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关羽不动声色地捋着长须,丹凤眼微眯;张飞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溜圆,在诸葛亮与少年之间来回逡巡;庞统那张异于常人的面容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意,凑近身旁的羽扇谋士低语道:"孔明啊,看来你们诸葛家的玉麒麟不请自来了。" 张松暗自诧异,目光在少年与刘备之间来回打量,心中揣测莫非这是主公的骨血 此刻备受瞩目的少年从容迈步,衣袂飘然间向着众人依次行礼:"晚生诸葛川,拜见皇叔,见过诸位叔伯。"当目光触及那位鹤氅羽扇的俊朗文士时,少年突然伏地行大礼:"孩儿拜见父亲!" 张飞见状嘴巴都快咧到耳根,庞统的嘴角噙着促狭的笑,而那位被称作"父亲"的谋士依旧保持着云淡风轻的姿态,唯有羽扇轻摇的节奏似乎乱了半分。 一座城池 一群志士 一位少年 汉末乱世的烽烟长河,在诸葛川向诸葛亮俯身行礼的瞬间,仿佛凝固了片刻,而后继续向前奔流。 浪花飞溅处 映出少年初入蜀汉时的青涩模样 …… 城门外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诸葛亮身上 刘备并未越俎代庖去搀扶诸葛川 他明白——这是军师的家事 立于刘备身侧的张松,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原来…… 这少年并非刘皇叔之子,而是孔明的血脉 可惜! 此子目光如炬,面对众人审视仍镇定自若,若为刘皇叔嗣子,日后必成明主 略通相术的张松想到此行目的,心中暗叹 倘若刘备有位少年英才为继 他迎接刘备入主荆州的决心将更为坚定 更甚者 一位杰出的继承人 足以保他西川张氏三代基业不衰 "起来吧,孩子" 诸葛亮上前 左手轻按诸葛川肩头 右手羽扇虚托 将少年扶起 待诸葛川站稳 这位卧龙先生仔细端详片刻 温声道:"稍后随我入城" "正好" "引见主公与关张几位将军" 这是要将他正式引荐给蜀汉众人 这位收养他的义父的确真心将他视为己出。 否则也不必做到如此地步。 念及此处,诸葛川立即恭敬回应:"孩儿定当谨记父亲教导。" 语毕,他便规规矩矩侍立在诸葛亮身后,俨然一副恭顺孝顺的模样。 目睹这对诸葛父子相认的刘备此时开怀大笑:"哈哈哈!今日可谓是双喜临门!" "既得与永年先生相见,又见孔明收得佳儿,今日定要痛饮庆贺。" "贤侄且上前来,让伯父好好看看。" 说话间,刘备亲切地向诸葛川招手示意。 其言谈举止间自然而然以长辈自居,全然将这个养子视如己出。 并未因其养子身份而有丝毫疏远之意。 诸葛川并未立即上前,而是先以请示的目光望向诸葛亮。 并非心存顾虑,只是不愿显得过于冒失。 若依他本心行事—— 面对这位汉末枭雄,他定会热情得令刘备都招架不住。 "川儿,主公唤你便去吧。"诸葛亮出言道。 得到养父首肯,诸葛川不再迟疑。 他从容走至刘备跟前,恭敬行礼道:"侄儿诸葛川,拜见伯父!" 他并未以"主公"相称。 既然刘备以长辈自居,若他仍拘礼于主臣之别,反倒显得不识抬举了。 "哎!" 刘备欣然应声。 目光不经意掠过少年腰间佩剑时,发现竟是赵云惯用的青釭剑,不由诧异地望了眼魏延身后的赵云。 旋即, 这位明察秋毫的君主立即会意地在身上摸索起来。 刘备随手解下腰间的龙纹玉佩,轻轻摩挲后递了过去。 "初次见面,我这个做长辈的竟忘了准备见面礼。" "这玉佩是当年在许都蒙难时,天子亲手所赐。" "今日便赠予贤侄了!" 不容推辞的架势里,刘备直接俯身为少年系上玉佩。诸葛川望着眼前这位毫无 架子,反倒像邻家叔伯般的乱世雄主,心底泛起涟漪。 这便是汉昭烈帝独有的气度。 寥寥数语便让人心折。 纵然是穿越而来的他,此刻也真切体会到了史书所载的昭烈魅力。后人总将蜀汉传奇归于赵云长坂英姿,孔明博望烽火,翼德当阳怒吼,云长襄樊水战...... 但此刻少年忽然明了: 所有传奇的源头, 都始于这位俯身为他系玉佩的长者。 也随白帝城的悲风, 永远定格在了章武三年。 后来那些被称为"季汉风骨"的岁月, 不过是... ... ... ... 曲终人散的余韵罢了。 他看懂了,为何诸葛亮、关云长、张翼德、徐元直、庞士元、赵子龙、魏文长这些旷世奇才,都愿死心塌地追随刘玄德! 说穿了。 还不是因为这要命的吸引力! 诸葛川心里虽不情愿承认,但不得不服气...... 就在这一刻。 那点自穿越后就萦绕心头的"投曹"念头,彻底消散了。 曹操再好。 终究遥不可及。 就像痴汉梦里求而不得的朱砂痣。 眼前颠沛流离的刘备。 却是实实在在能抓住的机遇。 就像......狗碗里热腾腾的肉骨头拌饭! 帐内。 正为诸葛川系御赐龙佩的刘备,敏锐觉察到少年情绪波动。 虽觉诧异却未深究。 只当是年轻人面见大人物时的紧张。 ...... 少顷。 刘备抚掌而笑。 "好!这龙佩遇上贤侄这般人物,反倒更显光彩了。" 分明是说玉因人称贵。 话里话外不着痕迹地抬举诸葛川,又轻描淡写化解了御赐之物的沉重。 更透着明明白白的器重。 往后荆州地界上,若有人敢因养子身份看轻诸葛川...... 就得先掂量掂量他这位荆州之主的态度。 毕竟。 这少年是他刘备当众认下,亲手赠玉的子侄。 话音才落,帐内附和声四起。 "噗嗤!" "大哥讲得在理。" "诸葛贤侄这般玉树临风的品貌,倒叫张某忆起少年风采。" "遥想当年......" "咱在涿县城里也是数得着的俊后生!" 张飞拍着胸脯嚷道。 这番狂言惹得众人暗自啐唾,继而哄堂大笑。 ——张老三这副尊容,也不寻块铜镜照照 若寻不见铜镜,岸边便是江水。 就算对着江面撒泡尿,借水照影也成哪! 诸葛亮眼波微转,似笑非笑地睨着张飞。 方才这莽汉唤"诸葛贤侄"时,目光分明落在自己身上,而非新收的义子诸葛川。 这教他如何不起疑...... 定是这粗汉暗地里要占便宜,报复往日在自己手中吃的闷亏。 尤其见张飞躲闪视线,刻意扭头回避的模样。 诸葛亮愈发笃定心中揣测。 客座上的张松随众人笑过一阵。 待笑声渐歇。 这位早看出少年郎非池中物的西川来使温声道:"小郎君此番初见仓促,张某未曾备礼。" "不若这样......" "待日后郎君游历西川,叔父再补份厚礼可好" 话里话外,分明藏着机锋。 既是说与诸葛川听。 更是说给刘备及其帐下文臣武将听的。 张松话音刚落,诸葛川尚未表态,立在人群中的庞统先露出了几分跃跃欲试的神情。 这倒怪不得庞统沉不住气。 毕竟先前同行时,张松始终守口如瓶。 这位凤雏先生万万没料到—— 张松竟会在此时突然松口。 当下庞统恨不能代侄儿应下,拳头攥得直冒汗,暗自在心里念叨:"好川儿快答应!只要你点头,叔父那些你从小惦记的桂花陈酿全归你!" 另一边的刘备同样心头一震,但他并未催促,只是默默替诸葛川整理衣襟。虽渴望西川,却也不愿利用晚辈达成目的。 在场众人神色尽落少年眼底。听出张松弦外之音,诸葛川险些笑出声——这帮长辈竟当着他的面打起哑谜,真当他不明白么 心念一转,少年顿时绽开天真笑容:"叔父说话算话侄儿生在荆襄长在江东,还未见过蜀地风光呢!改日若去西川讨礼物,您可要备好——" "要是赖账,少不得要请父亲和刘伯父、关伯父、张伯父......"他掰着手指数到一半,忽又狡黠地补充:"对了,还有庞叔父、魏叔父、赵叔父都来评理!" 话音刚落,全场鸦雀无声。 刘备僵在原地:"......" 众人一时无言。 面对诸葛川明亮的笑容,张松心头猛然一颤。 难道这少年... 竟能洞悉我话中玄机 他不禁暗暗惊疑。 ——"当真只是巧合" 张松暗自思量。 此行秘密来访荆州,这少年岂能知晓 可那对白牙愈发明晃晃的,衬着张松复杂的心绪。 在场众人皆面露异色。 这般对答... 未免太过精妙。 庞统自忖年少时,也未必有此急智。 这哪是对答, 分明是料敌机先。 纵使此刻有人说... 这少年早参透西川之谋,庞统也会信上三分。 不同于庞统的惊喜交加。 诸葛亮在短暂惊讶后,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诸葛川。 忆起兄长诸葛谨尚未出仕江东时,自己与这个"儿子"的相处点滴... 他骤然发觉低估了这个孩子。 "原来如此。" "这些年他一直在韬光养晦。" 想起兄长提及长子时,眉眼间掩不住的骄傲... 此刻。 诸葛亮豁然开朗。 终于明白为何在书信商议过继子嗣时,兄长总再三提及川儿之名。 "兄长啊,您这是将诸葛家的麒麟儿托付于我了!" 诸葛亮心底暗叹。 他已洞悉所有。 当然。 看透 的不仅诸葛亮,另有二人。 其一乃赵云。 甚至。 当张松方才那番话刚出口,赵云便已默默别过脸去。 即便那时诸葛川尚未应答。 赵云已预见到接下来会是何等...打脸场面。 莫名地。 他忽然觉得"打脸"二字形容此刻张松,竟是格外贴切。 嗯。 形容方才的文长,似乎也很恰当。 "文长当真可怜!" 赵云悄悄瞥了眼魏延。 另一个看穿 之人... 非是旁人。 正是魏延。 此刻魏延眼角微颤。 望向张松的目光充满怜悯。 在早已看穿其底细的诸葛川面前,张松的表现活像跳梁小丑。 魏延正暗自为张松感到几分同病相怜时,忽觉眼前场景似曾相识。 这不就是方才自己面对诸葛川时的翻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