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听风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乐元年七月初五,南京奉天殿的蟠龙藻井渗出墨汁。方孝孺的囚衣浸透了血,腕上铁链刮过诏狱砖墙,拖出断续的"革"字——那是三日前朱棣命他起草即位诏时,他用断指蘸血写下的"篡"字残痕。 "方先生骨头硬,可十族七百三十二口人的舌头软。"纪纲的绣春刀挑起一卷黄绫,"幽冥当铺的掌柜说,您三年前当了一件不该当的东西。" 方孝孺猛然抬头,诏狱天窗漏下的光斑里浮着半片龟甲,甲纹赫然是《连山易》残卦。 建文三年腊月,方孝孺曾在东宫讲《周礼》。太子朱文奎的砚台突然渗血,浸透了他袖中密信——齐泰黄子澄联名血书,求他阻燕王靖难。 子时,钦天监观星台的铜圭泛起青光。当铺掌柜的影子投在《洪武正韵》书页上,指尖点着"革"字释义:"兽皮治去其毛,更变之谓。" "典当物:建文朝修《太祖实录》的朱砂批注本。"方孝孺展开泛黄书卷,页边密布建文帝批的"削藩策","所求:燕逆麾下必有文臣倒戈。" 掌柜的夏代龙玺盖在当票边缘:"再加一条——您死后名字从《永乐大典》抹去,换文曲星今夜西沉。" 方孝孺未料到代价来得如此快。七日后,李景隆开金川门迎燕军,城头坠下的不仅是铁铉耳鼻,还有他亲手编的《削藩十议》——每一页都钉着倒戈文臣的姓名。 "方先生以为当铺做慈善"掌柜的声音混在南京城哭嚎中,"您当的是建文帝的文脉,收的自然是他的人心。" 奉天殿上,朱棣的九龙椅压着《太祖实录》。方孝孺掷笔刹那,殿柱蟠龙突然睁眼,口中衔着的玉轴诏书展开,竟是三年前他与掌柜签的甲骨文当票! "诛十族"方孝孺盯着刑场七百三十二具尸体,发现幼孙襁褓里塞着半片龟甲——正是他典当的《连山易》残卷。 锦衣卫的鬼头刀砍下时,龟甲爆出青光。方孝孺的魂魄被扯进幽冥当铺,掌柜正在拓印血淋淋的"革"字:"十族是利息,本金是您建文元年当的'革除诏'。" 记忆如潮水涌来—— 建文元年六月,惠帝密诏削藩前夜。方孝孺用"革除诸王爵位诏"的玉轴,换了燕王府长史葛诚的叛心。此刻那玉轴正在朱棣案头,成了《奉天靖难记》的卷首。 "文曲星西沉,该收债了。"掌柜的柜台下伸出无数苍白手臂,攥着七百三十二根血舌,"您当年改动的《太祖实录》,现在成了朱棣的《永乐大典》蓝本。" 方孝孺的魂魄被按进墨池,池底沉着建文朝所有被焚奏章。他每吞一口墨汁,永乐大典便多一行篡改的历史: "革除年间事,尽录燕王忠。" 池面忽然浮现朱棣的脸,捧着方家幼孙的头颅大笑:"方先生,朕用你的文脉养《大典》,就像用前朝梁柱撑新殿!" 正统七年,杨士奇重修《太祖实录》。库房突然起火,灰烬中飞出七十二只墨蝶,翅上纹路拼成"革除"二字。老翰林恍惚听见方孝孺的声音:"幽冥当铺的账,该清了。" 墨蝶扑向《永乐大典》书柜,柜中突然伸出青铜锁链——正是当年捆方孝孺的诏狱铁链!链上甲骨文亮起,将墨蝶钉成《革除遗事》散页,页脚盖着方孝孺的翰林印。 【幽冥档案卷五第三十三契】 当票编号: 建文庚辰革字玖贰 典当物: 建文帝朱批《太祖实录》(附削藩策密注) 所求: 燕王府文臣倒戈 代价: 革除年间史籍尽焚;方氏十族舌根永封 星应: 文曲星坠,主文字狱三百年 违约罚则: 篡史者必被史篡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甘与子同梦
避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意气相合,并肩作战的表兄妹外表娇弱实力爆表的女主vs战无不胜少年将军冠军侯两千年前的表兄妹,意气相投是绝配,接受无能者点叉穿越的刘徽默默的捋了捋周围亲人的履历:她爹是打穿匈奴,为大汉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刘彻;她娘是以歌伎出身,成为大汉皇后的传奇女子卫子夫;她舅是七战七捷的大将军卫青;她表哥是六天破五国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可惜,卫霍两家,最终一无所剩。历史怎么样,是由人来书写的,
军史 完结 1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