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先救我,我妻子梦游砍人
小绵羊不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季神医是吧,你先救救朕,朕晨昏定省的兄弟,竟然歇菜了!” 季时月脚下一滑,差点没摔倒。 “皇......皇上,您是认真的么” 宋正阳再说一遍,却有些拉不下脸,他扶着额头一时间不知怎么开口。 季时月看到他的反应,知道他说的问题八成是真的。 “皇上您别急,我先给您把脉看一看。” 宋正阳抬头,见季时月面色如常,悄然松了口气。 他坐在主位,把手放在脉枕上。 诊脉期间,宋正阳心中忐忑不安,见季时月放下手,焦急问道:“如何可还有救” 季时月叹了口气。 宋正阳看到季时月的反应,心中苦涩不已,“罢了,宫中的太医都看不好,朕怎能奢望你一个十几岁的女娃能给朕看好。” 季时月: “我没说我看不好啊。” 宋正阳: “那你叹什么气” 季时月眨眼,“我叹气是因为我想叹气,不行吗” 如果眼神能刀人,季时月已经死好几百次了。 “行了,别给朕耍牙花,你就说能不能治,要如何治疗吧!” 季时月收敛神色,“您这是劳心劳力,伤及根本了。想彻底治好,需戒色戒欲,配以药疗温养一段时间。” 听到能治,宋正阳紧绷的神情松懈下来。 “能治就好。” “具体需要多长时间” 季时月伸出三根指头,“三个月。” 宋正阳喃喃道,“三个月,这么久吗” 国不可一日无君,他能挤出一个月已经是把太后都拉出来的结果,若是要三个月不回京...... 宋正阳不敢想,那时候会乱成什么样子。 一旁的小太监见宋正阳发愁,殷勤献策。 “皇上,您要治病无法回京,可以让那些大臣都过来上早朝呀,虽然不比在京城效率高,但聊胜于无。” 宋正阳眼睛一亮,“在京城也待腻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诸位大臣一同过来散散心。” “届时,还能请季神医治一治他们身上的毛病!” 季时月候在一旁,不敢言语。 这个“毛病”她不知道是什么啊,不敢治。 宋正阳甩袖,“如此就这般安排吧,你下令下去,让众臣速速过来龙山县。” 小太监见皇上采纳了自己的计策,顿时喜笑颜开,“是,皇上。” 宋正阳看向季时月,“我记得你有个县主府吧” 季时月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县主府空着,皇上您随时可以搬进去。” 宋正阳满意的点了点头。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便从屋子出来。 这时候,宋正阳才注意到宋玉瑶。 “玉瑶,你怎么也在这” 宋玉瑶行了一礼,随后解开脸上的面纱,“回父皇,儿臣也是来找季神医治病的。” 宋正阳看到女儿洁净无瑕的脸,有几分诧异,“这丫头,医术还真有两把刷子。” 在院子里的几人闻言,看向季时月的目光炙热几分。 宋玉瑶的脸他们是知道的,自小在娘胎便有那些黑斑,寻遍天下名医也不得而治,季时月这都能治好,还有什么治不了的呢 皇帝看到几人蠢蠢欲动,冷哼一声。 “哼!” “念在你们都是为了看病,朕就不计较之前的事情,若有下次......” 宋正阳把手放在小太监的脖子上,做了个砍头的动作。 小太监哭丧着脸,动都不敢动。 大臣们闻言,纷纷谢恩。 “谢皇上体恤微臣!” “谢皇上体恤!” 宋正阳坐到主位,“行了,你们要治什么病,跟这位季神医说吧,不能坏了人家的规矩。” 几人闻言,充满希冀的看着季时月。 季时月让人搬来凳子让几人坐下,这才道:“几位知道,我这看诊的病人已经排到了三月后。规矩不可破,若是你们想要特例,那就得付出应有的代价。” “代价”伊尚书吞了吞口水。 柳丞相颔首,“规矩自然是不可破的,我们需要做什么,或者是出多少银子,季神医请说。” “往常来看诊的患者,除了需要给一定的诊银以外,还需要出一人去给我种田一个月,你们插队的,所有人都得去种田。” 几人听完季时月的话,面面相觑。 “种田” “让我们亲自去”伊尚书指了指自己。 “是,不止你们要去,皇上也得去。”季时月拱手看向皇帝。 宋正阳:? “你说朕也要去种地” 王总管闻言,忙道:“皇上金龙之躯,岂能干这些粗活季神医,不如让老奴来替皇上吧!” “你自己也要干,怎么替不止你们,你们带来奴仆都要下地种田。” 伊尚书蹙眉,“这田没那么重要吧” 季时月凝眉瞪向伊尚书,“怎么不重要这事关我们大宋百姓的温饱!” 宋正阳听出来了,季时月话里有话。 “事关大宋百姓的温饱怎么说” 季时月拱手,“皇上,前些日子我出海,跟滨海国的人换回一批高产稻种,这些稻种能亩产一千斤。” “一千斤!” 宋正阳噌的站起身,眼里迸发出激动的光芒。 “你所言属实” 季时月颔首,“微臣自是不敢欺君。” “如今这稻种长势良好,微臣能有九成把握,能亩产一千斤。” 伊尚书有些不敢置信,“亩产一千斤你没搞错吧” 季时月挑眉,“诸位若是不信,可移步与我一同去看看。” 宋正阳焦急的出门,“走,速速带真去看看!” 亩产一千斤啊!之前农司研究出亩产五百斤的稻种都让他激动不已,现在季时月说有亩产一千斤的稻种,这怎能让他不兴奋。 他生怕是自己做梦,迫不及待要亲眼瞧见这能亩产千金的稻苗。 季时月闻言,带着几人去了村子里自己的那些田地。 蛮族人已经出现在这里,若是有心的,许是已经发现了这些稻种的不同,仅凭她的一己之力,想要保住这些东西很难。 不过,若是皇帝出手,便问题不大。 几人的马车前脚刚走,去踏青的温淑珍几人后脚便回来了,刚好错过。 ...... “皇上请看,这些便是高产稻苗。” 季时月把众人带到田埂上。 宋正阳蹲下身,细细的打量着这些稻苗。 伊尚书疑惑,“这看起来也没什么两样啊” 季时月走到路边,折了一支野生的稻苗过来,“这是之前的稻种发的稻苗。” 宋正阳接过来,跟高产稻种的对比了一下,发现高产稻种的稻苗枝干比原先的稻苗要粗的多。 而且枝叶都是发亮的黑绿色,长势十分好。 宋正阳看到这对比,手微微颤抖,“这些稻谷,一共种了多少亩” 他以为,季时月最多种两三亩顶天了,谁知季时月接下来的话,差点让他惊讶的滑进田地。 “目前,我们龙山县九成的稻田都是种的这种高产稻种。” 宋正阳脚下一滑,差点摔进田里,幸亏王总管眼疾手快将人扶住。 “你说种了多少亩” 季时月神情淡定,“也不多,约莫就十多万亩这样。” “十万亩!当真” 宋正阳心怦怦直跳。 “自然是当真。” 宋正阳得到季时月的回答,仿佛已经看到了百姓们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的画面。 若是这稻谷真的能亩产千斤,若是真种了十万亩,那这些稻谷就能一举在大宋推广开来。 这般大的功绩,自己日后将名垂青史,成为千古一帝! 宋正阳越想越激动,“丫头,朕问你,这稻种果真能亩产千斤” 季时月笑笑,“亩产千斤还是少的,我种的土豆,能亩产五六千斤,还有红薯能亩产七八千斤。还有我的冬瓜,亩产万斤也不为过。” 柳丞相听着季时月的话,只觉得越说越离谱。 若是说稻谷能亩产千斤,毕竟有亩产五百斤的稻种先例,所以他倒是有几分相信。 说土豆红薯什么的亩产六七千斤,还有那冬瓜上万斤,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他只当季时月在吹牛。 “季神医,你虽医术不错,但是不懂农事,你不知亩产万斤是什么概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