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扇门冷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世安躲过之后,正要下杀手,却发现新出现的是一名白衣蒙面人。看到这名白衣人的瞬间,李世安神情一滞。 白衣人也是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李世安,拉着娇小刺客就快速逃离。 为首刺客紧随其后。 蒋彪见状就要下令开枪。 但是被李世安快速制止了。 李世安望着刺客离去的方向,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没有下令追击,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远去。 好一会,直到吓得浑身湿透的向奎跪地请罪,李世安才回过神来。 李世安赴任第一天就遇刺,他这个苏州守备是直接第一责任人。 毕竟, 整个苏州的城防都是他负责。 邓绍良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虽然是新上任的,但向奎怎么也是他的手下。 于是,不等李世安发怒,他就自作主张的下令拿下这个守备手下。 想着以此给李世安消消气。 李世安却语气平淡的摆摆手,“放了向守备吧,这不关他的事!” “多谢抚台大人不杀之恩!”向奎死里逃生,赶忙过来跪拜谢恩。 江南提督邓绍良也过来认错。 紧接着不管有没有错的布政使、按察使、苏州知府也过来认错。毕竟,李世安如果出事,他们一个也跑不了。 李世安一一安抚,并且微笑着招呼众人继续去巡抚衙门赴宴喝酒。 酒宴过后,江南提督邓绍良率先提出辞行,说是江南大营的钦差向荣,命令他率5000清军进攻镇江。 也是这个时候,李世安才知道,这段时间,不仅镇江失守了。 扬州也丢失了。 而且扬州失守的很奇葩。 就在李世安从镇江逃离的时候,李开芳等人带着另一路人马直逼扬州。 扬州城在得知太平军逼近后,陷入恐慌,官员和富户纷纷寻求应对之策。 扬州乡绅江寿民建议向太平军献金,以避免城池被攻占,理由也很简单。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就是他负责与鹰军谈判的,成功将鹰军索要的60万两赎城费降至20万两, 避免了扬州城遭受更大的破坏。 这次也是他联络官员、乡绅和富户,筹集了20万两白银作为军费。亲自前往金陵,向东王表达扬州城的诚意。 东王收下礼物,并表示只要百姓归顺太平天国,就不会为难他们。 只是要求官员出城暂避,百姓在门口贴“顺”字以表明归顺。 因为有着上一次成功, 这些人还真信以为真, 当然也少不了这些官员本来就知道不敌,想着这个借口逃跑。 当时扬州城内有漕运总督杨殿邦、扬州知府张廷瑞、参将文玉等官员,以及5000余绿营兵和征用的百姓。 这里少了当时的巡抚杨定文。 原因就是李世安这一支蝴蝶效应,致使杨定文没有及时逃去扬州。 而是直接在镇江留守。 并且与李世安在镇江、焦山两次参与大战,最后直接撤去了江阴。 清文宗三年,二月二十三 扬州官员真的按照太平军的要求离开扬州城,百姓也贴上“顺”字。 李开芳和曾立昌率领太平军进入扬州,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这里也少了林凤祥,因为他被李世安打伤还在休养。 太平军最初表现得秋毫无犯,居住在庙中,查看百姓门口是否贴有“顺”字,并在遇到乞丐时给钱,买东西按市场价支付。 清军回到城外不远扎营,太平军以百姓与清军里应外合为由,下令关闭城门。 几天内,扬州城中太平军,人数从几百人增加到数千人。 也就是说,一开始太平军只有几百人先锋抵达,而清军有五千多人。 可这些怕死的官员,天真的相信了太平军的东王,直接让出城池。 直到太平军强迫青壮年上城墙,并驱赶妇女集中到一处,引发百姓不满。 这个时候清军意识到情况不对劲,慌乱的下令攻城,趁着太平军人数不多,又不熟悉扬州城,也没有百姓支持。 想夺回扬州城。 可这个时候已经太迟了。 城外清军攻城,太平军让江寿民在城里安抚民众并诱退清军,但未能成功。 因为江寿民意识到自己被骗,拒绝听命于太平军,因此被责打并伤残双耳。 他自知犯下大错,愧对百姓与朝廷,便在贞善堂中自缢而死。 太平军在占领扬州城后, 有一件事,是李世安这个敬仰太平军义士的汉人万万没想到的。 那就是, 太平军在扬州城内四处抢掠, 导致“十室九空”,并挑选美女俊男数千人,驱令上船送往江宁进贡。 虽然难以置信,可这是事实。 扬州失守,意味着太平军的三角防御阵型完成,琦善姗姗来迟。只能带着清军1.8万人在扬州城外扎营围困。 这也就是江北大营。 …… 画面回到李世安的巡抚衙门。 提督邓绍良离开之后, 紧接着布政使与按察使也先后离开,最后苏州知府钟殿选与守备向奎两人对视一眼,摇摇头,欲言又止。 明显没有离开的意思。 李世安也很好奇,便主动开口道:“钟知府、向守备,你们还有事” 听到李世安询问,苏州知府钟殿选咬咬牙,与守备向奎扑通跪下。 “有什么事直说!” 李世安见到这俩人下跪,顿时不高兴了,他不喜欢这动不动下跪的人。 “大人恕罪!” 钟殿选再次跪拜,才缓缓开口道:“今日大人遇刺,这是卑职的错。” “本抚不是说了吗不怪你们!” 李世安无奈摆摆手,说:“长毛霍乱地方,这种情况正常的很!” “不过,……” “现在既然本抚来了,以后的治安必须抓起来,你们给我打起精神!” “苏州怎么也是本抚的治所之地,本抚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明日向守备把城防移交一下,以后苏州的城防由本抚抚标负责!” 因为职位需要,李世安上报朝廷,让蒋彪负责出任自己的抚标统领。 蒋彪也因此变成了正三品参将,成为李世安手下升官速度第一人。 其余统领都只是七品顶戴。 不过,这只是在朝廷的职位,实际上李家军内部没按这一套来。 蒋彪实际在李家军的官职比唐龙、夏雪宜都要低,不是正式统领。 只有与李世安亲近,地位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