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解放广南全省
满目星河河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禹的问题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触发了某个无形的开关。 就在他等待“远征”系统基于现有数据给出战略分析时,一个截然不同的、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机械韵律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深处响起——这并非“远征”那经过优化近乎人声的合成语音。 【叮!解放广南全省-任务完成!奖励已发放!】 林禹瞳孔微缩。 这是他最大的秘密,一个超越了“远征”系统,甚至可能超越了当前人类理解范畴的“金手指”。 它从不交流,只在他达成某些重大里程碑时,给予近乎神迹般的馈赠。 而这一次的奖励,规模空前。 一连串详细的信息流涌入他的意识: 【奖励一:火箭军战略打击旅。预计24小时后抵达广南省指定接收区域。】 编制与装备: 全旅约3000人,涵盖指挥、发射、技术保障、警卫防化等全套单位。 核心装备:东风-61c型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系统。 该旅下辖多个发射营,装备共12枚东风-61c导弹。 每枚导弹可携带6枚分导式多弹头,弹头当量可调,具备核常兼备打击能力。 可选择装备常规高爆弹头或当量从万吨级到十万吨级不等的核弹头。 辅助装备: 配套的运输-起竖-发射车、导弹运输车、指挥控制车、通讯保障车、雷达侦测车、防空系统(红旗-17a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车)等。 同时,该旅还配备一定数量的常规战术导弹,如东风-16系列,用于弥补战役战术火力空白。 部署要求: 需提供安全、隐蔽的预设阵地或大型军事基地。 【奖励二:海军陆战队两栖重型旅。预计24小时后抵达海州港及附近陆地抵达。】 编制与装备: 全旅约6000人,下辖两栖装甲团、机械化步兵团、炮兵团、作战支援营等。 主战装备: 两栖装甲团 ztd-05两栖突击车连 : 每个连装备10辆,全团共 40辆。 负责抢滩登陆时的第一波直射火力支援,用于摧毁滩头工事和轻型装甲目标。 zbd-05两栖步兵战车连 : 每个连装备10辆,全团共 40辆。 负责运送第一波突击步兵,伴随ztd-05冲击滩头并向内陆推进。 两栖机械化步兵团 机械化步兵连 : 主要装备 zbl-08轮式步兵战车。 每个连装备12辆,全团共 108辆。 该团在完成登陆后,将作为内陆机动作战的主力,依托公路网进行快速部署和纵深突击。 装甲营 主战坦克连 : 装备 ztz-96a主战坦克。 每个连装备10辆,全营共 40辆。该营为旅直属或配属给机械化步兵团,用于在内陆作战中提供决定性的装甲突击力量,对抗敌方重装甲单位或坚固据点。 炮兵团 自行榴弹炮营 : 装备 pll-09式122mm自行榴弹炮。 每个营装备18门(3个炮兵连,每连6门),全团共 54门。 为登陆作战和内陆攻势提供及时、猛烈的间瞄火力支援。 火箭炮营 : 装备phl-11型122mm模块化火箭炮18门,用于进行面积火力覆盖和压制。 防空: hq-17近程防空系统、便携式防空导弹。 航空力量: 旅属航空营,配备直-10w武装直升机6架、直-20通用直升机12架、直-8g运输直升机4架,用于突击运输、火力支援和侦察。 配套登陆舰艇(同时抵达): 075型两栖攻击舰(1艘):“远征”号。 作为舰队核心,可搭载超过25架各型直升机(此次配属陆战旅的航空营直升机将主要部署于此),坞舱可容纳多艘气垫登陆艇。 071型船坞登陆舰(2艘):每艘可搭载4架直升机、4艘726型气垫登陆艇(可运载1辆ztz-96a坦克或2辆ztd-05)以及一个加强营的兵力。 054a型导弹护卫舰(4艘):为登陆舰队提供护航、区域防空和反潜任务。 【奖励三:航空兵混成旅。预计24小时后抵达新宁机场。】 编制与装备: 全旅约2000人,包含战斗机大队、轰炸机大队、特种机大队(预警/电侦)及地勤保障单位。 战斗机大队: 装备歼-16多用途战斗机(24架)、歼-10c空中优势战斗机(12架)、歼-20a 威龙战斗机(12架) 轰炸机大队: 装备轰-6k“战神”轰炸机(6架)。 每架可携带大量精确制导炸弹或长剑-20巡航导弹,具备强大的防区外打击能力。 特种机大队: 装备空警-500预警机2架、高新系列电子侦察/对抗机2)。 部署要求: 需要功能完善的机场设施,包括跑道、机库、油库和弹药库。 【奖励四:战略核威慑体系解锁 - 特殊建筑:战略核弹发射井。】 描述: 此建筑为深埋于地下的固定发射阵列,拥有独立且高度安全的指挥控制系统,可与林禹的意识及“远征”系统核心直接链接。 装备: 内置12枚东风-5c型洲际弹道导弹。 每枚导弹携带单弹头,为500万吨tnt当量的核聚变武器(氢弹),射程覆盖全球。 部署限制: 必须部署在广南省境内人迹罕至的深山或地下,需进行严格伪装和防护。 部署后,将与火箭军的机动导弹系统共同构成双重核威慑。 信息流平息,林禹深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 这股力量的注入,不仅仅是雪中送炭,简直是直接将一个区域强国的战略打击力量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彻底改变了复兴根据地的实力层级和未来的战略选择。 “远征”林禹沉声道,将刚刚接收到的信息通过神经接口(他自身金手指与“远征”交互的媒介)同步给了ai系统,“更新数据库。” “我们有客人要来了。” 即便是“远征”系统,在处理这突如其来的、庞大到不合理的数据时,也出现了极其短暂的延迟——可能只有零点几秒,但对它而言已是罕见。 【数据接收……识别中……信息量超出常规获取渠道……逻辑冲突……启用最高权限协议……数据已接受并整合。】 【警告:新增军事单位规模超出当前后勤支撑能力极限15.7%。】 【警告:核武器存在将极大改变战略博弈规则,需立即制定严格的管控与使用条例。】 【紧急预案启动:已重新规划新宁机场、海州港及3号备用基地(位于桂柳北部山区)的接收流程,后勤模块正在重新计算物资分配,优先保障燃料、弹药及人员安置。】 林禹点了点头,“远征”的应对一如既往的高效和冷静。 它没有纠结于这些部队从何而来,而是立刻开始处理他们到来后引发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这正是他需要的。 “通知所有常委,各兵团主官,总参谋部成员,一小时后在指挥中心开会。” “同时,命令陈天磊的内卫部队一级戒备,接管所有指定接收区域,疏散无关人员,对外严格保密。” 【命令已下达。】 一小时后,新宁指挥中心,气氛凝重而亢奋。 随着数名常委以及各机关负责人的讨论,在“远征”的辅助下迅速做出了一个部署计划,此时全息地图亮起,标记出数个光点。 【接收部署方案:】 火箭军第旅: 主力部署于3号备用基地(桂北山区),该基地原有洞库设施可进行改造利用。 设立至少三个预备发射阵地,实行机动部署。 其常规战 术导弹单位可前置于梧桐市郊,支援东线。 海军陆战队及护航舰队: 075型两栖攻击舰“远征”号、071型船坞登陆舰两艘靠泊海州港深水码头,进行必要补给和维护。 054a护卫舰轮流担任港口警戒和外围巡逻任务。 陆战旅主力暂驻海州市原海军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和装备维护。 航空兵旅: 歼-16、歼-10c大队及特种机大队进驻扩建后的新宁机场。 轰-6k轰炸机大队鉴于其战略价值和对长跑道的需求,建议部署于桂柳市的大型军民两用机场。 战略核弹发射井: 选址建议位于桂柳与梧桐交界处的连绵喀斯特山区深处,利用天然溶洞和人工开挖结合,由直属中央的黑色警备队和“远征”系统直接控制的无人守卫。 “对于核武器” 林禹环视众人声音斩钉截铁:“设立最高权限。使用授权仅限于我一人。” “任何情况下,远征系统只有建议权和执行权,无发起权。” “火箭军的核弹头与发射井的密钥由我分别掌控,需同时授权方可进入发射程序。” “这是我们文明的最后盾牌,也是悬顶之剑,必须慎之又慎。” 会议在紧张而高效的节奏中持续了数小时,细化了一切接收和整合细节。 接下来的24小时,整个复兴根据地如同一个精密的齿轮,在“远征”系统的协调下疯狂运转。 新宁机场灯火通明,地勤人员连夜工作,为即将到来的航空旅清理机库、检查跑道。 桂柳机场,工程部队带着重型机械开入,设立警戒线,开始紧急修复施工。 海州港,所有民用船只被引导至次要码头,深水主港区被彻底清空戒严,港口工人和内卫部队士兵好奇而紧张地望着空荡荡的泊位,等待着传说中的巨舰。 桂北山区,通往3号基地的道路被加密管制,火箭军的先遣指挥车在装甲车队护卫下,驶入幽深的隧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当24小时的倒计时归零的刹那,异象发生了。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新宁机场的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大量密集的光点,空管中心收到了熟悉的、带有解放军内部识别码的信号。 紧接着,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一架架涂装崭新、但在细节处能看到些许风尘仆仆痕迹的歼-16、歼-10c战机,以标准的着陆航线依次降落在跑道上,仿佛它们只是完成了一次例行的远程转场。 几乎在同一时间,海州港外的海面上,庞大的舰影在晨曦的微光中悄然浮现。 线条流畅、体型巍峨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如同浮动的钢铁之城,在4艘054a护卫舰的簇拥下,缓缓驶向港口。 岸上的人们发出了压抑不住的惊呼。 桂北3号基地,洞库的大门缓缓开启,一辆辆迷彩涂装、体型庞大的东风-61c导弹发射车,在引导车的带领下,沉默而肃穆地驶入它们的预设阵地。 车上的官兵军容严整,对周围的环境似乎并无太多陌生感,仿佛只是换防到了一个新的驻地。 而在桂柳与梧桐交界处那片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地面微微震动,一个经过完美伪装的巨大井盖缓缓滑开,露出了下方深不见底的发射井,冰冷的东风-5c导弹弹头在井下反射着幽光,随即井盖又缓缓闭合,与周围的山体融为一体,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所有这些新抵达的部队,几乎在出现的同时,其指挥系统就主动接入了“远征”网络的特定军事频道,接受了林禹通过“远征”系统下达的初步指令。 他们的到来,悄无声息却又雷霆万钧。 站在指挥中心,看着大屏幕上代表各支部队就位的绿色信号,以及“远征”系统汇总的接收完成报告,林禹知道,从这一刻起,复兴根据地已经彻底蜕变。 他麾下不再仅仅是只有常规力量的军队。 他现在掌握着一支拥有战略核威慑、远程常规精确打击、强大制空权、两栖投送能力的复合型军队。 尽管后勤压力巨大,整合之路漫长,但这股力量,已经足够他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远征,”林禹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力量,“现在,让我们重新看看,下一步该看向哪里。” 全息地图再次展开,这一次,代表复兴根据地的绿色区域仿佛在发光。 从这片绿色延伸出去的箭头,变得更加粗壮和自信。 【战略分析模型已更新。综合威胁评估、资源需求、交通可达性及新军事力量投送能力……】 “远征”系统战略目标更新报告 【核心目标:巩固复兴根据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并为最终统一全境积蓄力量。】 主要目标一(海上方向):琼洲岛 战略价值: 天然的海外屏障与安全后方: 琼洲岛与大陆隔海相望,海峡是天然的防御屏障。 岛上丧尸威胁经地形隔离,可能远低于大陆。 可将其建设成为绝对安全的大后方、高级科研中心与核心工业备份基地。 热带农业与稀缺资源基地: 可大规模种植橡胶、椰子、热带水果等稀缺经济作物。 周边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渔业、油气及矿产资源,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掌控南海的战略支点: 收复琼洲岛,意味着复兴根据地拥有了进入南部海域、维护海洋权益、前出至东南亚的跳板。 现有的075/071舰艇编队及海军陆战旅有了最理想的母港和施展舞台。 潜在完整基础设施: 岛上的海空军基地、航天发射场、深水港等设施,若得以保全,其价值无可估量。 潜在威胁与挑战: 两栖投送风险: 跨海登陆作战本身复杂度高,对指挥、后勤和装备要求极为苛刻。 未知的岛内势力: 可能存在依托复杂地形(如中部山区)生存的强大幸存者团体,或已适应海岛环境的独特变异体生态。 后勤线漫长: 需要建立一条安全、稳定的跨海补给线。 “远征”系统建议方案: 第一阶段(侦察): 动用空警-500、高新系列侦察机及无人机对全岛进行全方位侦察。 派遣特种小队进行渗透侦查。 第二阶段(夺取立足点): 以海军陆战旅为核心,在航空兵旅和舰炮火力掩护下,夺取岛北端的海口及附近港口,建立稳固的桥头堡。 第三阶段(席卷全岛): 以桥头堡为基地,海空协同,逐步清理并控制全岛。 主要目标二(陆路/沿海方向):岭南省 战略价值: 工业与港口群的整合: 与广南省接壤,收复后可形成连片的“东南复兴区”。 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电子、汽车、家电)与广、深等世界级港口群,将极大增强根据地的工业实力和对外贸易(未来)潜力。 人口与人才红利: 历史上的人口大省,可能存在更多的幸存者,是宝贵的人力资源。 巩固大陆侧翼: 收复岭南省,能为未来的北进(湖湘之地、江东地区)提供一个稳固和资源丰富的出发阵地。 潜在威胁与挑战: 高度城市化带来的威胁: 广、深等超大城市是巨大的“尸巢”,清理工作将异常艰难和残酷。 复杂的幸存者势力: 经济发达地区可能孕育出组织严密、装备精良甚至理念对立的幸存者集团,整合或征服难度大。 后勤压力: 在大规模城市战中,弹药和物资的消耗将是天文数字。 “远征”系统建议方案: 采取“由外而内、分割包围”的战术。 先收复外围中小城市和乡村,利用新获得的炮兵与航空兵优势,逐步削弱并压缩核心城市圈的敌人,避免贸然进入城区进行血腥巷战。 次要目标一(内陆方向):湖湘之地 战略价值: “鱼米之乡”与粮食安全: 广阔的平原和发达的农业基础,是解决根据地长期粮食问题、支撑人口增长的关键。 通往中原腹地的门户: 控制此地,便打开了向长江流域乃至中原地区进军的北大门。 潜在威胁与挑战: 地形复杂: 丘陵、水网、山脉交错,不利于大兵团机械化开进。 大规模尸潮风险: 历史上人口密集,可能存在规模空前、流动性强的大型尸群。 潜在的割据势力: 可能存在占据险要地势、易守难攻的幸存者势力。 【“远征”系统最终战略规划(建议)】 总体方针:海陆并进,双线准备,优先琼洲。 即刻启动“利剑南指”行动: 核心目标直指琼洲岛。 调动海军陆战旅、特遣舰队(075、071、054a)、航空兵旅(提供空中掩护与侦察) 主力,集中资源,争取在1-3个月内完成战役准备与初步登陆。 同步进行“东风压境”计划: 针对岭南省,以现有陆军主力兵团为主,在火箭军常规导弹和空军部队支援下,进行前沿侦察、边界清理和小规模试探性进攻,牵制可能存在的敌对势力,为后续主力进攻创造条件。 暂缓北进,保持接触: 对湖湘之地,主要派遣侦察部队和特使进行情报收集与接触,摸清情况,避免同时开辟两条大规模陆地战线。 结论: 优先收复琼洲岛,能以相对较小的代价获得一个安全、富庶且具极高战略价值的基地。 届时,复兴根据地将形成 “广南-琼洲” 这一稳固的海陆双核格局,进可攻,退可守,无论是对未来发展,还是应对未知的全局性威胁,都将占据无比有利的地位。 林禹看着地图上被高亮标注的岭南省和琼洲岛,嘴角勾起一丝弧度。 “批准你的建议。” 【命令已确认。执行时间表生成中……】 【文明复兴指数显着提升。战略主动权已掌握。】 【将军同志,新的远征,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