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导读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不过,现存的《中庸》版本,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

《中庸》同《易经》一样,都是儒家的理论渊薮。不过《易经》比《中庸》影响大,涵盖面广,而《中庸》是宋以后儒者研读的重点。儒学,特别是理学中的许多命题、概念都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庸的核心理念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旨并非部分人所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要思想在于修身养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倡导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至德。

中庸之道鼓励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监督,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完美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德、至道、至圣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

第一章(纲领)

第二章(知人)

第三章(正心)

第四章(正心)

第五章(修身)

第六章(审问)

第七章(明道)

第八章(正心)

第九章(正心)

第十章(明道)

第十一章(正心)

第十二章(知物)

第十三章(笃行)

第十四章(修身)

第十五章(齐家)

第十六章(齐家)

第十七章(知天)

第十八章(齐家)

第十九章(齐家)

第二十章(治国)

第二十一章(知性)

第二十二章(诚意)

第二十三章(诚意)

第二十四章(治国)

第二十五章(诚意)

第二十六章(博学)

第二十七章(修身)

第二十八章(明道)

第二十九章(明辨)

第三十章(知法)

第三十一章(修身)

第三十二章(诚意)

第三十三章(正心)

中庸

第一章(纲领)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4,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5,谓之中;发而皆中节6,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7;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8。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9。

【注释】

1天命之谓性:上天规定人应该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些上天所赋予的美德叫做人的本性。

2率:顺着,遵循。

3修道之谓教:圣人对道进行修订、限制,使道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这就叫做“教”。

4戒慎:警戒谨慎。

5未发:没有发现的时候。

6中节:合乎自然的道理。

7大本:最大的根本。

8达道:天下人共同走的路。

9位:各得其位,指天地间万事和顺。

【译文】

天所给予的秉赋叫做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修明此道加以推广叫做教。“道”是片刻都不能离开的,能够脱离的,就不是天命的“道”了。所以君子即使在大家都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警戒,不可疏忽;即使在大家都听不见的地方,也要恐慌担忧,不能怠懈。幽暗的地方无论隐藏得多么好,始终会被发现;细微的事情无论多么渺小,终究会显露出来。所以君子独自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时时省察自己。欢喜、愤怒、悲伤、快乐是人之常情,当这些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不偏不倚的,这就叫做“中”。当这些感情表现出来的时候,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能够合乎自然的道理,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所在;和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共通贯通的大路。能够达到“中和”,那么天地就会各得其所,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

第二章(知人)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1,小人反中庸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3;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4。”

【注释】

1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始终坚持正道。

2反:背离。

3时中:指君子在做事时能够恰到好处。

4忌:顾忌。惮: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做事没有偏倚,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事事都符合中庸之道。小人与君子不同,小人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中庸。君子按照中庸的道理来行事,所以他的言行恰到好处,符合自然规律;小人背离中庸之道,所以小人做事没有顾忌和畏惧。

第三章(正心)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1!民鲜能久矣2。”

【注释】

1中庸其至:指中庸是最高的境界。至,极。

2能:达到。

【译文】

孔子说:“中庸,这是至高无上的境界啊!人们很少能达到中庸,这已经有很久了!”

第四章(正心)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1,我知之矣:知者过之2,愚者不及也。道之者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孝者不及之。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1道:指中庸之道。行:流行。

2知:同“智”。知者:聪明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流行,我知道其中缘由了:聪明的人过于聪明,愚笨的人过于愚笨,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和的标准。中庸之道不显明,我知道它的缘由:贤明的人过于贤明,不贤明的人又不够贤明,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和的标准。没有不吃不喝的人,却很少有人真正分辨出不同滋味。”

第六章(审问)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释】

1好问:好,音hào,喜爱。好问,指喜欢去请教别人。迩(ěr)言:浅近之言。

【译文】

孔子说:“舜帝真可算是一个极其明智的人。他喜欢向别人请教,又善于对那些浅近的语言仔细审察,包容别人的短处而表扬别人的长处,掌握人们认识的过与不及两个极端,取中庸之道施行于民众,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为舜的原因吧!”

仙侠修真推荐阅读 More+
豪门重生:首席娇妻别想逃

豪门重生:首席娇妻别想逃

四慕浅浅
【耳边是惑人心神的情话,掌下是猛烈跳动的心脏,背后是僵硬冰冷的墙壁,面前是自己一直深爱的男人,她怔怔地听见他说,我心疼你。】上一世被小白花妹妹抓住机会毁得..
仙侠 连载 72万字
神级小医师

神级小医师

浪子星辰
一个从深山里走出的少年高手,一手能医百病的符箓绝技。乡下少年李小七练的一手好玩神通,却被师父逼到都市行医,无奈之下,李小七找到了从未蒙面的美女师姐,开始了一段..
仙侠 连载 339万字
鉴宝金瞳

鉴宝金瞳

七宝琉璃
声明《鉴宝金瞳》作者七宝琉璃写的鉴宝金瞳最新章节小说在线阅读,实时同步更新鉴宝金瞳最新章节,书友所发表的鉴宝金瞳最新章节评论,并不代表要看书赞同鉴宝金瞳最新章节或者支持鉴宝金瞳读者阅读的此观点,我们的立场仅限于传播更多读者感兴趣的信息。 如果小说鉴宝金瞳最新章节浏览,或对小说鉴宝金瞳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到站务管理区发帖,如果发现《鉴宝金瞳》小说最新章节未及时更新请联系我们。
仙侠 完结 1493万字
[快穿]全能女友

[快穿]全能女友

葡萄果汁
作为专业攻略者,黎钥的职业生涯未尝败绩。可是!痴汉病娇抖S?双子毒舌精分男? #我的攻略对象是变态##记住!我是专业专业专业的!##和你一起变态##一大波蛇精病来袭#谢..
仙侠 连载 32万字
黔樱贵族学院

黔樱贵族学院

凉雲儿
她与他自幼相识,却因某些事而去英国留学,回来时她已忘了他,他却一直心心念念爱着幼时的她。当两人再次见面时,他是否会认出她?她又是否会记起他?她可爱,他花心。他..
仙侠 连载 3万字
天衍四十七

天衍四十七

我皮飞
一个平凡的高三学子。一个严重被害妄想症的病患。一个光怪陆离,血肉荒诞的修真世界。一颗神奇的蓝色药丸。一个被追杀的世家余孽。一副需要吃人才能活下来的躯体。一本铭刻在心脏的血肉渡,和烙印在背上的造化心经……大道无情,天衍…四…十…七
仙侠 连载 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