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獴在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杨商量对付宗室的时候,刑部尚书肃王朱楧也拉着谷王朱橞、周王朱有炖、户部尚书韩克忠等人来到燕王府上商量对策。

肃王首先说道:“高炽,杨寓也太目中无人了啊。你看他这主政不过三、四年光景,就整得宗室凄凄惨惨凄凄。你是内阁次辅,代表着宗室,可要拿主意啊”

燕王道:“我说十四叔,我只是次辅,在首辅之下,谁叫齐王叔、蜀王叔有把柄在他手上呢你看他们整出的那些事儿,别人不说,我都替他们臊得慌。”

肃王说道:“难道他杨寓就是个好东西他也有把柄在我手里。他那儿子杨稷横行乡里,侵占田产数以万亩,甚至杀害鸣冤告状的农户十余人。”

燕王:“……十四叔,话此如此,陛下最忌朝堂争斗,咱们还是以大局为重,再忍忍吧。”

韩克忠道:“燕王爷,杨寓岂止是只针对宗室,你看太祖陛下当年为了防止江南士子垄断朝堂,专门分南北榜取士,当今陛下亲自主持殿试时又专门对朝臣进行敲打。可陛下走了不久,那被陛下撵出朝堂的夏吉又被他召回来了,转眼间这朝堂上又快变成江南士子天下了,朝廷大政全部出于三杨之首。”

燕王说道:“那我问你们,你们有谁比三杨熟悉朝廷制度,比三杨熟悉边务,有谁比三杨能谋善断”

韩克忠道:“……那好吧,我听说这次杨寓准备派杨荣到南洋弹劾工部尚书黄福和本人贪腐。与其这样受辱,我还是和黄大人一起写个辞呈罢了。”

肃王说道:“有炖,三杨有些才干不假,但要说他们比你熟悉边务,我打死是不信的。你要是继续装聋作哑,那我也不干这个尚书了。”

周王说道:“十四叔,如果这样,我们只有集体下课。”

肃王继续倚老卖老:“下课怕什么咱们还是大明亲王。他三杨就成了羔羊。”

燕王道:“那……那我们还是把情况好好梳理一下,报陛下定夺吧。”

不久,肃王直接派刑部公差明目张胆地抓了杨寓的儿子杨稷,直接投入刑部大牢。

杨稷是个怂蛋,一阵大刑伺候之后,就什么都招了。肃王迅速搜集其他人证,把杨稷办成一件铁案,并将刑部拟定的死刑文书公开呈交杨寓本人,要求他亲自核准。

杨寓气得手直哆嗦,咬牙切齿,老泪纵横,最终还是以应当回避为由,一字未签,又将公文退回了刑部。

杨寓和肃王这下算是彻底撕破脸皮了,一开会就吵得不可开交,别说推行新政,就是处理日常政务都很难。

永乐五年十月,正当大明大臣们都盼着永乐皇帝能够再次回来主持朝政时,杨寓突然收到来自南洋的圣旨,让周王朱有炖留在应天主持朝政,杨寓率全体内阁成员到光城见驾,接受最新旨意。

十月底,杨寓和肃王到了光城,见到永乐之后,一见面就撕破脸皮,互掐起来。

“陛下,肃王拉拢楚王、燕王、蜀王、户部尚书韩克忠和工部尚书黄福等人结党营私,屡屡阻挠新政……”

“陛下,杨寓胡说八道,他身为首辅,辜负圣恩,拉拢杨荣、杨溥、夏吉等人,结党营私,对陛下钦定新政阳奉阴违……”

“陛下,韩克忠勾结黄福贪污治理黄河费用五十余万两……”

“陛下,杨寓纵横其子杨稷横行乡里,侵占百姓田产十万余亩,逼死人命十八人,亲自出手杀害鸣冤百姓六人……”

此时的光城越来越漂亮了,路面大部分实现了水泥硬化,主要街道两旁不是极具热带风情的棕榈树、椰子树,就是敞亮的路灯,光城的团结塔已经修到六十九米高了,能够为三十多公里外的海面船只进行有效导航。

可是杨寓他们都没有看到这些,看到这些也没有心情欣赏这些,思考这些。他们都卯足了劲,都想置对方于死地。

永乐虽然对大明内阁的内斗早有耳闻,也早有预期,但他没想到这帮家伙还真是卷啊,和历史上大明快完蛋时那帮人差球不多。

他微闭着双眼听双方唇枪舌剑,听得朦朦胧胧,不大明白,他也不想明白。

“吵完了吗”

大半个时辰后,等双方自己吵累了,永乐冷冷地对众人问道。

杨寓连忙答道:“陛下,臣身为内阁首辅,才疏德浅,不能领导内阁同心合力推行新政,有负圣望,愿意辞去首辅一职。”

他近年来在应天朝堂说一不二,最近因为内斗白热化,斗得有点昏了头,但在永乐皇帝的威压下,很快清醒了些,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永乐没有直接回应杨寓,继续冷冷地对众人问道:“你们觉得杨首辅是辞职好还是撤职好”

肃王答道:“陛下,臣以为,杨首辅包庇其子霸占百姓田产,行凶杀人,其行径甚于齐王,应当撤职查办!”

永乐也没有理会肃王,而是问道:“你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朕没那么多时间听你们狗咬狗,也不想一一细问了。现在用脚表决啊,赞成肃王意见的站在左边,反对肃王意见的站在右边。”

永乐最喜欢用脚投票了。

一阵悉悉索索之后,十一个内阁成员中赞成肃王意见的只有三人,除了刑部左尚书肃王朱瑛本人外,就剩下礼部右尚书谷王朱橞和户部左尚书韩克忠了。反对肃王意见的有四人,除了三杨,还有又被杨寓请回朝堂的刑部尚书夏吉。

有意思的是,次辅兼吏部左尚书燕王朱高炽、工部左尚书黄福、工部右尚书庆王朱栴、兵部左尚书宋晟都站在中间。

朝堂上有人争得你死我活,也有人骑墙嗑瓜子看热闹。

永乐拿眼神在代表第三种意见的绝大多数中间派身上扫视了一下,心里慢慢给这几个所谓的大明栋梁画像。

宋晟虽然是行伍出身,绝对也是无师自通的官场老油条了,不选边、不站队是他的一贯风格。

庆王朱栴估计有把柄被三杨捏住了或者平时被三杨整怕了,如果没有十足把握,是不敢和三杨真刀真枪地对着干的。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武林装逼秘籍

武林装逼秘籍

绝笔爽
宗派林立,强者自尊,妖兽横行,江湖危情,一位一心想成为武林高手的少年,因为一段缘份踏入仙山修道,岂料江湖凶险,世事无常,魔教兴起,本门面临灭派的巨大考验。且看..
军史 连载 82万字
穿云箭

穿云箭

诸晓
宝剑成妖,必也是绝世大妖。那,凡剑成妖呢?
军史 连载 1万字
四合院:贾张氏的快乐生活

四合院:贾张氏的快乐生活

冬天上午的阳光
2023年12月的张大标突然有了金手指——空间,他偷光了无良老板的超市和仓库,为穿越做好了准各。被车撞到了1959年12月,成了一名受伤军官,转业到京城,分到了95号院的房子,发现贾东旭是自己堂姐张翠花的儿子,而自己就是棒梗的七舅姥爷。
军史 连载 126万字
毒士:活阎王驾到!百官通通闪开

毒士:活阎王驾到!百官通通闪开

海上浮森
程彧穿越大周,为报父仇,成了朝廷御史。一日恰逢上朝,女帝当场出题,考察百官。女帝:“众爱卿,朕欲削藩还想保宗室太平,该如何做?”程彧:“送几房美妾给那些王爷,让他们生娃!再把封地平分给所有子弟,封侯袭爵,谁不感念陛下的恩德?”百官:???女帝:“那朕欲收服履犯边境的梁国,爱卿可还有良策?”程彧:“陛下可强制全国上下穿梁国所制的缟布,并禁止本国生产,等缟布涨价,花大价钱从梁国购买,等梁国人不种田全织
军史 连载 44万字
吃货初七的奋斗史

吃货初七的奋斗史

沐沐桃夭
大凉永康年间,皇帝驾崩,大凉国内忧外扰,周边诸国趁乱而起攻打大凉,景亲王率兵平定诸国,后又扶持最不受待见的三皇子继位,让大家震惊的不是三皇子继位,而是景亲王竟..
军史 连载 5万字
三国之杨家天下

三国之杨家天下

秋官
这是本人第二次写三国题材。第一次因为个人时间问题,有些仓促。希望大家原谅。这也是本人最后一次写三国题材了。纵观整个三国历史。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同为汉末的高门望族,但袁家有袁绍、袁术两兄弟参与了群雄逐鹿。而杨家呢?可以说文不成,武不就。最出名的还是一个因为“聪明”而送掉自己性命的杨修。但,谁说杨家无人呢?
军史 连载 1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