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锅大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钟化民一行七人轻骑快马的赶赴到了河南灾区,而朱常洛这边让人押送的粮食则还在路上日夜兼程的朝着灾区而去。

与此同时,万历皇帝深感灾区之严重,他也号召了在京大臣和内宫妃嫔们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百姓。

在这次号召之中,两宫太后捐款了三万两银子,皇后捐了八千两银子,恭妃在朱常洛的资助下也捐了五千两的银子,还有幽居深宫多时的郑贵妃这时候也一咬牙捐出了五千两银子,其他嫔妃亦有所捐赠。

万历皇帝看到后宫妃嫔们这么支持给力,都纷纷的把自己的体己银子捐出抗灾,万历皇帝非常感动。尤其是他看到郑贵妃也拿出了五千两银子的时候,他心里更是感叹:“梦境还是一个善良可爱的人儿啊。”

在宫外的大臣们,申时行也带头捐献了自己的俸禄,有了内阁做榜样以后,在京官员或多或少的都捐献了自己的微薄俸禄,表示自己愿意和皇帝陛下共克时艰。

可是,这些俸禄能有多少银子呢?众所众知,有明一代,官员们的俸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所以,京官们捐出来的银子,万历皇帝也提不起兴趣,但是为了表率天下,安定人心,万历皇帝还是要下诏勉励了在京官员们的拳拳爱国之心。

有了这些钱后,万历皇帝又从自己的内帑去调拨出若干银子交给了户部,由户部统一调派这些银子到河南灾区帮助钟化民救灾。

钟化民虽然职级不高,但是身为外派御史,他肩负钦差皇命在身,一到河南地区,就算是河南布政使也要对着钟化民行下官之礼。这时候的钟化民也自然而然的成为河南地区的最高官员,同时也是整个河南地区救灾的总指挥。

钟化民到了河南以后,他并没有着急的召集河南的官员坐在一起开会商议,而是带着自己带来的六位干吏,身穿素服,深入到了灾区一线,昼夜寝食鞍马之间,可谓是风餐露宿,衣不解带的深入一线了解灾区百姓们面临的苦难。

当他看清楚河南灾区的真实情况以后,钟化民盘点了一下手上能调动的粮食情况后,在钱粮有限的情况下,钟化民制定了耗损最低,受益面最广的应急措施。他准备开设粥厂,此举能够直接解决河南灾民的温饱问题,保证他们的基本限度的生命安全。

钟化民设立的粥厂,规定每天施粥两次,每次给每位灾民大概两勺量的稀粥救命。为了防止个别灾民重复领取,钟化民还为每个前来的领粥的灾民登记造册,做成身份标牌,写明其籍贯,姓名和具体的领粥点。

对于受灾较重地区的灾民,钟化民还要求粥厂设立的时间要足够持久,以保证灾民能够熬到麦熟之时;对于受灾相对较轻地区的灾民,钟化民在短暂地设立粥厂之后,便开始发钱赈救,希望他们能够尽早回到家乡,重建家园。在粥厂的选址上,钟化民针对各个地区的受灾程度和灾民的分布,提出“宁移官就民,勿劳民以就官”的观点,即:宁可让官吏辛苦些多跑跑腿,也要尽量减轻灾民的劳顿。

在粥厂的管理人员的选择上,钟化民选的全都是从乡民中选出的“富而好义者”,也就是还有点良心,有点良知的乡绅地主们。为了激励他们的热情,钟化民还要要求各地州府隆重地向这些粥厂志愿者们颁发了聘书。这样的操作也保证了粥厂管理人员选拔的高标准,也加强了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钟化民的一系列施粥之举,在第一时间挽救了挣扎在垂死边缘的大批灾民。

这一系列的操作都在朱常洛派来帮助钟化民的人的眼下进行着,朱常洛要求他的人要无条件的服从钟化民的管理指挥,同时也要记录好钟化民在河南灾区救治灾民的所有方法策略,包括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记录下来。

这样就方便将钟化民的救灾策略整理成册,若是以后再遇见灾年,被派出赈灾的官员们,亦可以学习借鉴,也可以防止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决策瞎指挥。

在初步解决了灾民们的生存问题后,钟化民把救灾的方向调整到了灾区赈银发钱上面。

为什么要发钱不发粮食呢?这是因为灾区的灾情有重有轻,而且钟化民能调集的粮食也是有效的,所以对待一些灾区不算严重的地区,钟化民就采取了直接发钱的形式,这样既可以节省手上为数不多的粮食,又可以缓解灾情不重的地区经济复苏,总体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善政之举。

再加上受灾地区除了平头百姓之外,还有很多的读书人也在受灾,但是这些人的思想比较让人难以理解,他们都秉承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思想,觉得自己若是去了粥厂领粥就是受到了奇耻大辱。所以他们宁愿饿死在家里,也不去粥厂。这些举动在几百年后的人看来,这是一套非常可笑的理论,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却是被读书人视为关乎生死的”气节“!

所以,新道德的标准不能去用来评判旧道德。当然,旧道德中的愚昧和糟粕也不能污染新道德。

钟化民也是读书人,但他是一个务实派,所以他对这些书呆子的想法,还是非常了解的。于是,钟化民就让当地主政官员,或者他自己亲自上门,送上赈银。而且还得强调这是当今的天子和皇太子的赏赐。

这些打小被忠孝思想熏陶的读书人,一听是皇帝和皇太子的赏赐后,个个都感动的痛哭流涕,然后才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些赈银。

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类型的灾民,赈济的方式也是会随着变化的,不能盲目的进行一刀切式的赈灾模式,关键还是要学会变通。

钟化民在这一块,他的就是几近完美。

而也就在这时候,接到朱常洛信件的刘文珍也终于匆匆的从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赶来了。

在此之前,刘文珍从太医院离开以后他是一直待在李时珍的老家跟随李时珍学习医术,可惜李时珍年岁渐长,寿有竟时,在去年的时候,一代药圣李时珍就在老家寿终正寝了。于是,刘文珍就执弟子礼为李时珍守孝,并且研究李时珍留下的鸿篇巨着《本草纲目》!

在他受到朱常洛的来信以后,他看到信中朱常洛将河南灾区描述的如此严重,他也在蕲州坐立不安,于是,他就跟李时珍的家人们告罪告别,同时又到李时珍墓前跪拜祈祷,言明自己此去的原因和目的。

李时珍的家人和弟子们听到刘文珍的理由后,他们无不动容,最后与刘文珍一起和河南灾区的李时珍的徒子徒孙多达十数人,其中最出名的一位为李时珍的亲传弟子庞鹿门。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悲汉月

悲汉月

衿城
玉女曲坊,汉月面前卓上的一张白纸,写着软弱的结束,写着汉月人生变故的开端,从此以后,天下将为她一个女人而顷覆。
军史 连载 4万字
大唐:从种土豆开始

大唐:从种土豆开始

十四桥
赵寅带着一个神秘的系统穿越到大唐贞观年间,通过人的崇拜值,震惊值,在系统内部换取许多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一不小心就走上了人生巅峰。李二:“我猜你这地,每亩产值最多也就是四百斤。”赵寅:“如果达到三千斤,你就将长乐公主嫁给我。”从此李二便多了个女婿。赵寅:“你这贡酒味道好像是马尿一样,寡淡无味。”李二:“你若是拿不出比这更好的,就是诋毁之罪。”赵寅:“好”从此李二非赵寅的酒不喝。本来只想种点土豆坑点
军史 连载 387万字
清风难入梦

清风难入梦

巫师大人
穿越之后成了圣女?她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他分演两个角色瞒天过海,最后是相爱还是相杀?再一次重生之后,她不再是她,他也不再是原来那个他,有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军史 连载 73万字
穿越之女配来了

穿越之女配来了

萱萱来了
讲述了女主角苏瑾萱的穿越故事。苏瑾萱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小说世界,发现自己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女配。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努力改变命运。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但都一一克服。同时,她也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和爱情。最终,苏瑾萱成功逆袭,成为了故事中的主角,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军史 连载 42万字
穿越鬼灭:先死一个金手指

穿越鬼灭:先死一个金手指

早晨晒太阳
每个副本都分卷了时间已逝,空间凋零;天上天下,唯我永恒。林生在穿越异世界后觉醒天赋后,契约十二位不同世界的女仆,开始了不停的穿越之路,寻找自身身世之谜。林生越是深入了解,越是发现这个世界没有这么简单所有的一切都是幕后黑手的一场计划。当现实世界却遭受入侵,林生挥手间十二位女仆出战,事后却深藏功与名。穿越进度:鬼灭,赛博朋克,假面骑士,素晴,现在到了蜡笔小新。
军史 连载 65万字
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

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

莫笑菌
烽烟四起之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英雄都在追求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两名少年自边陲小县走出,怀着满腔热血,欲要救黎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但前路漫漫,一切都是未知之数,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产生怎样的爱恨情仇…少年生于不平,愿求太平。
军史 连载 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