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数字压缩技术的初始理论是陶哲轩的。

陶哲轩只是做出了基础的理论,赵奕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把性能提高了好几倍。

赵奕有了刘佟恩发过来的资料,参照着对理论进行适当的修改,让它更倾向于卫星定位、拍摄等,再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现在的理论可以说就是为了卫星的定位、拍摄量身打造的,正常按照理论的内容去制作算法、软件,以及与之配套、符合的硬件,性能提升十倍都说少了。

科学院的好多人听完了赵奕的讲解,也跟着感慨基础理论的重要性。

国内最缺少的就是科技的基础理论。

其实就像最基础的操作系统,国内的发展时间比较晚,等跟上国际发展的时候,其他国家都已经有了操作系统,好多厂商就干脆直接拿来用,而不是自己去慢慢研发。

一个windows系统就造就了微软,可以想象,研究操作系统是有多么的复杂,肯定需要持续不断的大笔投入。

如果已经有了能用的系统,再去大笔投入研究,似乎就失去了意义,是几乎肯定会亏损的研发。

国内很多科技都是如此。

外面有东西能直接拿来用,自己去研发注定会亏损,但像是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战略级的东西,不可能‘买到’适合的全套体系。

之前都是用很简陋的体系,硬件上东拼西凑,一大堆部件黏合在一起,发挥的性能自然要差一些。

现在有了赵奕的全套理论,就可以以理论为基础,再去配置硬件、制作软件,就能发挥出更理想的性能。

这可是非常高的成果。

性能提升,就意味着卫星的精度会更高,战略意义不谈,投入上也是大大减少。

比如,原来同一方向需要发射十颗卫星,适应新的理论以后,也许只需要六颗就够了,就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投入。

好多参与到国家导航系统的人都有些激动。

刘佟恩更是对赵奕极为热情,最后一次讲解以后,他握着赵奕的手,激动道,“这个理论太好了,你就是功臣啊!我一定上报。明年的增选,我就推荐你当院士。到时候谁要是有异议,我现场就跟他急!”

“谢谢刘院士!”赵奕笑着点头,倒是不在乎。

之前升到二级教授时,他就了解过院士的问题,知道院士多数都是50岁以上,就没什么兴趣了。

赵奕觉得院士的问题还是随遇而安,有机会就评一下,评不上也根本无所谓,不要太在意就好了。

这还是因为年纪。

如果早早就评到了院士,他觉得自己都会失去斗志,到时候还能干什么呢?

反正已经是升无可升了。

另外,院士的头衔对其他人或许有用,也会是对人生的认可,但对他来说没多大意义。

项目好申请?

他本来就很容易申请项目,哪怕是物理学的院士,想要申请理论物理课题都不容易,但他却能申请到多维宇宙边界研究的课题。

人生认可?

他还需要认可吗?

在完成哥德巴赫猜想以后,他就是世界最顶级的数论专家,甚至都不存在‘之一’。

所以认可不认可的,也根本无所谓了。

其实赵奕要评上院士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他基本上是个学术圈的‘自由人’。

国内是有学派之说的,赵奕则是少数没有学派的。

有些人把他算作是‘贺门子弟’,但‘贺门子弟’的老师,都没有能评上院士,门生故地只有少数几个,根本算不上学派。

燕华大学也远远称不上学派,大学的影响力太小了,根本形成不了学派。

就像是少林和丐帮对抗,一个小小的曼陀山庄弟子,就和没有帮派是一样的。

所以学术圈的人还是把赵奕当成是‘自由人’,换做是其他的‘自由人’,想评选上院士,实在是太困难了。

赵奕不同。

他的研究成果太显著了,显著到让人说不出话来,单单哥德巴赫猜想就足够了。

学术圈就是能力为先。

那些靠人际关系评上院士的,主要还是成果不能服众,就比如你研究个3级的成果,我也研究个3级成果,谁能评选上院士?

这时候,人际关系就很重要了。

赵奕则是拿出了满级的成果,走到全世界都被认为是顶级人士,拿三级成果的人怎么比?

好多希望评选院士的人,都感觉有些头疼了。

院士评选是两年一次,明显会进行新一轮的增选。

这时候,好多希望能评上的人,都开始做准备了,其中数学、计算机类的学者最头疼。

想想。

他们和赵奕一起评选院士,结果赵奕没有评上,而他们则评上了……

就尴尬了。

等新闻发布到媒体上,肯定会受到大量的质疑,“为什么XXX评上了数学院士,赵奕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都没有评上?难道他比赵奕还厉害?”

他们本人、学部评审等,都会受到外界质疑。

大众可不管院士评选的流程是什么,里面存在什么样的规则,他们看到的就是赵奕没评上数学院士,而某某某评上了。

科幻灵异推荐阅读 More+
绝世之绝顶高手

绝世之绝顶高手

卍卐
……手拎一把杀猪刀,吹着响亮的口哨;歪歪扭扭刀上飘,身边跟着小蛮腰。左一刀啊右一刀,林子大有好多鸟;前方何人报上名?天下第一你别跑!……
科幻 连载 80万字
这个古神我认识

这个古神我认识

心魔难裁
(2021.5.14开始,稳定日万~两万,喜欢多更快更的读者请入坑)这是一个古神陆续复苏的年代,全宇宙各个星球都不断发现古神存在的证据,甚至于祂们沉眠的遗迹,以及祂们即将苏醒的预兆。在一次历史课上,主角唐煊盯着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符号发呆,他心想,这不是自己昨天在游戏里注册的古神标识吗?老师:“同学们,这个古神有一个秘密,据说只要破解这个秘密就能得到祂的恩赐。许多考古学者为此投入了几十年的时间和精力
科幻 完结 98万字
星际逆旅:乡村少年的银河征途

星际逆旅:乡村少年的银河征途

用户入梦
70年代中国偏远农村,主角李明辉意外发现星际神秘空间,踏上银河探索之旅。与青梅竹马贾婉清、养父张启明携手,面对未知挑战。途中结识星际指挥官赵婉柔与外星伙伴阿瑞斯,共同解开宇宙奥秘。从贫困乡村少年成长为星际英雄,李明辉不仅依靠坚韧与智慧,更得益于亲情、友情与爱情的支撑。故事融合科幻、冒险与成长,展现小人物在大宇宙中的不凡命运,传递出勇气、爱与希望的力量。(本故事纯属虚构)
科幻 连载 103万字
源初禁域

源初禁域

冬若木
自文明浩劫之后的新历纪元,人类被迫重归以各大基地市为中心的城邦制度,兽生智为妖,草木生智为灵,人、妖、灵或死后而不散泯其智者,是为鬼,鬼重修生智,则为冥。文明浩劫始,南北极圈处生成天幕,人、灵、妖、冥皆不可踏入一步,世人称之——源初禁域从唐雨来到洛阳开始,他就觉得什么东西,好像就那样改变了……
科幻 连载 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