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作战能力
脑袋蒙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错! 如果能用纸来包裹着进行量化,为何不能同样用纸将弹丸封装起来,然后一起送进枪管呢 如此一来,使用时会更加便捷、迅速! 这小家伙韩成真是聪明! 这看似简单的事,为何在他提出来前竟无人想到 “妙!妙极了!韩成你的主意太好了!”朱元璋连连称赞。 接着他看向韩成问:“那么,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什么其他建议吗” 韩成稍作停顿回答:“除了这个,包裹的纸也需改进,普通纸不行,得用经过油脂浸润过的纸。 这样可以更好地达到防水和防潮的效果。 使用时,因有纸包裹,难以直接点燃,需要用牙咬开一个小口,让部分流出。 这样再点燃就会容易得多。” 韩成继续补充道。 果然如此 听完韩成的话,朱元璋更加激动了。 朱元璋内心激动,韩成提出的两个建议已经足够出色,他本以为这只是随意一问,没想到韩成竟然还有更妙的办法。 这主意看似普通,却极为实用,若非韩成提醒,他们恐怕得摸索许久才能想到。 很多事表面简单,真正操作起来却并非易事。 朱标握着笔快速记录,他认为韩成所言皆是珍宝,对大明意义重大。 韩成站在一旁耐心等待,直到朱标写完才继续说道:“除火铳和火炮外,还可研发更多新式武器。” 提到后世一种武器时,不仅朱元璋感到意外,朱标也满心欢喜。 无论是改进旧武器还是提出新点子,韩成的想法都很出色。 无需反复试验,只需稍加思索,便能明白韩成的方法能让火器威力倍增。 大幅提升士兵的作战能力。 试想一下,当一轮射击结束,对面的敌军认为己方士兵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新装填,准备下一击时,他们便抓住这个时机,发起猛烈冲锋。 然而,此时己方士兵取出特制的物品,迅速完成再次装填。 还没等敌军靠近,便在更近的距离上对敌展开新一轮的密集射击。 一想到无数敌兵应声而倒,临终前满脸惊愕与迷茫的模样,朱标内心便感到无比舒畅。 从韩成那里获得的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而现在,韩成竟然又带来了新的发明! 怎能不让人兴奋异常 朱标双眼放光,已准备好详细记录。 “这究竟是何物” 朱元璋虽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但仍忍不住提出疑问。 “这是一种投掷类火器,通常呈鹅卵状或圆筒形。 内部中空,填充物质,使用时去掉防护装置,朝敌人投掷,会引发反应。 利用反应产生的碎片伤害并消灭敌人。” “这……这不就是嘛!你非要说成,差点我就没听明白!” 听完韩成的解释,朱元璋语气中带着几分领悟,同时有些哭笑不得。 “嗯……你这么讲也行。 其实可以把视作一个巨型。 不过这和普通的可不一样。 首先,它装的比普通多得多。 其次,它的材质也有别于一般的东西。 的外壳得用生铁打造。 这样一来,当后,会产生大量不规则的碎片。 这些碎片威力巨大…… 分很多种类。 比如,有些是以为主的。 这种大致分两类。 一类是攻击型。 主要用于强攻时。 这种在一定范围内,扔出去后能冲向敌阵,不会伤到自己。 另一类则是范围较大的。 使用这类时要尽量往远处丢…… 此外,还有只冒浓烟用来迷惑敌人的。 也有用于短时间照明的……” 韩成正在给朱元璋父子讲解的相关知识。 听完他的描述,刚才还称是大的朱元璋立刻改口。 原来还有这么多用途 简直被后来的人折腾得花样百出! 从韩成的叙述中,朱元璋了解了许多的奇特之处。 这,实在是一件绝佳的兵器! 点燃后抛掷出去,范围极广! 操作起来十分简便。 简直就是战场上的一大杀招! 它能很好地填补其他武器的缺陷。 当下朱元璋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制造出这种! 一旦造出来,必将成为明朝的一大利器! 当年与张士诚、陈友谅交战,还有对元军作战时,若有此物,至少能让战事提早结束一年! “然而,若用铁来制作外壳,未必能将其引爆。” 朱标快速记录完韩成所说的内容后,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朱元璋听罢,也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先前他只顾着惊叹的威力,短时间内便想出了多种用途。 一时之间未曾想到其他方面。 此刻听朱标这么一问,顿时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铁并非容易引爆的材质。 即便勉强能,威力也会大打折扣。 韩成答道:“可让匠人深入研究,寻找适合的材料。 此外,在铸模时特意设计纵横交错的凹槽,或许可行。” 朱标连忙把这些话记下,他认为韩成所说的话句句是真知灼见。 “韩成,你懂如何制作吗” 朱元璋看着韩成问道。 韩成回答说:“这我不太会,只是了解一些基本原理和几种的功能,其他就不知道了。” 朱元璋听后,脸上露出了些许失落。 “皇上,建议您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专注于火器的发展。 这项研究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仅是提升的力,还包括不同成分比例对的影响及其实际用途。 开发多样化的火器,并让它们持续进步,种类更加丰富,威力更加强劲。 火器才是未来的方向,目前我们对和火器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仅是冰山一角。 可探索和改进的空间还非常广阔。 我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大明能在火器研发上始终走在前列, 并且打造一支强大的部队,特别是强大的海军, 那么整个世界都会屈服于大明的脚下,聆听它的声音。 最终实现: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真理始终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真理永远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朱元璋与朱标心底反复咀嚼着韩成的话语,内心激动不已。 恨不得用大炮轰击天际。 “妙极!” 朱元璋猛然拍打大腿,霍然起身,背手而立,气势非凡! “真是好一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真理永远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我朱元璋本是饥寒交迫的乞丐,如今已坐上龙椅,便该再有所作为! 让大明更加兴盛! 超越汉唐,让全世界只听见我大明的声音!” 朱元璋声调高昂,开国的威严与胸襟一览无遗。 此刻的朱元璋,仿佛浑身发光。 朱标望着雄心勃勃的父亲,想起韩成描绘的宏图,也热血沸腾。 握紧拳头,此事怎可缺了他朱标 朱标深信,若真能达成韩成所述之事,他父子定能流芳百世! 特别是他的父亲,将远超秦始皇、汉武帝,胜过唐太宗! 这是多少权臣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目标。 所以,他必须好好活着,尽量活得久一点。 多做事,多见证大明的辉煌! 审视着大明能行至何方! 在这过程中,大明逐渐强大,而自己也留下了印记。 即便可能再次英年早逝,也不至于那么后悔了。 因为曾经付出过努力! 偏殿内的氛围陡然高涨。 韩成见朱元璋父子反应如此,情绪高涨之余,心中暗喜。 自知晓身在大明且接受这一切后,韩成便一直思索如何有所作为。 让本就兴盛的大明更早启程,占得先机。 使其更加辉煌! 于是,他循序渐进地引导,激发朱元璋等人的雄心,尽量把他们的视野引向海外。 如今看来,成效显着。 接下来便是逐步谋划与发展。 看看多了自己这一股力量,大明究竟能否更进一步! 三人沉默无言。 片刻后,朱元璋心情稍定,重新落座。 看向韩成说道:“火器局我们大明一直存在,不仅六部设有,内廷的兵杖局也有专门生产火器的机构。 现在,我会把你的这些火器构想传达给兵杖局的人,让他们着手研究,尽快做出成果。” 原本朱元璋打算让兵杖局及六部中负责火器的部门共同承担此事。 不过,思索片刻后,朱元璋终究觉得交由兵杖局处理更为妥当。 毕竟这是内廷机构,距离他更近,便于掌控,保密性也更强。 尽管火器局隶属于六部,向来负责制造军中所需火器,而且他已废除丞相与中书省,直接统领六部,但在经历了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等人的事之后,面对如此重大之事,朱元璋仍心存疑虑。 “皇上,仅靠现有的这些人,还是不足,不如招募更多合适的人才,专门负责此事。 火器学问浩瀚,意义非凡,值得大力投入。 必须加以重视。” 韩成话音刚落,朱元璋认真点头,认同其言之有理,他会依计行事。 可转念一想,又觉忧心忡忡。 若只需寻找制火器的工匠,倒也不难寻觅。 然而韩成所指,是要那些能研发新型火器的人才,这类人才一时之间却难以寻得。 得知朱元璋的困扰后,韩成沉思片刻,笑道:“皇上,有了主意,往后您可以多搜罗些装神弄鬼、迷惑百姓、炼丹炼药的不良方士。 将他们悉数抓捕,查清罪行后定案。 接着让这些人参与火器研究工作。” 办得好,能够洗脱他们的罪行,或许还能给予奖赏。 点燃他们的。 钻研火器,特别是研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稍有不慎便可能。 然而,利用这样的人研究,就算真的,出现伤亡也无需可惜。 毕竟这是他们罪有应得。 而且,这些人原本就热衷炼丹,这种最初就是这些人玩出来的,闲暇时总爱往炉子里扔些东西试验,搞出来的成果。 这也算专业对口了。” 听了韩成的话后,朱元璋笑出了声。 用手指点着韩成说道:“你小子,真是聪明!这样的法子都能想出来!好,就按你说的去做吧。 也让咱们大明得到一些贡献,别让他们招摇撞骗、危害百姓!” 朱元璋登基后,曾特意召见了龙虎山的天师。 在肯定正一道的同时,也采取措施限制道教的扩张,避免其无节制地与官府争夺人口和土地。 例如限制合法道士的数量。 除此之外,更为严厉的一招是推行黄册制度。 直接丈量土地,建立严格户籍制度,揭露大量隐藏的土地和人口。 在江西这片区域,势力庞大的正一道自然也没能幸免,许多隐藏的田产被查出。 在这种情形下,四处游走的方士自然增多。 人群一多,麻烦自然也就多了。 有些人确实值得称赞,他们治病救人,为百姓做好事。 然而,每个行业里总免不了会有败类。 那些、坑害他人的人也不少。 各地监狱里关押的这类人很多,有的已被处决,有的仍被囚禁。 这些人身份有些特殊,朱元璋对是否继续处决他们感到犹豫。 这时听了韩成的建议后,他立刻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处理方法。 这也是他此刻如此高兴的原因。 朱标也跟着笑了:“这真是物尽其用啊!韩成你这个主意实在高明,令人赞叹不已! 这样的点子,大概也只有你能想得出来!” 随后,韩成又向朱元璋和朱标谈了些关于火器及火器局的想法。 这些事他早已想妥,原计划是等到明天朱标来学八部金刚功时再告诉他的。 今日恰逢朱元璋和朱标都来了,于是顺理成章地提了出来。 有朱元璋在场,以后行事会更顺利。 朱标和朱元璋对韩成所说的内容都铭记于心。 他们都觉得今晚来得值。 这一餐饭吃的不只是佳肴美馔,更是满载而归。韩成带来的不仅是这些表面的成果,还有很多难以想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