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匡胤死了,对于他的死亡我本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可这些如鲠在喉的话最后终究化为了沉默——塞满了无力和无奈的沉默。他本该也本有机会做出更大的历史贡献和功绩,他本能成为像秦皇汉武以及唐宗明(太)祖一样的千古帝王,可这些都因为他的突然死亡而成为了一种永恒的遗憾。 在《沁园春雪》里,毛主席将赵匡胤和秦皇汉武以及李世民并列在了一起,但谁都知道这其实是对他的一种抬高和褒奖。相比起前面三位,赵匡胤其实是有差距的——至少在国家一统、光复(定鼎)神州这方面他不如前面这三位前辈,甚至不如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可是,这里面的原因都是因为他的突然亡故,如果他能够正常的自然死亡,谁敢说他最后就一定不能光复神州一统华夏他的死不单是他以及他的儿子和后世子孙们的悲哀和不幸,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和不幸,可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命运,这就是事实。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我不打算在这里为他这一生尤其是他做皇帝的这些年进行一番全面的总结。就像武则天为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赵匡胤的为人以及他的历史功绩和贡献根本无需任何人去多言。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将他的生平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叙述,尽管某些站在制高点上的道德帝以及动辄就口吐莲花的“仁人君子”说他是如何的卑鄙无耻和阴险狡诈,但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那些标新立异抑或哗众取宠的观点和言辞着实令人作呕,更不值一驳。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批判家,缺的是实干家,而实干家往往被喷得体无完肤,批判家却几乎都是行动上的侏儒。 赵匡胤的死亡意味着大宋的墙柱子塌了,中原的百姓几乎都沉浸在悲痛的情绪里,然而历史的巨轮从来都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死亡而停止前进。就在此时,另一个人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来成为宋朝新的墙柱子,而且他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拉开了帷幕走上了历史舞台的最中央——以皇帝的身份,这人就是即将成为皇帝俱乐部会员的大宋太宗陛下。 赵匡胤尸骨未寒,赵光义就急吼吼地进入了赵匡胤的寝宫,然后吃相极为难看地在自己未及入棺的哥哥身前继皇帝位——而这位太祖陛下的两位儿子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本该属于他们的皇位被自己的这位权势熏天的叔父给优雅从容地抢了过去。 在司马光的私人笔记《涑水记闻》里记载了赵匡胤死亡之后到赵光义继位之间所发生的事,这段故事也在后来被李焘收录进了他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得知赵匡胤驾崩,他的妻子宋皇后命深得赵匡胤生前宠信的太监王继恩前去传唤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意思很明显,宋皇后这就是要让赵德芳越过他的哥哥、皇长子赵德昭继皇帝位。王继恩怎么做的呢这个太监直接违抗了皇后的懿旨跑去见了赵光义。王继恩将赵匡胤已经驾崩的事告诉给了赵光义并让他马上进宫去抢皇位,赵光义犹豫不决,王继恩于是很露骨地说道:“你再这么婆婆妈妈下去,皇位就落到别人头上了!” 于是,王继恩和赵光义以及赵光义的幕僚——开封府左押衙程德玄一起进了皇宫。得报王继恩回宫,宋皇后以为是赵德芳来了,可她看到的却是赵光义,宋皇后大为惊骇,她知道王继恩出卖了她,可一切都无可挽回了,她很清楚赵光义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意味着什么:她自己当不了皇太后了,赵德芳的帝位也落空了。作为一个女人,宋皇后立马选择了投降,她直接叫了赵光义“官家”——这是当时皇帝才有的专属称呼,而且她还说了一句:“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赵光义则流泪回道:“共保富贵,皇嫂勿忧也。” 不知道看到这个故事大家会怎么想司马光生于1019年,他出生的时候赵匡胤已经死了四十三年, 而作为赵光义直系子孙的臣子,他对赵光义如何从自己侄儿手中抢到皇位这事自然不敢有所妄言,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否认赵光义在继皇帝位时的吃相不是那么的好看。或许当晚的具体细节并非如司马光所描述的这样,但在这件事情上司马光显然不会捕风捉影乱说一气,基本的事实以及关键的人物应该是可以相信的。那么,我们在这里就必须得注意到两个人:王继恩和程德玄。 赵光义很早就在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把自己的手伸向了赵匡胤身边的人,无论是边关的地方大员还是禁军的高级将领抑或内宫里的太监,他的触角无处不在,而这个王继恩很显然就是被他所拉拢的人之一。前面说到过赵光义曾试图拉拢禁军将领田重进的事,尽管田重进拒绝了他的拉拢让赵光义感觉很是没有颜面,但田重进这样的人显然是少数,更多的人无疑都被赵光义给成功拉下了水,比如这个王继恩。 赵光义的权势和地位注定了很少有人敢拒绝他的主动示好,否则仗着赵匡胤对他的宠信,他随便找个名目都能让那些敢于拒绝他的人吃不了兜着走,如此这般再加上金银之类的好处,赵光义的这艘船到最后指定是人满为患。可以说,王继恩违逆宋皇后懿旨的这种行为几乎可以判他个满门抄斩的重罪。他王继恩难道不知道自己那样做的后果吗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不,他知道,可他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宋皇后叫他去找赵德芳,可他去找了赵光义,为什么皇位更替这种事本来就是父死子继,他如果不想让赵德芳当皇帝,那他可以去找皇长子赵德昭,可他偏偏去找了赵光义这里面难道没有问题吗这件事难道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另一个人就是程德玄。 在《宋史.程德玄传》里面白纸黑字地记着一行字:“善医术,太宗尹京邑,召置左右,署押衙,颇亲信用事。” 请问,这样的一个医术高超的人为何偏偏赶在这么一个如此敏感的日子里出现在赵光义的府中而且王继恩去找赵广义的时候已经是四更天了,这个时候他不在自己的家里睡觉反而待在赵光义的家里睁着眼睛数星星,他这是为何司马光在《涑水记闻》里的说法是:程德玄这天晚上出现了幻听,他听见有人在叫他——说是赵光义找他过去,可他前后三次只闻声却不见人,所以他就跑到赵光义家里来看个究竟,没想到正好跟王继恩遇上了。对此,我只想说,如果这种说辞有人也信的话,那这个人真的适合当一个傻白甜。 再又想到这天晚上赵匡胤和赵光义在宫中饮宴,赵光义凌晨时分离开皇宫,然后赵匡胤几个小时后在睡梦中离奇死去,再然后又是王继恩跑去找赵光义,而那个医术高超对药物很有研究的程德玄此时也瞪着大眼睛在赵光义的家里数星星,他似乎正在等着什么事情的发生。 结合这一切,请恕我阴暗心理发作:老程配药,赵光义带药,王继恩下药,如此一来,后面的这一些事就完全接得上头了。当然,必须声明,这只是猜测。 事情发展到这里,赵光义还并不是新任的皇帝,他还欠缺一个形式或者叫程序,那就是得到群臣的承认和认可。请注意——因为赵匡胤是突然死亡的,所以赵光义的手里并没有什么传位诏书,而且他只是太祖皇帝的弟弟,他并不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另外,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这时候已经二十六岁了,而且他都已经有儿子了,也就是说赵匡胤连皇孙都有了,而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也十七岁了。 赵匡胤的长孙就不说了,可他的两个儿子怎么排也该排在赵光义的前面继承皇位,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在史书里是这样记载的:甲寅(赵匡胤死亡的第二天),晋王(赵光义)即皇帝位,群臣谒见万岁殿之东楹,帝号恸殒绝。 得赵匡胤驾崩的消息,宋朝的各位大臣们到了皇宫先是向赵光义行了跪拜大礼承认他是宋朝的新皇帝,然后在赵光义的带领下,他们在摆放着赵匡胤遗体的皇宫万岁殿前跪倒一片,赵光义率先放声痛哭,随即他身后的一大群人开始哭得死去活来。 不必怀疑,相信当时赵光义的悲伤、悲痛和眼泪都是真实的,即使他真的杀了他的哥哥。可是,在这个时候,在他已经君临天下的时候,在赵匡胤与他就此阴阳相隔之后,他对自己的哥哥的感情和感激都一起涌上了心头。 赵光义即便再凶狠再恶毒但他也是一个人,一个有感情的人,相信这时候的他定然会想起自己小的时候跟哥哥在一起时的那些温馨可人的画面。他的这个大了他十二岁的哥哥对他可谓是恩重如山,远比他的亲生父亲给了他更多的爱和荣华富贵。可以这样说,他曾经以及如今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的哥哥给他的。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一天竟然成为了他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甚至是成了他的敌人,而对于这个贵为当今皇上的敌人,他所能做的就是对其在肉体上进行消灭,然后取而代之。在这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残酷斗争里,赵光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让自己的亲哥哥去死。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赵匡胤驾崩之后,进入皇宫奔丧的众人里面肯定也包括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在这两个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面前,为什么最后是赵光义成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赵光义难道不知道父死子继的传统礼法赵匡胤的那些熟读孔孟之道熟知君臣之道的大臣们难道也不知道这一点这些之前深受赵匡胤恩赏的帝国大佬们都是集体性地失忆变成白痴了吗当然不是! 这就是手段!这就是力量!这就是权势!这就是影响力!这就是在《宋史》里一直都伟光正的开封府尹兼晋王的赵光义的真正实力和面目!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古代高手现代警察

古代高手现代警察

张飞牌绣花针
&&&&新书《指尖画道》已经发布,书号2489014,请书友们多多支持,车位上面有直通车,点老张的作者名也能看到,拜谢!...
军史 完结 107万字
游戏王,弱者的怒号

游戏王,弱者的怒号

超级天坑
游戏王魂系玩家狄星意外的穿越到一个决斗为主的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人被像卡片一样被打上了等级,低星民被肆意压榨奴役,狄星将代表弱者们向高星民们发起反抗这个世界里可以把卡片精灵具象化,另卡片精灵世界观是按卡图故事来的
军史 完结 97万字
女仙传说

女仙传说

溪薇
一次户外中意外坠崖,云霓醒来发现自己竟然魂穿了。穿越到一个名唤奇异大陆的修仙世界,托生在一个来历不明的小姑娘身上。你道女主倒霉穿成一个小乞丐?嘿,人家自带寻宝..
军史 连载 17万字
在下迪奥有何贵干

在下迪奥有何贵干

北风化身
恶人是会有恶人的救世主,但少女肯定不是什么救世主。住手!你觉得这样欺负别人很有趣吗?超TM开心啊你不知道吗!JOJO,长久以来的勾心斗角中,我明白了一件事..
军史 连载 84万字
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

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

风兮雨兮风雨兮
本书讲了中州末年,诸侯并起,一群鲜衣怒马少年郎渐渐长成,开始主导中州大陆的发展轨迹。云敬梧,首阳山下一喜爱打猎的病弱少年,被德高望重的癸乙夫子相中,延请入学堂,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变化,中州大地将留下他深深的印记;江桓,东霁三王子,为了活下来,他流连花丛,亦是在韬光养晦,等属于他的时机一到,他将震彻整个中州;舒义,太师之子,为了他心中的霁之辉煌,甘愿退居其后,而他的识人之才,无人可比;舒小婉,太师
军史 连载 50万字
我的天后周婕纶

我的天后周婕纶

那家的鱼
问,如何把一个害羞、胆小、怯懦、内向、软绵绵、轻傲娇、天然呆、不坦率的女孩培养成音乐天后?方晓山想了想:从抄歌她自己的歌开始?再问:把她培养成音乐天后之后,你..
军史 连载 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