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博浪沙 (第2/4页)
大秦写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章邯用这个必须明志。
可见他着实是个理想主义者,区别在于,他不信墨家那一套……
他信奉的是大秦。
也毕生忠于大秦。
“哈哈,我还不至于让你强行去送死。”
许尚笑着摇了摇头,道:“小赵,吩咐下去,提前准备一些蜂窝煤的炭火,还有一些干净衣裳,要不了多久……肯定是用得着的。”
许尚表示……
什么狡兔三窟!
他绝不会给张良逃跑再成长起来的机会,就在博浪沙来一手瓮中捉鳖,围杀所谓的后世谋圣。
至于他嘱咐章邯跳水什么的。
都是预防最坏的情况发生。
也就是包围圈没能抓住张良,让其从峭壁跳下黄河什么的。
这些都不妨事。
反正许尚相信只要章邯有了准备,外加之前的水性锻炼,定能把张良死死咬住……追到对方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紧接着。
只见嬴政摆了摆手。
马车旁边的侍者立即去办夫子所言之事。
而章邯则在思索之后,便褪去了身上的甲胄,虽然这样会平添一些危险,但夫子方才都暗示游水诸事了,他得做足准备才行。
忽的。
嬴政终于有些忍不住的打探出声道:“夫子,是待会儿要发生什么事儿了吗路遇刺杀,还是……”
嬴政也是会发散思维联想的。
一猜即中。
不过也确实没别的什么危机之事。
除了刺杀,很难再想到别的了。
“诶!小赵你现在真是越来越机敏了。”
许尚假装掐指一算的道:“河内博浪沙,是个设伏的好地方啊!连山带水,可战可退,而且魏地现在基层秦吏严重缺失,对于刺客的搜查和防范很难做到。”
“同时魏民也乐于看到始皇遭殃,哪怕现在九鼎已正……”
“毕竟这个冬天会有太多的魏民,吃不饱穿不暖,他们早已顾不得什么正统不正统的了。”
……
豫州鼎现世并巡视于楚地,效果绝对是立竿见影。
可魏地受灾太过严重。
眼下又凛冬将至。
什么九鼎正统与否,对于魏民来说都没有一碗饭,一捆材火来的实在。
“哼!无论是何缘由,胆敢刺王杀驾,必诛之!”
嬴政本能的想起了燕太子丹派遣荆轲伪装成使者,前来刺杀他的那次……
若非有夫子提前知会,他恐怕还真会着了道。
首先荆轲手中有督亢地图,以及叛徒樊於期的头颅。
拥有接近他的机会。
其次是嬴政有个弱点,那就是比较念旧情……
昔年他跟燕太子丹在邯郸同为质子,患难与共,携手时艰。
嬴政万万想不到燕太子丹竟然会派遣使臣前来杀他。
这真是比割袍断义做的还要决绝。
却也让嬴政从此断绝了过往的牵绊,进一步成为了孤家寡人。
还有便是东巡于临淄之时,墨家掀起了刺杀诸事。
朝廷通过通武侯王贲提前获悉了消息。
这回是第三次,依旧是夫子提前推衍预判,嬴政自当深信不疑。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究竟刺杀之人,具体会是哪一方的人呢”
许尚饶有兴致的环顾车内几人。
尉缭子作沉思状。
嬴政和扶苏面面相觑。
华阳太后不想献丑,遂不打算回应夫子的这个问题。
很快。
许尚点名扶苏道:“小儒生,你来说说。”
扶苏现在心态已经好了非常多,最起码不会再像以前那般……在夫子讲课点名的时候,各种暗呼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夫子……”
只见扶苏几乎是本能的道:“既然是在魏地出现的刺客,想来应该就是魏地公族余孽,勾结乱民,意图刺王杀驾。”
话音未落。
嬴政补充的道:“有理,现在赵地、齐地、楚地都已经大局已定,燕地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就剩下魏地和韩地了……想当年我大秦的外客大才,多是中原魏地出身,可见魏地五郡,人杰地灵,其中也不乏有胆大妄为者。”
大秦确实有很多名臣都是出自魏国,最为标杆的当属商君,昔年被魏王各种看不上。
只能说……
我们中原大魏可真是个人才输出地。
大秦属于占据最多的红利的那一个。
“韩地也不可太过小觑之。”
华阳太后笑笑:“名匠郑国,法家韩非,还有一个尉缭子前辈曾经专门接触过的张良……五代相韩,祖父张开地,张良字子房,我还是很有印象的。”
华阳太后对于许尚之前开解东郡陨石案,并分析尉缭子每一步布局的时候,她只觉心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也让她记住了尉缭子分别在山东六国接触的每一个人。
随即。
嬴政也立即有些想起来了,夫子的过往推衍中,对于那个张子房的评价可是颇高的。
这么一看的话。
结果明显就有些一目了然了。
下一刻。
尉缭子当场板上钉钉的道:“能够想到于博浪沙提前埋伏行刺之人,需要打听到皇帝的大概东巡路线,张良确实是有这份能力的……同时他估计也害怕皇帝归秦的时候杀个回马枪,把韩地公族都给清理一遍,遂只能选择剑走偏锋的刺杀之举。”
尉缭子三言两语间,便把张良的不得已,猜出了个七七八八。
张良从某种角度而言。
其对于韩国也是非常愚忠的。
青史上。
张良对于韩王成那叫一个忠心耿耿,苍天为鉴。
结果刘邦反手就用一座城,把张良轻易换到了手中,韩王成根本看不到张良的价值。
然而。
张良却仍旧对韩王成念念不忘,直至韩王成在项羽的钳制下,上吊自尽,张良才算破灭了复国的梦想,转而开始死心塌地的辅佐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