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ATLAS巨神(二)
满目星河河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atlas巨神公司区域主基地的降临,如同一块投入新宁市这潭深水的巨石,但其激起的涟漪,却被严格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除了林禹、顾影疏以及少数最高层核心人员,无人知晓这座山谷之中已然矗立起一座来自异世界的科技奇观。 即便是参与保卫的黑色警卫队士兵,也仅在严格的信息管制下,负责外围警戒,对基地核心机密知之甚少。 当第一批来自atlas基地的密封运输箱,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被运抵“寂静黎明”位于地下深处的核心训练基地时,即便是这些早已告别平凡、见惯了生死的精英们,也不由得为之动容。 顾影疏亲自监督了开启流程。 箱盖滑开,内部是定型的缓冲材料,承托着一件件流线型、充满未来感的装备。 哑光黑的涂装吸收着光线,冰冷的触感透过手套传来,精密的结构和隐约可见的能量纹路,无声地诉说着其蕴含的科技力量。 “从今天起,你们将接触并使用这些装备。”顾影疏的声音在寂静的仓库中回荡,一如既往的清冷,但细听之下,似乎也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 “它们不属于这个时代,甚至不完全属于这个世界,记住,掌握它们,合理运用它们,但不要依赖它们。 工具再强大,也终究是工具,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使用工具的人。” 没有欢呼,没有喧哗,只有一道道目光之中,聚焦在这些新装备上。 好奇、审视、渴望,以及一丝面对未知的谨慎,在这些阴影行者眼中交织。 王烁,这位被“冷藏”多年的战斗大师,眯缝着眼睛,拿起一把atlas制式突击步枪,掂了掂分量,手指熟练地拂过枪身,检查着各个模块接口。 当他通过枪身上的全息瞄具看向远处的靶标时,视野中自动浮现出的弹道落点、目标距离、风速补偿等信息,让他那总是带着几分懒散笑意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孩童般专注和兴奋的神情。 “好东西啊……”他低声嘟囔着,“这玩意儿,能让杀人变得跟打游戏一样简单。” 很快,第一批被选中的人员名单出炉,主要是特别行动部的骨干。 他们被分批送往atlas基地,进入那个神奇的全息模拟战场训练系统。 第一次踏入那个圆形大厅,面对瞬间生成的、无比真实的战场环境,即便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也难免有一瞬间的失神。 爆炸的气浪仿佛能灼伤皮肤,子弹呼啸而过的音爆声震耳欲聋,敌人的战术动作、反应模式,都与真实无异。 而当他们装备上exo外骨骼,感受着力量在四肢百骸中涌动,体验着喷气背包带来的短暂飞行能力,使用着那些功能各异的特殊手雷和辅助瞄准如虎添翼的枪械时,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在他们面前豁然开朗。 传统的战术手册被彻底推翻。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在三维空间内立体机动,如何利用静滞炸弹创造突袭机会,如何配合红外扫描手雷进行室内清剿,如何在emp的掩护下发动电磁脉冲攻势,甚至如何驾驶磁悬浮摩托车进行高速穿插,如何在ast动力装甲的恐怖火力支援下,进行正面强攻。 训练是极其艰苦甚至残酷的。 全息模拟系统虽然不会造成真实的物理伤害,但模拟出的痛觉、疲劳感、以及“死亡”瞬间的精神冲击,都无比真实。 每一次“阵亡”,都意味着战术的失误、配合的失败,需要复盘、总结、再训练。 王烁如鱼得水。 他那野兽般的战斗直觉,在exo外骨骼的增强下被放大到了极致。 他能够以匪夷所思的角度跃上屋顶,利用喷气背包在空中进行诡异的变向,手中的步枪在全息瞄准辅助下几乎弹无虚发。 他尤其痴迷于哨兵光学隐身作战系统,那种融入阴影、于无声处接近目标、然后一击必杀的感觉,让他找回了某种原始的狩猎快感。 其他成员也迅速适应着。 情报分析部的人员开始学习如何解读atlas先进传感器传回的复杂数据流,如何利用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快更准地锁定威胁。 渗透与反渗透部的特工,则开始研究如何将光学隐身、静滞炸弹等新装备融入他们的潜伏与反制行动中。 技术支援部更是如饥似渴地吸收着atlas的技术理念,尝试着将这些异世界科技与“远征”系统、天气控制仪的技术进行融合与本地化改进。 顾影疏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atlas基地的全息训练场。 她并非进行基础的战斗训练,而是利用系统模拟各种极端复杂的刺杀、渗透、情报窃取场景,测试着新装备在极限条件下的应用,并不断优化着“寂静黎明”在新装备下的战术体系。 她那白色的短发在模拟的硝烟中飘动,淡金色的眼眸冷静地分析着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成功的战术和失败的教训,都被她记录下来,融入“寂静黎明”不断进化的作战条例之中。 林禹通过“远征”系统,实时关注着“寂静黎明”的蜕变。 他看着训练报告中不断刷新的成绩,看着那些原本就极为优秀的阴影行者,在atlas科技的武装下,正迅速蜕变为这个末日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超规格”战力。 他知道,这笔投资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atlas基地的生产线也在乔纳森艾恩斯的督促下,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运转起来。 林禹控制下的矿场,开始按照atlas提供的清单,优先开采和提炼那些过去用途不明或难以加工的特殊金属和矿物。 桂柳市的精密加工厂,接到了来自atlas的技术标准和零部件订单,开始尝试生产一些非核心的结构件和辅助设备。 整个新宁市的工业体系,都在以一种隐秘的方式,为支撑这座异科技基地而进行调整。 库存的装备被一件件提走,配发给通过初步适应性训练的“寂静黎明”成员。 虽然数量依旧有限,无法做到全员列装,但足以武装起数个最精锐的行动小组。 这一天,林禹再次来到了atlas基地。 他没有惊动太多人,在乔纳森艾恩斯的陪同下,直接进入了全息训练系统的控制中心。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正显示着一场高强度的模拟对抗训练。 参训方是王烁带领的一支五人特别行动小组,他们装备了基础的exo外骨骼、喷气背包、atlas制式枪械以及部分特殊手雷。 他们的对手,是由系统模拟出的,数量三倍于己、装备精良、且拥有固定防御工事的“敌对幸存者势力”。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王烁小组利用磁悬浮摩托车的高速机动,迅速迂回到敌军侧翼。 一枚静滞炸弹无声地爆开,笼罩了敌军的哨卡,所有的声音瞬间消失。 趁着这诡异的死寂,小组成员激活喷气背包,如同鬼魅般跃过障碍,手中的步枪在全息瞄准辅助下精准点射,哨卡内的敌人在无声无息中倒下。 紧接着,他们遭遇了敌军的主力步兵群。 王烁毫不犹豫地下令投掷自动索敌手雷和emp手雷。 前者在扔到空中之时呼啸着扑向最近的敌人并炸开。 后者则瘫痪了敌军大部分的通讯设备和依赖电子的瞄准具。 趁着混乱,小组凭借exo增强的机动性,在战场上穿梭跳跃,分割歼灭敌人。 最后,他们面对的是依托重型掩体的敌军指挥所。 一架ast动力装甲在模拟中登场,那庞大的身躯和恐怖的20mm机炮火力,瞬间压制了敌军的抵抗。 王烁则利用哨兵系统的光学隐身,悄无声息地潜入指挥所内部,完成了对“敌方首领”的无声刺杀。 整个战斗过程行云流水,配合默契,将atlas装备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原本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攻克的据点,在全新战术和装备的加持下,以近乎零伤亡的方式被迅速拿下。 训练结束,统计数据出现在屏幕上。 敌全歼,己方无一人“阵亡”,任务完成时间远超优秀标准。 林禹静静地看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中却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 他转向乔纳森艾恩斯:“看来,他们已经开始掌握这些新武器了。” 乔纳森微微欠身:“将军,‘寂静黎明’的成员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超乎预期。 他们缺乏的只是合适的工具。 一旦获得,便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按照目前的进度,最多再有一个月,第一批完全适应新装备的战术小组,就可以投入实战检验。” 林禹点了点头:“很好。相关的实战机会,我会留意。 记住,我要的不是表演,是真正能在阴影中决定胜负的力量。” “明白,将军。atlas的存在,即为确保您的意志,能够以最高效的方式得以执行。” 就在林禹不断观看特别行动部的作战演习时,在总参谋部附属翼楼那间看似普通的国防情报协调委员会主任办公室内,顾影疏的终端发出了一声轻微的提示音。 一份来自情报分析部的加密报告,被标记为“优先级-a”,呈现在她的屏幕上。 关于那三名土匪俘虏的审讯,早在几天前就已经结束了。 大记忆恢复术加上一些非致命的心理压迫,很快就掏空了这些底层喽啰所知的一切。 他们供出了采石场据点的大致情况,以及头目们醉酒后关于“干一票大的”的含糊吹嘘。 这些零碎的口供,连同其他来源的零散信息,逻队的报告、无人机捕捉到的异常移动痕迹、缴获地图上的标记、甚至间谍卫星图像获取。 早已被作为原始数据录入“远征”系统。 过去几天,分析部的逻辑专家和数据挖掘师们,在“远征”系统的强大算力支持下,对这些海量碎片进行了深度关联、碰撞和筛选。 直到此刻,一份初步的分析报告才最终成型,被呈递到顾影疏面前。 报告指出,多个原本互不隶属的西北方向土匪势力,近期出现了反常的、有组织的接触与人员调动迹象。 其活动范围隐隐指向了新宁市控制边缘的几个富庶城镇或关键交通线。 结合俘虏口中“干一票大的”这一信息,分析部得出了一个高度可信的推论:这些乌合之众很可能正在被整合,酝酿一次协同的、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抢劫行动。 顾影疏白皙的手指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一点。 报告揭示了威胁的潜在规模与协同性,但具体目标、精确时间、参与势力的确切名单,仍笼罩在迷雾中。 这更像是一个基于严密分析的预警。 大规模抢劫动机符合土匪贪婪的本性。 但在新宁市兵锋正盛之际,这些散兵游勇突然变得如此有组织、有胆魄,背后是否另有推手 是绝望下的疯狂,还是……有某种力量在暗中串联整合 她想起林禹关于“时间紧迫”与“外部威胁”的判断。 任何局部的骚动,都可能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涟漪。 “寂静黎明”刚刚获得了新的牙齿和利爪,正需要一块磨刀石。 这些不安分的土匪,无论其背后真相如何,其动向本身已构成对秩序的威胁,正好用来检验部队在新装备下的实战效能,尤其是情报验证与精准打击的能力。 她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拿起了通往特别行动部的内部通讯器,接通了部长与王烁的直属频道。 她的声音清晰而冰冷: “西北方向,潜在协同威胁。分析部已完成初步研判,目标可能为我方边缘城镇或交通线。情报等级:待核实。” “王烁,由你牵头,组建一只侦察小组,优先配发哨兵隐身系统及全套atlas侦察装备。 任务:潜入指定区域,确认威胁真实性、规模、指挥节点及后勤据点。 视情况,进行目标标记或有限清除。 必要时,可呼叫战术支援。” “行动准则:绝对隐蔽,高效猎杀。 我需要知道,藏在阴影里的,究竟是待宰的牲口,还是……需要提前拔除的毒牙。” 命令简洁、直接,赋予了执行者充分的临机决断权。 通讯另一端,王烁那总是带着几分懒散笑意的声音传来,此刻却透着一丝抑制不住的兴奋: “收到,局长。侦察小组保证让他们……安静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