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苍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从嘉心中了然,看着她楚楚可怜又带着几分媚态的模样,这些日子紧绷的心弦也彻底放松下来。 他伸手将她揽入怀中,低声道:“蕊儿……” 是夜,徐蕊儿的寝殿内红烛高燃,暖香袭人。 媚骨天成的她,将满腹的柔情与渴望都化作了绕指柔,极尽缠绵。 云雨方歇,她依偎在李从嘉汗湿的胸膛上,指尖轻轻画着圈,声音带着事后的慵懒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蕊儿也想……添个麟儿……” 这迟来的、直接的诉求,是她在最亲密时刻,最深的祈愿。 李从嘉拥紧了她,吻了吻她的发顶,沉声,雪白柔滑的肌肤,弹性惊人的美腿,盘在李从嘉的腰上。 “好。” 一个简单的字,却承载了承诺与安抚。 窗外,寒风依旧呼啸,但这一室之内,却隔绝了外界的金戈铁马,只余下红尘男女最本真的温情与渴望。 年关将近,凛冽的寒风也挡不住潭州城洋溢的喜庆。 家家户户忙着洒扫庭除,门楣上早早贴起了红纸,街头巷尾已有性急的顽童点响了零星的爆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和节日的躁动。 凛冽的空气也压不住节日的暖流,街头巷尾弥漫着爆竹硝烟与食物的香气。 在这喧嚣的人潮中,一对璧人格外引人注目。 男子身着素锦常服,外罩厚裘,身形挺拔,眉宇间英气内敛,行走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正是微服私访的晋王李从嘉。 他身侧的女子,挽着他的手臂,容颜娇艳,媚骨天成。 她肌肤胜雪,一双含情目顾盼生辉,最惹人注目的是左眉梢一点小小的黑痣,平添了几分勾魂摄魄的妖娆风情,正是侧室徐蕊儿。 两人身后跟着一名伶俐的小婢女秋水,以及两名目光警惕的精悍侍卫。 潭州在李从嘉治下数年,繁华更胜往昔。 街道宽阔整洁,商铺林立,而最显眼的,是那些新奇物件。 “净玉皂!官坊秘制!五十文一块,去污留香!” 皂贩的吆喝简短有力。 旁边妇人议论纷纷: “真管用!油渍一搓就掉!” “贵是贵点,过年值当!” 不远处,晶莹剔透的琉璃器皿在阳光下流光溢彩,引得路人惊叹。 “琉璃器!潭州工坊新出!小件百文!” 摊主老者的声音带着自豪。 “真透亮!” “百文啧啧……” 路人反应各异,目光却都黏在那炫目的光彩上。 甜香扑鼻处,队伍排得老长。 “雪霜糖!白如雪,甜如蜜!官坊直供!” “雪花盐!没苦味!” 伙计的吆喝伴随着铜钱的叮当声。 “半斤霜糖,一斤雪花盐!蒸年糕用!” 大娘的声音透着满足。 “这盐好,讲究!” 老汉点头附和。 传统年货依旧红火,但鱼摊前的热闹更显不同。 玻璃、白糖、肥皂、精盐这些新奇东西,已经逐步走入了千家万户,年关底百姓们才舍得买这些新奇玩意。 徐蕊儿眉梢那颗黑痣随着她好奇的打量而微微颤动,更添灵动。 她挽着李从嘉的手臂,时而凑近去看那晶莹的琉璃,长睫扑闪;时而轻嗅霜糖的甜香,红唇微扬。 她绝美的容颜和那份不自知的媚态,引得路人频频侧目,甚至有人看呆了去,被同伴拉扯才回过神来。 街市热闹,除了常见的瓜果蜜饯,还有银鳞闪闪的鲜鱼堆满摊位。 “刚出水的江鲈!便宜卖喽!” 渔贩中气十足。 “娘,吃鱼!” 小女孩央求。 “买!今年鱼多,管够!再割肉,过肥年!” 妇人爽快答应,笑容满面。三熟稻谷满仓,鱼获丰盈,寻常百姓脸上也有了富足的底气。 “夫君!” 她贴近李从嘉耳边,吐气如兰,声音带着一丝娇憨与掩饰不住的骄傲,往来车马通行有序,管理井井有条。 “您看,这潭州城,多好。” 她所指的,是这满街的烟火气,是百姓脸上那份踏实的笑容,是她身边这个男人一手缔造的治世缩影。 李从嘉嘴角噙着淡笑,目光扫过喧闹而生机勃勃的街市,扫过那些象征着他新政成果的新奇商品,这繁荣富足的景象。 正是他“保境安民”宏图最有力的证明,也是他逐鹿天下的坚实根基。 他紧了紧臂弯,感受着这份由他亲手创造的、带着烟火气的温暖。 年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潭州城彻底淹没在一片喜庆的红色海洋里。 王府内外,也早早挂起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崭新的桃符与窗花。 府中上下洒扫一新,处处透着焕然一新的气象。 除夕这日,忙碌了一整年的李从嘉,终于将繁杂的军务政务暂且放下,将心思完全投入到了这难得的团圆时刻。 入夜,王府正厅暖阁内,炭火烧得极旺,驱散了冬夜的严寒。 巨大的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年夜饭,既有象征富足有余的整鱼、寓意吉祥的鸡鸭,也有潭州特色的腊味、新丰收的时蔬,更有工坊新制的、晶莹剔透的琉璃盏盛着的佳酿。 食物的香气与温暖的空气交织,营造出浓浓的家的味道。 李从嘉端坐主位,脸上带着平素少见的轻松笑意。 王妃周娥皇坐在他身侧,依旧端庄温婉,正细心地为怀中的李仲衍整理着小小的新衣。 小家伙白天玩累了,此刻虽被厅堂的热闹吸引,却已有些眼皮打架,小脑袋一点一点地靠在母亲怀里。 侧室黄莹儿月份已大,腹部明显隆起,她坐在周娥皇下首的软椅上,手里拿着一件正在缝制的、绣着瑞兽的红色小肚兜,眉宇间尽是温柔与期待。 徐蕊儿则挨着李从嘉另一边,她今日特意梳了娇俏的发髻,眉梢那点黑痣在灯下更显风情。 她一会儿看看桌上精致的菜肴,一会儿又忍不住去逗弄小安南,眼中满是喜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艳羡。 老管家吴伯须发皆白,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色棉袍,精神矍铄地指挥着侍女们上菜添酒。 他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看着这满堂的温馨,仿佛看到了王府最鼎盛的模样。 伶俐的婢女秋水则安静地侍立在徐蕊儿身后,随时听候吩咐。 “开席吧。” 李从嘉温声道。 一家人围坐,其乐融融。 席间没有繁文缛节,更多的是闲话家常。 李从嘉询问起黄莹儿腹中胎儿的情况,神医秦玉在上将军府中留了下来……又逗趣地问徐蕊儿今日在街市上买了什么新奇玩意儿。 周娥皇则细数着府中为新年准备的种种,以及给下人们的赏赐安排。 吴伯也乐呵呵地讲起府中一些有趣的旧事,引得众人莞尔。 连小安南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欢乐,在侍女怀里咿咿呀呀地挥着小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守岁的时辰到了。 厅堂中央早已备好了火盆,里面燃着通红的炭火,象征着驱邪避祟、温暖红火。 “守岁的火生旺了!” 吴伯恭敬地说道,亲自端上一壶温好的、甜香四溢的醪糟。 “按老规矩,守岁要喝点甜酒,来年日子更甜。” 侍女们为众人斟上甜酒。周娥皇抱着已经睡熟的仲衍,黄莹儿、徐蕊儿都端起了酒杯。 李从嘉也举杯,目光缓缓扫过自己的家人,端庄持重的正妻,才慧温婉的侧室,娇媚可人的爱妾,以及她们怀中或腹中代表着未来的孩子。 还有这忠诚的老仆,伶俐的侍女,这满室温暖的灯火…… “又是一年。” 李从嘉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一种卸下重担后的柔软。 “愿来年,家宅安宁,诸事顺遂。也愿这潭州、这江南的百姓,都能如我们此刻一般,平安喜乐。” 他的话,既是家主的祈愿,也是统治者的宏愿。 “愿上将军(夫君)安康,愿阖府吉祥!”众人齐声应和,饮下杯中甜酿。 一片祥和之下,波澜起伏的公元959年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