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忽悠 (第3/3页)
火九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什么情况”
他刚才听到了什么。“刚才孙小妹喊你什么来着你还叫她姐“
陈闵之看着孙小妹离开的自行车的背影,这背影怎么看都显得像个喜剧演员。
“不是,你俩这是拿错了剧本了吗不是相亲剧本现在我听着怎么像是一个姐弟剧本。而且,她不是比你小几岁。比咱俩都小几岁。”
陈闵之就觉得不可思议。
还看了一眼聂树文手里的袋子。
“而且,你姐还给你送早餐”
聂树文捏了捏眉心,表示完全不想吃,甚至有些反胃。这什么破玩意,就应该直接暴打一顿,然后让这个小姑娘害怕自己,就不应该心软,还觉得她是个可爱的妹妹,现在好了,异姓兄妹没结成,多了个姐姐,还是那种会给送早餐送到宿舍楼下的。不知道中午还出什么幺蛾子呢。
聂树文脑子都有点蒙了。
手里的早餐随便一捞就进了陈闵之怀里。“送你了。”
陈闵之表示没有什么意见。
聂树文又买了两个包子。
陈闵之咬了一口孙小妹带来的早餐,觉得味道还不错,重点是看这个包装,就知道这是某个酒店打包来的。“这家酒店是带星星的吧”
陈闵之看了一眼聂树文。聂树文买完了包子,狠狠咬了一口。
“是,带星,还是五个的那种。”陈闵之就觉得孙小妹看不出来啊,为了照顾聂树文这个弟弟,还真的挺花本钱的。
“那你这每天吃三顿,不得吃穷你姐”
陈闵之就那孙小妹的事情打趣聂树文,聂树文表示完全不好笑。甚至不想理陈闵之。
聂树文看了一眼陈闵之,大概是眼神不太友善。陈闵之就认输了。
“我什么都没说。”说是没说,但是现实就是现实。
聂树文还在继续往下说,“不仅带星,孙小妹还住里面,估计就是早上起来顺路带过来的。“
陈闵之没听懂,但是听了个大概。
聂树文就不充了一下,把话说清楚一些。
“孙小妹家开的。”
陈闵之就知道孙子曦家里是祖传的教书匠,但是忽略了,孙子曦除了爸爸这一家是教书匠之外,妈妈那一家是祖传的做生意。
。。。。。
怎么说呢,陈闵之虽然不是很震惊,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惊讶。
蒋阿娇还在战地记者,所以陈闵之就一直跟着聂树文。
两个人一起上学。
陈闵之现在还不打理家里的事情,因此就在学校里好好学习,聂树文这个时候还没有出国,所以也是在学校好好学习。
两只好好学习的崽儿。
——————
孙子曦是在课上碰见聂树文的。
陈闵之是万万没想到啊,竟然能在大学期间看见陈闵之、孙子曦、聂树文并排坐在一个教室的一排板凳上,还是稍微动一下就能碰到胳膊的那种。
聂树文是实在不会和孙子曦坐在一起的,但是是聂树文和陈闵之坐下之后,陈闵之就看见聂树文旁边多了一个人。
聂树文呢一般情况下都不愿意和人挨着坐,但是现在的情形就是确实是有人在旁边坐下了,聂树文就跟陈闵之说让陈闵之往旁边让一个座位,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个课的老师比较有人气,旁边的座位都已经坐满了。
聂树文就这样坐下了。
也不是很矫情的人。
问题就在于,陈闵之稍微偏了一下头,就看见了聂树文旁边的人的侧脸,这货怎么在这里
聂树文似乎感觉到了陈闵之的不对劲,扭头一看,正是孙子曦。
得,早上下楼撞见孙子曦的妹妹,早上上课撞见孙子曦本人,这是什么剧本
作者:老老实实上课,乖。
聂树文和孙子曦两个人对视了一下,都别开了眼睛,没说话。
老师这时候已经进来了,就算是想说,也不行。
陈闵之能听懂,半听不懂的听了一节课的时间,聂树文和孙子曦很认真听了一节课的时间。
注意,这里的一节课是两个半小时的那种。不是四十分钟。
所以陈闵之下课的时候,已经沉浸于云山海雾之中,完全忘记了旁边还有孙子曦这个自己好朋友的情敌。
“啊,终于下课了。”
陈闵之伸了个烂腰。
就听见孙子曦跟聂树文说了一句。“你,出来一下,聊聊。”
孙子曦的表情现在和聂树文的表情基本上一致,都是面无表情。
不得不说,这俩人在喜欢的人面前和不喜欢的人面前的表现都没有让人失望过。一个是冷,一个是热,那个尺度把握的,都非常精准,就很妙。
聂树文也觉得可以聊聊,您能不能管管你那个妹妹。
聂树文和孙子曦一前一后就去了电梯旁边。那里有一个走廊,大家平时都不去。很安静。
聂树文不打算先说。“什么事儿”
聂树文这时候的表情是很正常的。毕竟最近孙小艾不在,两个人没必要跟孔雀一样互相攻击。
况且,作为暂时的领先乙方,聂树文表示可以维持自己的良好形象。
“你有没有觉得刚才咱们两个人坐着在一起会有一点尴尬”
聂树文觉得啊。“非常尴尬啊。”
但是那你知道尴尬,还靠过来坐在一起
聂树文就觉得孙子曦的脑回路有些奇怪。
不要见面不就好了。
“尴尬,就离我妹妹远一点。”
这话就比较直白了。但是有点莫名其妙。
聂树文就觉得好像搞得自己很愿意和孙子曦有什么关系一样
开玩笑。
“不是,要不是你非在中间掺和,也不至于把事情弄成这个样子。”
孙子曦也有点心虚,跳过了这个环节。
“这样,咱们俩的事情是咱们俩的事情,不要带上我妹。”
聂树文觉得可以。就同意了。
是的,两个人的谈话就是这么顺畅而且简短。
完全没有路人想象的烟火气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