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笙水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精炼。

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

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

此外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全诗一百二十个字,笔墨简洁、洗炼,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

乾元二年(759)春,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

如果洛阳再次失陷,叛军必将西攻长安,那么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势必有一场恶战。

杜甫经过这里时,刚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便写下了《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三年前,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

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所疑忌。

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

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

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尽,深深觉得要特别注意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复辙。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慎”字意味深长,并非简单地指责哥舒翰的无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触及了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

而此篇的对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是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

“修关还备胡”,是诗人的问话,然而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

关吏的话一结束,诗人马上表示了心中的忧虑,这一“急”,更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

其次,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

关吏的答话,并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读者留下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

其中“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两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犹如战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

………………

杜甫创作的“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此诗采用独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这首《新婚别》,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运用了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实际上杜甫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去偷听新娘子对新郎官说的私房话。

在新娘子的身上,倾注了作者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另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新婚别》又具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的特点。

诗中主人公形象有血有肉,通过曲折剧烈的痛苦的内心斗争,最后毅然勉励丈夫“努力事戎行”,表现战争环境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丝毫不感到勉强和抽象,而觉得非常自然,符合事件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并且深受感染。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新婚别》的一大艺术特点。

诗人化身为新娘子,用新娘子的口吻说话,非常生动、逼真。

诗里采用了不少俗语,这也有助于语言的个性化,因为他描写的本来就是一个“贫家女”。

此外,在押韵上,《新婚别》和《石壕吏》有所不同。

《石壕吏》换了好几个韵脚,《新婚别》却是一韵到底,而《垂老别》和《无家别》也是这样。

这大概和诗歌用人物独白的方式有关,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更有利于主人公的诉说,也更便于读者的倾听。

………………

在平定安史叛乱的战争中,唐军于邺城兵败之后,朝廷为防止叛军重新向西进扰,在洛阳一带到处征丁,连老翁老妇也不能幸免。

杜甫创作的《垂老别》,就是抒写一位老翁暮年从军与老妻惜别的苦情。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这首叙事短诗,并不以情节的曲折取胜,而是以人物的心理刻画见长。

诗人用老翁自诉自叹、慰人亦即的独白语气来展开描写,着重表现人物时而沉重忧愤、时而旷达自解的复杂的心理状态。

而这种多变的情思基调,又决定了全诗的结构层次,于谨严整饬之中,具有跌宕起伏、缘情宛转之妙。

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此诗叙别妻,“忽而永诀,忽而相慰,忽而自奋,千曲百折,末段又推开解譬,作死心塌地语,犹云无一寸干净地,愈益悲痛”,是很有道理的。

杜甫高出于一般诗人之处,主要在于他无论叙事抒情,都能做到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精析微,探骊得珠,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准确传神地表现他那个时代的生活真实,概括劳苦人民包括诗人自己的无穷辛酸和灾难。

他的诗,博得“诗史”的美称,决不是偶然的。

………………

《无家别》和“三别”中的其它两篇一样,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诗中的主人公。

这个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既无人为他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际,依然情不自禁的自言自语,仿佛是对老天爷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诗题“无家别”,第一大段写乱后回乡所见,以主人公行近村庄、进入村巷划分层次,由远及近,有条不紊。远景只概括全貌,近景则描写细节。

第三大段写主人公心理活动,又分几层转折,愈转愈深,刻画入微。层次清晰,结构谨严。

诗人还善用简炼、形象的语言,写富有特征性的事物。

诗中“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概括性更强。“蒿藜”、“狐狸”,在这里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

谁能容忍在自己的房院田园中长满蒿藜

在人烟稠密的村庄里,狐狸又怎敢横行无忌

“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仅仅十个字,就把人烟灭绝、田庐荒废的惨象活画了出来。

其它如“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也是富有特征性的。

正因为是“老寡妻”,所以还能在那里苟延残喘。稍能派上用场的,如果不是事前逃走,就必然被官府抓走。

诗中的主人公,不是刚一回村,就又被抓走了么

诗用第一人称,让主人公直接出面,对读者诉说他的所见、所遇、所感,因而不仅通过人物的主观抒情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而且通过环境描写也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几年前被官府抓去当兵的“我”死里逃生,好不容易才回到故乡,满以为可以和骨肉邻里相聚了。

然而,事与愿违,“我”看见的是一片“蒿藜”,走进的是一条“空巷”,遇到的是竖毛怒叫的狐狸……真是满目凄凉,百感交集!

于是,连日头看上去也消瘦了。

网游竞技推荐阅读 More+
谁懂啊?一觉醒来就要求生了

谁懂啊?一觉醒来就要求生了

失落小草莓
“因为负荷过大,蓝星开启了自救模式。”“无自理能力的人留在蓝星,可选择一名亲人留下,其余人进入新星生存。称之———开拓者。”一觉醒来,席曼躺在草地上,仔细听从手环里传来的播报声。边听边摸索着打开了个人面板,仔细一看——————幸运值0!两眼一黑,omg!地狱开局,要不先紫砂算了!还好,有个自称为野人系统的闪光球说能带着她吃香喝辣,刚开心没两秒。“什么?获得帮助还需要完成任务?”还是去紫砂吧!于是聊
网游 连载 78万字
丑闻[娱乐圈]GL

丑闻[娱乐圈]GL

姬游游
小穷降鬼师浅落为生计所迫,违背师门禁忌接了个案子,结果得罪师门,得罪同门,连家里那只猫都得罪了,最后被死对头追着砍着跑遍了全城的街。浅落被追着砍了一个月,细细..
网游 连载 10万字
【王俊凯】与你相遇真好

【王俊凯】与你相遇真好

沐溪夜
在工作单位上意外死亡的相离溪,回到了自己四岁的时候,本来想着改变一下自己爷爷早早离开的命运,却发现自己的人生也充满了变化。一切的足迹都完全不一样了。
网游 连载 163万字
纨绔王妃要爬墙

纨绔王妃要爬墙

团子
风清浅这辈子最为后悔的是自己为什么喜欢爬墙,还砸到了不该砸到的人!大佬,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你就放过我好不好?某王爷:呵呵,调戏了本王就想走,小流氓你太天真。招..
网游 连载 1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