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奇R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嘉先生又说:“作为一个当政者,不论是一国之君也好,还是一方牧守也罢,没有一个不希望他的国家或辖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往往会走向反面,甚至是走到不可挽救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使他经常担心的事情,并没有造成国家或社会的动乱和灭亡;而造成动乱、使国家灭亡的,却常常是一些他平常没有考虑到的事情。

我们且以大汉为例。

在汉高祖刘邦的时代,天下已经平定了。当时刘邦所忧虑的,只是韩信、彭越、英布、卢绾而已。

这四个异姓王,都未能到汉高祖时代结束,便一个接一个地覆灭了。

等到发生了吕后的祸乱,还算是异姓祸乱。

韩信等人没有想过的事情,吕氏一族开始想了;韩信等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吕氏一族开始有意识地做了。

但吕氏一族的祸乱,还只是波及统治者上层,对下层社会几乎没发生什么影响。

而等吕氏被消灭以后,吴楚七国这几个刘姓王的动乱,则差点使大汉王朝亡国。

当韩信、吕氏这些异姓王的祸患存在的时候,刘姓王们惟恐同姓诸侯王不兴旺强大;然而到了刘姓王发动变乱的时候,他们的危害又远远地超过了异姓王。

等到了汉文帝、景帝的时候,以为异姓王已经不复存在,刘姓王等诸侯也已经分裂衰弱了。

就在这个时候,来自匈奴的威胁成了汉朝统治者的心腹之患。于是当政者开始认为天下的忧患只在匈奴了。

等到了汉昭帝、宣帝、元帝、成帝的时代,诸侯王已经不值得忧虑了,而匈奴又分裂衰弱,并向汉朝臣服了。

对汉朝有威胁的外患一个个消除,当政者开始以为天下无事了。

然而最终造成前汉王朝灭亡而又不可挽救这一结局的,却是他们不曾考虑到的外戚王莽!

汉光武帝刘秀称帝以后,前以韩信、彭越这些异姓王的祸患为鉴戒,中间以吴楚这些同姓王的变乱为鉴戒,而最后又惧怕出现外戚王莽那样的祸患。

于是把所有的将领都封为诸侯,但不委任具体职责;裁减了同姓王的封赏,并且废除了三公的权力。

光武帝以为他这样做,就可以把前代留下的社会弊病全部除掉了。

然而等到后汉王朝衰败的时候,宦官这个以前不曾起眼的类群慢慢崛起,他们手中的权力急剧膨胀起来,于是党锢的灾难便发生了。

士大夫们在相互交谈中,都是握拳切齿的,认为皇帝一旦杀了宦官,解除了党锢之禁,天下便可以太平无事了。

可是将来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呢?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马腾想了一想,说道:“我觉得他们这些当政者就像是救火的人一样,哪里遇到险情就往哪里跑。

这样手忙脚乱,摁下葫芦起来瓢。这样看上去很忙,却没有一点章法。

就象我去年带兵到塞外打仗一样,一开始说是匈奴来犯,但实际上是三股敌人,南匈奴、北匈奴、鲜卑。

这三股敌人虽称一支部队,但里面也有分别。

北匈奴莫奕于的力量最大,鲜卑步度根的力量次之,南匈奴且渠伯德的力量最小。

事后我琢磨起来,一开始我把矛头针对鲜卑步度根是对的。

先把他打痛了,然后再争取他,通过他来牵制莫奕于和且渠伯德,这样就能各个击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我这样做只是一种巧合,但若是我当初不分青红皂白,用一样的劲对付他们三个的话,别说是取得那样的战功,我们能不能活着回来都还两说。

我觉得刚才先生讲的故事,或者说举的例子,问题在于那些当政者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取得主动,老是被眼前的事情一个个牵着走,这样就很被动了。先生您说对不对?”

永嘉先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春秋时,卫国发生了动乱,孔子在谈到解决之道时,曾提出要辩正君、臣、父、子的名分,却受到了子路的讥笑。

鲁国发生灾荒,孔子的学生有若到鲁国后,曾提出要实行周代的十分抽一的税率,却遭到了鲁哀公的反对。

卫国政局的混乱,好象不是靠辩正君、臣、父、子的名分所能治理的;鲁国的灾荒,好象也不是靠减轻税率所能解决的。

然而要使国家没有灾荒和动乱,再也没有其他办法比得上这两种措施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两种措施取得的社会效益是长久的,百姓得到的实惠多而且不易觉察出来;这两种措施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国家政治修明而且日益兴旺发达。

梁惠王向孟子请教利国之道,孟子却用行仁义之道回答他。

《曹刿论战》中,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与齐国作战,庄公却用认真审判处理案件回答他。

行仁义之道不是直接用来利国的,审理案件也不是直接用来为作战服务的,两者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然而古人既然这么说、这么做,一定有他深刻的道理在。

我们细想一想,按照天下的常理,没有仁孝之人遗弃他的亲人,也没有忠义之士置君国大事于不顾。

统治者若以功利为目标,人民就会象一盘散沙一样去追逐个人的功利,而统治者最终也不能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利益。

孟子回答梁惠王的话,应该是觉察到了这一点。

牢狱是犯人送死的地方,战场是将士献身的场所。

人在监牢里,微薄的施舍,看得比金石还要贵重;一点点恩惠,看得比丘山还要崇高。

假使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大大小小的案件都能按实际情况进行审理,以慈悲怜悯之心而不是从个人的喜怒好恶出发。

那么先前处于绝境而曾得到统治者恩赐的人们,今天怎么不能身临险境以报答统治者的恩赐呢?

人民既然乐意为君国献身,那么攻坚陷阵只不过是小事罢了。

鲁庄公回答曹刿的话,我想应该正是看清了这一点。

卫国政局混乱,孔子却主张辩正卫国君、臣、父、子的名分;秦楚两国交战,孟子却大谈行仁义之道。

这是因为不辩正君、臣、父、子的名分,卫国政局的混乱还得持续下去;不谈行仁义之道,秦楚两国就不能停战求和。

这正是其中的根本之所在!

纵观两汉,统治者所担心的,共有六次变乱,而真正造成祸乱致使国家灭亡的,却发生在统治者未曾预料的方面,因而最终未能防备。

由此说来,治国理政之势,就如同长江大河一样,日夜推移而不知穷尽。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不自负,始终保持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

这就是以仁义做为治国理政之本,用纪纲和法度来维持它,用深厚的恩泽来培养它。

当天下安定之时,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法令不是唯一的,民心更重要,如此而已。

至于所谓的乱世用重典,那不过是片面之说。秦末刑罚不可谓不重,但当人心变了的时候,刑罚还有用吗?

《易经?坤卦》有云,履霜,坚冰至。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过程,也都有其先兆。

房柱下的基石在下雨之前先湿润,钟声在天晴之前清澈嘹亮,葭灰在节气到来之前先从律管飞出去。

蛰虫在寒冷到来之前先闭藏起来,蚂蚁在水涝之前先迁徙,鹞鹰在大风到来之前先高翔。

阴阳之气在天地间迷迷蒙蒙,广大无边,但每一事物的微小变化,事先总要显露出它的迹象。

天下事物的变化虽然无常,那些凶残狡黠而又才能勇武过人之徒,所表现的情状虽然变化无穷,然而都有迹可寻。

关键在于作为当政者能不能用心去发现他们,更重要的是能不能防患于未然。

当前汉政权受到刘姓诸侯威胁的时候,晁错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当匈奴还没有很强大的时候,贾谊已经深刻地预见到了他们可能带来的危险。

当王莽不受节制地开始擅自发号施令的时候,刘向业经洞察了将来的危害。

可惜的是,汉代当时的皇帝,不能采信这些明智之士提出的诤言。

当贾谊入宫晋见皇上的时候,‘不问苍天问鬼神’,留下了千古笑谈,也就更谈不上暗中察访、静默侦探,把祸患消弥在无形当中了。这都是命数啊!”

网游竞技推荐阅读 More+
皇帝养成计划

皇帝养成计划

格格哒
刚赶上穿越大军,岑西锦便成了皇宫最底层的小宫女。刚接触上高层人物皇后凉凉,结果皇后凉凉挂了。刚混成了小太子的贴身宫女,一转眼,小太子变废太子了。本想安安分分过日..
网游 连载 39万字
燃烧吧烈火

燃烧吧烈火

胡侃老虎
“惹祸精!”“谁是惹祸精?乱叫什么?”“那你干嘛站出来?”女孩差点吐出血来,一脸懵逼地站在那里,心想:给老娘乱起外号的人渣混混。对!我就是一个痞坏的混混,叫烈火,原名叫伏虎。一时脑袋抽筋去仗义施救,人没救下,居然惹了一大堆麻烦。被人威胁,被迫重回校园。但我是野马。。。野马。。。真正的野马!需要的是草原。。。牢笼不能束缚我。。。(作者:脑抽的家伙)74777076
网游 连载 84万字
梦千秋,神仙罗曼史

梦千秋,神仙罗曼史

安阳梦璃
神女梵迦在天界很出名,因为她曾追着玄真仙君跑遍大半个东极天,扬言一定要拿下这位天界第一美男,由此唱响了女神仙追男神仙的名号。一路跟着自己的男神下凡,男神没..
网游 连载 4万字
岛主的幸福生活

岛主的幸福生活

小土豪
我觉得自己是个好人。虽然我强占了虾夷岛,让东瀛从此失去了拥有四岛的机会。即使是我用腐化大法,将女真族变成了酗酒贪图享受的软脚虾。就算我的商队纵横四海,将大宋、..
网游 连载 116万字
鬼夫缠身

鬼夫缠身

本渣渣
在姨娘费尽心思操办下,洛灵得已嫁入邵家,却未想到跟她拜堂成亲的竟是一只公鸡。醒来时就发觉自己躺在漆黑狭小的地方里,底下似乎还压着什么东西冷冰冰的。一看,不得了了,她竟然跟死人‘睡’了!本以为只是虚惊一场,却没想到她那死去的丈夫竟夜夜拜访,直把她逼得包袱款款打算跑路,却发觉自己莫名有了身孕?自此,一件件诡异的事情接踵而来……【前世,我虽为你妻,却只是徒有虚名。今生,我亦为你妻,却已是人鬼殊途。】
网游 连载 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