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脑袋蒙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唉!” 阎解成叹口气,硬着头皮追赶前方的贾东旭,今日骑车免费,倒也算是个小收获。 李建设示意贾东旭放缓脚步,待阎解成赶上时,便见阎埠贵向他使了个眼色。 他随即竖起大拇指,这种默契无需多言,即便他并不清楚阎埠贵心中所想。 阎埠贵正盘算着儿子的事情,除了攒够养老的钱,还要每月支付房租与生活费,给弟弟妹妹做个榜样。 “喂,往左边走是左家庄,可别跑错路了。”阎埠贵喊道,此时他们已抵达郊区。 沿途,李建设注意到这里也有不少四合院,八十年代初不过两千块就能买到的 住宅,如今价格减半却也买不到了。 到达目的地后,李建设听从阎埠贵的安排,将自行车藏匿妥当。 尽管他对这样的行动缺乏经验,但思维敏捷。 众人合力迅速将车辆隐藏在干草堆里,天气炎热且久未降雨,若能下雨倒是可以顺便采摘蘑菇。 进入树林后,一无所获,继续前行也没有寻到野菜,反而被暑气折腾得狼狈不堪。 “三叔,您选的地方靠谱吗”李建设虽然情绪不错,只是想借此机会放松身心。 “肯定靠谱,前面有座水库,不成的话就试试垂钓。” 然而实际情况令人大失所望,水库几乎干涸,水位大幅降低,而且还有人在看守,根本无法垂钓。 贾东旭提议:“要不换个地方捕猎兔子” “对对,捕兔子。” 阎埠贵临时调整方向,直至下午也没能有所收获,仅找到一些不可食用的野菜,至于兔子更是踪迹全无。 这次经历让李建设深刻体会到乡间生活的不易,庆幸自己并未投身其中,否则恐怕连休息的机会都没有。 “爸,你这样太不靠谱了吧。” 阎解成瘫坐在地上,早上只吃了个窝头,已经撑不住了。 “哎呀,没想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居然有人来过。” 阎埠贵一脸无奈,失手了,白跑一趟。 更糟糕的是,前面的庄稼地有人,连中午都有人守着,想摘地瓜尖都不可能。 李建设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说道:“等等,你们看,水库那边捞完鱼后,是运到下面的鱼塘去了。” “嗯,还真是这样。”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探头探脑地朝那边望去。 “谁胆子大,找个机会弄几条鱼回来,咱们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 李建设自己不去,丢不起那个人。 “我不能去,我是老师,要是被抓到就麻烦了。” 阎埠贵摇摇头,他也丢不起这个人。 “我也不能去,我马上要上班,被抓到工作就没了。” 阎解成没有那个胆量,只能旁观。 三人齐刷刷看向贾东旭,这位没什么固定工作,就算被抓到也无所谓。 “我去!” 贾东旭咬咬牙,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随即开始行动,在水库工作人员转移的间隙,贾东旭冲到鱼塘边,一眼就激动了。 那些鱼刚倒入鱼塘,还浮在水面,还没缓过来。 他抄起一根棍子就把鱼拨拉过来,一手抓起一条就跑。 “哎呀,东旭,再去一趟,咱们四个人,每人一条,看看这些鱼多好,估计得有三斤重。” 阎埠贵双眼发亮,来两个人就能分两条大鱼了。 “三大爷,我腿软,不敢去了,现在刚好两条,我和我哥一人一条,这就回去了。” 贾东旭也聪明,蹬三轮车的时候学会了不少小聪明,怎么能被三大爷当成苦力使唤。 李建设急忙说道:“对,我和东旭先回去了,天热,早点把鱼带回去,再说都中午了,该吃饭了。” “不对啊,你们这就打算走” 阎埠贵有点懵,说好一起来的,怎么转眼就想溜 “是啊,这个地方不行,以后别再来郊区了,太无聊。” 李建设说完便和贾东旭一起离开了,免得节外生枝。 “爸,这可怎么办” 阎解成十分焦急,他太渴望吃鱼了。 “还能怎么办我去帮你望风,你去抓两条回来。 贾东旭都行,你不会连这个都不敢吧。” 阎埠贵心急如焚,鱼塘近在眼前,绝不能错过。 “爸,我真的不敢!” 阎解成摇头晃脑,几乎要哭出来,他竟不如贾东旭胆大。 另一边,李建设和贾东旭回到城里后,还没到家便在一家餐馆停下,让后厨处理了一条鱼,好好享受了一顿。 剩下的另一条鱼分作两半,各自带回去一半。 “哥,我得赶在我妈下班前把这条鱼煮了吃。” 贾东旭不愿母亲独享,而且一人份不够吃。 “这个主意不错,我只能晚些再吃。” 李建设回家也将鱼藏好,稍晚才与妻子偷偷享用。 下午时分,阎埠贵父子也回了家,最终没敢下水捞鱼,空忙一场。 …… 转眼已至八月底,李建设已为大儿子关响在红星小学报名,所需书包文具等物品也都准备妥当。 同时,在大栅栏幼儿园,小儿子朝阳也已报名,午间由家里接回用餐。 至于二儿子学弈,则继续留在前门街道幼儿园大班就读,推迟一年入学。 一时之间,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压力不小! “建设,这个月的两千块家用……算是分红,你收下吧。” 陈雪茹递过厚厚两叠钞票,足有两百张。 “你都说过自己有钱,花不完。 还是你自己留着吧。” 李建设并未接过,觉得钱多了反而不安。 “那就放你包里。” 陈雪茹将钱放入男人背包中,夫妻多年,不必这般拘谨。 “唉!” 李建设叹息一声,随即起身拉上窗帘,即便在二楼,仍需谨慎。 随后说道:“雪茹,居委会的大娘主任是不是该退休了” “早就该退了,去年她就五十五岁了,因为大炼钢任务没完成,才拖到现在。 你为何突然问起” 陈雪茹坐在梳妆台前梳理头发,待会儿还要一同外出。 李建设靠在沙发上,轻轻弹了下烟灰,说道:“我有个想法,你考虑一下,接任居委会主任怎么样” “什么让我去居委会天天拎着包,处理那些琐碎小事那我不就疯了吗” 陈雪茹急忙摆手,对这个提议毫无兴趣。 “你真的不愿意去居委会” 李建设并不惊讶,他知道妻子的性格。 “真的不愿意,我在丝绸店干得挺好,而且要是我去居委会,谁来当私方经理呢” 陈雪茹已习惯目前的生活,觉得十分满足。 “好吧,那我找徐慧真试试,她或许愿意。” 李建设并不勉强,毕竟家里还有其他收入来源。 “如果徐慧真去居委会,那我也去。” 陈雪茹突然改口,想再次与徐慧真一较高下。 “别急,这只是初步设想。 现在是特殊时期,主任还要继续留任。” 稍作停顿,李建设接着说道:“丝绸店和小酒馆是公私合营试点,五五年开始合营,按合同规定,六五年到期,比其他合营单位提前一两年。 到时收归集体所有,就没有私方经理了,你也不能一直做普通员工,所以我才想到让你去居委会,免得日后被清算。” 陈雪茹转身道:“不是还有你嘛,没了私方,还有公方呢。” “不行!” 李建设摇摇头说:“我另有安排。 雪茹,你知道的,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其次是干部。 在最高指示看来,干部也并非特别重要。 只有工农才是最可靠的。 再过几天,九月一号,我会把人事关系转到京城水泵厂。” “什么水泵厂你要去做工人” 陈雪茹疑惑不解,难道政策要转变了难道公私合营要有什么大变动 李建设只得解释:“其实我是京城水泵机修分厂的副厂长,兼着职务!” “天哪!你什么时候当上副厂长的我怎么不知道” 陈雪茹一脸茫然,她明白这对她来说可是值得骄傲的事,可她不能说出来,不过可以让对方开心。"过程不重要!那个,我也不在水泵厂久待,那里在北郊,位置太偏。” 李建设接着说道:“我想着,等公私合营结束,我就辞去公方经理和街道干部的身份,在工厂全心工作。 你不用问为什么,听我的没错。” 稍作停顿后,他又补充道:“所以居委会的职位很重要,你和徐慧真一个主责一个辅佐,才能守住丝绸店和小酒馆,等将来有机会再承包回去。” “建设,我明白了。 我就知道你有追求,是个干大事的人。”陈雪茹眼中闪烁着光芒,但她忍不住说道,“你也不用放弃街道干部的职务,太可惜了。” “嗯,不算完全放弃,是停薪留职。 李主任还在,说不定他退休时我还能回去。” 李建设笑了笑,他知道厂里的日子不长了,随着改革的推进,城郊的工厂都会逐步搬迁或倒闭。 所以,他或许会在退休后回前门街道办任职,虽只是个小领导,却能影响周边不少小企业。 即便大领导来正阳门,到街道办也得恭敬对待。 陈雪茹急忙问道:“那你会搬过来住吧” “当然,以后肯定会搬过来。 小富婆,等我老了,你还会养我吗” 李建设掐灭烟头,他还没完全收拾好,因为觉得这两千块钱不容易拿到,后面可能还有别的安排。 “会的,我会养你一辈子,你是我的大男人,我永远是你的小女人。” 陈雪茹说完便起身拉上窗帘…… “笃笃!” “妈妈、李叔叔,你们商量好了没有到底带我去哪里玩” 学弈在外面喊了起来,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这就来,唔……” …… 九月一日清晨,李建设早早起床,但没骑自行车,简单吃完早餐后,便送关响去学校。 这次之后就不再送了,男孩子不能太过娇惯。 “东旭,早啊!傻柱,你也在这儿!” “嗨,雨水去上学,我也一起去送送。” 傻柱一年中难得有几次这样的机会。 “李哥好!京茹,咱们一起走吧。” 何雨水从屋内跑出,她比秦京茹年长一岁多,同样在上初中,两人就读同一所学校。 “好嘞,雨水姐。” 秦京茹随后走出,昨日姐夫带她报名并缴纳了学费,今日正式开学。 “雨水,你们先走吧,路有点远,注意安全。” 李建设看了看表,担心耽误时间。 “我送她们。” 傻柱原本就要送妹妹,于是同行。 但快到前院连廊时,他忍不住回头一看,发现李建设带着关响,贾东旭带着棒梗,他们都有孩子即将入小学。 而他自己还是单身,不行,今年春节前必须找个对象,而且要是未婚女子,不能输给兄弟们。 “李哥好。” 陈碧华抱着小当也出来了。 李建设摸了摸小当的脸蛋,笑道:“我就喜欢有女儿,小当,喊爸爸。” 本是玩笑话,没想到小当立刻喊了一声:“爸爸!” “哎呀,你这小机灵鬼。” 李建设笑着给了几颗糖,小当才两岁,哪里懂得这些。 他甚至还没确定未来的女儿由谁来生,不能只有儿子没有贴心的姑娘。 贾东旭和陈碧华笑着未当真,只是玩笑而已。 “李叔好!” 棒梗嘴馋了,看见妹妹有糖,他也想要,最爱收集糖纸。 李建设想了想,又给了几颗糖给关响,说道:“儿子,和棒梗一起分享。” “好的爸爸!” 关响数了数手中的五颗糖,给了棒梗一颗,自己吃了颗,剩下三颗装进口袋。 “真甜。” 棒梗吃着糖,心情极佳,目光却不时看向妹妹和关响手中的糖,怎么他的最少。 李建设近一个月一直在观察儿子,刚才也是如此,原以为关响会分两颗给棒梗,自己留三颗,看来他对儿子还不够了解。 这小子竟继承了他的精明不用教便似无师自通,这让易中海不知是福是祸。 选养老人,定要忠厚、豁达、大方且不会算计他人。 傻柱虽有诸多缺点,却已属难得。 面相沉稳,显出老实模样,心胸也不小,只是需被说服。 对外吝啬,对亲近者却慷慨。 至于算计,他也懂些皮毛,却下不了狠手。 李建设忽然想到,傻柱比他小五岁,或许将来也能养他。 玩笑罢了,他先训练关响,不成再换学弈,再不成还有朝阳。 他拍了拍脑袋,准备动身。 “出发吧。” “好嘞,哥。” 兄弟俩带着孩子来到前院,巧遇阎埠贵,便同行。 同行的还有阎解旷和阎解娣,他们也要去小学读书。 “李哥哥好。” 阎解娣热情打招呼。 “解娣,许久不见。” 李建设递给她两颗糖,从小看着她长大,还曾抱过她喂过橘子。 “谢谢李哥哥。” 阎解娣开心极了,这种糖平日难吃到。 “哥,还有我呢。” 阎解旷凑上来,一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