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这么快就开始行动啦
脑袋蒙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红星轧钢厂,梁拉娣早早来到厂里,她还未退休,计划工作到年底。 除了当工人,她实在没有其他技能。 与其闲待在家,不如想想如何帮助李建设。 “梁拉娣,听说娄晓娥回来了,还带着个儿子来找李主任,这事你知道吗” 一位女工走来询问八卦,这件事已经在厂里传得沸沸扬扬。 “李建设还真是厉害,怎么什么事都能沾边” “确实有这事儿,娄晓娥未婚生子,去 后也没再嫁人,昨天带儿子回来认亲……” 梁拉娣坦诚回答,该说的都说了,这也是李建设交代过的。 “梁拉娣,李建设修建商场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认购铺面” “你们的消息比我灵通多了,这么多年的老工友了,有什么好事别忘了我们啊……” 工友们纷纷动心,李建设起步就有千万资金,做起生意来还能不成气候 “商场的事我也不太清楚。” 梁拉娣摇头,她听得不少,但还是没弄明白具体的情况。 “那我们去问问秦淮茹吧她肯定知道。” “对,找秦淮茹,顺便把花姐她们也叫上。” 厂里的女工大多来自双职工家庭,虽然过去只顾着当工人,但现在改革开放了,她们懂得投资,尤其是商铺,买下就是财富传承。 下午两点半,酒楼的食客散尽后,场地迅速布置成了会场。 这个时间选得恰到好处,既过了午饭高峰,又未达晚餐时段,完美避开用餐高峰期。 李建设今日邀约了许多重要人物,对商场项目极为重视,这是未来布局的关键一步。 “干爹!” “春明,来得正是时候,今天你可是关键人物。” 李建设揽着韩春明的肩膀,压低声音说道:“商场刚刚破土动工,你现在帮我出任甲方代表,在施工过程中留意挖掘人才,组建工程队……” 如今所谓的工程队大多由零散队伍拼凑而成,这次他借用的是几家大型企业联合的力量,还从外部招了不少人。 目前缺乏统一管理,正好借此机会锻炼干儿子,让他组建自己的团队。 “干爹,听您的就是。” 韩春明听到这份重任交付给自己,既兴奋又忐忑。 “春明,我听说你最近在物色买院子” “干爹,您消息挺灵通,确实有这事,是我妈提起的。” 韩春明略显尴尬地回答。 “瞧你这样子!你可是我的干儿子,我还能不尽心三环外那些自建房就别考虑了,我已经联系好一位卖家,有一处非常不错的单进院落,八间房,售价万余元。 我先帮你垫付,你和你妈先搬进去住,日后咱们再换更宽敞舒适的宅子。” 李建设行事向来公道,干儿子也是半个亲生,自然该为他的生活做长远打算。 “干爹,您待我太好了!” 韩春明感动不已,他的人生转折点正是从认这位干爹开始的。 “说这话可就见外啦!咱们之间还需要客气吗” 李建设拍拍韩春明的肩膀,让他先忙自己的事,随后转身去接待其他宾客。 “大哥,您能不能提前透 商场的规划啊” 徐慧真再次来访,尽管她在筹备宾馆项目,但如此大规模的商场必然蕴含巨大商机,她对此充满期待。 “慧真,别急嘛,这商场跟你暂时没什么关系,隔壁那栋楼才是为你预留的。” 李建设低声解释:“我在商场旁计划建造一座十三层的综合楼,集酒楼与宾馆为一体,其中酒楼归陈雪茹经营,宾馆则留给你们。 你先专注赚钱,我可以让你分期认购四十九的股份。 至于这座酒店,还需等一段时间再开工,不用着急。” 他早有计划,用商场配酒店,再加商会总部,预留空地用于停车,最后规划一栋写字楼。 全部是商业用途,与住宅无关。 “哥,这事就这么定了!” 徐慧真双眼放光,这可不是小规模项目,一开工就是十三层高楼,未来能赚多少钱 她家里有些古董需要处理,原打算购置四合院,但现在先搁置,全力争取酒店股份才是关键。 下午三点,会场座无虚席,门口还严格核验身份,否则围观者会更多。 李建设整了整衬衫,大步走向讲台,未开口,仅示意工作人员揭开红布。 随即,一幅大型商场设计图展现在众人面前,时尚的设计令人惊讶,这和别的商场完全不同。 “各位,这就是商场的设计图,共六层,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建成后将设八百一十三间店铺,面积从二十多平方米到八百平方米不等。 两年后完工,精装修交付,所有店铺都能立即营业。” 商铺初步定价每平方米两百元,今日起可预购,只需支付两成定金。 之后会公示楼层布局及商铺位置,一旦有人认购便停止销售。 …… 此外,自今日起两年内为认购犹豫期,期间可随时退款,若不退,则两年后付清余款八成即可获得产权…… 李建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卖商铺,打响品牌后再复制模式。 未来或许只租不售,门槛也会提升。 但长期持有并无太大必要,如今的大楼三十年后可能被拆除或衰败,城市发展速度太快了。 “嘶!” 众人都是一脸困惑,原以为是免费的,怎么现在却要收费了而且价格高达两百块一平米,确实不低。 由于这些店铺并非临街铺面,而是位于大楼内部,相当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建了两层店铺。 “李会长,您不是说免费吗” 终于有人忍不住发问,显然他对之前的期待落空感到失望,原本还想着可以占点便宜呢。 李建设笑着回应:“各位稍安勿躁,我所说的免费仅限于公共区域,比如商场的过道、走廊以及公厕,这些都不计入面积。 同时,商场会提供物业服务,包括安保和保洁,还有集中供暖等。 商会成员前三年免收物业费,完全无需担心。 此外,我们还提供免费装修及水电接入服务。 商铺售价根据面积不同,从五千到十六万不等,先到先得,总计只有八百一十三间。 顺便提醒一下,从今日起,每过一个月每平米价格将上涨十元,直至售罄。 若未能全部售出,我会自行保留,毕竟资金充裕。” 他的语气充满自信,因为娄晓娥那边的资金已到账数亿。 李建设说完便走下讲台。 接着陈雪茹走上台,宣布:“商场认购事宜由我全权负责,具体时间为每日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下午两点至五点,共计五小时,过时不候。 由于部分商铺已被内部认购,剩余店铺布局即将公布。” 随即工作人员上台展示各楼层效果图及商铺分布信息,旁边还放置了商铺编号,已有百间商铺贴上红纸,表明已被认购。 陈雪茹补充道:“请大家不必着急,可先详细了解情况,每人限购一间,防止恶意抬价。 以缴纳定金的时间为准,两年内可申请退款。” 她考虑得很周全,此时正值酒楼空闲时段,此举不仅能吸引客人,还能增加酒楼收入。 众人纷纷围上前仔细查看。 李建设身边也聚拢了不少人想要打探消息。 有商户试探着问:"李会长,您的商场值得信赖吗" 李建设笑着回应:"绝对靠谱。 我自己占了整整一层负楼,买下就是赚到,一铺可传三代。" 又有商户"八八七"追问:"李会长,为何要涨价这才一个月就要涨十元。" 李建设认真解释:"这个问题很好。 这叫持有成本,商场修建需要投入资金,而你们两年后才付清八成款项。 前期的两年全由我垫资,即便存银行也有利息。 这次涨价,不过是收回这部分成本罢了。 同样,也不会让前期购买者吃亏。" 他耐心解答,至于商场能赚多少,已有初步估算,只求收益最大化。 "李会长,若我现在认购,涨价后能否转手"有商户直击关键,嗅到了商机。 "当然可以。 不仅未交付时可转手,即使产权在你名下,也完全自由交易。 我的建议是尽早入手,早获利。 改革开放后,大家的钱只会更多,商铺是稀缺资源。 照我看,几年内商铺价格必翻数倍,买到就是赚到……"李建设一番高谈阔论并非虚言,几年后别说商铺,连住宅价格都可能翻几番。 当然,这得看收入增长,毕竟这里可是京城,月工资能买一平米已属难得。 "那我就认购!"商户说完便奔向陈雪茹办理手续,只需两成定金,最小铺面仅需千余元。 有了李建设的千万元担保,一旦形势不妙可随时退款。 但若前景乐观,正如李会长所言,几年后价值翻倍,岂不是赚翻 念头刚起,刚才那位商户果断咬牙认购了一楼的大铺面,紧邻大门,位置极佳。 "我也要认购一间,稍后汇款。" "我也要一间,五千就行。" "陈老板,这一百平米的铺面怎么回事" "天啊,老陈,你哪来这么多钱你不是刚接手家族店铺吗" 陈雪茹一时头疼,事情太多,连忙喊道:“慧真,快来帮忙。” “来了!” 徐慧真立刻赶过去,听说商场旁要建酒店,对店铺已无兴趣,便专注帮忙。 李建设也将会计团队调去支援,这才应付得过来。 处理完一些事务后,他便离开,带着娄晓娥和晓峰游玩,不久有人要回香江,他抽空陪伴也是理所当然。 “爸,放暑假我就回来。” “好,我已经谈妥隔壁院子的事,你回来时,给你准备间 东屋。” 在四合院规矩里,东厢房是长子居所,象征地位。 晓峰听不明白,但娄晓娥懂。 “谢谢爸,但我还是想跟学文一起住。” 晓峰独子身份,如今多了个弟弟,很是欢喜。 “随儿子的心意。” 这是小事,他也很乐意看到孩子们和睦相处。 晚上回家,过会儿,陈雪茹等人回来。 “建设,猜猜今天卖了几家店铺” 陈雪茹兴奋不已,这是笔大买卖,且收入颇丰。 “二十间” 李建设故意说得保守些,生活有时需如此,倾听对方得意之言,才能和谐共处。 “才二十都快一百了。” 接着陈雪茹报出实数:八十二间,定金瞬间收了几万。 “这样也好,不必急着卖,临近月底再宣传一轮,时间一到,立即提价。 不用担心销路,我还留了一百间铺面,专为赚钱……” 李建设大致提了下,便不再多言。 然而陈雪茹追问:“建设,你留的负一层做什么用有什么规划” “先卖个关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李建设摇头,若什么都说了,岂非失了神秘感。 沉思片刻,他又说道:“雪茹,现在手头宽裕,收到的定金你尽量花掉。” “花掉” 陈雪茹有些疑惑:“花到哪去呢” 李建设回答:“当然是继续扩张酒楼,繁华地段都得有我们的分店。 现在我们酒楼里的切菜师傅都是顶级厨师,这太浪费了。 你接着开分店,下一家店让于莉当店长,之后是秦淮茹和于海棠。” 他简单规划了一下,强调新店开业后还需要配齐助手,让资金流动起来。 酒楼是最快的回本方式,每天都有现钱入账。 “哇,这么快就开始行动啦!” 陈雪茹其实已经经营着酒楼和丝绸店,目前收益颇丰。 “以后的钱就没那么值钱了,别担心,我一直留着退路。 即使现在项目全部失败,咱们也能过得很舒适。” 李建设结束谈话,准备用餐。 --- 十天后,娄晓娥带着晓峰返回香江,李建设则以双倍价格购得了两侧的四合院。 正在进行部分改造,进度不快,因为不需要太多居住空间,可以设计鱼池、茶室或凉亭等。 三套三进的大院足够住,若更大,不如未来改建成庄园。 不过短期内不会搬离,信远斋还未成立,还需完成姥爷的遗愿。 --- 时间飞逝,商场开业一个月,已卖出三百多间商铺,接近上限。 当初八百名商户并非个个具备实力,有些人还在观望,或有其他投资计划。 然而,李建设那边额外卖出三十多间商铺,买家多为四合院和轧钢厂的女工。 “快看,真的涨了,每月每平方米加十块,两年后岂不是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