:拒绝娶……诶我都是个和尚了我还娶个啥啊娶_(:3)∠)_宝玉:卧槽谁偷了我的红楼剧本!!!导演:我,有意见?【阅读必看】绝一切网站及论坛的转载,谢绝一切网站及论
都市 连载 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