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无与伦比的震撼
真爱无敌没钱免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307厂。 副厂长赵刚办公室里,空气凝固得像淬火后的钢板,沉重而冰冷。 他枯坐在磨得发亮的长椅上,指间夹着的烟早已燃尽。 长长的烟灰摇摇欲坠,却浑然不觉。 桌上那份关于“环太平洋联合投资”的薄薄资料,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视线都难以聚焦。 电话里那些敷衍的官腔、刻意的推脱、冰冷的忙音,如同无数细小的冰针,反复刺扎着他的神经。 半辈子在金陵积累的人脉。 在307厂黯淡的底色下,脆弱得如同锈蚀的薄铁皮。 一捅就破。 赵刚用力搓了把脸。 掌心触及的皮肤粗糙而冰凉,一种久违的、混杂着屈辱和深深无力的疲惫感。 “咚、咚、咚。” 敲门声不轻不重,瞬间击碎了办公室内令人窒息的沉寂。 赵刚猛地一个激灵。 “进来!” 门被推开。 李小川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站在门框的光影分割线上,目光平静地落在赵刚那张写满挫败和焦虑的脸上。 “厂……厂长!” 赵刚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 “地方上那些人…油盐不进,滑不留手…” 他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我再去想办法,找找老领导,或者……” “嗯,先不用了。” 李小川打断他,“明天。” 语气平淡得像在安排一项常规工作,“规划委的人,会带着土地批文过来,正式办移交手续。” “啊!” 赵刚猛地瞪大了眼睛。 他嘴巴大张,整个人像被施了定身法,僵在原地。 批文 移交 还是规划委的人亲自送上门 这和他今天遭遇的冰冷现实,完全是两个世界! 李小川仿佛没看到他脸上的震惊,继续用那种毫无波澜的语调下达指令: “明天,你负责接待他们。” “记住,让他们亲口交代清楚,是谁在背后,跟我们307厂争这块地。” 赵刚的脑子嗡嗡作响,像塞进了一团乱麻。 交代 谁争地 这小厂长的意思…是要秋后算账 “厂长,那您…” “我没空。” “我总觉得,” “这背后,有某些人的影子。” “307厂,已经被人盯上了。” “盯上”赵刚心头猛地一凛,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窜上来。 他想起那些外资精准的截胡,地方上突然转变的态度,那家背景成谜的“环太平洋” 是啊,太巧了! 巧得像精心设计的陷阱! 他急切地想要把自己今天的遭遇、那些冰冷的推脱和暗示,一股脑倒给李小川:“厂长!您说得太对了!我今天…” 就在这时—— “叮铃铃——!!!” 一阵极其独特、穿透力极强的蜂鸣声,骤然从李小川办公室的方向炸响! “先按我说的做。” “之后我再跟你解释。” 话音未落,人已转身,步伐迅疾而无声地消失在门口,直奔那部响彻着特殊频率的红色电话。 赵刚张着嘴,剩下的话硬生生卡在喉咙里。 这小厂长到底用了什么通天手段 明天真的能拿到批文 还有这电话… 又是何方神圣 无数疑问如同沸腾的气泡,在他胸腔里翻滚、膨胀,却找不到出口。 第一次感到自己这个副厂长,离真正的核心漩涡,竟是如此遥远。 --- 李小川抓起那部红色保密电话,指尖传来金属特有的冰凉质感。 “鹰巢吗,我307厂李小川。” 听筒里传来一阵轻微的电流杂音。 接着,一个苍老、疲惫,却带着浓重冀北口音和急切求知欲的声音响起,每一个字都透着长期熬夜的沙哑和巨大的焦虑: “小川院士!是我!老刘!歼九项目组的刘总工啊!” 他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语速快得像连珠炮。 “张上将说…说您可能有办法…我们卡在超音速巡航的进气道激波上了!还有那该死的机体过载震颤!试飞数据…数据太难看了!” “再解决不了,项目…项目就要被上面叫停了!” “小川院士,求您给指条明路吧!” 李小川没有寒暄,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几张草稿纸。 那是他闲暇时随手勾勒的关于激波控制和结构强化的思路雏形。 对于这个在八十年代足以难倒全球顶尖航空实验室的“鬼门关”级难题,在他这个重生者叠加系统的思维里,却如同小菜一碟。 “刘总工。” “激波问题,关键在于进气道前缘的‘自适应涡流发生器’设计。” 他语速不快,但每一个词都精准得像用卡尺量过。 “传统的固定式扰流片在跨音速区间效率骤降。” “改用压电陶瓷阵列,嵌入前缘蒙皮下方,根据实时马赫数和攻角变化,微秒级动态调整扰流片的高度和倾角。” “主动诱发并引导特定涡流,提前破碎、梳理激波系,减少能量损失和对进气道的冲击。” 电话那头,死一般的寂静! 刘总工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 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瞪得溜圆,握着听筒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 压电陶瓷 动态调整 微秒级响应 主动涡流控制 这些概念单独拎出来都代表着前沿,而李小川竟然轻描淡写地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清晰、可行、甚至堪称天才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这简直是颠覆了他毕生所学的航空动力学认知! “激…激波…涡流…” “妙!妙啊!主动介入!动态响应!我怎么就没想到…那…那过载震颤呢机体,尤其是机翼根部和尾翼连接处,在9g以上持续过载时,那该死的震颤…” “震颤根源在于结构模态与气动载荷频率的耦合共振。”李小川的声音依旧平稳。 “单纯加强结构死重太大。” “方案一,在关键承力框内部预埋形状记忆合金丝网(sma)。当结构应力达到临界阈值,sma受热或通电激活,瞬间改变局部刚度,打断共振链条。” “方案二,引入分布式压电传感器阵列和微型作动器,构成主动振动抑制(avs)系统,实时感知并施加反向抵消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 “sma方案结构改动小,成本低,适合现有机体改造;” “avs系统效能更高,但需额外能源和控制系统,适合全新设计平台。具体取舍,看你们项目进度和资源。” …… “嗡——” 刘振华只觉得脑子里仿佛引爆了一颗精神炸弹! 形状记忆合金 主动振动抑制 分布式传感器阵列 这些名词如同天外陨石,狠狠砸在他固有的知识框架上,砸得粉碎! 李小川给出的不是一条路,而是两条通往巅峰的捷径! 每一条都闪烁着超越时代的技术光芒! 巨大的信息量和颠覆性的思路。 让他这位资深总工瞬间大脑过载,如同老旧的真空管计算机被灌入了量子代码…… cpu都差点烧了…… 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有握着听筒的手,抖得像风中的落叶。 震撼! 无与伦比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