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韩成在球上扫视一番,指向自己画出的大明位
脑袋蒙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韩成在球上扫视一番,指向自己画出的大明位置:“就在这儿。” 韩成指的地方,朱元璋看去,却与韩成所指不同。 朱元璋眼中看到的是整片亚洲。 “这就是我大明土地倒真不小。 只是……韩成你这地图绘得不对,差得太远了。 我大明的疆域形状不该如此。” 韩成见朱元璋将亚洲认作大明,嘴角不禁抽动。 “圣上,您看错了,这是亚洲,非大明。 我先前所指才是大明。” 韩成说着,再次指向亚洲东边的那块形似雄鸡之地。 朱元璋顿时怔住,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他注视着那块像公鸡形状的地图区域,又拨弄着地球仪,将其他的部分也浏览了一遍。 “韩成,你是不是搞错了咱们的大明就这么一小块地盘” 朱元璋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韩成。 他对眼前的景象完全无法接受。 一直以来,朱元璋都认为大明幅员辽阔,特别是夺回了自石敬瑭时期丢失的燕云十六州后,这片土地重新回到了汉人手中,再加上如今征服了西南地区,朱元璋愈发觉得大明地广物丰。 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大明更大。 “而且,你标注的位置是不是也有问题咱们大明不应该是在位置吗怎么跑到边缘来了” “没错,韩成,你的地图绘制得确实不正确,我们的大明地图不是这个模样。 你画出的形状跟公鸡差不多,跟我们大明的实际地形相差甚远。” 朱标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他也认为韩成出了差错。 韩成对朱元璋父子二人的反应毫不意外。 毕竟他们一直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觉得中华大地无比广阔。第一次见到地球仪,发现大明国土与整个世界之间的巨大差异,被颠覆了固有观念的他们,有这样的反应实属平常。 韩成说道:“确实有些不够精确,我对大明的地貌图并不了解,所以画的是我上一世所在国家的地图。” 永乐年间,大明的疆域算是扩张到了极限,从总面积上看,与后来的世界差别不大。只是有些地方如今的大明已经失去了,而在后世却能见到;而当初属于大明的土地,如今却成了别人的地盘。尽管疆域有所变动,但从宏观来看,许多地方依旧保持原样,尤其在全球范围里,这个地理位置始终稳固。 对此,陛下与皇兄尽可放心。” 难道真是这样吗 大明真的就这么大 朱元璋拿出地图,与韩成展示的地球仪对照,果然如韩成所说,两者大致吻合,虽有细微差异,但大部分区域高度相似,尤其是东部沿海一带。 这让朱元璋一时语塞,心中已对韩成之言信服八分。 “韩成,此事还是有些问题。” 朱元璋仍难以接受大明与整个世界相比竟是这般渺小且位置偏远的事实。 “你们又是怎么得知大地是圆的呢又是怎样将如此广袤之地详细记录的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肯定会有不少差错吧!” 韩成摇头回应:“陛下,此事绝无虚假,无需怀疑。” “其实不是我画得不好,总体上还是挺准的。 特别是后来的地球仪,更是精确。 在我们那时候,早就有了一个东西。 这东西叫卫星。 把它送入空中后,就能从高处俯视地球,拍下地球的照片,把地球的样子记录下来。 然后人们根据这些照片,绘制出全球的地貌图…… ”韩成还没开始解释时,朱元璋和朱标还不觉得有多复杂,可一听他开始解释,两人瞬间更加糊涂了。 卫星 这是什么 还跑到天上去了 还能拍照 拍照又是啥 一串串疑问在他们脑海中冒出来。 韩成一看这情况就知道,刚才的话基本白说了。 解释完一件事,往往还要解释更多来让人明白。 所以不等他们问,就赶紧接着说:“卫星本来是指围着某个星球转的天体,像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 我说的卫星,是人造的。 以后的人用火箭把做好的卫星送上天,让它进入指定轨道。 卫星会一直沿着这个轨道运转。 一天可以绕地球十几圈甚至几十圈。 这些人造卫星,功能都不一样。” …… 有些卫星专用于科研探索,有些充当中继站传递信息,还有些是气象卫星,用来观测天气的变化,另外一些则用来探测地球上的资源…… 至于拍摄画面嘛……这是后来才有的技术。 通过摄像头之类的东西,就能把眼前的景象记录下来…… 陛下可以把这个想象成绘画,但那是能够瞬间把看到的所有事物都忠实地描绘出来的技术……” 韩成的这番话,虽然朱元璋和朱标听不太明白,却感到十分震撼! 确实很震撼! 居然能把东西送上天去 还能这么玩 那可是天空啊! 而且这种拍照技术也太奇妙了! “这……韩成,总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劲。 怎么听着像在讲神话故事似的。 那些卫星,就算是后世真有办法送上天,难道它能在天上一直待着吗 最后不还是得掉下来” 朱元璋捋着胡须,一脸疑惑地问韩成。 韩成说的话实在太过离奇,完全超出了常识范围。 朱元璋觉得这是韩成话语中的一个重大漏洞。 其实不仅是朱元璋,朱标也有同样的感觉,认为这是韩成话里的一个漏洞。 在朱元璋提出这个问题后,朱标也在等待韩成的回答。 想看看他如何能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朱标压根不相信世间有人能把这个缺陷补上。 韩成说道:“皇上,此事关联另一门学问,叫作万有引力。” 为何物体会向下坠落地球明明是个圆球,人头朝下时怎就不会掉下去 只因万有引力始终存在。 这种力量,能把一切紧紧吸附于地表。 不过后来有人研究推测,若速度达到一定程度,便能抗衡地球引力。 地球引力让卫星不飞离,又将其往回拉,从而形成稳定轨道。 高速运行产生的离心力,正好与引力相抗衡,维持平衡……” 韩成尽其所能,以最简明的方式向朱元璋父子讲解其中奥秘。 说完后看两人表情。 只见之前还满怀期待、准备从韩成的话里挑毛病的朱元璋父子,此刻一脸茫然。 什么引力,什么离心力,什么相互抵消,什么轨道 啥啥啥 韩成说的是啥玩意儿!! 在后世看来再普通不过的道理,此时却让朱元璋父子满脑子问号。 即便韩成努力说得通俗易懂,依旧徒劳无功。 “嗯,原来如此!” 朱元璋听了张大一番话后,缓缓合上嘴,似有所思地点头,仿佛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一幕让朱标惊讶不已,同时也对他充满了钦佩。 父皇这么快就懂了 这就完全领悟了 果然不愧是父皇! 果然不愧是皇帝! 这份镇定与脸皮厚度,我可望尘莫及。 以朱标的聪慧,怎会看不出父皇是在装懂 他清楚地知道,父皇也知道他和韩成察觉到了他的不解。 但父皇依然如此。 父皇确实厉害! 在被韩成又一次用晦涩的语言弄得一头雾水后,朱元璋停止纠结于卫星是否会掉落的问题。 接着,从韩成那里了解到更多关于卫星的功能后,他又兴奋起来。 不论韩成提到的科研内容如何,单凭那个拍照功能,就足以令人震撼! 北逃的那些残党,为何如此难对付 主要原因在于草原辽阔,这些人行动迅速。 一旦得知我们即将出征,便会远远避开,让我们无法捉住他们。 但如果有了卫星,直接拍摄下来,这些不就无处藏身了吗 到那时,想怎么对付他们,就能怎么对付他们!! 朱元璋心中激荡,正欲开口对韩成说话,却见韩成连连摇头阻止:“,此事万万不可强求于我。我这一辈子能鼓捣出个电话机已属不易,至于更复杂的玩意儿,实在是无能为力。” 朱元璋的话卡在喉咙里,满心不甘。想到那遥不可及的卫星,不禁心中郁结。 片刻后,他努力收敛心神,再次审视起地球仪来。自从知晓卫星的存在,他对地球仪的疑虑早已烟消云散。如今这世界的发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许多不可思议的事物,在未来竟成现实。 若有机会,真想到未来瞧上一眼!看看华夏变成什么样,走到哪一步! 确认地球仪无误后,朱元璋环视天下,先前的忧虑顿时显得多余。即便不往北方设藩,南方还有大片土地可供分封。大地广袤,远超想象,这般众多的土地,都非大明所有啊! 若是能把这些土地尽归大明所有,岂非美事 朱元璋望着面前的地球仪,满心欢喜,恨不得将它据为己有。 韩成瞧着朱元璋愈来愈激动的模样,不禁暗自发笑。 果真,但凡雄才大略之主,都无法抗拒这地球仪的魅力。 看到大明疆域如此狭小,那些自以为占尽天下大半之地的豪杰们,大多会重新燃起壮志雄心,欲展宏图。 于韩成而言,此刻正是开启大航海的最佳时机。 世代依赖土地生存的封建地主阶层,其保守思想会在无形中促成开海之举。 如今朱元璋正值壮年,经十余年治理,前朝遗留的诸多难题已得到解决,可将目光投向大海。 有了朱元璋这位开国洪武帝坐镇,足以震慑那些守旧的地主士绅。 越早行动,此事越易成功。 因为此时开国功臣与猛将尚在,锐意进取之心未减。 正如浴火重生之人,仍有拼搏的意志与力量。 王朝愈久,要成就一件事便愈加艰难。 祖宗遗规与形成的各类利益集团,对权力的把控远不及开国皇帝那般直接……各种复杂关系,终将交织于庞大的帝国之中。 让他行动起来举步维艰,哪怕稍微偏个头都费劲,更别提转向了。这也是为何王朝中后期,即便察觉众多弊病,想实施变革却屡遭挫败的关键所在。 如今遇上了朱元璋,韩成完全无需为此忧心忡忡。 只要他能应付得了朱元璋,其他的便无需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