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案中案
芥末辣不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后,但凡人多时偶尔见着秦女官,总是被一群宫女簇拥着。 明玉则被远远甩开,受冷落之态落入所有人眼中。 她再次见到李瑞,哭着抱怨,“不知何故,大约因为没伺候好,现在秦凤药跟本不待见我。” “她越发气势,巴结的人多了去,叫我怎么接近” “求王爷多宽限几日。” 李瑞板着脸,秦凤药有了上折子的权力,就是皇上许她光明正大参政了。 一个女人,她何德何能 若说皇上宠爱,何不纳入后宫做个宠妃 她救了父皇的命,所以,这是皇权特许还是秦氏野心勃勃自己所求 李瑞问,“她与父皇可有……” 他一时拿不准用什么词,“私情”这个词用不到皇帝身上。 大周的一切都是皇上的,看上哪个女人是那女人的幸运。 若是宠幸,封妃就是,何来的私情一说 莫不是父皇有什么恶趣味 他摇摇头,自己已开始胡思乱想。 “王爷若问男女之事,奴婢倒可保证,并无此事。” “姑姑在宫中伺候两朝帝王,最熟悉皇上脾性,所以得皇帝喜爱。皇后没出来时,姑姑在后宫就是最有权力的女官。” “当初就难巴结,后来不知出了什么事,皇上免了她的职,这次借打仗又立新功,虽说没恢复官职,也是早晚的事。” “恐怕奴婢总尚宫之位朝夕不保。” “那再多宽限你几日,不管你用什么借口,都得出手了。” “两天,就再给你两天时间。” 明玉松口气,足够了。 她出了王府,第二天早朝,便没见秦凤药,皇上也迟来许久。 坐下便一脸不高兴。 散朝去打听,说是晨秦女官突然腹疼不已,满太医院的太医都束手无策,甚至有太医说女官有可能不治。 …… 李瑕一早听小桂子来回凤药告假,身体不适。 落月阁离英武殿不远,李瑕绕道去瞧了一眼。 凤药精神萎靡,嘴唇发白,明玉在一旁照顾,说是腹疼一个多时辰,越来越重。 已召了太医。 凤药躺在床上少气无力回禀,“臣女无碍,歇一两天就好。” 皇帝不高兴并非因为凤药的病。 而是太子案查出的结果。 自己的儿子们,生得一个比一个健壮漂亮。 他所挑选的妃子皆家世清白,要么书香门第,要么武将世家。 儿子们的母亲都是受过教导的大家闺秀。 他自己也时常自省,对待儿子们尽量慈爱公正。 他最看重的儿子,却是污糟不堪,叫他怎么高兴得起来 …… 李瑞闻听消息心下高兴,仍不放心,借给皇上请安之际,前去试探。 “父皇早朝时心神不宁,孩儿不放心,可是龙体有碍” “无碍。”皇上端着热茶,闲聊似的问他,“你可知李嘉要离京,去南疆守边” 李瑞听李嘉提了一嘴,当时跟本没放心上。 他愣愣地问,“六弟去戍边他吃得了那样的苦吗” “儿听说南边还不如北边,那边湿热多瘴气,不适合咱们这里的人。” “也许那种苦只是看到的,在京中所受之苦却是心上的。” 皇上淡淡说了一句,让李瑞心里怦怦乱跳。 “父皇这话儿不明白,要说皇子们过得最得意的,不就是六弟吗” “再说他与绮眉小妹的婚事就在眼前。” “他想退婚。”皇上放下茶碗道。 “啊!”李瑞发觉事事都不在自己预料之内。 “可是绮眉就是倔强,宁可跟去南疆也要嫁给老六。” 皇上轻叹,“朕许了。” “他们马上出发,你去瞧瞧你六弟吧,这一走也许数年都看不到了。” 皇上深深望着李瑞,话中似有深意。 李瑞的脑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几个消息搞乱了。 李嘉是他最有力的对手,说走就真走了 荣华不放眼里,京师这样的温柔富贵乡,说放下就放下 那他,不就成了太子的唯一人选了吗 皇上要立李嘉断不会允“太子”远离政治中心。 李嘉真如外祖所说,不可能被立为太子! 狂喜之下,他哪会注意到皇上锐利的眼睛正紧盯着他 秦凤药按计划将要被除掉。 一大早,几个好消息接踵而至,他几乎笑出声来。 脸上仍装做严肃安慰皇上,“父皇切切注意龙体,儿子们盼着皇上福寿安康。” “好了,去送送你弟弟吧。” 李瑞起身,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出英武殿。 李瑕的眼神带着惋惜一直目送他走得不见人影。 东厢房闪出一人,正是带着病容的凤药。 “皇上都瞧见了吧。” …… 明玉连夜回宫,把李瑞再次逼她动手告诉凤药。 凤药毫不犹豫将这些日子查出的线索和资料整理好,带着它们直奔英武殿。 皇上宿在殿后的寝宫。 那些书信,经她一而再,再而三的细致阅读。 又找来对书法颇有研究的行家来对比。 得出两个结论,先是字体,出自两组人之手。 把所有信件分开,按事件排列,分成几批。 之后又追踪信件上出现的人名、地名等线索。 终于弄清楚,信件并非全来自李慎。 另一组人与李慎无关。 那一堆信件是有人特意放进东宫书房,搜宫时,书房是重点,所以将所有信件放在一起,全部拿回来。 理所当然地当成全是太子与自己属下来往。 而且用密码书写的信件只提及分为两份信件中其中一份所涉及的事件—— 招兵买马,直反京师。 涉及杀死督粮官的事件,发生在谋反之前,而且直接会要皇上的命。 还涉及几万大周军队生死和大周的胜败。 这么大的事,直接书信往来,并没用密码字去写,完全不合常理 这些细节,其实不难发现。 只是人一旦先入为主认定一切都是太子主使,不免由着这样的思维主导自己的行为。 皇上听了凤药汇报,夜半再次提审李慎。 他咬死否认自己要饿死皇上,杀掉劳伯英。 太子辩驳道,“左右都是死罪,一条是死百条也是死,真是儿臣做的,儿臣认,但想儿臣替人背黑锅,儿臣抵死不愿,求万岁彻查。” “我看,问问袁真可能会得到更多信息。” 当下,又着人将袁真召来。 袁真穿着松垮的长裙,一看就是临时从被窝里被人拉出来。 她交代说,太子对书房十分谨慎。 太子妃管事时,派人几班值守,不可能由人暗中潜入栽赃太子。 更大可能是太子自己把人带入的。 “太子妃被太子关起来后,值守侍卫倒是被撤了,但东宫之人都知道这地方不能随便进,不过……” 她皱着眉,意识到自己的供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说!不必顾虑,但凡你说的有用,朕便赫了你的罪过。” “是。”她不再犹豫,“三爷时常来找太子,两人关在书房中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 “其他就是太子的门客幕僚了。” “太子见大臣几乎不在东宫,他说人多眼杂,私下见面不好。” 袁真的话将皇上的猜测落到实处。 这些信件应该是李瑞放入太子书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