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虽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潘仁被罚下,灰溜溜地往外走去,四周不时传来一阵阵嘘声。

这个场面让留下的四位辩论者心中警醒。

司马光知道何潘仁掉进陈恪的陷阱之中,说话十分小心,“古人有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不是对《史记》‘李将军列传’最好的肯定吗陈助讲缘何予以否定”

他拿古人说话,将自己撇在一边,听陈恪郑重回道:“在下并没否定李将军保家卫国的事迹,也尊重李将军,但在讲学中却要听者学会客观地去看待问题,而不是人言亦言。”

“就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而言,它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所以我们在看这句话时就要结合王勃的经历去分析,王勃少年得志,盛高宗赞其大才而名动京城,年仅十六岁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并成为沛王的侍读。”

“可其后却因一篇《檄英王鸡》而被高宗斥为歪才,两王斗鸡,身为侍读的王勃不去规劝,反做文章推波助澜,于是将其逐出京城。”

“此后王勃游山玩水,却又杀了自己恩师的亲戚,若不是高宗改元大赦天下,他就是一名斩刑犯,虽然保住性命,但彻底断了仕途之路。”

“这是作《滕王阁序》之前王勃的经历,所以文中出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词语,以感慨自身的遭遇,足下不会以为这句话就是真实的历史吧”

他侃侃而谈,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这时大家知道他的讲学为何受欢迎了,一篇《滕王阁序》,他能将作者王勃的经历考证出来,用他的经历来分析这篇文章,而不是从字面上去生硬地给与解释。

听他道来众人明白了,王勃是以冯唐、李广这两位古人来感叹自己的遭遇而已。

而司马光更明白,对他的提问不予回答。

然后轮到柳乘风了,他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舅父杨国斌及其幕僚给他准备的问题用不上,他就准备从自己擅长的地方入手,“陈助讲可知在下所作的‘二郎神’”

他当然知道,坦然回道:“知道,我在讲学时还称此词确是好词。”

听他夸奖,柳乘风的脸上露出笑容,再问:“陈助讲一再说诗词小道尔,可能做出这样的好词”

柳乘风取巧,他知道陈恪曾作过一首《破阵子》,自己也承认这是一首好词。

但这是一首军旅词,不适合歌舞升平的兴京娱乐市场,所以名气不显。

柳乘风知道什么词能瞬间传播出去,还笃定陈恪不擅长这种词,就将自己的“二郎神”拿出来逼他。

因为乞巧节又称女儿节,以这样的节日为主题填词,陈恪无法使用“夜里挑灯看剑”。

柳乘风提出这个辩题,并认定自己胜券在握,而坐在台下的杨国斌也露出笑容,其他人却盯着陈恪。

张出尘和林韵宁皱眉,谢清低语一句,“陈恪要遭。”

薛媛却低声回一句:“未必。”

而李漱玉毫无反应,盯着陈恪等他回答。

辩论场上有点沉闷,众人复杂的心态从脸上显露无异。

李祯、刘太后及林毅之面露担心之色,而谭远忠、包拯却面色平静,他俩看重陈恪的地方是谋略,与诗词无关。

而律宗明与他俩的想法一致,这时紧盯着陈恪看他如何应答。

在这群人中,最轻松的却是王韶、章惇等少年,在他们心里,论学问先生天下无敌。

少年们心思单纯,不像曾毅和曹汲等人的脸上也露出担心之色。

所谓术业有专攻,陈恪在讲学中从未讲解过诗词之道,在这方面可能真是短板。

就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曾毅和曹汲等人听见台上传来陈恪淡淡地声音,“柳公子、你确定这么做”

他的声音中竟带着一股可惜的味道。

曾毅立刻有样学样大声喊出去,随即引来众人疑惑的目光,“陈恪在可惜什么”

他们不知道,柳乘风却不屑知道,立刻回道:“陈助讲可是作不出来”

这道声音中带着一股幸灾乐祸的味道,曹汲有样学样坚决喊出去。

于是陈恪叹口气回道:“柳公子咄咄逼人,在下就作首《鹊桥仙》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太有名了,北宋秦观的这首词可比柳永的“二郎神”有名多了。

这首词的每一句都可以借用一下充实自己的文章,特别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尤其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一出,立刻让众人的眼里出现泪痕,刘太后想起了先帝,谭远忠想起了去世的夫人,包拯却想起了已逝的爹娘......

这首词寓含的深厚感情大多用于男女之情,但感情深处却能引起对亲人的思念。

人们的感情各异,不由陷入到这种思念的意境之中,好一会方才吐出一口浊气。

随着全场陆续发出的吐气声,柳乘风苦笑一声,他也被这首词打动了,这时轻轻吐出一口气,转脸看向台下的林韵宁,却见她一脸怒气,不由心生疑惑,“她为何生气”

柳乘风不知道,可这时却不能思索这事,陈恪的这首词压过他的《二郎神》。

好在他有准备,还笃定陈恪没有准备,不可能再有第二首这样的词了。

柳乘风有信心,扬声说道:“陈助讲、我俩可以再做一首词,我来出题。”

而陈恪笑道:“为体现公正,柳公子还是不要出题了。”

说完这话,陈恪起身转向李祯和刘太后躬身一礼,朗声说道:“恳请皇上、太后出题。”

陈恪所为让柳乘风措手不及,也让李祯和刘太后意外,两人互视一眼,刘太后笑道:“还是皇上出题吧。”

刘太后竟主动将李祯往前推,而李祯也不推辞,沉吟一下对刘太后低声说道:“母后,再有十余天就是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可否以此为题”

李祯询问刘太后的意见,绝不自己做主。

这个态度让刘太后高兴,不由笑道:“还是皇上想得周到。”

刘太后肯定李祯出的题目,而李祯却向马忠招招手让他近前低语一句,随即传来马忠尖细的嗓音,“皇上出题,太后夸赞皇上想得周到,题目为八月十五月圆之夜。”

这个题目一出柳乘风立刻皱起眉头,他曾想过月圆之词,但这时却没做准备,只想在辩论会后再考虑这首词,好在八月十五那天一鸣惊人。

而他这次准备的是“咏菊”,可皇上出的题目却是月圆,正急思词句时,却听陈恪问道:“柳公子如未想出,我就先来了。”

听到这话柳乘风一惊,皇上刚刚出题,陈恪就能作出这首词

他不相信,于是做个请的手势,听陈恪朗声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这老哥就是宋词的批发商,作得精品无数,而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就是这些精品中的精品。

陈恪吟诵完毕,台下众人再次进入一种意境之中,等醒来后曹汲感叹一句,“难怪先生说诗词小道尔!”

他明白了,作一首精品诗词对陈恪来说就是小事一件。

而曾毅和同学们也明白了,陈恪没拿诗词当回事,只因这位先生张口就是精品中的精品。

这就是实力的证明。

当陈恪说“诗词小道尔”,有些人还不以为然,以为陈恪不擅长作诗填词。

而当听到《鹊桥仙》和《水调歌头.明月》后大家突然明白了,陈恪如作诗填词让别人怎么办

特别是这两首词的风格截然不同,《鹊桥仙》婉约,《水调歌头.明月》豪迈,这是一人脚踩两条船,让别人无船可用啊!

这时的曾毅和曹汲等人暗自发出感叹,觉得陈恪说得太对了,“诗词小道尔”,陈恪以后还是关注大道吧,小道留给他们偶尔走走。

而王韶和章惇等少年却不这么想,他们的好先生就应该堵死别人的道,让别人无路可走。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穿越时空征战沙场

穿越时空征战沙场

伊水寒
一个特工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身死,穿越到了大夏王朝当起了四皇子,此后大夏危机四伏,其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报大哥之恩而辅佐侄儿,奈何侄儿昏聩,且听信谗言嫉贤妒能,以至大夏再次到了生死边缘,男主无可奈何,干脆自己当皇帝得了……
军史 完结 80万字
三国次时代

三国次时代

怪盗山猫
高中生刘飞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与历史完全背离的三国时代。在这里,名将们都具有着特殊的能量属性,如:吕布有着破天的阳之力,关羽有着炽热的火之力,曹仁有着坚固的土之力...在这里一切一切都变了,更重要的是,自己居然和刘备长得一样而且还阴差阳错的代替了刘备的身份,开始了特殊的三国之旅。
军史 连载 43万字
我真是大妖王

我真是大妖王

常书安
一千年以后的西游世界是个什么样?一个地球捡破烂的屌渣被一个老头忽悠带着三本蓝皮书穿越到了西游世界。悲催的落在了妖族地盘,成为了白骨精的徒弟,被其逼着前往花果山..
军史 连载 8万字
祗水

祗水

池鱼思故渊
天地五行,衍生万物。水为生命之源,生灵之母,连通天地,洗涤污秽,包容万物。最纯净也是最污浊,最温和的也是最狂暴。
军史 连载 18万字
重生之娱乐明星王

重生之娱乐明星王

无忧蜂
意外的一次重生,居然丧心病狂的没能继承身体原主人的记忆,这简直不科学!!!一部与众不同的手机类系统,竟然可以连接两大时空,这就是传说中的金手指吗?不,远不止连..
军史 连载 25万字
一刀无罪

一刀无罪

花梦林海
爱成恨情难断刀光剑影斩尽几多愁漫天腥风血雨金戈铁马英雄泪一方囚狱一席素衣地狱十八刑面壁兴叹妒红颜痴情毒计生恩情难忘思解救功败反入深渊至末路难逃世事无常终有报皆..
军史 连载 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