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岁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己养”廖永忠抽了抽嘴角,无语道:“你到底是来当知县的,还是过来养猪养鸡的”

他从来没见过,那位当官的,自己搞这些东西的。

而且,还让自己堂堂侯爷,为他运这些东西……

郑士元两兄弟,倒觉得不错,既然庄浪府有菜人存在,那说明实在是没吃的,自己养些畜牲也好的。

若说平凉府就已经够荒凉了,那庄浪县的县城,就显得有些可怜了。

只见城门口只站着两个官兵,瞧着年纪怕是也有四十多岁了。

‘庄浪县’三字早已褪色,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望城里看去,全是泥巴建的小房子,一间青砖大瓦房也没看到。

哦,有,有点远,瞧着有点像县衙。

“这位……大人,请问您是京城来的,顾知县,顾大人吗”

那两个官兵见顾晨一身官服,连忙上前拱手询问。

“是,辛苦你们了。”

见他们眼下青黑,身上又瘦巴巴的,衣裳上更是充满了补丁。

从前在京城,当京官虽然穷的可怜,可好歹不用穿破洞衣裳,住的也是青砖屋冬暖夏凉。

不但能吃白米饭,隔三差五还能吃顿肉。

可这里……

老朱这摆明了就是想告诉自己,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可是,他却觉得这里虽苦一些,可也不见得不是福呢

“不辛苦,不辛苦。”

其中一个官兵比较聪明,见他们拉着十几辆车,便知道这知县是带了不少好东西来。

“小的这就是去叫温大人。”

既然如今知县大人来了,还带了那么多东西,那欠了几个月的月俸,是不是也该发了呢

实在不行,给点粮食也好啊。

这马上就要到入秋的季节,入秋之后就要入冬了,到时候连野菜都没有,家人吃什么啊

这日子,该怎么熬才好啊。

一行人缓缓入城,越往里走,见到街边百姓苦哈哈的模样,几人的心就跟着越发凉了起来。

郑士元叹道:“县城之中,百姓尚且饿肚子,更何况是乡下的百姓,真是不敢想。”

顾城却不那么认为,他觉得在农业社会之中。

住在乡下,或许尚且还能饱腹,城里住着的反倒是艰难。

“顾大人,可把您盼来了。”

听说知县上任,温县丞差点高兴地把自己帽子跑掉了。

他甚至顾不上行礼,上前便老泪纵横地握住顾晨的手。

“我从至正四年,等到洪武九年,整整等了三十三年,咱们庄浪,可总算是盼来知县了。”

这种交税少得离谱的地方,把人都给压榨死也榨不出油水的地方。

朝廷向来都是不大爱管的,他如今渐渐年迈。

等他死了,这地方就更没人管了。

好在,朝廷终于想起他们,不但派了知县大人来治理,还派了主簿来,这才像个正常的县嘛。

“温大人……”顾晨回握他的手,见他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也是心酸:“咱们县,会越来越好的。”

听到咱们县三个字,本以为新知县不高兴来此地的温知辉瞬间安心,更多的还是欣慰。

“走,大人,我带你们去县衙。”

县衙倒是要比别的房子好些,还是木头和砖瓦建的,虽然不如别的县好,可也是顶好的了。

江浙一带,县衙大概是一万六千多平方的占地面积。

顾晨的县衙只有六百多平,可顾晨已经很满足了。

温知辉不好意思地道:“这县衙,原本是元朝初年建的,后来破败不堪,知道大人要来。”

“还是张大人,自己掏腰包,为大人修缮了一番。”

为的,就是怕这好容易来的县令,到时候跑了怎么办。

“这怎么好意思,改日还得亲自给张大人道谢才是。”

不是搜刮的民脂民膏就好,不然他晚上睡觉会做噩梦的。

不过也是,这里的百姓,还能搜刮出什么来呢

说好听点,这里没经过战乱,说难听一点的话。

这种地方人家敌军烧杀抢掠,都不乐意往这边来。

顾晨坐在堂内,却见跟着温知辉来的那个官兵,不停地冲他挤眉弄眼,可温县丞根本不搭理他。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至尊华娱

至尊华娱

大龙套
这是一个没有潘乐任何痕迹的世界,连他所喜爱的歌曲、电视乃至电影都不存在。所幸的是这个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娱乐圈里该有的人、一个都不少的存在着。他可以一个个把她们..
军史 连载 88万字
韩城之娱

韩城之娱

ZXman
一个男人来到韩国和idol们发生的故事。
军史 连载 1万字
异世之帝王路

异世之帝王路

爱吃三黄鸡汤的孙泉
重生为王子,获得嬴政模板,召唤前世历史人物,孙武,白起,李斯,荀彧,一步步布局,从小国王子幕后黑手到成为神州霸主。
军史 连载 58万字
红楼武状元

红楼武状元

江红辰
一个从事军工研发的理工生穿越红楼世界,成为荣国府旁支子弟贾芸。考武举,做武状元,任一等侍卫,掌锦衣卫……贾芸却不由自主成为天治帝用来对付四王八公的棋子。这是一盘很危险的棋局,他决定力挽狂澜,掀翻这盘棋。文武双全,还会研发火器,这就是他的底气。武能定乾坤,文能安天下。千古第一帝,英雄唯是君。……一入红楼,终生难醒。红楼网文,其实难写。作者君鼓足勇气来写,诸君且看且包涵。
军史 连载 125万字
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

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

南国公子
退伍老兵许良穿越到了大乾朝,开局就要被诛九族!恰逢魏国逼迫大乾,女帝下诏:“若解大乾之危,可免死!”许良:“我有一计可解魏国逼迫。”女帝:“何计?”“此计名为换国之计,魏军来攻时,放弃守城。魏军攻河西,我大乾取河东,他到我家来,我到他家去……”魏国之危遂解。女帝:“虽解魏国之危,楚国又来。可有退敌之策?”许良沉默。“若解大乾之危,可免流放!”“有计,名为引水绝户之计。可在楚国江水上游蓄水筑坝,掘堤
军史 连载 1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