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蝴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怎么办,难道要眼睁睁看着那死丫头当皇上”崔锦程怒道。 这时,一个幕僚站起身来,轻抚胡须,神色凝重地向兴国公进言:“国公爷,依老朽之见,咱们不妨先按兵不动,暗中联络朝中那些对皇后娘娘不满的大臣,同时派人密切关注她与倭人的一举一动,寻找他们的破绽。” 崔锦程一听,再次变得激动起来,大声嚷道:“等找到破绽,她都坐稳皇位了!依我看,咱们干脆直接点兵,现在就杀进皇宫,把她从龙椅上拽下来!” 兴国公眉头紧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厉声道:“你以为皇宫是那么好闯的你妹妹既然敢这么做,必定早有防备。况且,她身边还有那些倭人武士相助,咱们不可轻举妄动。” 崔锦程满脸不服,还欲争辩,却被兴国公抬手制止。 众人围坐,你一言我一语,可始终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窗外,夜风吹过,发出呜咽之声,似也在为这场困局而叹息。 因忌惮崔锦棠身边的倭人,最终众人只能无奈暂时作罢,各自散去,只留下议事厅内渐渐黯淡的烛火。 然而,兴国公府里发生的这一切,都没能逃过崔锦棠的眼线。 凤仪宫中,崔锦棠主仆刚听完侍卫的禀报,紫萝便迫不及待地问:“皇后娘娘,接下来您打算怎么做” 崔锦棠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冰冷的笑意,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宛如暗夜中的寒星:“本宫能如此顺利登上皇位,的确是托了我爹和大哥的福,如果不是他们,本宫或许还有的等。只要他们不来逼宫,本宫便也不与他们计较了。 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让天下人知道,我崔锦棠,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者!” 她站起身来,在大殿中缓缓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声音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传本宫旨意,将今晚出现在宫门口那些所谓忠臣,统统给本宫抓起来,关进大牢。 另外,再放出消息,就说今晚起兵造反之事,乃是康王暗中策划。他逼宫未遂,已经畏罪潜逃,朝廷正在全力追捕。 如有发现他行踪者,上报官府,一经查实,必有重赏!” 侍卫们领命而去。 今晚跟随丞相萧括去宫门口阻止兴国公的那群大臣,待兴国公进宫之后,便一起将萧括的尸体送回了丞相府。 丞相萧括的死,让他们悲痛万分,更让他们意识到兴国公的手段狠辣,绝不能坐以待毙。 为首的刑部尚书袁凯,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哽咽:“萧丞相一生忠君爱国,却落得如此下场,我们怎能咽下这口气!” “没错,咱们不能让崔成道那个乱臣贼子得逞,咱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 侍卫们来抓人的时候,他们还聚在一起商议对策,却正好给了他们一网打尽的机会。 看到寒光闪闪的利刃和凶神恶煞的侍卫,他们甚至还来不及反应,就被五花大绑了起来,脸上满是惊恐与愤怒。 有的大臣破口大骂,却被侍卫狠狠捂住嘴巴,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 直到他们被关入大牢,他们都不知道指使侍卫前来抓他们的人,并不是兴国公,而是皇后崔锦棠。 与此同时,大街小巷中传开了康王起兵造反失败逃走的消息。 百姓们聚在一起,对此议论纷纷。 一些人信以为真,义愤填膺地指责康王滥杀无辜,丧尽天良;也有一些人心中存疑,眼神中透着困惑与担忧,但在士兵的监视下,也只能敢怒不敢言,默默地低下头,继续忙碌手中的活计。 紧接着,崔锦棠命下人准备笔墨,亲自拿起笔,模拟皇上的字迹,再次伪造了一份继位文书。 诏书上言辞凿凿,将自己描绘成皇上最属意的继承人,一切皆是皇上离宫前就安排好的。 她的字迹刚劲有力,每一笔都仿佛带着她的决心,那笔锋划过纸面,如同她在朝堂上划出的一道凌厉的轨迹。 伪造好诏书后,崔锦棠下令立即将诏书内容传至各级衙门。 各地官员接到命令,纷纷组织百姓聚集,宣读这份诏书。 宣读诏书后,为了进一步营造正统的声势,崔锦棠还下令在上京城中最繁华的东大街搭建一座巨大的祭天台。 祭天台由精美的汉白玉砌成,高耸入云,四周挂满象征祥瑞的彩色绸缎,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她重金聘请国内最有名望的高僧,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 仪式当天,整个京城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一睹这难得的盛况。 高僧们身着华丽的袈裟,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香烟袅袅升腾,萦绕在祭天台周围。 崔锦棠一身华服,头戴凤冠,庄重地走上祭天台,向天地神明献上祭品,祈求庇佑。 台下的百姓们纷纷跪地叩拜,被这庄严的仪式所震慑。 与此同时,崔锦棠还命人在上京城中张贴告示,详细阐述自己的治国方略。 告示上写着要在全国范围内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开设学堂,字里行间描绘出一幅国泰民安的美好蓝图。 为了让这些内容深入人心,她还暗地里安排了许多说书人,在各地的茶馆、酒楼讲述她的 “丰功伟绩” 以及未来的宏伟规划。 在京城的城墙上,崔锦棠让人绘制了一幅幅巨大的壁画,画中她身着龙袍,接受万民朝拜,身旁有祥瑞环绕。 这些壁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引得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不仅如此,她还在皇宫中举办了一场奢华的宴会,邀请朝中所有大臣以及各地的名门望族。 宴会上,珍馐美馔摆满一桌又一桌,歌舞升平。 崔锦棠在宴会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再次强调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大臣们虽心中不满,但在这热闹的氛围和崔锦棠的威慑下,也只能纷纷举杯祝贺。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几乎再也听不到反对她继位的声音。 崔锦棠觉得时机成熟,便下令钦天监择良辰吉日,开始着手准备登基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