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闻得此言,诸葛伯治微微颔首。 他开口道:"叔父所言极是。有关将军与庞先生,或是家父出手,那张鲁根本不堪一击。" "甚至——" "小侄敢断言,关将军统帅的大军定能势如破竹,一举扫平张鲁。" "最不济,也能让张鲁毫无喘息之机。" "但——" "关将军虽能如此,却不可如此。" 能却不可为。 这番看似矛盾的话,反倒让刘备困惑不已。 "贤侄此话怎讲" 刘备向来虚心求教。 在诸葛川面前,他从不摆架子。 少年闻言浅笑反问:"叔父想过没有若关将军剿灭张鲁太过顺利,您日后以何名义带兵入蜀" "因此!" "前期作战须势如破竹,方能安刘季玉之心。" "后期却要佯作战事胶着,好为您入蜀制造由头。" "呵!" 诸葛川攥紧拳头斩钉截铁道:"必须营造这般局面——" "关将军奈何不得的汉中守军,您来就能攻克!" "关将军除不掉的张鲁,由您来除!" "益州祸乱,唯大汉皇叔能定!" "叔父请想——" "既已做到这般地步,那刘璋还好意思处处防备您吗" 说这话时,少年虽在询问刘备,目光却始终望向诸葛亮。 自献策伊始,他这番长篇大论,皆为回应父亲方才所提之策。 "接着呢" 这次发问的是庞统。 听完诸葛川的论述,这位凤雏先生已露出玩味神色。 面对庞统追问,少年从容反问:"恕小侄冒昧——以关将军心高气傲的性子,岂会将刘季玉这等庸主,乃至益州众将放在眼里" 诸葛川这番话让庞统眉头一挑,心想这小子胆子不小。 不过表面上,庞统只是淡淡回道:“应该不会。” “以关将军那斜眼看人的脾气,他能把刘璋和益州将领当回事就不错了。” “当然,这话也就是今晚在这儿说说。” “出了门我可一概不认,可不想被关将军的青龙偃月刀惦记上。” “要是关将军真从哪儿听说了,哼,我就说是你诸葛伯治传的。” 诸葛川:“……” 这位凤雏倒是滑头,提前找好了垫背的。 他无语地瞥了庞统一眼,玩味地说道:“庞叔父,您真是凤雏说是苟犬我都信。” 不等庞统反驳,诸葛川便转向刘备,正色道:“关伯父的傲气是分场合的。” “比如,等刘伯父带兵入益州,却尚未兵临成都时,关伯父的傲病……恰巧……犯了。” “恰巧”二字,他咬得极重。 在场众人都不傻,自然听得出其中深意。 “即便关伯父没犯傲病,我想……” 诸葛川意味深长地看了刘备一眼。 “届时也会有益州将领嫉妒关伯父的功劳,暗中勾结张鲁谋害他。” “关伯父兴义师入蜀,却遭益州军暗算,岂能忍” “一怒之下挥师南下,找刘璋讨个公道,合情合理。” 他继续道:“到了那一步,就算刘璋有心安抚,他手下的人也不会答应,必定调兵围攻关伯父。” “即便刘璋的臣子不肯罢休,但张松……一定会从中煽风 。” “那时——” 诸葛川目光灼灼地看向刘备。 “伯父此刻兵发益州途中,眼见关伯父这般生死之交遭此折辱,性命堪忧,岂能不去寻刘益州讨个公道” “正是。” “天道大义已在伯父掌中,理亏之人必是那刘季玉无疑。” “待那时机成熟。” “关伯父引兵自汉中南压成都,您自东线进逼益州,形成犄角之势......” “且慢,再算上张松、孟达为内应。” “届时内外呼应,两路并进,益州便可收入伯父囊中。” “此乃。” “小侄为伯父谋划的进退得当,攻取西蜀之策。” 言毕,诸葛川又向刘备附耳道:“与庞叔父之计异曲同工。” “伯父若用此策,切莫告知关伯父,小侄正要借他那股宁折不弯的傲气。” “总归。” “出了这个门,小侄绝不会认账。” 庞统:“......” 此子当真奸猾似鬼!!! 诸葛川末尾的戏谑之语虽显跳脱,但其前番谋划却令刘备三人茅塞顿开。 平心而论。 诸葛川这番见解既弥补了诸葛亮策略的激进,又调和了庞统计谋的保守...... 在刘备听来,简直犹如旱地惊雷。 此刻的刘备只觉得。 这位贤侄的每句话都戳中了他的心思。 至于言语间对云长兄长的算计。 刘备全然不以为意。 若诸葛川每次觐见都能献上如此良策。 刘备甚至觉得,即便让他把二弟云长唤来,任凭这位贤侄剪去云长最珍视的美髯也无妨。 “孔明,士元,备今日方知......” “原来。” “我已经老了。” 伯治这一席话,犹如钱塘江潮般气势磅礴,让听者既感惭愧又心生欢喜。 刘备丝毫不掩饰对诸葛川的欣赏,越看这位少年才俊越是喜爱,最后竟感叹道:"此子日后必为上将军之资。" 这个评价着实不低。须知刘备向来以知人善任着称,很少给予如此高的赞誉。更难得的是作为一方之主,倘若日后真能成就霸业,这番评价极可能成为现实。 当然,前提是诸葛川不要自毁前程。 "主公过誉了!"诸葛亮连忙谦辞,"犬子哪当得起如此评价。臣只盼他助主公 汉室后,能随臣回南阳种种地、修修草庐便心满意足了。" 刘备闻言摇头:"孔明啊,莫非在你眼中,刘某就是这般刻薄之人"说着眼中掠过一丝黯然,"可惜当年南渡时小女被曹军掳去,否则定要让伯治做我的东床快婿。" 此前刘备对诸葛川的看重,或许还有诸葛亮的缘故。 但此刻—— 听完诸葛川这番超越卧龙、凤雏的伐蜀之策后,刘备的欣赏已与诸葛亮无关。 他是真心认可诸葛川,决意拉拢这位后辈。 绝非表面客套。 “主公所言极是,是亮思虑不周。”诸葛亮苦笑着应下刘备的“责备”。 庞统则直率得多。 趁刘备与诸葛亮未留意,他冲诸葛川眨了眨眼,满脸幸灾乐祸—— 像是揶揄:“好小子,差点当上主公的女婿!” 可惜他那张“独特”的面容,配上挤眼的动作,着实令人毛骨悚然。 好在诸葛川自幼与他相熟,早已见怪不怪。 换作旁人,怕是要吓得失态。 堂中,诸葛川对庞统的调侃视若无睹。 他亦未沉溺于刘备的赞誉。 待二人话音落下,他再度语惊四座—— “伯父以为侄儿言尽于此” “方才所谈仅是伐蜀之计,而安蜀之策……” “尚未道出。” “不知伯父可愿再听” 说罢,他望向窗外—— 夜色已深,万籁俱寂。 话音回荡堂内,清晰可闻。 (刘备岂会无暇! 刘备心中巴不得立刻回答诸葛川的问题。 别说是此时才刚过三更。 就算此刻要与诸葛川畅谈益州三天三夜,他也一百个情愿。 然而—— 话到嘴边,他终究还是迟疑道:"伯治,现在谈及安定益州的方略,会不会早了些" "毕竟……" 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这益州,眼下可还没到咱们手里呢。" 刘备向来务实。 对于诸葛川所说的攻取益州后的治理之策,他虽有兴趣,但说实话…… 这份兴趣并不算大。 诸葛川察言观色,当即明白伯父会错了意。 "伯父,您莫非以为侄儿说的安蜀之策,是指夺得益州后如何治理" 他含笑反问。 "不然呢" 刘备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话刚出口,他便意识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 短短一夜间,他已记不清被这侄儿惊到第几回了,只得无奈摆手:"伯治贤侄,有话不妨直说。" "别跟伯父绕弯子。" "否则——" 他故作狠色,"信不信我这就把你议论云长心高气傲的事告诉他" 这还带威胁的 诸葛川露出委屈神色,只得点头:"好罢,既然伯父发话,侄儿便直言了。" "不过——" 他转向诸葛亮和庞统,"若说错了什么,还请父亲与庞叔父及时指正。" 诸葛川精心铺垫后,正色回应:"伯父容禀,小侄所言'安'字,非指治政 之道。" "益州治理有家父、庞叔父及孙公佑、简宪和诸位先生坐镇,更有张松、等才俊相助。" "此中任何一位的治国之能,皆胜小侄十倍有余。" "在诸位大贤面前,小侄岂敢班门弄斧。" 这番谦辞虽含自贬之意,却是不争事实。即便身为穿越者,他亦不敢妄言能在文治领域超越这些当世能臣。 席间刘备闻言颔首,目露赞许。在他看来,怀才不傲方堪大任。若此子能持守此心,将来成就恐非止于将才,而是…… ——统领三军的帅才! 恍然间,刘备仿佛在青衫少年身上,窥见了当年赤壁之战时周郎挥斥方遒的英姿。 "伯治既非指益州治理,"刘备不由追问,"这'安'字究竟作何解莫非别有深意" 诸葛川展颜一笑:"确如伯父所料。" "您方才所虑乃取蜀后政务,而小侄所言'安'——" 他忽将语调转为沉凝:"乃是伐蜀之前的'军心安',更是..." "高枕无忧之'安'!" 话音方落,不仅刘备神情怔忡,连庞统亦露出思索之色:"小川儿之意莫不是..." "难道我们在伐蜀之前,还得先和北边的曹军干一场" "并非叔父有意抬高敌人,实在是镇守襄阳的文聘、曹仁都不是好对付的。" "此二人最擅防守,若想攻取必付出惨重代价。" 诸葛亮虽不像庞统那样直接质疑诸葛川,却也轻声劝道: "伯治,用兵之道需三思。" 说罢便不再多言。 诸葛川听罢再次摇头: "非也!" "父亲、庞叔父容禀,我说的军谋并非要在襄阳与文聘、曹仁交战。" "而是......" 他将手臂高高抬起指向北方: "要在更北面。" "今年秋天在关中司隶一带,甚至直抵长安城下与曹操决战!" 在北方长安城下决战 刘备听到这番惊人之语,几乎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这位侄儿当真敢想。 若说在襄阳与文聘、曹仁交战......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午夜惊魂直播

午夜惊魂直播

天才疯子
你们听说过凌晨三点直播间吗?据说,只有将死之人才能看见,而我不幸目睹过一次……
其它 连载 7万字
恶魔交易所

恶魔交易所

郭家
有这么一家交易所。有人说那里是天堂,因为在那你能得到所有渴望的东西,无论是金钱、爱情、才华、美貌、或者寿命……有人说那里是地狱,因为你所渴望的东西,不是免费,这个交换代价会逐渐腐蚀你的灵魂,直到毁灭……----------------------------------------正版QQ群:163630452------已有完本书籍《茅山禁忌》《我的阴阳笔记》《天师传人》!
其它 完结 10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