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气尚湿,帅帐里只亮着一盏镜灯。 灯不罩,光洗过沙盘,把沟渠与驿道的细纹照得像是一层藏在皮下的暗脉。 卫峥端着昨夜未尽的姜汤,心口还留着“盐与票”的火意,像是在奔跑后突然站住,喘息尚快,脚却已经稳了。 他把第二个锦囊的账目复核一遍:盐引回、马票入、贴水与折兑,诸条相反相成。 荀彧昨夜写下的“昼三刻清一次、夜封仓”还摆在案侧,印泥未全干,赭印旁的“安”字收笔顿重,像把风从纸上按住。 郭嘉临别前说了一句“明日,学;后日,法”,卫峥记得清楚——“先以工,后以市,再以学,末以法”。他本以为“学”是学舍、学工与学账,是把“稳”教进人的手眼里;可当第三只锦囊放到他掌心,他才知道,“学”的第一课,是教敌人。 锦囊不大,紫色,绣一枚短而稳的“安”。封口仍是“王师封签”。他深吸一口气,解开系绳,抽出内页。纸上一句,干净到近乎残忍: ——“将我军最新的粮草运输路线图,‘不经意地’,泄露给陈二。” 卫峥指尖一冷,姜汤的暖意被这六个字从指缝里抽走。他愣了有半息,喉咙里“嗯”了一声,又像咽了回去。 他抬头,镜灯的光正照在沙盘的“南里仓—许南驿—枯井路—桩梁渡—西堤门”这条线上,那条线像一缕细盐,薄薄地伏在黄沙之上。 “子明”荀彧自帐外入,衣角带着潮意。他只看了卫峥的脸色,便没有多问,径自去点灯芯。火根一收一放,灯意更稳。 “文若……”卫峥把纸递过去,声音不自觉地低下去,“为何此时,自曝其短” 荀彧把纸一放,眸光淡下:“此‘短’,或非短,或为钩。”他给自己倒了半盏姜汤,“奉孝在等你去问。去吧。” —— 郭嘉在庙桥心的阴影处。石缝里有盐星,薄薄一闪,又沉下去。他今日没披厚裘,风一过,袖口微起。 卫峥行至桥侧,忍不住便问:“先生,这一招……太险了。” 郭嘉转身,看了看他,又看向桥心的“正逆之界”,才道:“险吗——险给谁看。”他指指桥石,“‘以工’稳心,‘以市’稳手,第三步,是‘学眼’。要让他们学会看,看见一个完美的‘破绽’,然而这‘破绽’只通往我们想让他们走的地方。” “可陈二……”卫峥想起那位在徐州暗门后立棋的男人,眉心发紧。 郭嘉轻轻咳了一声,把那点腥甜压下去:“所以要‘不经意地’。我们要让他确定,这不是给他的。不是‘请帖’,是偷来的‘残卷’。残卷要真,纸要真,印要真,连‘错’也要真。最完美的猎物,需要用最完美的‘破绽’,去亲自邀请。”他说到最后一句时,声音极轻,像怕惊到桥缝里的那粒盐星。 卫峥怔住。片刻,他直起身,抱拳:“属下请命。” “先备‘真’。”郭嘉抬手,指向南里仓,“‘夜清册’与‘午清册’两本都立起来,盐米比定住,丝票昼清、夜封。每张票背刻盐星三粒,‘品’字三孔不动,‘安’不直。随后,天蚕入印,金线微纹进‘安印’,纸筋里藏盐星,指腹过处微涩。路线图按三版起样,版别微差,各有一处‘必救之仓’与‘必经之桥’错位半寸。三版各自入不同的‘路’,南门驿枕、‘云来’账册、‘白帛记’茶案,各放一条。” 卫峥心口一震:“……‘金丝入安’,三版微差,盐星三粒。先生要做‘三门试’” “做‘学’。”郭嘉的眼里有一线笑,“学谁偷,学谁看,学谁会为一个‘半寸’而动兵。南门驿的枕,昨夜换过吧” “昨日换,前夜亦换。”卫峥明白过来,指尖发麻。 “云来楼借灯,不借罩。让他们自己罩。”郭嘉淡淡道,“陆掌那边,今夜要输一局——输在他一直赢的地方。赌的是短账,输的是懒账。把‘快’的人请到灯下,让他看见‘慢’的甜头,再把这口‘甜’递给陈二。” “白帛记……”卫峥喃喃。 “嗯,输给‘白帛记’。”郭嘉转身往桥心走了两步,脚步由一到四,又由四回一。他像在踏一个看不见的鼓点。 “文若会在庙中加一纸‘市令影照法’,夜清昼照;张辽以墙作灯,逼影入井字心;典韦用链量‘柜与柜之间的度’,挪近一步,先搬人,再搬柜。‘法’不立怒,先立度。你把‘术’落到底,剩下的,我与他们补‘道’。” “喏。”卫峥抱拳。 —— (暗影视觉鸩) 夜半之后,云来楼的灯抽了一半,罩仍在,我让人把罩挪高了一寸。 灯光穿过酒气,白得像盐粒。陆稷在对面,把旧骰在手心来回滚,他的指背有盐粉。那粉在灯下发出一点平稳的光。他懂我们要借灯,不借罩。他懂,他今夜要输给“白帛记”。 “陆掌,”我说,“你几时在南门驿换过枕” “昨夜。前夜也换过。”他把食指在耳后挠了一下,挠下一点粉,“你们是来借灯的” “借灯,不借罩。”我把话重复一遍,“灯借出来,罩子还你们自己。”他看了我一眼,笑了,我把一张空白丝票摊在案上,按下“安印”。 那尾短短的鱼在纸心停住,鱼尾里藏着细细的金线。陆稷没伸手去摸,只用眼睛记下这条“慢”的纹理。“今夜你要输一局,”我低声,“输在你一直赢的地方。把你手上的‘快’,输给‘白帛记’。” “好。”他笑起来,像一支新削的笔。他把骰盅推开,换了一摞账册。账册上原封不动留下两处“懒账”,一处是“枯井路”的草料,一处是“桩梁渡”的木工。 他不收,也不补。他知道有人会来贴——有人最爱替别人补“懒账”。等他们贴了,这两处账就成了“他们的路”。 赌桌很安静,只有铜衡的轻响。“白帛记”的掌柜斜坐在二门,看似不看,实则每翻一页账,眼角就会动一动。他们的眼,会先爱上“快”。 我让镜灯照着这份“快”,让它更亮一点——只亮一点,亮过盐灯,却不刺眼。亮得像“捷径”。 酒过二巡,“白帛记”的账童终于忍不住出手,替陆稷把“枯井路”的草料补了一笔。他们出手素快,像刀在水面划过,不留痕。 我装作没看见,起身去二楼廊角换了一张枕芯。枕套不换,内芯换,把三版路线图的“甲本”塞进去。枕头会传话,比舌头稳。 出门时,南门驿的更鼓正敲到第三下。我提灯走过廊子,冷风把灯芯吹短了一分。我把罩再挪低些。路上,石牙从阴影里钻出来,手里的刀不亮,他看我腰间的安印,眼神有一线犹豫。 “去白帛记的茶案上坐一会。”我把“乙本”递给他,“喝茶,不要说话。人坐稳,话就会自己过去。”他接了,手指摸到票背里的盐星,微微一顿。盐星不刺。薄薄的涩,像把人的心从‘快’里拉出来,放在桌上,等它慢一点。 我最后把“丙本”塞进云来楼的后账柜,那是一只极旧的柜,角上有被链子量过的痕迹。典韦的链当尺,已经把柜与柜之间的“度”量定,谁挪近了“车辙一掌”,夜里便有人来“搬柜前先搬人”。我不想再见血,至少今晚不想。 做完这一切,我回庙桥,桥心的风很稳。问名亭边多了两张椅,给“摇”的人坐。我把灯放低,灯照在椅脚上,木纹很直。 我知道,等天再亮一点,“影照法”的牌子会立起来,夜清册封仓,午清册再开,人心不乱,影也不乱。 —— “天蚕入印”的房间在庙后偏院。 窗外是桑,窗内是纸。纸是新织丝纸,背里藏线,摸着微涩。 卫峥卷起袖子,亲手把“安印”的金线微纹压进版心,盐星三粒以细盐入纤,指腹过处,涩得恰到好处。他把三版“路线图”一一覆印,标记极浅,只在暗角用“收笔短三分”的“安”略作变化。第一次,他意识到,“术”与“道”可以在一枚印里会合。 “子明,”郭嘉推门而入,目光越过纸案,看向他沾墨的手,“记住,三版各走一处:甲本南门驿枕,乙本白帛记茶案,丙本云来后柜。三处若有一处动,便知‘线’在谁的手里。” “若三处皆动”卫峥问。 “那就好。”郭嘉笑,“说明我们的灯,照到了想照的人。” “若三处皆不动” “那就更好。”郭嘉收了笑意,“说明我们的‘稳’,已经把‘快’的心气压了一线,我们再换一盏灯再照。” 卫峥沉声:“照谁” “陈二。”郭嘉顿了顿,“但不是直接照他,是照他的人。让他们来偷‘残卷’,让‘残卷’自己走到他手里。我们不寄‘请帖’。” —— 夜更深,南门驿背后的枯井路上起了薄雾。 马蹄印在湿地上留下清晰的“品”字,三孔对称。守驿的老兵沿着驿道把盐灯挂高半寸,一来照脚,二来照心。两名驿卒抬出刚换过芯的枕,套不换,芯里“沙沙”作响,像小虫在茧里翻身。茧厚,虫不急。 云来楼后柜前,掌柜的人用钥匙开了第二格。他不抬头,只看票,票一张一张从白日走到夜里,又从夜里走回白日。 第三更时,他关了柜——不是怕,是稳。照影柜这边,铜衡淡悬,夜兑不许,姜汤在粥棚里续了两锅。围观的人越来越静,静到能听见纸里金线的摩擦声。 “影照法”的牌子在庙前立起来,文案下压着赭印。 荀彧把“盐一斤当米五升,浮动不过一分”的“盐米比”写得清楚,把“夜封仓,不许夜兑”写得更清楚。有人来问“百倍”,他不辩;有人来喊“票息”,他递粥。他让人先坐,坐着,才不乱。 —— 拂晓前,第一条“消息”入了徐州的暗巷。带“消息”的,是一名从许南驿“路过”的脚夫。他走得很快,又像是不敢快。 他在茶肆里坐下,拿起一壶凉茶,抿了一口,露出牙齿打了个寒战——凉茶是“白帛记”的,味道总是先甜后苦。店里坐着两个人,背影像是没睡足。脚夫把腰间的“碎纸”拿出来,放在桌下。碎纸拼起来,是“路线图”的半角,角上有一处桥名,写作“桩梁渡”。 第二条“消息”,经由云来楼账房的旧柜,过了两位“帐童”的手,落在城西的一间棋社里。那里每日清晨有人泡白茶,有人摆黑白棋,有人听消息。 棋社里的人不爱动怒,爱动棋子。今晨,他把棋子轻轻挪了一格,像是替某人在沙盘上挪了一条路。 第三条“消息”,由南门驿的枕芯里溢出,溢到驿店后院的火塘边。 有个男人烤着手,手背黑而瘦,他把枕芯拆开,取出纸条,吹掉纸筋上的盐星。盐星有点涩,他不喜欢这种涩。他喜欢“快”。所以他把纸交给了一个更快的人。 三条路,三份“残卷”,最终汇入一个名字:陈二。 —— (暗影视觉鸩) 我在墙角看见那个人的背影。他不高,肩很稳,像一块放在案上的砚。 他摸过纸的手不会抖。他把残卷铺开,没有全信,也没有全疑。他先看错。他会先找“错”。这就是“学”。我捏着镜灯的柄,让灯光不过他的肩。 他的眼里有光,但光不进他的心。他的心有一道门,门后藏着一把很久没擦的刀。 “他会挑‘桩梁渡’。”我对身边的影子说。 影子没动。我知道他在笑。我知道他也知道,谁看了“桩梁渡”,谁就会以为我们要走“枯井路”。枯井路上有草,有木,有桥,有我们故意留下的一处“必救之仓”。 仓是真的,仓里的东西却不是全真。半数空箱,半数粗盐——若被夺,最多“咸”了他们的舌头。 “若他不挑呢”影子问。 “他会挑。”我把镜灯再举高一点,“他学得太好,必然会挑。” 我离开墙角时,背后传来一声极轻的嗤笑。那嗤笑像一根极细的针在纸下走。陈二在笑。他笑我们的“完美”,笑我们有意留下的“破绽”。他忘了,最危险的,往往是完美无缺。最安全的,往往是完美的破绽。 —— 午前,帐中复会。 程昱先报“五库四律”的进度:粮、盐、铁、木、马五库渐齐,禁税赈徙四律并施。曹操敲案三下,目光沉稳,却有火意。 他问进取,程昱答“稳,为动”,三月可观旗与舟。郭嘉没有多言,只在竹牌上的“石”字上停了一瞬。今天的议不是库与律,今天的议,是“破绽”。 荀彧将三版“路线图”摊开,三处轻微差别按卫峥所记标红:甲本“桩梁渡”错位半寸,乙本“枯井路”草场增减一行,丙本“西堤门”驿旗次序调换两位。微差极细,非熟手不辨。 郭嘉用指腹轻压“安印”的金线微纹,低声道:“看得见的错,才是完美的错。” “消息已出”曹操问。 “已出。”卫峥答,“三路皆动。” “很好。”郭嘉把一枚小棋子轻轻放在徐州方向,“接下来,给他们一条‘快’的路。把枯井路的草场故意换成软草,把桩梁渡的桩木抽掉两根,留下两根足可通马。把西堤门的旗顺序改回‘正’,让他们以为自己改对了。然后——”他抬眼,“在‘必救之仓’旁边立一处‘影枢’,只要他们动,这里的‘镜灯’就会亮。” “影枢”满宠蹙眉。 “庙中有‘影照法’,市上有‘照影柜’,军中当有‘影枢’。”郭嘉道,“夜不出兵,昼不追赶;先照,后打。愿动手者,影可明;愿骗人者,影自黑。” 满宠点头,冷意不减。他的冷,是给法度立边。 “那内里之人呢”荀彧问,“若三版皆动,必有内线。” 郭嘉沉默半息,看向卫峥:“三版各自留一枚盐星,与丝票不同。盐星的入纤位置各异:甲本在纸心偏东,乙本在纸心偏南,丙本在纸心偏西。到时若擒到‘口’,看他袖口上的盐星,便知他拿过哪一版。” “妙。”荀彧笑了一下,把笔落在“午清册”的页脚。 “还有一件。”郭嘉看向卫峥,“‘完美的破绽’,不仅是给陈二的,也是给我们自己看的。你会看见,在‘快’与‘稳’之间,人的心如何走路。你会看见,有些人会在‘快’里喘不过气,有些人会在‘稳’里睡着。我们要让他们坐,坐着,才不乱;坐稳,再走。” 卫峥点头。他忽然想起昨夜桥边的两张椅子,想起有人坐着流泪,有人坐着看桥,有人坐着看自己手里的票。他忽然懂了,所谓“学”,不是开一个学舍,而是让人学会“看”。 —— 日向西偏,一骑快马自西堤门入营,尘未落,先拜伏地:“报!敌方遣轻骑沿枯井路南下,试桩梁渡;又有一队在西堤门外换旗试路。疑是试探。更有数人潜入南门驿,换枕未果。” 帐内诸将相视。曹操唇角一动,不见喜怒。 程昱“嗯”了一声,把腰间竹牌按住。荀彧看向郭嘉,郭嘉只是抬手,指向沙盘上一处不起眼的小河汊:“把‘影枢’挪半榻,放在这里。夏侯惇守西堤,张辽守桩梁,典韦带五十壮士,照链而行,离柜不过一掌。满宠——” “在。”满宠应。 “你去问名亭,坐在‘明前’。有人来问,就给他看‘案’,不押人,押‘案’。押不过夜。”郭嘉语气极平,平得像水。 “诺。” 一阵风自帐帘缝里钻进来,吹动沙盘上小旗的尾。卫峥望着那条“枯井路”,心里忽然安静。他看见那条路在镜灯下变得不那么刺目,看见“完美的破绽”像一只乖顺的兽,自行躺回我们铺好的草上。 —— (暗影视觉鸩) 我回到云来楼后院时,石牙正搓着手。他把刀藏在水缸后,不让它见光。我把一盏盐灯递给他:“拿着,去‘桩梁渡’的树影下站一会。记住,灯照‘纹’不照‘面’。” “照‘纹’”他疑惑。 “嗯,看‘快’的人最怕‘纹’。他怕被看见他想要的那一点‘快’。”我笑,“你只要站在那里,就够了。” 他很快消失。风把盐灯的火根吹成一点亮的灰。我在廊下坐了坐。今夜很长,长到每一息都可以用来学。学敌人怎么喘气,学我们自己怎么按住心里的那口气。 —— 夜深,南里仓外,照影柜前排起长队。有人贴票,有人换粮,有人只是看。看的人最多。看着看着,他们的手就松了,心就稳了。 荀彧在文案前,抬笔落笔,落下“以蚕为根,以票为丝,以仓为茧,以市为蛹,以工为翅;息不可许,利不可骗;动可百倍,静则一钱不值”的两行。字一落,风就像被这两行字缝住。 而在更远的徐州,陈二的灯灭了一盏,又点了一盏。他把三张“残卷”拼在一起,拼出一张不完整的全图。他笑了一下,把一枚小小的“吕”字棋子按在“桩梁渡”的旁边。 —— 天将明,卫峥入帅帐,第三只锦囊放在案角。 郭嘉没有看锦囊,他在看沙盘。他执一枚陌生的棋子,棋子黑而轻。他把它轻轻放在兖州的腹地,像是落在一口看不见的井上。卫峥心口一紧,听见郭嘉的声音极轻地响起: “我们的钱粮,是为了一场更大的战争准备的。而那场战争的敌人,不在徐州,而在……我们的家里。” 卫峥身上的热一下退了。 他先是冷,然后明白这股冷不是冬,是清醒。他忽然懂了“完美的破绽”的另一重:它不只是请敌来,也是请“家里”的鬼出来。来一次,露一次;露一次,灭一次。灭到最后,家里只剩“稳”,才可谈“快”。 他缓缓俯身,郑重一揖。郭嘉没有让他起来,只轻声道:“子明,你要记住——有时候,最完美的猎物,需要用最完美的‘破绽’,去亲自邀请。” 外面鼓声由四成拍,沉稳缓行,从一到四,再从四回一。 风过庙桥,盐星在石缝里薄薄一闪,又沉下去。天亮了。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我与我的故事

我与我的故事

狩野莉音
新书《银河男团育成计划》连载开始!请多多支持!交流可加:883033761相传人类的灵魂在配装到身体之前会被一分为二,分开的两个灵魂之间会有一条看不见的红线相连接。就算相距千山万水,这对分开的灵魂始终会在红线的牵引下走到一起。本文的两个主角即使远隔千里也会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走到一起,完成自己的梦想。
其它 完结 32万字
浴血归来:宅女为谋

浴血归来:宅女为谋

樱椤
司马莞笙,一个含珠、驭雷电劈棺而生的“棺材女”,父亲莫然,姨娘阴险毒辣,长姐善妒。她谨言慎行,委婉求全,没曾想换来的却是至亲之人的算计,一尸两命、天灵锥盖顶、万虫噬身就是她的下场。当她带着滔天的恨意再次睁眼,她发誓一定要让害自己和母亲的人,血债血偿。要把前世错过的爱人,揽入怀中,为他谋权夺位,步步为营。从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斗姨娘,虐渣渣,种药发家致富,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她要成就一代明君,要做
其它 连载 41万字
网游之BT死神

网游之BT死神

无爱冷雨夜
死神的舞步伴随着死亡的旋律不停的舞动着生命由我掌握现在我以死神的名义收割你们的生命死...神...之...舞忧伤的旋律伴随着死神的脚步不停的舞动着寂寞孤独伴随着我无声的..
其它 连载 55万字
地狱追凶

地狱追凶

叫我睡不醒
火车的轰鸣响彻英伦诸岛,刻画咒印的子弹推上枪膛,作为一个猎魔人,是什么在驱使?在阴暗处躲藏的生物发出无声的嘶吼,在蒸汽船上主持的黑色弥撒,埋藏于深处的魔鬼圣经,沉睡在大洋深渊的恐怖生物,被恶魔附身的人类血红色的眼睛。这一切实非我的选择,但那些凶手我不会放过,颂念起所罗门的咒语,刻画出五芒星的法阵。恶魔,请你滚回地狱去。
其它 连载 53万字
神探方东人

神探方东人

冬十四
一场死亡的盛宴,一部谋杀的游戏,一段惊心的探险,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了恶意,而罪恶总是在角落中慢慢的成长。每个地方总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而这些角落..
其它 连载 16万字
我的左眼能见鬼

我的左眼能见鬼

暖阳初殇
我天生异瞳,出生于七月半,俗称鬼节,出生当日克死母亲,每年的七月半村里必死一人。十岁那年,死去的村民找我索命,为保性命,结冥婚,嫁鬼王,镇阴魂。坟地的鬼火,井..
其它 连载 2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