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君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五十九章

八个圣人

我们去远行,

躺在青青的草原,

数最亮的星;

我们去远行,

坐在金『色』的沙滩,

看最白的帆影;

我们去远行,

爬上高高的山,

听最圣洁的经……

“五一国际劳动节”如期而至,杨满仓的五人小团队不惧“非典”,按计划踏上了旅程。

此次山东之行,两车七人,阵容较大。张小山驾驶的“大奔”里坐着杨满仓夫『妇』和吴玫,大牛驾驶的“比亚迪”里则是大牛夫『妇』加上刘伟。本来张春桃不想随行,说是出远门辛苦,老伴杨满仓有张小山和吴玫照顾,她很放心。但老杨坚持把她拉了出来,理由是趁腿脚还算麻利,多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进行一下自我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提到爱国的高度,张春桃便痛快地同意了。至于王英,那是之前就说好了的,哪怕大牛内心不情愿让老婆同行,却也没有办法。

吴玫坐在‘大奔’的副驾驶位上,心情那是相当的爽,兴高采烈地『吟』诵起本章开头的诗句。曾经的文艺青年张春桃直夸吴玫诗写的好,有进步,吴玫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大姐,你别夸我了,这首诗的原作不是我,我只是作了一点修改。”

张小山听吴玫叫张春桃大姐,笑了:“吴玫,你原来不是叫阿姨的吗怎么改称大姐了”

“哎呀,小山哥,你想当我的长辈啊”吴玫娇嗔道。

“此话怎讲”张小山明知故问。

“你叫大姐,我叫阿姨,那你岂不也成我的长辈了再说,春桃大姐这么年轻,我叫她阿姨岂不把她叫老了”吴玫振振有词。

“好,好,吴玫,你叫我什么都可以,反正和你们年轻人在一起,我就开心。我也想年轻啊,只是年华似流水,一去不复返啰!”张春桃感慨道。

“心态年轻就好啊。”杨满仓笑着『插』言,并提议道:“小山,你把这次的目的地山东济宁市给我们介绍一下吧。如果有什么故事,就顺带讲一讲,这样你这个开车的和我们坐车的都不累。”

“你这个老头子,想听故事就说。只听说开车辛苦,没听说坐车还累的。”张春桃数落老伴道。

“大姐,你坐车时间一长就有体会了。坐车其实也挺累的,有时坐车的比开车的还累,尤其是有晕车『毛』病的,那更是宁愿开车,也不愿坐车。”张小山笑着说。

“那是为什么啊”吴玫问。

“这样说吧,你看我开车时,由于是我本人在『操』控汽车的制动系统,所以大脑会抢在身体感知之前预知任何动力加速度的改变。比如刹车、加速、变向,都是我自己做出的决定,所以,我的身体会提前适应。反过来,你坐我开的车,任何动力加速度的改变,你都无法提前获知。每次刹车、加速、变向对于你来讲,都是‘意外’,你如果身体适应能力差的话,就会晕车了。”张小山耐心解释道。

“怪不得我有时坐别人开的车晕车,坐小山开的车从不晕车,原来以为是心情愉快了就不晕车,现在才知道是因为小山开车的技术高,车开得稳,各种‘意外’少。”张春桃恍然大悟。

张小山笑道:“谢谢大姐夸奖,其余晕不晕车和心情以及身体状况也有关系。”

“好,既然大家都不晕车,现在就听小山哥讲济宁的故事了。”吴玫还是忘不了听故事。

张小山调整了一下座椅,让自己坐得更舒适,同时调整了一下思路,说道:“要讲济宁的故事首先得介绍一下济宁这座城市。济宁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别称孔孟之乡、江北小苏州,从它的这两个别名就可知其人文和自然资源肯定都十分丰富,也正是这两点让济宁人引为自豪。我们先说它的自然资源吧,济宁市有我国江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山水景观,当地人称之为山水文化。先说他们的山,邹城峄山因山势奇特、怪石嶙峋,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孔子在此留下了‘登东山而小鲁’的诗句;水泊梁山因一部《水浒》而名扬天下,在那里可以体验宋代民风习俗;曲阜石门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李白、杜甫话别之处,孔尚任曾寓居于此写就《桃花扇》,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再说他们的水,位于济宁微山县的微山湖享有‘日出斗金’的美誉,曾是当年着名的抗日战场,一曲‘微山湖上静悄悄’至今广为传唱;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从元代开始就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之成为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泗水泉林有‘中国泉乡’之誉,因名泉荟萃,泉多如林而得名。那里的泉水群有名泉七十二处,大泉数十,小泉多如牛『毛』。五步成溪、百步成河,穷古至今,滔滔不绝,是泗水的源头。对了,吴玫,你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处天下奇观。另外,这个赞誉可不是我随口说的,而是陈毅夫人、着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女士为泉林题的词,她的题词就是‘天下奇观泉林’”。

张小山讲述的济宁山水可都是当地着名旅游景点,吴玫听得津津有味,可她还有点不满足:“小山哥,济宁的山水是好,可你没有讲这里面的故事啊。”

“故事吗马上就有,你知道济宁人最骄傲的是什么吗”张小山问。不待吴玫回答,他接着说:“济宁素称‘圣贤之乡,礼仪之邦’,先后被称为‘圣人’的历史人物共有八位,这正是济宁人的骄傲之所在。”

这下张春桃也感兴趣了:“好家伙,八位圣人!小山,快说说是哪八位圣人”

“讲讲这八位圣人的故事更好。”杨满仓童心未泯,提出了要求。

“那我把车开慢一点,一个一个讲吧。”张小山边说边看了一眼车内后视镜,见“比亚迪”跟的很近,笑着说:“不过,就怕牛哥嫌我们车速太慢,着急啊。”

“这个不用担心,出发前我给他说过,安全第一。不是有一句行话吗:不怕慢,只怕站。只要行车安全,就不会慢到哪儿去,否则,那才是彻底慢了。”杨满仓说道。

驾驶‘比亚迪’的大牛似乎听见了杨满仓的话,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跟着‘大奔’,但身旁的刘伟却有点坐立不安。

“怎么了,刘伟。着急了嫌前面的车慢了”大牛问。

“他可能不是嫌慢了,是嫌吴玫不在身边吧。”坐在后排的王英说话了。

刘伟笑道:“都不是。我是看师傅的车速放慢了,猜想他肯定在讲故事,可惜我们听不到啊。”

刘伟猜的对,张小山此时正开始讲第一位圣人周公的故事:“在济宁的曲阜城东北有一座周公庙,专门用来奉祀我国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周公旦。周公被后人尊为‘元圣’,是儒学先驱,连孔子都崇敬他,孔老夫子只要一段时间没有梦见周公,就感到非常难受。”

吴玫『插』言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说的就是这位周公吗”

“正是。‘周公吐哺’的典故不少人都知道,说的是周公在广纳人才时,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士子求见,便马上接见。如果当时正好在吃饭,他甚至来不及嚼咽下嘴里的食物,而是吐掉后赶紧去接见来访者,真正是求贤若渴。”张小山简要地说。

“周公吐哺这个典故我也知道,但不知他还被后人尊为‘元圣’,小山,你能说说这方面的故事吗”杨满仓的好奇心也很强。

张小山笑道:“既然大哥有兴趣,我就详细讲讲周公的故事吧。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着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在周文王时,周公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被分封于鲁,也就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国都就在我们要去的济宁曲阜市。但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死后,又作为摄政王辅佐武王的幼子成王。当时,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摄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发动叛『乱』,周公东征平叛,灭五十国,奠定东南。除此以外,周公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成王年幼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果然,成王的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到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使天下得以大治。因此,周公堪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周公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把周初的仁政作为最高政治理想,孔子终生倡导的也是周公制订的礼乐制度。”

杨满仓认真听完张小山的讲解,由衷感慨道:“周公确实是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几千年过去了,他的仁政理论及实践,还有其人格,仍然值得当今的从政者们好好学习啊!”

吴玫不管这些,问道:“那和济宁有关的第二个圣人是谁呢”

“这个我知道,当然是孔夫子了。”张春桃很有把握地说。

“大姐说的对。孔子就出生在曲阜,是地地道道的济宁人。孔老夫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为至圣、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我国家喻户晓。”

“虽然是家喻户晓,但小山哥你也要讲讲他的故事。”吴玫提出了要求,同时开了一瓶矿泉水递给张小山。

张小山接过矿泉水,润了润喉咙,说道:“我们刚才说过孔子终生都在倡导周公的礼乐制度,那我就讲一讲他从小就学礼、好礼的故事吧。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子正聚精会神地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让他歇一会儿,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放在一株大树下摆弄起来。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玩耍了啊。”孔子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母亲听到幼小的儿子这样说,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原来孔子从小就在练习礼仪啊,怪不得他能成为圣人,还总结出了‘不学礼,无以立’这条为人处世之道呢。”看来张春桃对孔子也了解不少。

“孔夫子的‘不学礼,无以立’出自论语。”张小山边开车边背诵道:“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背诵完,他接着说:“这则论语源自孔子教育儿子的故事:话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走过去,这就叫‘趋’。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问:‘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孔鲤边称是边退回去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又问:‘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孔鲤只得又退回去学礼。”

听完张小山的讲述,杨满仓又要发表感慨了:“至圣孔子对他儿子的教诲,虽然经过了几千年,仍然使我们振聋发聩啊。确实,在现代文明社会,一个无礼的人是无法立足的。因为每个人并非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生活在社交网络之中。在工作中,你需要同事配合;在生活中,你需要与他人相处。若是粗鲁无礼,无异于违背了社会交往的法则,关死了交际的通道。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礼貌’是你获得他人帮助的前提。布衣出身的刘备为什么能鼎足三分呢正在于他礼贤下士‘甚得众心’,得到了文武豪杰们的支持。说到底还是一个‘礼’字让他先立足,后成功啊。”

“哎呀,怎么说到刘备了,他又不是圣人。小山哥接着讲第三个圣人吧。”吴玫想听的是故事,不是议论。

张小山只好接着讲:“第三个和济宁有关的圣人是‘和圣’柳下惠,他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创始人。柳下惠以坚守正道,和悦守礼而着称,其‘坐怀不『乱』’的佳话千古传颂。孟子曾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因而被世人称之为‘和圣’。”

“柳下惠坐怀不『乱』这个成语典故我知道,但他到底如何坐怀不『乱』就不清楚了,小山哥你详细讲讲这个故事吧。”吴玫继续提出要求。

“好吧,那我就详细讲讲:有一年冬天,柳下惠到外地办事,耽搁了出城时间,此时,客店也已住满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门下夜宿。不久,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来到城门下夜宿。柳下惠见那女子衣衫单薄,冻得索索发抖,怕她冻死,就用自己的棉衣把她裹在怀里。柳下惠怀抱女子,闭目塞听,丝纹不动,漫漫长夜竟不觉温香在怀。就这样一直到天亮,丝毫没有越礼行为。”张小山讲完这个故事,接着说:“但柳下惠之所以被誉为‘和圣’,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他从鲁国大夫退隐柳下后,招收生徒,传授文化、礼仪,倡导和而不同,是‘和’文化的创始人。”

“和而不同小山,你讲讲它的涵义吧。”杨满仓也提出要求。

张小山笑道:“好的。这还得从孟子对柳下惠的推崇说起,《孟子》一书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人,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贫穷困顿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总之,柳下惠和任何人相处,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响,而且,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下,原来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原来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孟子认为像柳下惠这样的圣人,是可以成为‘百世之师’的。可见,与任何人都能和谐相处,而又保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坚守正道,不受不良影响,这就是和而不同的核心价值所在。”说完,张小山又引申道:“和而不同,不只限于人际关系。大到国与国之间,如果各国在处理外交事务时,都能够遵循‘和’文化的要旨,则世界和平就不会是奢望了。说详细点,国家大小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不同、意识形态不同,要做到和平共处,就要接受他国的不同,不把本国的价值观强加于他国。特别是作为大国,不刻意表达自己的欲望,更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在任何敏感问题上都能处之泰然,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和而不同,不仅能彰显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风范,更是保障世界和平的关键所在。”

“哇塞,看不出小山哥还是一个外交家。”吴玫夸张地赞叹道。

“是啊,小山,你越讲越精彩了。反正我们不着急赶路,干脆把八个圣人的故事一次讲完吧。”张春桃像是在鼓励张小山。

“既然大姐感兴趣,我就接着讲第四个圣人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曲阜人。他安贫乐道,德冠四科,才智出众,被后世尊为‘复圣’。为什么尊他为‘复圣’呢称‘圣’,是因他有‘圣人之一体’,称‘复’,是因他能达到‘克已复礼为仁’的最高境界。颜子因用功过度,加之营养不良,29岁时头发全白,仅享年32岁。孔子为他的早逝而痛哭道:‘天丧予,天丧予!老天爷你这是要灭我啊!’,可见孔子对其厚爱之极。而且,《论语》中记载颜回之处,总是称赞的多,他本来是最理想的孔门道统继承人,只因先孔子而死,才由孔子的另一弟子曾参接替。”

“小山哥,你还没讲颜回的故事呢。”吴玫见张小山说完便专心开车去了,提醒道。

“我在看牛哥的车跟上没有,马上就讲。颜回的故事也有很多,我讲一个有代表『性』的吧。少年颜回跟随孔子学习时,因家中贫寒,常常以稀粥充饥,但他学习却非常刻苦守时。有一次,孔子见颜回第一个到私塾,便问:“颜回,你今天吃的什么早饭啊?”颜回说:“一张饼,一碗汤。”其实他吃的是一碗粥。他却把粥上凝结的薄皮称作一张饼,把薄皮下的稀粥称作汤。颜回虽然家贫,却十分乐观,并且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一位穷学友的母亲有病无钱医治,他劝说父亲向别人借了碎银子,送给他的穷学友为母亲治病。不料,有几个多事的学生,却将此事传说成颜回偷了别人家的银子送人情。于是便有人说丢了东西,怀疑是颜回偷的。可是孔子不信,但又没有理由堵住多事人的口舌。第二天,颜回又是第一个到私塾。一进门,见地上有一锭金子,上面还写着‘天赐颜回一锭金’,颜回本想不理,但见写有自己的名字,于是就在金子上写了‘外财不发穷命人’几个字后,放回原处。通过这件事,孔子更加相信颜回了,并当着大家的面说:‘贤哉,回也!’”

杨满仓认真听完张小山的讲述,深有感触地说:“家境贫寒,借钱也要帮助他人,颜回的圣人称号当之无愧!我们要向颜圣人学习,把资助贫困生的善事坚持到底。”

车内几人听了,齐声称是。此时,已近中午,到了休息进餐的时候。另外四位圣人的故事留待下章再述。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星海贵族

星海贵族

木木懂否
星海时代,千万年的积淀,贵族和平民之间存在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基因决定未来,天赋决定一切,遗传带来权势。一个是泥土,天生就被践踏在脚下。一个是朱玉,永远不会滚下..
其它 连载 11万字
千年守望:芙蓉树下寄相思

千年守望:芙蓉树下寄相思

柯晓汐
他们本应是神仙眷侣,无奈却触及仙皇逆鳞,一个被封山反省,一个遭万世轮回。看仙界四皇子如何隐世凡间,苦苦等待恋人的灵魂归来,再续前缘;看失去仙界记忆的芙蓉仙子如何找回记忆,重塑仙骨。“今天果然是个好日子!怀楚你看,我们白衣执扇的正派贵公子有了,以纱遮面的冰山姐姐有了,大眼粉嫩的萌正太和俊美温柔的贴身侍卫也有了。我们今日就出去好好逛逛,顺便给大街上的姑娘婶婶们来点福利吧!”“……”我的晔儿,怎么你在凡
其它 连载 171万字
成为死神:目标全知全能

成为死神:目标全知全能

梦之形
(死神、虚、灭却师的力量合而为一!)(带系统,纯粹是工具)(非单女主)意外身亡的主角,穿越到了春物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正在逐步和另一个世界接轨。而主角,也在偶然得到的系统的帮助下,获得了死神之力、虚之力和灭却师之力,走上穿越世界之旅!(死神,地错,咒术回战,狐妖小红娘,龙族,火影等等)
其它 连载 44万字
恶魔大人的恋爱史

恶魔大人的恋爱史

汐汐沫儿
九百年前的一场战争,让恶魔之子沦为天族的阶下囚,古老门派运用禁术逆天改命。“你能救救我吗?”恶魔勾唇一笑“那你要用什么报答我呢?”“什么都可以。”她想活下去。于是,一场交易,持续了九百年···“我们是不是见过?”恶魔的嘴角勾起熟悉的弧度,“我会让你···全部记起来的。”
其它 连载 39万字
盗笔:入局

盗笔:入局

予初年
浙大大四建筑学院女大学生杨乐景,因为学院联合项目,被外派到敦煌,出了机场,误上了阿宁团队车,为求保命…不得不和嫩牛五方有接触排雷:雷点1女主和吴邪会有一段短暂的感情和平分手/互相在感情上,各有成长如果介意不要看,请点X谢谢雷点二:女主开头,因为生长环境原因,咋咋呼呼,脑弹幕超标,有点娇气(但不惹人烦)如介意,可以X,如想试试,又不想看前期孩子气的她,可跳第五章开始,女主第一次有明显成长最后变为理智
其它 连载 61万字
惊悚故事编辑部

惊悚故事编辑部

辽北喵哥
简介:“欢迎来到惊悚故事编辑部。在这里你将感受到非同寻常的惊悚小说阅读体验。在故事中,你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下面请开启你的阅读之旅,并把你的惊悚体验分享给其他读者吧。”
其它 完结 1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