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连夜工作 (第1/2页)
静水流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回到学校宿舍区,发现四个生活阿姨正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说着些什么,似乎都不太开心。
我一直认为,既然来工作了,一定要快乐,不快乐工作才是最累的。
秦、孙、郭、徐四个阿姨分别51、56、57、58岁,都是退休返聘后来这里的。
她们都是退休后利用余热再出来挣点钱,短的干过一两年,长了四五年,大部分是等儿子或者女儿结婚生孩子后,就回去带孙子了,这些生活阿姨的流动性比较大。
我叫王丽,40岁,外聘专职宿管员。带领她们共同管理这栋宿舍楼,我们是一个团队。
“我去年19年地就已经给何主任打了招呼的,要辞职的。
谁知道现在叫我过来继续干,还要封闭……”年纪最大,58岁的徐阿姨叹道。
“我有肠息肉,胃也不好,以前上一天休一天时,上班那天我都是自己带饭的。
食堂饭硬,菜又辣,封闭28天,天天在食堂吃,我怎么受得了呀!”57岁的郭阿姨一脸愁眉。
“这次疫情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我们宿舍区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我说着安慰的话,鼓励她们。
“现在不能辞职,辞职学校也不会批准的。
不干了要进入黑名单,以后飞机、高铁都坐不了!”56岁孙阿姨突然插话进来。
我不知道孙阿姨此话根据是什么,吓唬徐、郭阿姨!
不过,还别说,孙阿姨这话管用,徐阿姨和郭阿姨立即就不说话了。
我接着说,“现在关键时期,学校需要我们,我们就顶起来,宿舍我们几个最熟悉。
住校学生就像是我们的孩子。
现在疫情全国都困难,学校要开学,我们必须要用有同理心,理解、支持、坚持……
要说困难,我们这些四、五十岁的女人谁没家牵挂、谁敢说自己的身体棒棒的……
凭良心做事,服从学校的安排,踏踏实实干好疫情期间的工作。
等疫情结束,我们只有自己内心的坦然,春光明媚,一定很好!
对不对?”
我不是代表学校给她们做思想工作,我们这几个中老年女人……只因为,来了,就是同一个战壕的。
“那我们几姨妈封闭工作要干些什么”年轻些的秦阿姨问我。
秦阿姨叫秦丽丽,和我共同语言多一些。
“我们不就是学生宿舍的管家婆吗——返校高三同学回来,肯定要做晨午晚的进出宿舍的体温监测、每天的安全消杀、错峰叫学生起床、出发、按时就寝;防止扎堆等情况……
疫情期间住校生的管理方案、应急措施、上上下下的工作对接……
高三住校生要分开住,要占用高一高二的寝室。
我们要腾空未开学的高一高二学生寝室、物品打包、卫生消杀……
打包好的物品要堆放到风雨操场的一楼里。
重点是,风雨操场一楼的空气不像我们宿舍区都是有对外走廊,空气通透的。
打包的床单被套和其他各种物品,全部要标注好寝室号、床位号和学生名字。
高一高二孩子还不知道好久能开学,他们的物品到那边,为避免受潮发霉,我们工作空余,天气好的日子,要把把孩子们的被褥都抱出来晒一晒……
事情肯定少不了,
要做好必须细心、细致呀!嗯,马上8点了,我们先去点名……”
点名是分管总务的冯副校长。
冯副校长工作的严格和细致在学校是出了名的。
她打开我们的四类人员名单点名,全部到位。
“开学要以班级为单元,师生入校、教学、活动、就餐、放学、住宿等方面合理管控,实行全过程分时错峰,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交叉聚集。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你们封闭的四类工作人员随时待命。
封闭期间,严禁出校园,如果违规出校园,严肃处理。”
说完,冯副校长看了我一眼,交给我一个测温枪。
“王老师,你是学校的专职宿管,做表格资料也利索,由你负责每天给封闭的四类人员测体温,早餐、中餐、晚餐,一天三次。
每天给大家测温三次并登记好,也是监督,如果体温异常者,马上按学校应急流程报校医,通知值班领导……”
我接过测温枪。
接着教育处何主任,我的直接领导电话来了,叫我到他的办公室。
“这几天,学校领导已经连夜开了几天研究方案。
高三复学后,每个班至少配备两间教室,一间上课教室,一间生活教室,各班之间相对隔离。
制定错时作息表,指定课余活动区域、进出线路等,并使用标牌、地贴、划线等清晰标识,引导学生错时、分区活动,避免不同班级交叉聚集。
宿舍区安排满480个学生后,多出的500个学生怎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