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丹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官寒被侍卫小心抱起,过了衙门的门槛,重新坐回轮椅,准备上马车回家。
关夫人追了上来,绕到他前面,又是哭,又是跪,凄凄惨惨。
“他不是有意的!他年纪小,不懂事。他知道错了。他真的知道错了。”
她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走过路过的,谁见了都心疼。
“上官公子,你行行好,饶了我儿子吧!他不是有意要害你的。他不知天高地厚,不是有意跟官府作对的。”
上官寒听她越扯越远,说的跟关鹏无辜,而官府欺压百姓似的。若不是他早有防备,穿了金丝甲护身,现在怕是已经装进棺材里下葬,烧完了三七,等五七了。
衙门外看热闹的还没散,一看这儿还有热闹,陆陆续续往这边凑。
上官寒不喜欢被人围观,这令他很不舒服,不由得望向马车。距离马车,也就几步路。他要是就这么走了,岂不是任由这妇人红口白牙诬陷
“夫人何出此言我与令郎素不相识,我也不能代表官府。还请夫人看清楚,我的伤的确是令郎造成,他也不曾对我有半分愧疚之心,与半点弥补的行为。你再这样哭,会让我觉得,是我对不起你们。”
他沉住气,看看对方还能说出什么更离谱的话来。至于那方手绢,他让侍卫拿回来,别又成为造谣的物证才好。
关夫人看他停下来,以为有说动他的机会。她想上前一步好说话,被侍卫拦下。
侍卫呵斥道:“好好说话,别再耍赖!”
关夫人吃瘪,又不能发作,只能站在原处。
“没有。你没有对不起我们。是我们对不起你,总行了吧你行行好,放他一马。他还小,他真的知道错了。”
上官寒被惹毛了,什么叫做“总行了吧”
无辜受伤的人是他。就算关鹏受罚,也赔不了他的伤痛,只能顺一口恶气而已。官府判决,只是给受害者一个公道,警示后人不要目无法纪。怎么说的跟他故意刁难人似的
“夫人能不能不要张口闭口都是他年纪小。他跟我同岁,他年纪小,我就该死了吗”
上官寒突然抬高的声调,引得快要散开的众人纷纷回头。
关夫人只当他年纪小,没见过什么世面,容易说动,没想到他突然强硬。她立刻怯怯地辩解:“你也没有死……”
她看似服软,实则坚持的样子,让上官寒气的想骂人。
没有死,就应该原谅这是什么逻辑
“上官公子,别生气。是我说错话了,我给你赔不是。”关夫人说赔不是,这就跪下。
又跪!又跪!
上官寒气得闭上眼睛,深呼吸。这世间,不是所有的弱者都值得同情,怜悯。有些人,是自作孽不可活。
眼前的人,看着多可怜啊!可一想到那拔下来的血淋淋的箭……一想到趴在床上,动一下就疼的要死……不!他恨不能将那拔下来的箭,用同样的弓弩射回去!
“你说的对。我是没有死。我若是死了,也听不到你今日的这番话了。他那几个兄弟倒是死了,你去求他们原谅吧。”
“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安排好杀手埋伏,你儿子杀人的活儿干的挺熟练啊不是第一回了吧”
“你儿子的命是命,我的命就如同草芥吗”
“我没有死,是他救的我吗你要找我讨人情”
“是他要杀我!是你的儿子,在大街上,带着一帮人,拿着弓弩杀我!”
上官寒生气起来,也不是好惹的。作为实打实的受害者,他早就憋着一股怨气在肚子里没处发作。
“他的罪过,搁在京城,立斩不饶。你以为当街行凶是何等罪行”
“以后大家都不上街了,就留给你儿子一个人走,好不好他觉得谁死了活该倒霉,就拿弓弩射一箭,好不好如你所说,他年纪小,那大家都顺着他,好不好”
关夫人已经被问的有点懵,想插话又插不上,只能干着急。
“你以为射杀官家子弟,又是何等的罪行已经法外开恩,留了一命,你还想怎样”
上官寒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关夫人连连否认:“不!不是这样!我不是这个意思。”她根本没想到一个少年,会这么能说。
原本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关鹏为什么杀人。如今上官寒一番问话,才叫人想起来,当街杀人,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若不能重判,以后谁还敢上街
那可是弓弩啊!藏匿好,偷偷射你一箭,气绝当场,你还找不到偷袭的人是哪个。
这叫原本为数不多的,钦佩关鹏敢作敢当的人都清醒过来。撕开报仇的外衣,关鹏无凭无据就猎杀独孤无竹,属于仗着人多,恃强凌弱;上官寒受伤属于伤及无辜。
江湖道义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滥杀无辜,那是武林败类。
关夫人被大家凝重的气氛吓得也不敢大声嚎哭了,只小声地抽泣。“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道那么多。”
徐皓最后出来,正好赶上上官寒说教。他让徐雁把关夫人带过来,这样哭闹,太不像话了。她这一闹,连最后孤儿寡母的同情都闹没了。
关夫人见到徐皓,倒是安生了许多。没有哀嚎,也没有下跪。“徐大哥,呜呜呜……”
徐皓也是叹气,简单安慰一下,看向上官寒。这个小子,嘴巴太厉害!事情都让他搅和了。
这次衙门口吵了一架,天还没黑,街头巷尾都传遍了。到了第二日,整个益州的学究们都晓得上官寒牙尖嘴利了。
关于受害者要不要同情加害者,很快就成了各处书院,以及私塾的教学案例。还衍生了加害者到底值不值得,受害者到底愿不愿意等一系列关于道德与人心的讨论。
同情是哀民生之多艰,不同情则是人之常情。说到底,衙门是讲求律法严明,还我朝子民一个公道的地方。
消息传回京师,时任工部员外郎的上官缺,才从同僚的嘴里听到自家儿子在益州受伤的消息。
同僚们传得神乎其神,说是上官寒得天神保佑,被弓弩射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伤势未愈,便据理力争,以理服人。改善民风民俗,后生可畏,可喜可贺。
上官缺一听,吓坏了。被弓弩射中,那还了得不死也得丢半条命!赶紧告假,马不停蹄地回府,告诉夫人。实在不行,派人去将儿子接回京养伤。
夫人倒是没吓着,还淡定地宽慰了他几句。说是儿子已经长大了,不要管的太紧。同僚都是吹嘘,不要听风就是雨。
上官缺还是有气,这么大的事情,他还得从别人嘴里听说。
还有萧策!竟然捂得密不透风,太不像话了。立刻修书一封给萧策,问清事情始末。
书信还没寄出去,就被夫人拆开了。
“你这个从五品的员外郎给人家正四品的刺史大人写信,就这态度你托付人家照顾知寒,就这语气”夫人瞪了他一眼,“重写!”
上官缺委屈:“我”
夫人将信对半撕了,顺手往纸篓子一扔。出去关门的时候,还不忘奚落他一句:“活该一辈子只能当个小官。还好儿子不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