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操率军进入曹阳城后,径直前往县衙。未及召集众将商议明日作战计划,忽有城中小吏前来密报。 曹操心生好奇,命许褚将此人带至跟前。一名身材瘦小、形容猥琐的男子跪伏在地,谄媚道:"小人吴元,有要事禀告丞相。" 见此人奴颜婢膝之态,曹操眼底掠过一丝厌恶。以他当朝丞相之尊,自然一眼看穿此人品行。但仍和颜悦色道:"既有密报,但说无妨。若属实,本相必有重赏。" 吴元闻言大喜,急忙道:"启禀丞相,逆贼马超、韩遂军中粮草不足,难以支撑十日。此乃小人亲耳听闻。" 说罢便将所知细节和盘托出。岂料曹操突然拍案怒喝:"大胆!军粮数目乃军中机密,岂容你这等小卒知晓分明是敌营细作,意图诱我中伏!" "许褚,拖出去斩了!"曹操厉声喝道。吴元顿时吓得面如土色。 吴元抬头,只见身材魁梧的许褚正一步步逼近,顿时浑身发颤,拼命向曹操叩首。 “丞相!小人绝无半句虚言!” “即便您不信……对了!” “西凉军撤退前曾搜刮城中富户的粮食,他们也能为小人作证!” 眼见许褚越走越近,吴元双腿一软, “嗯” 一阵腥臊味飘来,曹操皱眉掩鼻,挥手道: “许褚,带他下去!” “临行前赏百金。” “是!”许褚斜睨着尿湿裤子的吴元,满眼不屑。 就这点胆量,也配邀功 他一把揪住吴元后领,如拎鸡崽般将其拖出大堂。 待许褚退下,曹操目光扫过始终沉默的贾诩、程昱、荀攸与司马懿。 “此人所述应当不假。” “马超自弘农撤军,除因我军增援迫近外……” “更关键的是粮草匮乏。” “否则,以那‘马儿’的性子,断不会退得如此利落。” 程昱等人纷纷颔首——此前他们亦觉马超退兵过于反常。 “丞相!” 司马懿忽然出列,拱手道: “既知敌军缺粮,懿有一计……” “可一举歼灭西凉贼寇!” “愿立军令状为证!” 【 "若战而不胜,末将甘愿献上头颅!" 平阳城。 议事厅内,沉默多时的司马懿突然开口。 只此一言—— 便押上了性命! # 将军府衙。 司马懿的话音砸落,满堂死寂。 "末将有破敌之策!" "愿立军令状!" "请斩吾头!" 字字如雷—— 曹操、贾诩、程昱、荀攸四道目光骤然锁住司马懿。 当"破敌"二字响起时,曹操与贾诩的指节同时泛白。 相似的豪言,他们早已听腻了。 可这次—— 他们看见一条昂起头颅的毒蛇! 两人眼底同时闪过寒光: 仲达这是要...... 报那断根之仇! 曹操按住腰间的倚天剑:"愿闻其详" 贾诩闻言垂首。 程昱刚要劝阻,却见主公缓缓摇头。 丞相,在下有一计…… 敌寇未必知晓我军已掌握其粮尽之事。 即便得悉。 亦不足为虑! 因马贼粮草短缺,实乃众所皆知。 依此情形,明面上可由您亲率主力徐徐推进,尾随敌军制造我军不敢强攻之假象。 暗地里。 可遣一支奇兵,取道曹阳...将军城西北的风陵渡口,渡过黄河后北上蒲坂津。 过蒲坂津后。 转道向南,再渡渭水,直取潼关后方。 于要道设伏,断其归路。 东有我军主力追击,西有奇兵截断退路,内部又粮草告罄! 三面受敌之下,马、韩二贼纵有潼关天险,又能坚守几时 潼关一破,关西大地再无人能阻丞相天兵。 司马懿从容陈述着这份正奇相佐的谋略。 然而。 曹操听完却神色凝重:仲达可曾想过... 若要实施此计,奇兵必须昼夜兼程! 日行百里尚且不足。 否则难以在敌军察觉前完成渡河、绕袭的谋划。 这仅是前提。 关键在于。 奇兵深入敌后扎营后,将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若马韩联军全力围剿,或我军主力未能及时攻破潼关,这支奇兵必将全军覆没。 如此险局,当作何解 曹操深谙兵法。 寥寥数语便点破司马懿计策中的关键。 此计虽妙。 却难解其险。 司马懿进言道:“禀丞相!” “急行百里,绕至潼关断敌后路,仅需五日。” “选三十万大军中的精骑,足可胜任。” “沿途多为我军辖地,补给无忧。” “所需兵力亦无需太多。” “择精锐善骑者……” “三万即可。” 司马懿未提八千或五千之数。 面对十余万西凉军,兵力过少即便突袭成功也难奏效。 敌军可凭数量优势消耗。 三万! 是此计的最低要求。 随后。 司马懿转向曹操,“至于孤军深入恐陷绝境之忧……” 话音未落。 司马懿伏地叩首。 “懿 率军奔袭,若败,当以死报丞相知遇之恩。” “若成。” “只要懿一息尚存,必在潼关以西恭候丞相大军。” 帐内,曹操注视着神色坚毅的司马懿,目光深沉。 确然。 他心动了。 同时明白,遭受宫刑后的司马懿已走向偏执。 若断然否决。 此人恐将彻底废去。 举目西望。 曹操仿佛看见诸葛亮撤往潼关的身影…… “诸葛孔明,你当真给曹某出了道难题啊!!” “你!” “可曾算到司马仲达此计” 收拢思绪,曹操扶起跪地的司马懿。 曹操见司马懿面露疲态,便命侍卫带他下去歇息,并约定傍晚给出答复。 待司马懿离去后,曹操回到主位长叹一声,征询贾诩、荀攸和程昱对司马懿计策的看法。 贾诩神色淡然,吃过诸葛川的亏后已无意再参与战事,且未被点名,便选择明哲保身。荀攸虽持反对意见,却也沉默不语,以此表态反对。 程昱则上前进言,认为或可一试,但仅派司马懿一人领兵不妥,建议增派将领辅佐。 四位谋士的态度已然明朗:两人反对,两人赞成。最终决断再次落在曹操肩上。 曹操内心矛盾重重,既想出兵,又被某种不安所扰;若不出兵,又难消心中不甘。他未理会议事堂中的众人,背着手走出门外。 恰在此时,许褚押着吴元离开后返回,见堂内众人沉默、主公神色忧愁,不禁困惑起来——究竟发生了何事 许褚心中虽有疑虑,但他有个优点——只要曹操不开口,他绝不多言。默默跟在主公身后,如同一道影子随曹操在城中闲步。 不知走了多久,二人登上将军城城墙。曹操突然止步,转身凝视许褚:"仲康,你以为某是否该主动出击那马儿" 许褚明显一怔,摩挲着后脑勺憨笑道:"主公问错人了,该请教几位军师才是。俺许褚是个粗人,不懂大道理。不过..."他忽然眼神悠远,"当年在许家堡时,常有暴怒的公牛伤人。起初俺年少力弱,差点被牛角捅穿肚皮。后来俺天天跟它们较量,那些畜生见了我..." "都夹着尾巴逃了!"许褚眼睛一亮,"末将琢磨着,对付马超也是这个理儿!" 这番话令曹操恍然大笑:"好个憨货!反倒比某更通透。不错!何须畏惧那马儿大不了再败一次,我曹操输得起!" 夜幕笼罩将军城时,曹操率许褚与贾诩、程昱、荀攸等人为司马懿、张合及三万精锐饯行。"仲达,全仰仗你了!" 潼关城下,曹操凝视远方: "我在此处静候捷报!" "只需截断敌军退路……" "纵使以头颅撞开潼关城门,也定会率军与你汇合。" 司马懿郑重叩首: "丞相宽心!" "微臣必不负重托!" 言毕翻鞍上马,长鞭直指风陵渡: "全军开拔!" 张合向曹操抱拳致意,旋即率部疾行。 夜色掩护下,三万曹军悄然向西北进发。 夏夜深沉如墨。 五更时分,半轮残月高悬,星子明灭不定。 原野间蟋蟀清鸣,衬得夜色愈静。 忽然急促马蹄声划破寂静,惊飞草窠中栖息的燕雀。 联军后卫驻地,巡骑察觉异动。 见来者身着己方铠甲,便放松警惕。 信使入营不久,沉睡中的诸葛川被亲卫唤醒。 未及更衣,帐外已传来急促脚步。 马超满面喜色闯入: "伯治神算!曹阳城外果真擒获曹军踪迹,三万兵马趁夜脱离本阵!" "他们的行军路线正朝着黄河北岸而去。" "看来..." "曹操与你之前的谋划不谋而合。" "不过..." "你提出的上策是让我绕到潼关后方突袭,曹操却要反其道而行。" "以你之见,我军现在该如何应对" 马超目光炽热地望着尚未穿戴整齐的诸葛川,恨不得上前拥抱。 被这样热切的目光注视,诸葛川只觉浑身不自在。 若非知晓马超没有特殊癖好,他早就将其驱逐出去。 即便如此,诸葛川仍没好气地说道:"总得等我穿好衣裳再议。" "难不成要我衣衫不整地讨论军务" "还请孟起将军先把营帐内的灯烛点上。" 马超自然满口答应。 他拍了拍额头,立即照办。 趁着这个间隙,诸葛川迅速整理好衣冠。 片刻之后。 二人相对而坐。 案几上铺展着军事地图。 看着欲言又止的马超,诸葛川轻声道:"现有上、下两策,孟起可愿一听" 这话让马超想起初次相见时的情景。 他佯装怒道:"好个狂妄之徒,莫非以为我不敢杀你" 话音刚落,自己先笑出声来。 摆手道:"伯治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诸葛川这才说道:"先说下策..." "立即唤醒全军,火速赶往黄河渡口..." "就是地图上这个位置。" 衣袖轻拂,诸葛川指尖不偏不倚落在舆图标注的风陵渡三个小字之上。 "在此处埋下伏兵,待曹军半渡之时突击。纵不能尽数剿灭,亦能令其元气大伤。" 他微微一顿。 "不过——" "断后军队突然消失,曹阳守军必然警觉。" "若被识破此计......" 竹简上的墨字似乎突然洇开,化作四个沉重的字眼映在马超眼底:前功尽弃。 帐外更漏声里,"下策"二字轻飘飘落地。 马超握紧的拳头骨节发白。他原想即刻挥师截杀那支孤军,却见诸葛川眼中噙着未尽的筹谋。 "伯治!" 银甲将军忽然笑叹:"你定是把好棋留在最后了。" 诸葛川袖中手指轻叩舆图边缘。 "上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