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握兵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傻孩子,不要命啦!” 王茂生把少年拉上岸,给他包上衣裳被子取暖。 老周叔他们则纷纷脱了衣服跑进河里,想方设法捞寻那些掉落的铅活字。 村里老人孩子也来了,他们拿来了笊篱、瓷碗、木盆和渔网,拉成一排弯腰钻进水里去打捞。 在刘子魁泪眼婆娑的视线里,那河道好像一下子站满了人。 大家在那段河道里反复检寻了三遍后,王茂生不忍他们再在水里受罪,谎称全都找到了,把所有人劝上岸来。 看着积极踊跃帮忙的男女老少,看着人家为铅印机腾出来的新婚瓦房,看着这一呼百应的拥护气氛,王茂生就明白上级为什么要把印刷厂改定到这个村子了。 他指挥大家把机器组装好,把夹袄里的铅活字抖搂到几个大木盆里,按照偏旁部首分门别类摆到人字形木架上,忙活了一下午。 机器到位,铅活字在列,王茂生好像回到了5年前的北平。 1935年12月8号夜里,他就是用这样的机器印刷了数不清的小册子和标语海报,第二天他和同学们一起上街请愿、游行,最后被反动军警毒打、抓捕…… 老周叔他们心急想要开开眼,催促他:“茂生同志,你快点儿打开机器试试吧,大家都等着呢。” 王茂生笑着摆摆手:“我们还没有报纸版面呀,印什么呢今天太晚了,你们先休息,明早我演示给你们看。” 他准备熬夜把新一期的《游击报》编辑好,排上印版。 别看这几日都在赶路,没办法及时获取最新的战况和国内时事,可他善于观察和采访,发现日军为了分割抗日根据地,正在铁路、公路沿线及城镇周围大量修筑炮楼、碉堡、封锁墙、封锁沟等,为此抓了很多老百姓干苦力,还制造了不少惨案。 他把所见所闻写了下来,再配上控诉暴行的社论、宣传党中央纲领、军政委员会方针政策的内容和讴歌游击队战斗事迹的存稿,八开两版的报纸就做出来了。 制版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麻烦,就是有些铅活字找不到了,不是大家在河里搜得不细,而是在刘子魁渡河前,那些铅字就已经遗失在山路上了。 这些铅活字只有两厘米长,筷子头那么粗,想从山上全找回来是不现实的,他只能通过遣词造句,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字眼。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简单吃了自带的干粮,迫不及待地涌入“印刷厂”,看王茂生如何把版样插入机器,如何摇起机器旁的“铁把子”。 随着机器上的滚轴转动,一张油墨飘香的报纸就自动滑入了木框,大家都激动起来。因为那报纸线条清晰、排版整齐、使用标准宋体字,简直跟省城发行的敌伪报纸一模一样! 摇动机器还是很费力的,干一会儿就腰酸背痛了,其他人就争着上去接力,抢到“摇把子”的甩开膀子猛干一气。 王茂生退到人群外面,看着热情似火的场面,心里却有点犯愁。 因为这印刷厂离部队、离前线太远了,如果他一直留在这里,就没法采访到基层指战员,还怎么写出好的文章来 隔天他去附近的指挥部找纵队政委汇报印刷厂投产的喜讯,顺便把这个顾虑讲出来。 还是那位戴眼镜的首长接待他,笑着问道:“怎么,不去前线就办不了报纸了” 王茂生拧着眉头:“不一样,《游击报》不打游击了,还叫《游击报》吗” 首长赞赏地拍了拍他肩膀,安排另外一队人来接管印刷厂的工作。 今时不同往日,中央为了支持八路军第一纵队的整编工作,从延安、129师和抗大一分校选调了160多名干部,其中就有精通排版、校对和编辑工作的优秀人才。 王茂生领着十几个干部返回村子,还顺便带回一部电台和两台电话机。 按照他们的规划,印刷厂就固定在这个蒙山深处的小村庄了,各报刊编辑部仍要随军行动。日常出报工作流程是各编辑部写好文章、划好版面,派人送到印刷厂来排印,等印好了再带回驻地发行。 为了避免人来人往暴露印厂位置,各报刊的专属交通员都不能直接进村,而是要去5公里之外的另一个村子交接版样,由专人统一送到印厂。印刷完成后会有专人把报纸送到外村,再由交通员带回分发。 考虑到两村相隔较远,交通员往返取版样和送报刊的工作量大,印厂还专门配了一辆自行车。 刘子魁在县城见过鬼子和汉奸骑自行车,没想到八路军也能搞得到,瞬间觉得部队真是神通广大。 他也是好奇,凑到自行车前东看看西摸摸,有位新来的干部不认识他,还以为是村里不懂事的小屁孩,上来一通训斥,要不是老周叔过来解围,少年几乎要羞惭掉泪了。 王茂生看着他那委屈模样乐了:“快别抹泪了,去山里给我找些质地坚硬的木头回来。” 刘子魁这才知道自己还是弄丢了几十个铅字,需要用木头雕刻来补齐,他只好卖力去砍树来弥补损失。 等王茂生把全套设备交接完毕,看着印刷厂正常运转了,他就和刘子魁告别这里准备回泰西根据地归建。 老周叔和另外两名交通员顺路,帮着带了五百份新印出来的《游击报》,沿途分发出去。 这一期报纸的主要内容是揭露日军强征民夫修炮楼、挖壕沟,犯下累累罪行的。 他在报纸上讲了几个见闻: 鬼子夜晚进村抓人,六十多岁老人都不放过; 鬼子缺少木料和土石,就逼老百姓将自家房屋拆掉; 劳工干活稍有懈怠和反抗,就被鬼子鞭棍交加甚至一刺刀捅死; 最残酷恶毒的是,小鬼子还逼中国劳工跳到石灰坑里踩灰,那石灰水滚烫冒泡,许多人膝盖以下被烫伤,严重的甚至骨肉分离…… 在报道的最后,他引用了一位逃出来的老乡的话:“来到封锁沟,进了虎狼口。要想把家回,山坡找骨头。” 他们把这些报道分发给沿途村庄,念给那些老百姓听,在群众之间引起了极大震撼,各村各寨都警惕起来,安排人在村外昼夜值守,一旦发现日军接近就敲锣提醒全村人外逃,坚决不去给日本人干活办差。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十万大山:1840

十万大山:1840

我是7天
物流园群穿清末,养瑶兵,成瑶王,十万大山里韬光养晦。打海贼、战黄毛,京族三岛成海军基地。一步步壮大,抗清军清剿,打英国侵略者。以猛虎之姿盘踞,以腾龙之势出世。
军史 完结 153万字
世家孤女

世家孤女

番茄酱超好次
你变了。戚桓说道。是啊,一声轻笑,以前那个单纯善良的小白兔言筱语已经不存在了。她看着窗外的夜色冷冷说道。现在的她,冷艳狠绝,一心只愿向曾经那些伤害..
军史 连载 17万字
雪之舞 缘定倾城王妃

雪之舞 缘定倾城王妃

夜樱蝶薇
《雪之舞 缘定倾城王妃》是夜樱蝶薇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恋上你看书网实时更新雪之舞 缘定倾城王妃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雪之舞 缘定倾城王妃评论,并不代表恋上你看书网赞同或者支持雪之舞 缘定倾城王妃读者的观点。
军史 连载 13万字
血宋

血宋

久华
一个真挚暖心的江湖故事,一段不能承受之重的历史。将以三部曲的形式展现。***第一部忠义殇:英雄本应相惜大名初瞥,已命中注定,相随漂迹。海角天涯留恋地,荏苒时光回忆。五岭琼楼,江南水榭,几处三生石。江山如画,汴州犹似昨日。——调寄《念奴娇》之上阕
军史 完结 101万字
御天之摩尼城

御天之摩尼城

徒步的蚂蚁
在远古神州,大禹王留下一把剑——御天,乃寒冰石所成,其能粉碎虚空,亦能使大地平沉,其赜隐玄妙,藏诸摩尼之城。
军史 连载 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