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尔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所以问太子妃,也是想问她想不想先回娘家一趟,去见见自己的亲族 太子妃摇头,她深知太子的想法,否认了。 “不着急,我们不是要在大清停留很长时间吗之后有的是时间去见,不急于这一时。” 听着太子妃的话,胤礽拍拍他的手,表示歉意。 不过,说起时间,又笑着说道:“是啊,我们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就怕小鱼儿那小丫头等不及!” 要知道,他们还未出发呢,小丫头就不断嘱咐他们要按时回来。 简而言之,她不想加班。 听到胤礽提及小鱼儿,太子妃也跟着笑了起来。 “确实!” 与太子不同,太子妃与与大福晋和几个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多。 也更加熟知小鱼儿的心性,知道他们此次留着小鱼儿监国,确实是让那丫头受累了。 夫妻俩笑过之后,便一直在驿馆等着消息。 直到,皇宫里传来旨意,邀请大夏国国主会谈。 而这次的见面,只有胤礽一人应约。 走在紫禁城的宫道上,胤礽的心情很是难言。 他的前半生,都被困在这四四方方的地方。 抬头看到的,是仅有的那方天地。 低头接触的,也都是皇权中心的各种勾心斗角的人和事。 胤礽的这一生,缺憾有,幸福也有。 在这里,他体验过各种经历。 得到过,也失去过…… 可时移世易,再次回到这里,胤礽的心情,却不似之前那样憋闷。 他心中的那些抑郁,早已在多年征战时,挥洒殆尽。 有的,就只有对生命的敬畏和满足。 在经历过叛逆之后,他的人生,他更加富足和精彩。 紫禁城没有关住他飞扬的心,大清他没有将他束缚在太子的位置上。 胤礽曾听小鱼儿说过,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而他胤礽,在没有了之前的荣光之后,还可以亲手给自己打造一个身份出来。 这次的回家,对于胤礽来说,更像是对过去的一个告别。 他不再是之前的太子胤礽,而是……大夏国的国主胤礽! 等跟着内侍进入乾清宫书房,胤礽看着一早等在那里的皇阿玛,心里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不过,这次不等对方开口,胤礽便先一步行礼,下跪。 “儿臣……胤礽,参见皇阿玛。祝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样的话,胤礽此前也说过无数次。 可这一次,跪在地上的胤礽在心里也跟着念着。 心里祈祷,若是可以,希望他的皇阿玛可以长命百岁,一生无忧! 作为儿子,他如此真诚的祈祷着。 康熙大马金刀的坐在自己每日批阅奏章的位置上,看着远远走进来的胤礽。 不似年少时的青涩,却也已经长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 一个……见过血的男人! 对于胤礽,康熙自然是十分疼爱的。 他一手养大的孩子,有点病痛什么的,他都心疼的不行。 小时候生病,康熙都要召集所有御医为其诊治。 更别说种痘时,康熙更是时时看顾着。 那个一直被他护在羽翼下的孩子,到底是长大了。 康熙的眼中,种种情绪翻涌。 再次听到胤礽这自称,康熙都有些恍惚。 他离家的孩子……终于回来了! 他让所有人都不去提及胤礽,可他自己,又何曾忘记过自己的孩子 不管是昔日的毓庆宫,还是后来的太子府,全都原封不动的留着。 每日都有奴才去打扫,就怕长时间没人管,那些屋子会落败。 甚至,在极为想念胤礽的时候,康熙还会私下去太子府待一段时间。 去看看太子生活过的地方,想象一下曾经太子在那里生活的场景。 感受着太子曾经接触过的东西,就好像太子还在一样。 可是,他心里清楚,太子离开了大清。 他的孩子,他一手养大的孩子,终究羽翼丰满,翱翔天际。 他作为老父亲,阻止不及,便只能放任。 如今……雄鹰归巢,却也带着自己的骄傲。 看着这个比肩自己的儿子,康熙的心里,逐渐被骄傲所代替。 他的孩子,自然是最好的。 “起!” 作为儿子,胤礽给康熙行礼、叩首。 作为父亲,康熙满眼欣赏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慢慢起身。 曾经的那些礼教,让太子的动作看着更加有气势。 在父与子、君与君之间,胤礽在站起身时,也只是以一个男人的身份,来面对自己的父亲。 他的视线,没有了之前的那种仰望。 两人对视间,胤礽的直视目光,更让康熙明了,他的太子,早已没了束缚和枷锁。 太子的身份对于胤礽来说,已经是过去式。 现在,他是胤礽。 既是康熙的儿子,也是大夏国的君主。 想清楚后,康熙慢慢起身,朝着胤礽走去。 站在胤礽面前,康熙近距离的打量着自己的儿子。 看着那张比之前坚毅的脸,康熙是有些怀念的。 他伸出手,在胤礽的肩膀上轻拍几下。 “回来……就好!” 对于康熙来说,能够等到两个孩子安然回家,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比起康熙的内敛,在接受了西洋文化的胤礽,最终还是没忍住,在听到那句“回来……就好!”的话后,半步上前,伸出双手,一把抱住了自己的父亲。 “皇阿玛!” 这声皇阿玛,胤礽叫的有些哽咽。 在打算离开大清时,胤礽对于康熙就有着各种不舍。 可是,他对于自己那时的现状,也生出隐忧来。 他不敢去赌一个可能,就怕会直接覆灭,祸及自己的妻儿。 在皇家,亲情是有,却不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胤礽在深思后,还是决定叛逆一次。 而这一次,他没有选错。 只是,在海外的日子,并不轻松。 每当思念故土时,他都会在心里念一声:皇阿玛! 可是,他思念的人,在大清,距离他千里之遥! 他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每当想要放弃时,他就在想,自己现在一无所成,即便回去见了皇阿玛,是不是也会给皇阿玛脸上抹黑 当年他能够那么直白的说出自己想要打一个江山的想法,甚至之后还不告而别,直接消失在大清的举动,都已经给了皇阿玛一个答案。 一个,誓不罢休的答案。 结果,他这半途做逃兵,怕是会被皇阿玛所不齿。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胤礽到底是坚持了下来。 而最终,还成为了大夏国的国主。 现在,他做到了自己当年所说的畅想,再来面对自己的老父亲时,心里有感慨,却不会后悔。 即便十几年过去,他的皇阿玛,看着还是中秋鼎盛的样子。 这样康健长寿的皇阿玛,对于大清来说,是好的。 可对于一个等着继位的太子来说,就是一场极大的考验。 甚至,最让人意难平的结果,就是帝王和太子都是好的,只是熬不过时间。 若是太子终其一生都等不到登基的那日,对于他来说,又该何其煎熬 想到这里,胤礽的心情也只是抑郁难平一瞬。 他现在不是无限期等到的太子,而是有了自己江山的国主。 他唤皇阿玛,也只是因为他心中的想念而已。 自小时候,太子还会对着康熙亲亲抱抱的。 等他慢慢长大,对于康熙的亲近就越来越少。 在人前,他是储君,要有太子仪态。 在人后,他也努力学习,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太子。 可他们父子间,却少了亲昵。 康熙没想到,他会在几十年后,再次被自己的儿子拥抱。 这个怀抱,让康熙陌生又温暖。 再听耳边传来的那声‘皇阿玛’,更让康熙的心都软了几分。 他抬手,回抱着自己儿子的肩膀。 轻轻的,安抚性的拍着。 “皇阿玛在这……在这!” 康熙回应着胤礽,就好像一个父亲在告诉自己的孩子,他一直都在。 不管胤礽多大,在康熙的眼中,都还是个孩子。 只要是他的孩子,自然会庇护着。 胤礽闻言,闭眼掩饰眼角的泪意,不让康熙看到他此时的表情。 这里,就只有他们父子俩。 在没外人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不会避讳着表达自己的感情。 尤其是胤礽,他的情感表达的直白了些。 相比不会将爱宣之于口的康熙来说,胤礽在见过西洋那些人动不动就拥抱亲吻的行为,是见怪不怪。 他虽然也不会大咧咧的对着自己的皇阿玛说什么爱不爱的,可是,表达爱的方式,还是会的。 在两人平复了心情后,胤礽拉着自己皇阿玛的手,就朝着一旁的软榻走去。 他那自如的样子,看着好像这十几年的空白都不存在什么隔阂一样。 就好像,他一直在紫禁城生活着。 对于这里,也都是行动自如的很。 康熙由着胤礽拉着他走动,他感受着手心传来的触感。 之前的太子,那双手被养护的很好。 除了练字弄出的手茧,再无一丝硬皮。 可现在呢 康熙能够明显的感觉出来,胤礽的手,糙了不少。 甚至,康熙在胤礽的手背上看到了一处浅显的疤痕。 这样的伤疤,放在平常人身上,一点都不奇怪。 可放在骄矜玉贵的太子身上,就算是大过失。 此前在他身边没受过一点苦的孩子,在外的那些年,到底是过的什么日子 能够在身上留下疤痕,想来太子是有身处险境的情况才会发生。 那……除了这些可以直观看到的疤痕外,太子的身上……会不会还有更多的伤痕 这么一想,康熙的眼眸一暗。 他也没避着什么,直接当着太子的面吩咐道:“来人,去请太医!” 至于干什么,无人敢置喙。 胤礽倒是在听到皇阿玛的话后,心念一动。 只是,他也没有阻止。 等两人入座后,胤礽拿过一旁的茶具,给两人都倒了一杯茶。 坐在太子对面的康熙,看着儿子那不客气的样子,也没有跟之前一样,嘀咕他一句没规矩。 要知道,在紫禁城里,规矩多如牛毛。 就连这喝茶,也都是讲究的很。 可看着胤礽现在的样子,一点都没之前的典雅端方。 大口喝茶的动作,看着粗鄙,却也畅快的很。 在康熙这里,既讲究规矩,也可以无视规矩。 端看……他的心情而定。 现在的康熙,满眼都是自己的儿子。 规矩什么的,自然不会去计较。 端起儿子倒的茶,康熙也没细品,直接大口喝了。 若说这茶,在温度不合格后,就已经失去了品鉴的机会。 可谁让这茶是自己儿子给斟的 即便是一口冰渣,康熙都会嚼吧嚼吧给吞下肚。 喝了茶水,两人的心情也算是稳定了下来。 康熙看着眼中一派平和的胤礽,温声问道:“怎么现在才回来” 他等了这么多年,这孩子也是心狠的很,一直都不传消息回来。 听到康熙的问话,胤礽也没隐瞒,直接说了自己这些年的国外。 从他怎么离开扶桑县,又怎么漂洋过海,找到一处岛屿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地盘。 到后来的各种战争与所见所闻,说的很是跌宕起伏。 这其中的艰辛,也只是被胤礽给寥寥几语直接略过。 他不是来给皇阿玛卖惨的,即便说的再详细,也无人会共情他的经历。 “这不……大夏的战争平复,儿臣这才得了机会,可以带着妻儿回来探亲。” 一句探亲,已经将胤礽的想法透露无疑。 既然是探亲,就有离开的时候。 等那时,就算是康熙,也无力挽回什么。 毕竟,比起一个待定的太子身份,大夏国的国主,就足以让胤礽傲视大清。 不过,康熙此时不想提起这个话题,便直接略过。 “哦,跟皇阿玛说说你的那几个孩子。” 不管是之前的龙凤胎,还是胤礽之后的几个孩子,康熙都好奇的紧。 毕竟,这些孩子,都是康熙的嫡孙。 当年胤褆想与胤礽一争嫡长孙的身份,还不是因为康熙看重嫡出 可因为胤礽的叛逆,直接带着妻儿远离大清。 使得康熙也错失了那些孩子十几年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