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海纳百川
最初的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桓家的效率很高。 在顾渊下达命令的三天内,桓清涟便动用桓家遍布天下的情报网和商业渠道,为顾渊搜罗来不少武学典籍。 顾府的书房里,堆满各种各样的书籍和卷轴。 从烂大街的《杨家枪法》,到一些小门派的独门秘籍,甚至还有几本失传已久的古谱残卷。 这些,都是桓清涟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从各种渠道,或买,或抢,或换来的。 顾渊对此,非常满意。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十天,足不出户。 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武学典籍中的知识。 将每一门枪法,都拆解成最基本的动作,分析其发力技巧,招式变化,意境神韵。 然后,再将这些感悟,融入到自己的武道理解之中。 他的大脑,在重生之后,本就如同超级计算机一般,过目不忘,举一反三。 如今,晋升大宗师,心意诀大成,他的悟性,更是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 往往一门枪法,他只需要看上一遍,就能领悟其精髓,甚至推陈出新,比原创者使得更好。 十天下来,他博览了上千种枪法。 他的脑海中,仿佛有了一个巨大的武学数据库。 天下间,任何一门枪法,在他面前,都再无秘密可言。 这一日,顾渊终于走出书房。 “公子,您出关了” 一直在院外等候的何沅君,看到他出来,连忙迎了上去,脸上满是欣喜。 这十天,顾渊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可把她担心坏了。 “嗯。”顾渊点了点头,看着她担忧的眼神,“我没事,只是有些饿了。” “我……我这就去给您准备!”何沅君连忙说道,转身就要跑去厨房。 “不用了。”顾渊拉住了她,“陪我走走吧。” “啊好……”何沅君俏脸一红,乖巧地点了点头。 两人并肩走在顾府的回廊里。 “这几天,外面有什么事吗”顾渊随口问道。 “嗯,有几件。” 何沅君想了想,说道,“桓家主来过几次,见您在闭关,就没打扰。” “另外,金国和蒙古,都派了使者来临安,想要见您,都被秦大哥他们挡回去了。” “还有……还有就是,丐帮的洪七公前辈,派人送来了请柬,说他要在君山,举办一场天下英雄大会,想请您去做个见证。” “天下英雄大会”顾渊眉头一挑。 “嗯,听说是为了商议,如何应对蒙古可能的南侵之事。” 顾渊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这些事情,在他看来,都无足轻重。 他现在,只想验证一下,自己这十天闭关的成果。 两人不知不觉,走到了后院的演武场。 演武场的兵器架上,插着一杆平平无奇的白蜡杆长枪。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长枪,江湖上练枪之人,大多用的都是这种。 顾渊走到兵器架前,伸手握住。 嗡——! 就在他握住枪杆的瞬间。 白蜡杆枪,仿佛活过来一般,发出一声轻微的嗡鸣。 一股无形的“意”,从顾渊的身上,涌入枪身。 原本平平无奇的木杆,在这一刻,仿佛变成无坚不摧的神兵。 顾渊手腕一抖,长枪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 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也没有绚烂夺目的光芒。 就是简简单单的一记横扫。 演武场旁边,一块用来测试力道的花岗岩石碑,悄无声息地,从中间断成两截。 切口,光滑如镜。 何沅君捂住了嘴,美眸中满是震惊。 她虽然不懂武功,但也知道,用一杆木枪,将如此坚硬的石碑,如此轻易地切开,是何等恐怖的事情。 顾渊看着断裂的石碑,脸上却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恭喜公子,神功大成!” 清脆的声音,在演武场外响起。 桓玉和桓清涟,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那里。 桓清涟看着顾渊,眼中充满震撼和狂热。 她虽然看不懂那一枪的奥妙,但她能感觉到,顾渊变得比以前更加深不可测。 天下第一,还在变强,这是什么概念 她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无比的庆幸。 投资顾渊,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有事” 顾渊收枪而立,淡淡地问道。 “回公子,”桓清涟躬身道,“您之前吩咐打造的神弓,已经好了,正在送来路上。” “另外,您要的东西,我已命人放在了书房。” “好,我知道了。” 顾渊推开书房门的刹那,一股混杂着陈年纸墨与新木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何沅君与桓清涟跟在身后,看到屋内的景象,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原本宽敞的书房,此刻几乎被堆成书山。 一摞摞的典籍、一卷卷的轴画,从地面一直码到接近房梁,只在中间留出狭窄的过道。 这些书籍纸张颜色各异,新旧不一,显然来自天南地北,年代也相去甚远。 顾渊的目光扫过那些书脊上的名字,《杨家枪》、《罗家枪》、《呼延枪法》……这些都是流传甚广的军中枪术。 再往里,便是《五虎断魂枪》、《连环夺命枪》这类江湖门派的秘籍,甚至在角落里,他还看到了几本用兽皮制成的残卷,上面的字迹古朴,显然是失传已久的孤本。 在短短十天之内,搜罗到如此海量的枪法秘籍,其中不乏珍本孤本,其背后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估量。 “做得不错。” 顾渊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但何沅君跟在顾渊身边已久,自然能分辨出这已是极高的赞许。 站在一旁的桓清涟闻言,常年清冷的脸上,终于浮现出由衷的笑意。 她微微躬身,姿态放得极低: “公子谬赞。” “若非公子威名震慑天下,各路豪杰与藏书世家也不敢不给桓家这个薄面。” “况且,若非公子点拨,清涟也想不到从这个方向为公子分忧。这都是公子的功劳,清涟与桓家,不过是代为跑腿罢了。”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捧了顾渊,又表明了自身的价值与忠心,还顺带拉近了与顾渊的关系。 顾渊不置可否,他走进书山之中,随手拿起一本《缠丝枪法》,指尖在书页上轻轻划过,脑海中便已将这门枪法的精髓拆解、吸收。 这几日闭关,他博览上千种枪法,脑中已构建起一个庞大的武学数据库。 不过……正如登山,越往上,前路越是稀少。 低阶的枪法再多,也只是为地基添砖加瓦,想要真正盖起高楼,还需要更上乘的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