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太后薨逝以来,殿下带我入宫的次数骤然减少,只有姨母虽被三个孩子缠身,却依旧保持着每半个月邀我入宫。 因为守丧,战事被搁置下来,东西瓦剌以阴山为界,开始了长达数余年的对立。 殿下则是越来越忙。太后丧仪一出,她便马不停蹄地与皇帝策划起学堂科举革新事宜,常常夜不归府,连抽问我功课的时间都没有了。 偌大的元王府,冷清得像北邙的荒丘。 皇帝想要给殿下重新指一个驸马照料她,却被殿下以服丧为由婉拒,其中言语上的些许怨怼,让皇帝后来再也没有勇气提及此事。 就这样过了半年多,直到有一日傍晚,殿下终于早早归来,疲惫的脸上挂着笑意,我走到她面前,问她发生了什么好事。 她说,从今年起,科举特设算术与经史两科,男女名额各有限定,考中者,前者授任户部、工部或皇商之职,后者则任居礼部或兰台等地,专供修书明史之用,另太医院每年增设女医数名。另外,特修京城明德堂一所,不学四艺女德,但教经史子集,是为女中太学。 那年我十岁,尚不知这意味着什么,不知她是作出了多少努力才为天下生活在逼仄天地的女子撕出了一道小小的口子。 我问,那为什么不直接允许女子可以参加科举中的明经等科,而要另外增设呢 她摸着我的脸,时隔多月又一次露出了慈爱的笑意,“会有的。姮儿,你要去明德堂读书,你要去考算术经史;或许有一天,你也能够去太学读书,甚至去教书,你也能够考中科举、金榜题名,更甚者,你能够一步步走到高位,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我懵懵懂懂地点头。当年我实在没什么抱负,我的愿望就是不要再起早贪黑地读书,能够自由自在、平平静静地度过一生。但显然,这不是殿下的心愿,因为不久后,她就把我送往了明德堂读书。 每日回府后,她仍是要过问我的功课。 神武十年,我十岁,幼妙十八岁。 她在太后离世后搬出了慈宁宫,在科举改革后一举从数百个女子中脱颖而出,成为经史科的魁首,在面临去明德堂教书和做一名女官的抉择中她选择了后者,长居兰台修书明史。 我是有点微微不理解她的。在我看来,住在明德堂,她做我的老师,也算是一官半职,我们可以日日见面,她在宫外岂不比在宫内要舒畅自在 后来我去兰台看望她,她依旧笑意绵绵地看着我,但那神情却像是在看一个天真的孩童。 我问她,为什么要留在宫内 她说,她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我:什么事 她笑了笑,淡淡道,“修史。” 我问,“历史已经尘埃落定,有什么可修改的” 她笑着摇摇头,淡淡道,“历史不过是一个任人阉割的小太监,你读过的史书上的内容,未必是真相。” 我也被这句话逗笑了,只觉得言之有理,却从未想过这其中的深意。 “小七,”她唤了我母亲还在时的那个名字,眉眼弯弯中是我看不懂的复杂,“你知道,你父亲是谁吗” 我摇摇头,“我只知道,是殿下的三哥。” “没有人告诉过你他的故事,难道你也不曾去翻阅大晟的史书吗” 我再次摇摇头,“殿下只叫我读前朝种种史书,她说,待我读完了前十三史,她就让我看本朝的史书。” 这也是我读书为数不多的动力了。 她笑了笑,抿了口茶低眉道,“也好,或许待你读尽前朝兴亡后,也能有所释怀罢……释怀要比记着得好,麻木也比痛苦要幸福……” 我没听清她后半句的喃喃,而是转而问了一个我一直都不知道的问题,“幼妙,我为什么叫小七” 她微微一愣,很快答道,“因为你是十一月初七出生的。” “哦,竟是这样……” “怎么你连自己的生日都不知道”她挑眉看向我。 我解释说,“殿下说我入府的那天就是我的生日,这些年来我也一直是这样过的,反正母亲之前也没给我过生日嘛……” “原来如此……”现在轮到她说出这句话了,嘴角却挂着淡淡的嘲弄。 看望她之后,我又去凤仪宫拜见姑母,她年来忙碌了很多,整天除了操劳宫务,还要操心三个孩子。 陛下你的父亲——太子齐绍时年五岁,稳重懂事,而齐朝和齐晚时年三岁,正是爱闹的年纪,做大哥的每日领着弟妹在外闲逛,算是变相地为母亲分担。有一次在御花园玩躲猫猫,两个小的躲在假山下的石洞中睡着了,齐绍和宫人们千唤万唤不应,最后天黑了才在洞里找出呼呼大睡的他俩,被又气又急的大哥打得屁股差点开花。 我去看姨母,她知道我在明德堂读书后很高兴,说要是她小时候有这所女中太学,她必是要和我母亲去读的,才不去什么尚书房崇文馆做那群皇孙公主的伴读了…… 其实我猜她还想说,不去那里,我母亲就不必遇见我父亲了。 她平等地怨恨这盘棋中的每一个人,包括她自己。 身为孩童的我已隐隐感觉到姨母有一种自毁倾向,就想站在悬崖边,想要像个小鸟一跃而下,但家族和孩子不断地拉着她往回走。 我想问她,姨母,你也会被沉闷的生活压得喘不上气吗 比起劝她继续无趣地活着,其实我想死亡反倒是一种解脱,就像我母亲一样,可是我无法开口,无论是劝她生还是死,只是闭口不言,眼睁睁看向她走向属于自己的结局。 就这样,每个人都在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度过了两年,一件事打破了我平静而繁忙的生活。 神武十二年,帝后不合之事传遍朝野。 听殿下说,是太后三年孝期已过,姨母力劝皇帝广开选秀,皇帝不肯,姨母劝谏再三,皇帝这样被她激怒,发泄一通,姨母不言,皇帝直接被气走了,但也没有开口答应选秀一事。 第二日姨母追上去,继续谏言,说陛下若是不肯大费周章,就在京城贵女中选几个入宫也是好的。皇帝听后更气了,把姨母赶走,二人已经一个月没有见面了。 我听后,第一反应是替姨母叫好,能够对皇帝追着输出;其次便是感到疑惑,丈夫只有自己一个妻子还不好吗她就甘愿别人分走自己的宠爱转念一想,或许是姑母的生活平静得像一摊死水,养些花草鱼虾或许能够死水微澜,姨母她也很想有一些自己的朋友吧 我对殿下说了自己的想法,她笑了笑,只说我想得太过简单了,这其中有属于皇后的政治考量。 我问,那陛下为什么生气呢 殿下回答说,正是因为皇后的政治考虑压过了她对陛下的感情与独占,陛下才会不满——这份考量不是出于他的利益,而那份她对他的感情亦未知几许。 大人间的感情于我而言总是很奇怪,他们喜欢用抗拒和排斥来表达自己的浓烈,越是在意,越是装作不在意。后来我去宫里请安,刚好遇见外祖母和大舅妈二舅母也在凤仪宫——他们都劝姨母去向皇帝服软,收回自己的谏言。 她们说,这是什么蠢主意,你一个人在宫里没有人分宠还不好吗日后陛下没有异腹子,新帝无论是绍儿还是朝儿登基,都是我沈家的血脉,沈家方能够高枕无忧啊。 姨母听得怒火攻心,捂着心口苦恼道,“难道我不想为了沈家好陛下此时对我和沈家圣眷正浓,那明日呢后日呢沈家权势正盛,该避风头了……哪日陛下想要制衡沈家,不用我提自会纳妃,不如我先做这个贤后的好。即便他始终不提,等他年我死了,他难道会为我受身如玉一辈子咳!咳咳……” 姨母干咳不已,帕子上沾染一丝血丝,被她不露声色地挡住了,却被我看在眼里。 “我的儿,你何苦又说这些死了活了的……”外祖母心疼不已,抚着她的背劝道,“这些年来陛下只有你一人咱们都看在眼里,他必是珍爱着你的,他为着你,也不可能废黜绍儿的太子之位,你又何苦这般居安思危只要你养好了身子,什么都是小事……” 姨母边咳边摇头,目光迷离,喃喃道,“我是看不见绍儿登基的那天了……” 我很担心姨母,想多到宫中陪陪她,可是还没等到她舒展心结,蜀地就发生了天灾,一场地震震得十余处地方皆有伤亡,百万百姓流离失所,皇帝派殿下为御史,前往蜀地统领赈灾重建一事。 我随殿下同去。 我没法陪伴姨母了,告别的那天,她难得打起精神,与我坐在阁楼上品茶。她抚摸着栏杆,眺望着皇宫之外的青翠山峦,悠悠开口,念了半阙应景的词。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她念完,忽得开口道, “姨母要是一只鸟儿就好了……” “为什么” “因为……”她温和地笑了笑,“一张开翅膀,就能飞出去;站在栏杆上往下一坠,肉体在下降,灵魂却在上升,能够一直飞到天际里去。” 我有些害怕了,故作镇定地说,“天际里除了云,什么也没有,没什么好去的。” 她反驳了我,笑道,“怎么会呢你的母亲,就在天上等着我呢,这下我们不用再放风筝,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了……” 我听得毛骨悚然,只觉得她心智似乎已然不清,我请求她,让她一定要养好身子等我回来。 她与我拉勾,说她答应我,等我回来。 临走之际,我嘱托幼妙替我看顾姨母,多陪她说说话也好。 随殿下到了蜀地,我才发现京城是何等富贵繁华。蜀地哀鸿遍野,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现象,看得我触目惊心,却不得不去面对。 我白日随大夫和官府救治百姓、发放粮粥,夜晚在殿下身边旁听她与官员统辖灾情,每日学到的东西颇丰,不仅仅是如何处理天灾人祸,更是如何面对死亡——每日的死亡如浪潮般将我淹没,刚开始我还会为了他们的死而在夜晚偷偷抽泣,后来或许是见多了生命的流逝,我也开始心硬起来。 一年之后,灾区各地彻底得到恢复,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回到京城,我也成长了许多。 我向殿下献了一份蜀地各处百姓的万民请愿表——这些数据都是我一步步走往各处调查出来的,她看后沉默良久,半晌后,她摸了摸我的头,眸中晶莹,声音哽咽,低声夸了一句, “好孩子……” 那年我十四岁,我已经不是个孩子了。 她后来把我的万民请愿书写成折子,递了上去,其中的部分请愿,兑现为了现实。 从那时起,我想,如果一定要真有一个抱负,我希望我能做一个造福百姓的人。 然而,我回到京城,两件事立刻如同惊雷向我劈来—— 其一,姨母先前有了身孕,但高台坠楼,她从十几米的阶梯上摔了下来,不仅滑了胎,身体亦是严重受损,高烧不退。 其二,幼妙被封为宜华夫人,竟还有了身孕。 一时间,我竟不知哪件事情对我的来说更加难以置信。 殿下与我听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到凤仪宫看望姨母。 姨母神情憔悴,虽然发热,但见到我们,神智倒清醒了些,她看着我笑道, “姮儿,你回来了……” 我笑着,憋住眼泪,跪在她的床前,握住她冰凉的手,“姨母,姮儿回来了,你快好起来吧……” 她无视了我的后半句,“回来就好,我的姮儿长高了,也长大了,在蜀地一定很辛苦吧” 我使劲摇摇头,简略地讲述我在蜀地的经过和所见所闻,她听得如痴如醉,对我的嘘寒问暖从未迟到。 然而聊了许久,当我问及她怎么了的时候,姨母却将我请了出去,与殿下闭门长谈。 我不知道,有什么事可避讳着我的。 又是直到傍晚,殿下才从殿中出来,我没时间去找幼妙了,只好打道回府。 回府的路上,我问殿下,姨母还好吗 殿下摇摇头,“不大好了,她七月滑胎,产下一个夭折的女儿,还出了大红,眼下虽保住了性命,但也只是这几日的事情了……” 我一时难以接受,眼泪一下子哗哗地流了下来,不停地喃喃道,“怎么会呢……她才二十七岁呢……” 我抽泣了片刻,抬头问道,“这件事,是不是与幼妙有关” 她眸色一刹,有种被看破了的惊奇,随后问我,“你怎么会这样想” 我说,“这后宫只有一个男人,整个宫中也没有几个男子,幼妙有了身孕,又被封为夫人,这孩子若不是陛下的还会是谁的必是这事刺激到了姨母,对不对” 殿下沉默许久,我嘶喊着道,“姨母不告诉我,你也不告诉我,我明天就去问幼妙,若是她也不告诉我,我就直接去问陛下,问他为什么明面上对姨母那么好实际上去要伤她!” “姮儿!”她轻声制止了我,“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那你倒是把真相告诉我啊!”我第一次吼了她。 她挣扎片刻,叹了口气,“说来话长,回府再说罢……” 回家后,走入书房,她把一切我不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了我,包括我的身世之谜。 身世我是早就隐隐猜到了的,毕竟人人都避着我的,能是什么好事我很快就接受了自己是罪臣之女,但令我最无法面对的,仍是幼妙,我一定要找她问清楚。 但是第二天天还未亮,大街上忽得响起了一阵阵跑马声。我顿感不妙,穿着单衣赤脚跑到府外,那侍卫正飞驰而过,嘴里喊着的,正是我最难以接受的消息。 我瘫坐在大门口,双眼空洞。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神武十四年,武帝皇后沈氏薨逝,年二十七,谥号孝惠。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庶妹太娇,同嫁嫡姐夜夜守空房

庶妹太娇,同嫁嫡姐夜夜守空房

喵丫头
陈萤是国公府最不受宠的庶女,命如草芥,人人可欺;嫡姐陈月如却是太后赐婚的未来太子妃,外人眼里温婉大方的京城名姝。一场家宴上,嫡姐意图毁她清白,却在阴差阳错下让陈萤做了太子的女人。嫡庶同嫁,庶妹娇媚深得君心,嫡姐却夜夜独守空房。不甘冷落的嫡姐誓要打压陈萤到底,将她挫骨扬灰;妾室们也嫉妒陈萤得宠,用尽阴毒手段。陈萤一步步如履薄冰,为妾、为妃、为后,从最低处爬到了万人之上。所有欺辱作践她的人,最后都被她
都市 连载 28万字
嫡妃惊华:一品毒医

嫡妃惊华:一品毒医

浩瀚之渊
她本是侯门贵女,奈何痴心错付,大婚之日家破人亡尸骨无存!再睁眼时,她是将门臭名昭著的落魄嫡女,处境艰难。涅槃重生,除小人,斩奸臣,平瘟疫,复仇之路她遇神杀神佛挡王侯将相皆拜倒在她裙下,连退了婚的未婚夫都不肯放过她。本以为注定孑然一身,却不想被一个坏到极致的家伙缠上,他将此生唯一的柔情和真心给了她,还是不能拒绝的那种!“传令下去,王妃柔弱不能自理,欺她者杀无赦!”众人回想起因自家王妃而被抄家灭门的侯
都市 连载 169万字
逃花劫

逃花劫

宁远
妖界素来有三大珍宝:九百九十九年才得一石,吃下它妖修一夜千年的月舍利;万年开花万年结果万年冷却,能解百毒的如何木;落入万丈冰泉之中,法力无边可以封印天地颠覆乾..
都市 连载 38万字
聊天群:我!群主!不忽悠!

聊天群:我!群主!不忽悠!

陈桥不断白雪
正经版:一个连接了诸天万界的聊天群,使得一群毫不相干的人汇聚在了一起,他们相互扶持,相互改写自身悲剧的命运。不正经版:苏枫偶然间穿越到异世界,竟意外觉醒了签到和聊天。那么,拥有两个系统又加入到了聊天群的他,有人在万界中掀起什么样的波澜呢?书又名:
都市 连载 134万字
农门妻:重生后脚踹渣男拳打恶婆

农门妻:重生后脚踹渣男拳打恶婆

胖胖想瘦
叶秋身穿红嫁衣,盖头却被她紧紧的攥在手里,一双杏眼露出惊人恨意老天待她不薄,既然从来一世,那便新仇旧恨一起报吧新婚第一天,差点废了夫君小兄弟新妇进门做第一顿饭,浓烟滚滚,火烧厨房婆婆:“叶氏,我儿马上要去赶考了,夫妻一体,你的荣耀也要靠我儿挣,赶考的银子,你要要备足”某重生女笑眯眯的说:“好啊!我会准备的”,准备让渣男考场拉稀妯娌想占便宜,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大姑子为小表姐抱不平?既然那么要好,就送
都市 连载 50万字
天枢秘境:山海经的纹章

天枢秘境:山海经的纹章

系马山下放牛娃
古籍修复师孙砚接手一面战国青铜镜,却在修复时被镜中浮现的昆仑地图灼伤,窥见异兽幻象。同日,南海惊现记载的“鲛人”尸骸,又在众目睽睽下化为虚无,只留下一枚刻着相同符号的玉鳞。符号为引,幻象为凭。他被迫与追寻家族使命的守脉人教授苏清漪、身负绝技的安保顾问陆深、追寻父亲失踪真相的摄影师林星遥组成团队,共赴昆仑。他们不知道,千年屏障正在崩塌,上古秘境与现实世界的裂痕背后,一双漆黑无瞳的眼睛早已注视良久。夏
都市 连载 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