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第2/4页)
想享像翔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尚离拿出笔,沾墨,然后信手在答卷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第一题,只有四个字,“虽有嘉肴”,后面是大片的留白,仅仅思索了一下,姜尚离就在留白处开始信手写了起来。
这句话出自《礼记》之中《学礼》,节选的《虽有嘉肴》一段,姜尚离直接将后文写了出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其此之谓乎!”
写完,检查一遍,姜尚离便继续往下写。
乡学外面,此刻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都是学子的家属,都在紧张的等待着,见到学子朝着外面走来,顿时逮到自家孩子便问了起来,无非是考试的结果。
考的好的学子,自然被不吝夸奖,就像李荣,享受的当然是众星捧月的结果。
考的不好的学子,当然被家属提着耳朵骂,然后鼓励在后两场中好好发挥。
姜大维也在人群之中,不但是他,姜村参加乡试的四户人家,都来了。
“爹,你觉得哥哥会考好吗”姜月有些紧张的拉着小弟,期待的看着乡学之中,小声的问道。
“六郎读书数载,应该能考的差不多……”姜大维不是很肯定的说道。
“得了吧,你们家木头可是一个字都没写呢,就傻傻的坐在位置上。”旁边一个刚被老爹训斥的少年,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顿时开口说道。
说完之后,这少年心情顿时变好了许多,毕竟不管他答的如何的差,都还有姜尚离在垫底呢。
姜大维的话一下子堵在了嘴里,姜月眼睛里面蒙了一层雾水,跺脚说道:“你骗人!”
“我骗人哈哈……”少年笑了两声,然后伸手指了指几个小伙伴,说道:“不信你问他们!”
话音刚落,被点到的几个小伙伴哄笑了起来,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姜大维脸色一下子就白了,浑身就像是抽光了力气一般,若不是有女儿在旁边搀扶着,说不定就坐在了地上。
熙熙攘攘的人群,因为不少学子交卷,散去了一大半,姜大维和女儿相视苦笑一下,带着不懂世事的姜虎,找了个角落,挨着东姜村的人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姜四郎也交卷出来了。
“四郎,这里!”旁边一个年纪和姜大维差不多的大汉,伸手对姜四郎招了招手,等到姜四郎到了身边,才问道:“如何”
“乙等可取。”姜四郎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的答卷,不是很肯定的说道。
“这就好,这就好。”大汉开怀的笑道,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姜大维,笑声逐渐收敛了起来,认真问道:“六郎呢”
“六郎……”姜四郎也看到了姜大维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忍,不过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道:“中午见面时,六郎曾言,尚未动笔。”
话音落下,姜大维就软塌塌的靠在了树上,浑身的精气神似乎在一瞬间便没了。
乡学之中,学正一脸的兴奋,到现在已经交了百份卷子,一共出了甲等两份,乙等足足有六份,其他的多是丙等丁等,已经不被学正放在眼里了。
至于场中没交卷的,大都在丙等和丁等之间徘徊,这些试卷能够出一份乙等,对于学正来说,都是难得的了。
“甚好甚好。”学正摸着胡子,满脸的笑意。
“咦,又有丙等考卷问世了还是丁区”突然之间,学正摸胡子的动作一滞,有些惊异的说道。
正在读书的宋默然动作停顿了一下,感受了一下丙等答卷出现的方位,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小家伙开始动笔了,甲等可期。”
一直关注着姜尚离的宋默然,自然知道,姜尚离这才刚刚动笔。
旁边的学正愣住了,这一刹那,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甲等宋学士不是在开玩笑
不过下一秒,学正愣住了,因为那张刚刚成为丙等的答卷,上面的才气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着,没过多久,就到了乙等。
学正感觉头有些发晕,艰难的咽了口唾沫,一个丁区的学子,竟然考到了乙等为什么他从未听说过这个学子
看出了学正的异样,宋默然倒是一副了然的样子,书也不看了,直接搁在了桌子上,右手在桌子上叩了两下,说道:“继续看。”
学正点了点头,眼睛死死的看着丁区的位置,虚印之中那个特定的位置,才气在稍微停滞一下后,便如之前那般,有条不紊的增加着。
良久,学正才咽了口唾沫,声音都有些不正常了:“甲等”
“是甲等,也该是甲等。”宋默然简单的回道。
“我要见见那个学子,我还不知道,本乡之中竟然有隐藏这么深的苗子。”学正有些按捺不住了。
宋默然摇了摇头,右手在桌子上扣了一下,道:“等他交卷吧。”
学正这才静了下来。
没过一会儿,姜尚离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拿着答卷便走了过来,将答卷放置在学正面前,正欲离开,学正却突然开口道:“稍等一下。”
姜尚离愣了一下,扭过了身子,问道:“学正有何吩咐”
学正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眼试卷,最后落在了名字之上,眼中露出一丝疑惑之色:“你叫姜尚离为何我一直没有听过”
“学生学于村学之中,微名难登大雅。”姜尚离不卑不亢的说道。
“姜尚离,不错,这个名字很好记,我记住了。”学正若有深意的看了姜尚离一眼:“若是无事,你便走吧。”
“学生告退。”姜尚离点了点头,挎着自己小篮子,朝着外面走去。
“姜尚离……”等到姜尚离离开了,学正才苦笑着摇了摇头,将答卷递给了宋默然,有些尴尬的说道:“宋学士,老朽年纪见长,一些题不记得了,您来把把关。”
宋默然进士出身,这些自然难不倒他,走马观花看了一遍,题目却全部印在了脑中,点点头说道:“此可为甲上答卷。”
甲上,即是满分卷,甲中,允许错一到两道题,甲下,错三到四道题。
学正愣住了。
看着姜尚离马上要消失的背影,宋默然将答卷搁置在一边,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姜尚离,这个名字真的很好记住。”
第十一章儒者守成论
更新时间2014-12-1911:46:40字数:4157
走出乡试考场,外面已然春暖花开。
任由懒散的阳光照在身上,姜尚离眯着眼睛,在乡学门口停顿了一下,然后辨别东姜村诸人的位置,走了过去。
将提篮交给姜月手中,姜尚离走到姜大维身边,招呼道:“二叔,你来了。”
姜大维面色复杂的看了姜尚离一眼,问道:“六郎,乡试如何”
下午刚允许答题的时候,姜尚离的答卷尚是一片空白,如今不过一刻多钟的时间,包括姜大维和姜四郎在内的诸人,只当是姜尚离放弃了答题。
姜尚离愣了一下,随后答道:“甚好,多谢二叔关心。”
嘴巴张了张,看着姜尚离认真的模样,姜大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出口,叹了口气,拍了拍姜尚离的肩膀,便不再言语。
陆陆续续的,东姜村其他两名参加乡试的族叔和族弟,也都从考场出来了,不过尽是愁眉苦脸的样子。
“十六道,不知是否有误。”
“十四道。”
族叔和族弟将自己乡试水准说了出来,一个刚在及格线上下波动,自然是心中忐忑,另外一个却是显然无望,当然是一脸愁苦了。
两个人的心情,自然也影响到了其他的人,除了姜四郎家人以外,其他来探考的族人,心中都是一片沉重。
“且去歇息,大不了明年再来。”众人相顾无言,坐了一阵,便有人如是说道。
一个时辰之后,姜尚离他们便回到了乡学前,按照规定,乡试结束后,是要点卯和问询的。
如同昨日进场那般,诸学子次第来到书阁之前,学正满脸的笑容,这次乡试之中甲等答卷三份,乙等答卷七份,他当然高兴了。
乡试结束后一刻钟,悬浮在书阁之上的大印,开始震动了起来,随后,上午那个苍老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诸学士、学正,可有徇私否”
“无。”宋默然和学正应道。
停顿了一下,声音再次响起。
“诸学子,可有舞弊否”
“无。”这次的回答,就有些参差不齐了。
这次停顿的时间就更长了,就当众多学子都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大印突然剧烈的颤动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一声沉闷又悠长的钟声。
伴随着钟声的,还有那苍老声音的一声轻喝。
“嗡……”
“喝!”
队列之中,顿时有三位学子额前虚印震颤,随后破裂,三位学子则是脸色煞白。
在寻常学子听来普通的声音,在这三位学子听来,如同炸雷一般,直震得他们心神不稳,差点瘫坐在地上。
这叫做当头棒喝,专喝心中有鬼之人!尤其是诸学子早上之时,于天地才气见证下立约,天地才是最好的监督者,瞒得过人,又岂能瞒得过天地
科考环境之所以如此宽松,就是因为有当头棒喝这般的手段。
声音消去之后,大印异象逐渐消失,直到最后收敛起所有的才气。
学正请示的看了宋默然一眼,等到宋默然点头后,大手一挥,对着旁边兵丁道:“将此三人赶出乡学,罢黜考卷,禁考三年。”
在三位学子哭声哀求之下,学正不为所动,从卷宗中挑出三份试卷,当着众多学子的面,直接大笔一挥,在上面打了大大的叉。
舞弊的三个学子被驱走,学正的心里也不甚高兴,要知道,被罢黜的三份卷子之中,可是有一份乙等答卷的。
驱走三位学子之后,众多考生便散去了,各自前往各自的考房,这几晚便是住在考房之中了。
第二日,在乡学之中吃完饭后,姜尚离便安坐考房之中,除了第一天经义之外,策论和诗赋也同样考一天,但是策论和诗赋并不强制要求答卷时间。
也就是说,上午答完,即可离场。
毕竟国朝有不少才思敏捷之人,策论和诗赋自然不在话下。
由于这已是第二日,不需要走正心三问的流程,所以考试时间足足有一个半时辰,当然,下午点卯还是必要的。
考卷很快就发了下来,姜尚离看了一看,眉头就是一皱。
简单来说,乡试虽然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但是考核标准大都在经义上,策论和诗赋所起的作用,不过是锦上添花。
就拿去年乡试策论的内容来说,论题目便是“有教无类论”,这句话即便是在论语之中,也是大名鼎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