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也不无这种可能
朱郎才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张经早就应该向朝廷上书述职了,如果他早向朝廷述职,也就不会陷入今天的被动了。 说起来,在张经赴任前,徐阶就已经提醒过张经了,叮嘱他。你要多向圣上上疏述职汇报,勤向圣上上疏述职汇报,这是你在圣上面前为数不多的发声机会了。 现在圣上任命你为总督,对你是信任的,可是一旦远离京城,去了南,那就远离了朝廷中枢,没有了在圣上面前的话语权,不像在京城时,还可以面见圣上以及接受圣上召见。 一旦有人在圣上进言不利于你的话,一个两个,圣上还不会动摇,可是三人成虎啊,一旦有很多人在圣上面前进言不利于你的话,那圣上难免会怀疑。 到时你就危险了。 不过,可惜,张经没有听自己的话。张经前段时间还给自己回过一封信,信中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当今,朝中有人私通倭寇,若我上报灭倭方略,不出几日,消息就会传到倭寇耳中,那江南灭倭大计将胎死腹中。故而,非我不报,实不能报也,请君静候捷报,某必不令圣上失望。” 唉...... 徐阶禁不住叹了一口气,除了对张经不听自己言之外,还有对张经灭倭迟延的失望。 张经担任总督近一年了,迟迟没有打开局面,即便不是赵文华弹劾的那样一兵不发一战不打,也强不了多少,像样的有规模的战事那是一场也没有组织过,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徐阶其实对张经是失望的。 徐阶期望的是快刀斩乱麻一样,快速的解决江南的倭患,速速平定江南。 江南是朝廷的赋税重地,作为内阁次辅,徐阶太清楚江南的重要性了,太清楚赋税重地有多重了,朝廷一大半的赋税都仰仗江南,可以说国本了。 粮米更是仰仗江南,单单苏州一府之地,缴纳的税粮就占了全国的十分之一! 现在呢,自从江南倭患日益严重,江南输往京师的赋税钱粮大打折扣!让本就不富裕的朝廷财政,更是雪上加霜,钱粮赋税不足,做起事来也是捉襟见肘,很多大政方针都因为钱粮赋税不足而难以有效推行!边关也因为钱粮赋税不足,而摇摇欲坠, 除了江南是朝廷的赋税粮草重地外,江南还是徐阶本人的老家。 徐阶的老家是松江府华亭。 现在呢,松江府的倭患最严重,徐海伙倭寇的老巢就是松江拓林、川沙! 于公于私,徐阶都想要快些解决江南倭患,他也多次对张经说了,早些快些解决了江南的倭患,但是奈何张经说剿倭不是小事,要准备充分,全面谋划,如此有把握了,才好动兵将倭寇一举剿灭,才能平定江南。 如此,徐阶如何不叹呢。 “华亭,缘何叹息” 严嵩正用目光催促徐阶起来发言呢,听到徐阶的叹息,不由面无表情的问道。 “徐阁老是在为张经而叹吧徐阁老是对赵大人弹劾张经的奏疏不满了” 吏部侍郎高耀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 严党跟徐阶的关系有些微妙,虽然徐阶主动向严党靠拢,向严嵩俯首,对严嵩事事顺从,向严世蕃示好,对严世蕃忍气吞声,但是资深严党成员都忘不了徐阶和他老师夏言跟严党斗法的日子,当年夏言可是逼的严嵩下跪自扇耳光....... 夏言可是死在严阁老手下的,作为夏言的门生,徐阶他真的就心服口服了吗!他真的就不会翻旧账了吗徐阶他有没有可能在效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呢! 一旦风云变,徐阶成了内阁首辅,他要是翻旧账,他们严党有一个算一个,谁能跑得了! 所以,大部分资深严党成员都有这个危机意识,有意无意的针对徐阶。 他们希望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趁着严阁老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找机会将徐阶整倒。 所以,他们才会屡屡给徐阶使绊子。 徐阶反应快,在高耀阴阳怪气的问完后,就第一时间解释道,“非也,非也,我不是为张经叹息,我是为江南百姓而叹息啊,江南一日不平定倭患,江南的百姓就多遭一天罪啊,倭寇烧杀掳掠,百姓苦啊......” “华亭老家就是江南的,对于江南百姓遭受倭患,感同身受了啊。” 严嵩微微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家乡父老遭受倭寇烧杀掳掠,徐阁老于心何忍,只叹息又能解决什么问题,为了家乡父老,徐阁老也该参张经一本,他这个总督是干什么吃的,竟然纵容倭患肆虐江南,害的江南父老乡亲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张经当了近一年的总督,无所作为,倭患一日重逾一日!徐阁老难道还要眼睁睁的家乡父老继续遭受倭寇烧杀掳掠吗!阁老,于心何忍呢!” 吏部侍郎高耀对徐阶激将道。 “文华这一本奏疏既上,也就不需要我再奏了。”徐阶语气凿凿的说道。 “徐阁老这话是什么意思”高耀追问。 “有文华这一本奏疏,张经休矣。”徐阶淡淡的说道。 “这么说,华亭你是赞同文华的弹劾了”严嵩摆了摆手,示意高耀坐下,看向徐阶问道。 “张经担任总督近一年,迟迟未能平定江南倭患,不战不发兵,没有合理的解释,说不过去。”徐阶没有直接说赞同不赞同赵文华对张经的弹劾,而是换了一个角度,只是说张经没有合理的解释的话,说不过去。 “华亭,张经近一年不出兵剿倭,何也”严嵩又一次向徐阶问道。 徐阶思索了片刻,摇了摇头,“不知也。” “文华说张经在养倭不战,你的意见呢”严嵩目光灼灼的看着徐阶,等着徐阶的回答。 徐阶知道严嵩想要的回答,严嵩也知道徐阶知道他想要的回答,但是这个回答从徐阶口中说出来才有价值。 “也不无这种可能。” 在严嵩灼灼的目光下,徐阶只好如此模棱两可的回答,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