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未婚先孕
哈李路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陵城,细雨如丝,将青瓦白墙浸染得愈发朦胧。 秦淮河上画舫的丝竹声混着潮湿的水汽,在街巷间若隐若现。 齐先生立于城门前,望着“应天”匾额上斑驳的苔痕,鬓角的白发被风吹得微微颤动。 吝大福新丧,他本该守灵,可是,南京还是出了一些事情。 自咸阳启程以来,他腰间那枚刻着“咸阳国立学院”字样的玉佩,随着颠簸撞在肋骨上,隐隐作痛。 武曌称帝后,将南京设为陪都,表面上延续着李唐旧制,实则暗布武氏眼线。 穿过熙熙攘攘的大街,齐先生在一座朱漆大门前驻足。 门楣上“陈府”二字虽鎏金仍在,却透着几分陈旧。 管家见是先生到访,脸色骤变,慌忙将他引入内院。 绕过九曲回廊,齐先生便听见女子压抑的啜泣声。 推开雕花木门,暖阁内檀香萦绕,一个身着茜色襦裙的少女蜷缩在锦榻上,发间的珍珠步摇散落一地,正是云和公主。 “公主这是……” 齐先生话音未落,外间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陈浮生跌跌撞撞冲进来,官袍前襟沾着泥浆,额角还渗着血痕。 他看到齐先生的瞬间,身形僵在原地,苍白的脸上血色尽褪。 齐先生目光扫过陈浮生凌乱的衣冠,又看向躲在屏风后的医女手中的药碗,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强压下胸中翻涌的怒火,声音却冷得像腊月的寒冰:“陈浮生,你可知罪” 陈浮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青砖撞得膝盖生疼:“先生,学生……” “住口!”齐先生一脚踢翻身旁的花架,瓷器碎裂声惊得云和公主浑身一颤,“你十四岁入咸阳国立学院,是我最得意的门生。” “陛下破格提拔你为南京遣京使时,我曾说过什么” 陈浮生额头贴着冰冷的地面,喉间哽咽:“您说……当以社稷为重,护佑皇室血脉……” “好一个护佑皇室血脉!”齐先生抓起案上的青瓷笔洗,狠狠砸在柱上,瓷片飞溅。 “云和公主才多大你身为三品大员,竟做出这等有悖伦常之事!” “你摸摸良心,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吗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吝老师吗” 李璟仪突然从屏风后冲出来,到齐先生面前施了一个万福。 她的绣鞋沾着药汁,发间还沾着几缕碎发:“先生,此事皆因我而起,与陈郎无关!是我……是我求他……” “公主啊!”齐先生猛然转身,看着少女泛红的眼眶,语气稍稍缓和,“公主,您可知自己是什么身份您是陛下唯一的女儿,是陛下最后的血脉。” “如今……”他看着陈浮生颤抖的背影,声音再度拔高,“如今未婚先孕,这消息若传出去,陛下面子何在啊” 陈浮生抬起头,脸上满是泪痕:“先生,学生与公主真心相爱。那日上元灯节,公主误入我的书房,我们……” “真心相爱”齐先生冷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卷密报。 “你可知前日长安传来消息,御史台已有人弹劾你私通公主。” 这句话如惊雷般炸响,暖阁内一片死寂。 李璟仪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伸手扶住身旁的绣墩才勉强站稳。 陈浮生踉跄着向前爬了两步,抓住齐先生的衣摆:“先生!学生愿以死谢罪,但求保公主平安……” 齐先生甩开他的手,背过身去。 窗外不知何时雨势渐大,雨打芭蕉的声音混着陈浮生的抽噎,让他想起二十年前的咸阳国立学院。 那时陈浮生还是个清瘦的少年,总爱追着吝大福问治国之道。 学院后山的竹林里,他们曾一起探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如今…… “你糊涂啊!” 齐先生突然转身,苍老的手指指着陈浮生,“你以为一死了之就能解决问题” “你若死了,云和公主怎么办” “死一点点事情就求生求死,不管如何,当务之急,是要解决这件事情。” “有人参归有人参,但是,想要让你们速速成婚,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老夫还是想要问你们一句,你们想好了吗” 看着眼前这两人,齐先生虽然在心里喊着孽缘,但也是实在没办法。 一个是陛下的学生,一个是陛下的女儿。 辈分上,是没什么两样的。 就是年龄差的有点多,不过,公主也确实到了该成婚的年纪。 陈浮生虽年纪大了一点,可却是他和陛下看着长大的,人也没什么问题。 在看向李璟仪那张有三分像李承乾的脸。 齐先生的气色也好了很多。 他对着李璟仪行了个礼 “公主殿下,是在下,刚刚有些冲动了。” 说完,他看向陈浮生,眯起了眼睛 “陈都生啊,陈浮生,你怎么年纪越大,人就越糊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公主殿下年纪小,很多事情,她不明白,可这些事情,你应该明白啊” 这句话,齐先生说的有些意味深长。 只不过,陈浮生的头始终都没有抬起来。 …… 御史台确实有人准备参这件事情。 毕竟,这也算是一桩丑闻,何况,那陈浮生位高权重,又不结党营私。 看他不爽的人不在少数。 只可惜,这件事刚刚露出了一点点苗头,就被武曌掐断了 就连那个御史,都在当晚失踪。 这么大的一件事,在朝堂之上,没有掀起一点波澜。 也没有人一个人,指责武曌暗地里处理掉了这名御史。 在大唐,有一个人,是不一样的,谁也碰不得,那就是李璟仪。 乾武皇帝在位时,太得民心了,没有他,就没有如今的大唐盛世,也不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 可以说,那位陛下,一手缔造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件事,朝堂上人人都觉得陛下做得对。 那个御史,纯粹是想学魏征直言,要将陈浮生和公主当作他的踏脚石。 只可惜,他有眼无珠,选错了对象。 而且,这天下魏征不少,太宗皇帝可就一个。 想学魏征,也要先看看龙椅上坐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