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击长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雄英望着殿外春雨如织,轻声道:"为君者,当以百姓之心为心。朕这次私访,看到了改革带来的成果,也发现了诸多不足。治国如行船,既要把舵有力,也要随机应变。唯有不断调整,才能行稳致远。" 他转向众臣,声音坚定:"诸位爱卿,朕已拟定这二十三项改革举措,望你们各司其职,尽快落实。大明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明仁宗二十二年秋,杭州城外十里,钱塘江支流旁的农田已是一片金黄。秋高气爽,微风拂过稻浪,泛起层层涟漪。 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中年书生,手持竹简,脚步轻快地走在田埂上。若仔细看去,会发现这"书生"腰背挺直,举止间隐约透着一股威严——他正是换上便装出行的朱雄英。 "沈老先生家可是在前方"朱雄英向一位正在田间收割的农夫问道。 "前面竹林旁那座三间青瓦房就是沈璧老先生家,客官找他有事"农夫抬头回答。 朱雄英微笑道:"久闻沈先生改良的水稻种植之法能使产量提高三成,特来求教。" 农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沈老先生确实有一套种稻的好法子,不过他脾气古怪,不轻易传人啊。" 朱雄英拱手致谢,继续前行。片刻后,他来到一座简朴的农家院落前。院内,一位银发老者正弯腰在晒谷场上摊开稻种,仔细挑选。 "敢问可是沈璧老先生"朱雄英站在院门外,恭敬地问道。 老者抬头瞥了他一眼:"正是老朽。你是何人" 朱雄英深深一揖:"在下姓朱,是南京一家学堂的教书先生。慕闻老先生在水稻种植上有独到心得,特来求教。" 沈璧打量着朱雄英,眉头微皱:"现在的读书人,竟也对农事感兴趣" "民以食为天,粮食乃国之根本。在下虽读圣贤书,却深知不懂农事,便是不懂治国之本。"朱雄英诚恳地说道。 沈璧闻言,脸色稍霁:"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不过,老朽的方法不是光听就能学会的,要亲自下田才行。你这双细皮嫩肉的手,怕是拿不了锄头吧" 朱雄英微微一笑,展示自己的双手:"这双手虽不及老先生粗糙,但也不是没干过活的。在下愿意虚心学习,亲自实践。" 沈璧看着朱雄英的真诚眼神,终于点点头:"既然如此,明日卯时来我田里,我教你如何选种、浸种。记住,农事马虎不得,一步错,步步错。" 就这样,朱雄英开始了他的"田间课程"。第一天,沈璧教他如何选择饱满的稻种,并用特制的盐水溶液浸泡,剔除浮起的瘪种。第二天,他学习了育秧技术,沈璧独创的"密育稀插"法能大大节省种子用量。第三天,他亲手将秧苗插入泥土,领悟了"浅插三指深,根深苗壮"的奥秘。 连续七日,朱雄英跟随沈璧下田实践,从插秧、施肥到水管理、除草、防虫,事事亲为,渐渐掌握了这套完整技术。 "你这娃子悟性不错,"第七天傍晚,沈璧抚着胡须赞道,"七天就学会了我琢磨几十年的东西。只是我好奇,你一个教书先生,学这个做什么" 朱雄英诚恳地回答:"天下学问,不分高下。沈老先生的种稻法若能推广全国,将使多少百姓免于饥饿这比我教的诗书礼仪重要得多。" 沈璧闻言,眼中泛起泪光:"老朽种了一辈子田,从未想过自己的方法竟有这般价值。你若真能带回学堂教给学生,也算我这辈子没白活了。" 离别之日,沈璧赠予朱雄英一包精选的水稻种子:"这是老朽多年选育的良种,你带回去试种吧。" 朱雄英深深一揖:"沈老先生的恩情,在下铭记于心。他日若有成果,必当告知。" 这只是朱雄英"师从民间"计划的开始。接下来半年,他辗转各地,向二十多位各行各业的民间高手学习。 在山西大同煤窑,他拜访了有"火眼金睛"之称的老矿工王铁柱,学习辨别煤质的方法。王铁柱教他如何通过煤块的颜色、纹理、燃烧时的气味判断煤炭品质。这些经验对改进冶炼技术至关重要。 在江南松江府,朱雄英向织娘张巧云学习评判丝绸品质的技巧。张巧云年过五旬,从六岁起便在织房工作,对丝线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她教朱雄英如何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来判断丝绸的优劣,这些方法远比朝廷的标准检验更为精准。 在福建福州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船长教他观天测风的经验。这些只有在长年海上生活的人才能积累的知识,对改进航海技术大有裨益。 一次,朱雄英来到苏州城,拜访了一位名叫陆木匠的老匠人。这位老人家族六代制作家具,对各类木材特性了如指掌。 "这张桌子的用料太浪费了!"陆木匠看着朱雄英带来的宫廷家具图样,毫不客气地批评道,"这里用的是整块黄花梨,但实际上只需用薄片贴面就够了,内部可用普通木材。这样既美观,又省料。" 朱雄英不仅不恼,反而虚心请教:"还请老先生指点改进之处。" 陆木匠于是详细讲解了如何在保证美观和品质的前提下,节约用材。"木头是活的,要顺着它的纹理去利用它,不能逆着来。"老人边说边示范,朱雄英认真记录。 回京后,朱雄英立即下令改革皇宫家具制式,采用陆木匠的建议,大大节省了珍贵木材的使用量。 这些经历让朱雄英深刻认识到,民间蕴藏着丰富的实用智慧,这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 明仁宗二十三年春,朱雄英召集内阁大臣,分享了他"师从民间"的心得。 "朕这半年来,拜访了二十多位民间能工巧匠,受益匪浅。"朱雄英环视众臣,诚恳地说,"这些普通百姓,虽不识字,却在各自领域积累了极为精湛的技艺和经验。这些都是我大明宝贵的财富,不应被埋没。"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你好,我叫余大王

你好,我叫余大王

人丑是非少
35的高温,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火辣辣的气息,余木坐在校园里的一颗梧桐树下,一边扇着广告单,一边舔着冰棍,时不时地吆喝上几声。这是一本轻松的日常小说,吃饭的时候不..
军史 连载 5万字
透视邪医混花都

透视邪医混花都

徐幻
穷学生陈轩,无意中获得绝世邪医传承,习得医道圣手,开启透视神瞳,从此纵横花都,恣意风流!各路极品美女纷纷而来,陈轩表示我全都要!
军史 连载 1229万字
中二病的使命是守护这个世界

中二病的使命是守护这个世界

卓古
谁说我是深度中二病患者?我体内蕴藏着强大的黑暗之力!敢说我这是妄想?信不信借住在我灵魂里的小姐姐跳出来咬死你?!她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女魔王!害怕了吧?谁来对抗..
军史 连载 4万字
荣耀大秦

荣耀大秦

战五渣
现代人黄品稀里糊涂穿越回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发现这个既伟大又让人惋惜的王朝与他认知中的根本不一样。尤其是挣扎求生的阴差阳错下,居然一步步走到了高位。与此同时,也剥开史书与历史谜团的遮掩,看到了一些历史事件的真相。而一幕幕的真相与保命相结合,蹦出异样的火花,让黄品走上迥异于固有历史走向的道路。大秦不该如夜空里的烟花那样璀璨而短暂。大秦该如天上的暖阳照耀于世!大秦!他要为之续命!
军史 完结 160万字
人在奥特:奥特世界中的浪客

人在奥特:奥特世界中的浪客

小小的枫铃
穿越在各个奥特世界中的浪客本人新人作者有好的建议欢迎提出会写很多奥特世界,也算是圆自己从小就梦寐以求成为奥特曼的梦想主角纯无敌,但是喜欢藏底牌,因为主角是人类的缘故,喜怒无常可能上一秒还在偏向人类下一秒就不管他们了正因为是人类所以想法多,喜怒无常,新人作者文笔有待提高迪迦世界确实是没有写好,大家可以直接到盖亚或者戴拿开始看,设定什么的也不用担心看不懂都很简单,作者时不时会发出来,感谢各位了
军史 连载 91万字
夜君太子

夜君太子

杨三岁
“殿下,不好啦,外面都在谣传您就是那位天下会的夜君!”“放屁,老子堂堂燕楚太子会去做一个江湖帮派的帮主吗?”“可…可外面都说那位夜君的名字也叫宇文昊。”“怎么,还不允许人家跟我同名同姓吗?记住,有句俗话叫俗话说得好。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啊?那…那他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
军史 连载 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