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步子太小可不行
探花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场常委会,以秦青川肃然离开,草草结束。 人事调整容易扯皮,反而迅速敲定。 诚如之前议题,车匪路霸,交由林德旺做书面计划;计生考核,由王桂兰主抓;粉丝厂亏损,延后沟通改制...... 诸多问题,要么悬而未决,要么简单分派。 最最关键,疯传铁三角建议强化整风,只字未提。 到底是不想讨论,还是觉得没必要,或者说认为力度不够...... 一众常委,只觉秦青川办事毫无章法,摸不准,猜不透。 要说走后门、公款吃喝、文山会海,都是尖锐要点。 不说本地提拔,哪怕市里调整,书记初来乍到,以此为突破口,树立威信,可是最有效的一把火,反而好似特意留成了尾巴。 ...... 黄立仁脸色铁青,心里火大。 冯俊超和田振华,打蛇上棍,莫名其妙扎进两颗钉子。 本想虚晃一枪,应付秦青川,反而便宜了外人。 看这架势,八成还得重新给个交代。 这特么到底算怎么回事 好好好。 田冯联盟是吧 走着瞧! ...... 想及于此,侧目望去,给了林德旺、李怀春一个眼神,三人默契起身。 于胜博作为观察最细,又了解最多的人,虽说没有彻底看明白,也有了大致判断。 秘书面试,就是幌子,抛出诱饵,调动张全有和杜存余二人背后,促使田冯二人,暂时合体,搅乱人事调整。 借乡派出所,向铁三角索要交代,又顺势让田冯吃掉。 经此一事,田冯即便不愿意,面对铁三角,也只能合作。 再往深分析。 黄庄乡事件,可不算完,黄氏还得重新赔礼。 田冯对铁三角,互相牵制,秦书记稳坐钓鱼台,不管是向左向右,还是直接表态,谁还能无视 先不说班长身份,手握一票否决权,这玩意只要用,就是没能力的表现,单单是天平两端,谁加砝码谁分量重,你当如何应对 云淡风轻,闲庭落子。 这等算计,跟特么谁学的 这等政治智慧,你说年仅二十六 而且,赵铁柱又特么是怎么回事 一次谈话,直接收入麾下,做思想工作能力,这么强的么 如果没有赵铁柱,秦书记下场,效果可是会大打折扣啊。 ...... 感慨良多,越想越炸。 好不容易回过神,看到赵铁柱还在座位,心中一动,笑着邀请。 “铁柱同志,到我办公室喝杯茶。” 赵铁柱正有此意,当即爽朗应下。 “好啊,我是个大老粗,一上午的会,听得稀里糊涂,正好劳您费心,给讲解讲解。” 此言一出,纪委书记曾文强,眉梢一挑,差点骂娘。 姓赵的,你要脸么 啥也没看懂,最最关键的时候,你特么举手 一直以来,十三人中,就咱俩孤立在外,没想到啊,你特么居然‘叛变’了。 最可气的,居然不带上老子。 ...... 要说于胜博推测,秦青川还真没那么牛。 虽说是走一步,看三步,可张全有和杜存余背后,甚至黄庄乡事件,全都是意外。 只能说,善于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并顺势放大罢了。 至于赵铁柱,多年前的缘分,你找谁说理去 ...... 秦青川办公室。 一主二副,三位书记沙发落座。 秦青川一改刚才严肃表情,没有着急说正事,反而满脸笑呵呵,又往冯俊超心口扔钉子。 “俊超同志,之前立仁同志、德旺同志、怀春同志,三人一同来找我,说是要在黄庄乡、公安口、港务局,这三个部门,强化整风,你们沟通的怎么样”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杂乱行事风格,令冯俊超很不适应,想到强化整风隐患,对铁三角又涌出几分不爽。 “整风本就是常态,再次加强,容易被人利用,有些冒险,矫枉过正不是好事,我建议严抓落实,而不是增加条条框框。” 秦青川若有所思点着头。 “有理,俊超同志老成持重,那这件事就由你来负责。” 说完,不给反应机会,转而看向田振华。 “振华同志,县财政捉襟见肘,想要发展经济,急需外商助燃,我建议政府直接成立专项小组,你来牵头。面向内部,沿海地市县城太多,不如将目光放在出口,比如脚盆鸡,南棒。” 田振华眉头一皱,无奈叹气。 “秦书记,鱼获外销,之前也曾考虑过,涉及冷链储存、货轮协调,加之瀛洲港太小,步子是不是有些大” “步子太小可不行,留不住霍庭,港岛霍氏资产近百亿,千八百万的合作,霍家长子怎么可能放在眼里” 秦青川吸了口烟,漫不经心反问一声,旋即伸手示意。 “或者,你说说难点在哪里,咱们逐个分析。” 近百亿,惊得二人瞠目结舌。 去年全县财政收入,堪堪破八千万,基本没有结余,这得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田振华暗暗吞咽口唾沫,顺着思路,针对最核心,开始分析。 “首先,早前交通部专家考察,我县深水岸线、滩涂面积,满足万吨级码头建设,但是需要计委立项。 其次,资金问题,万吨级码头,预计需要四亿,缺口太大,即便向上申请,最多能争取三千万,远远不够,再多的话,省海事局就要插手。 第三,西扩黄庄乡,阻力太大,全乡大几万人以打渔为生,不能妥善安置,容易引起群体事件。 ......” 秦青川耐心听完,抽着烟,在心中快速思考。 其实,有苏老在,再加上兼职规划处副处长,直接将瀛洲港,定位成‘环渤到辽东经济走廊’枢纽,纳入正在编制《沿海港口布局规划》草案,完全可行。 可这么做,显得太无能。 先做出成绩,再申请纳入,和先向上伸手,再去做事,完全是两码事。 想到省级批复权限,是五千吨杂货码头,数秒后,有了大致思路。 “港口扩建审批,可以分批报备,先建再扩; 资金筹措,混合融资,县国资、渔民、霍庭,三方合作。 西扩问题,成立瀛洲港务集团,渔民按房屋面积,一比一置换新建公寓,黄庄乡渔民,优先录用港务集团正式工。 ......” 逐条给出方案,笑着询问。 “还有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