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撤离金陵城
六扇门冷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在桂系团练,加上伤员,骑兵和火枪兵,一共只剩下1400多人。 程立三的绿营加团练一共才六百余人,并且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火枪,把火枪、火药交给了更适用的李家军。 他这些人全部换上了弓箭大刀。 陆建瀛此时已经六神无主了,自杀失败之后,他现在已经没有再以死殉国的决心了,于是颤颤巍巍的问道: “李大人,你有什么想法” 李世安看陆建瀛这模样,马上就知道有戏,再看程立三,也是差不多。 于是在心里头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制台大人,这个时候咱们以死殉国也没有多大意义了,内城还在呢…” “对,内城还在!”李世安这么一提醒,陆建瀛马上反应过来,下令道:“李臬台,程总兵,护送本官杀出去。” “本官要去镇江组织援军,内城祥将军还在,数万八旗贵人还在…” 陆建瀛说的大义泯然。 李世安与程立三两人对视一眼,马上心领神会,不约而同跪拜。 “下官(卑职)领命!” 有了上官的命令,不管是李世安,还是程立三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终于不再是逃跑了。 现在可是名正言顺的护送上官出城,是有任务离开这破损的金陵城。 李世安更是迅速,早有准备的桂系团练,几分钟就再次打包好东西。 在城外列阵完成。 可程立三这边却出现了问题,原本还有六百多人,集合之后只剩下两百多人,本地练勇竟然跑的一个不剩。 至于原因,除了这些人早就想跑了之外,也与程立三的命令有关。 绿营兵的衣服太显眼, 外面全是太平军与各路起义军,他们穿绿营兵的衣服出去,纯属找死。 所以,程立三下令更换衣服。 仗打到这个时候了,能活到这一刻的绿营兵,谁也不是傻子。所以,趁着换衣服的工夫,大量的人就直接跑了。 程立三过来也只是尴尬一笑。 他现在可没有能力去追击逃兵,陆建瀛也只是一个劲的催促快点离开。 李世安让夏雪宜,带着一个火枪营在前方列阵前行,他护送陆建瀛、惠征,以及两个女人在中间,骑兵在两侧。 还有一个营分成三部分。 左右各一个哨。 后面两个哨。 程立三护卫在右翼。 为了迷惑太平军,李世安下令所有人,把德莱赛步枪卸掉刺刀。 原因也很简单, 此时城内的绿营兵,使用的火枪只有三种,火绳枪、鸟枪、抬枪。 这些火枪都没有刺刀。 他步枪上面的刺刀太显眼了。 一行人走出凤仪门不足两里路,就被太平军探子发现,汇报给了黄益云。 “这伙清妖什么旗帜什么武器”黄益云没有贸然出兵,而是仔细询问。 探子如实回答道:“这伙清妖没有旗帜,武器远远看着像火枪。” “有骑兵,也有刀剑弓弩。” “火枪”这些天,太平军在李世安手上吃亏太多了,对于火枪非常敏感。 “对,火枪!”探子点点头,随即又补充道:“火枪的数量还不少!” “看清楚没有没有在枪管上加装刺刀”黄益云正了正身子问道。 “没有!” “确定没有” “确定没有!”探子非常肯定的回答道:“这个有刺刀和没刺刀很明显的。至少大部分如此,最多少量的没有发现!” 此刻,无论是黄益云,还是这些探子,他们都是传统的国人。 是内陆过来的老兵。 还未曾见过外国人。 李世安崛起的时候,这些人早就离开了百越,所以并不知道德莱赛步枪。 更加不知道刺刀可以拆装。 毕竟,他们熟知的清军火枪都不能拆装,他们本身配备了不少鸟枪。 所以, 黄益云一听只有一千多人,又不是绿营兵,那么只能是其他地方团练。 步枪没有刺刀, 那就再次排除李世安的桂系团练。 于是他不再犹豫,除了留守几百人在新的大营地,其余几千人全部出发。 他要把这伙人全部灭了。 双方在距离凤仪门五里左右的地方相遇,黄益云毫不犹豫的下令冲锋。 他这边近四千人,李世安这边才一千多人,他觉得一个冲锋就行。 太平军义士叫喊着冲杀而来。 想象中的清妖溃败场景没有出现,仅仅是右翼有少量人马逃走。 正面的桂系火器营依旧匀速前行,太平军虽然疑惑,但依旧冲锋。 但是在双方靠近至30米的时候,桂系火枪兵第一排突然单膝跪地。 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齐射。 行进中突然停下并开枪,整个队伍还丝毫没有因为惯性出现混乱。 在此时的整个大庆地界。 也只有李世安的团练可以做到。 而且也只有这一支成立超过七个月的团练火枪营可以做到。 远在谭中县的火枪营都做不到。 这些都是老营士兵。 桂系团练的训练有素,对于冲锋中的太平军却是无尽的灾难。 一排排太平军义士倒下。 仅仅一轮射击,三百多发子弹,就造成太平军百余人中弹倒下。 这些人突然倒下,让后方的太平军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又绊倒不少。 但这个时候,不管是大部分太平军义士,还是黄益云这个总制。 都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 只当是这支本地团练早有准备。 于是冲锋并没有停止。 30米的距离,即使这支本地团练再怎么厉害,只要舍弃两百多伤亡。 正常情况下,清妖都会崩溃的,即使不崩溃,也已经混战在了一起。 没有刺刀的火枪兵,对上他们这些精锐太平军,那就是一边倒屠杀。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眼前的清妖,射速快的离谱,足有正常情况下的清妖四五倍射速。 如果只是这样就算了, 少数英勇的太平军义士,仗着武艺躲避过子弹,冲锋到了最后几米的时候, 眼前的这一支清妖,竟然动作整齐的从腰间取下刺刀,快速装上。 动作一气呵成。 时间也是恰到好处。 正好是他们飞速跨越几米的时间。 好不容易冲破子弹封锁线的义士,远远举起大刀就要砍向清妖的时候。 眼前的清妖却抢先一步刺刀上前,这些义士就直愣愣的撞到了刺刀上面。 这还不算,不管是刺中还是没刺中,这些“清妖”都快速收枪装弹,因为没刺中的,后面的人已经补上了。 然后继续射击。 有人再次冲上来,就再刺! 如此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