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拌的小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日后,京城表面风平浪静。 沈砚舟归家途中,马车行至朱雀桥畔,忽觉轮轴微滞。 他掀帘望去,雪泥路上两道车辙清晰如刻,而道旁树影深处,似有一人蹲伏,手中握着一张湿纸,正以炭条拓印轮痕。 那人穿着粗布短褐,瘸了一条腿,背影佝偻,竟是街头常说新案的说书人赵九斤。 沈砚舟未动声色,只将帘子垂下,命车夫缓行。 回府后,他绕道后院,亲自查验书房窗棂——果然,窗纸内侧有细微刮痕,像是有人用薄刃挑开缝隙潜入。 书架上的《贞元律》虽原样摆放,但他指尖轻抚封面,便知曾被人翻动过。 他不动声色,彻查府中仆役。 一名小厮神色慌乱,被唤来问话时支吾难言。 盘问再三,才知此人乃安国公府远亲,母亲曾在国公夫人院中做浆洗婆子,半年前病故,却被悄然安排进大理寺当差。 沈砚舟盯着那小厮半晌,终是冷笑一声:“连呼吸都带着内宅腌臜气。” 当晚,他独坐灯下,将私录的“灯诗”笔记一一焚毁。 火舌舔舐纸页,映得他双目通红。 那些他曾逐字抄录、反复推敲的诗句,在灰烬中蜷缩成蝶,飘落无声。 唯有一块焦黑布片,边缘残绣铃形纹样,是他从林婆子手中接过的证物之一,此刻被他轻轻夹入《贞元律》正文第十七卷——那句“禁物必有名状,无形者不拘”的旁边。 次日早朝,百官列班。 沈砚舟立于班末,目光数次掠过御座旁垂帘——那里,隐约可见一人身影端坐,袍角绣云雷暗纹,正是安国公苏震霆。 此人本不应常驻宫中,如今却以“参议礼制”之名留居偏殿,权柄渐重。 更令人心惊的是,近来数道诏令皆由其口述拟稿,连刑狱要案也多经他手批阅。 沈砚舟沉默不语。 他知道,自己那一纸驳回,不是终点,而是掀开了棋局的第一枚子。 与此同时,七王府内。 苏锦黎并未因胜诉而松懈。 她坐在暖阁临窗的小案前,手中执笔批阅一份名录。 窗外梅园积雪未消,冰铃幻影早已融化 “周砚卿昨夜放出风声,”柳知秋低声禀报,“称王府将编纂《京兆风俗志》,广征民间歌谣、节令口诀,凡献词者可得米粮一斗,布帛半匹。” 苏锦黎点头:“百姓最爱实惠,有赏自然踊跃。” 果然不出所料。 不过两日,投递文书如雪片飞来。 有老妇人颤巍巍送来祖传灶神祝词,有孩童背诵洗衣捶布时哼唱的调子,甚至还有市井戏班传下的俚曲残章。 每一份都盖上“采诗官印”,登记造册,送入绣议会暗中筛选。 “凡是节奏暗合‘铃节拍’者,一律录入初稿。”苏锦黎淡淡道,“灯诗意象不必明显,一句‘夜雨打窗’也可算数。” 柳知秋会意。 这些看似琐碎的民谣,实则已悄然织成一张无形之网——那是新版的“灯诗总集”,比昔日流传的四行诗更隐蔽,更深广,也更具穿透力。 一旦公开,便是千家万户共同吟诵的声浪。 她忍不住问:“若朝廷再禁呢” 苏锦黎抬眼看向宫墙方向,唇角微扬:“这次,他们禁不住了。谁又能说童谣是祸谁敢判一城百姓全都犯律” 而在内室暖阁,萧澈倚在榻上,面色苍白,指节泛青。 他又咳了一口血,帕子掩住嘴,再展开时已染红一片。 身旁老太医欲劝,却被他抬手止住。 “听。”他忽然开口。 窗外寂静,唯有铜壶滴漏。 片刻后,远处传来宫门报时的钟声,三响悠长。 “今晨东华门换岗,是不是迟了半刻”他问管家。 管家一怔:“确……确实如此。属下刚得消息,说是交接时出了些混乱。” 萧澈闭目,嘴角浮起一丝极淡的笑意。 他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递给苏锦黎:“查这些人近十日动向。” 名单上皆为禁军中低阶武官,不起眼,却曾在那一夜——“灯变夜”——值守皇城东隅。 如今他们中有三人升职,两人调防,原属三大家族的两名统领,则被悄无声息调往边关戍守。 “这些人,”萧澈轻声道,“能听见无声的命令。” 苏锦黎凝视名单,眸光渐深。 权力从未真正沉默。它只是换了方式说话。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让所有人学会倾听。 数日后,春社将至。 某日清晨,谢云澜遣人送来一帖,请六部官员家眷观礼——只为复排一支失传古舞,名为《韶音引》。 帖子措辞恭敬,无一字涉政,却在末尾悄悄钤了一枚莲花暗印,与当年乐坊盟约印记一模一样。 春社当日,天光初透,太常寺外已悄然铺开红毯。 谢云澜一袭素青长裙,并未佩戴显眼珠翠,只在发间别了一支白玉雕莲簪——那花形微敛,却暗合旧年乐坊盟约的印记。 她亲自立于门侧迎客,六部官员家眷陆陆续续而来,面上笑意温婉,眼神却多有试探。 “听闻是复排古舞”刑部尚书夫人低声问身旁女伴,“怎会挑在这个时候” “不过是些陈年雅乐罢了。”对方轻笑,“还能跳出什么花样不成” 内堂设席,香炉袅袅升起沉水烟。 鼓声三通后,帘幕缓缓拉开。 十二名乐姬鱼贯而出,身着褪银浅缃舞裙,裙裾缀满细小铜片,行走时如风拂铃草,轻响不绝。 她们步姿沉缓,手势如引泉流,正是《韶音引》开篇的“天地初启”式。 宾客们渐渐安静下来。 舞至中段,节奏忽变。 原本舒缓的拍子陡然加快,铜片撞击之声密集如雨点敲瓦,一声接一声,竟隐隐形成某种韵律。 坐在第三席的户部侍郎夫人猛地抬头,指尖紧扣扶手,脸色微变。 这节拍……她曾在幼时听过。 那时父亲尚在礼部任职,某个雪夜归家,酒后低吟四行诗:“灯熄不为暗,铃寂非无音。敕令未颁下,万口自传心。”他一边念,一边用筷子轻敲碗沿打节拍——正是此刻舞裙所奏之音! 她不由自主站起身,声音微颤:“这曲子……我幼时曾在宫外听过!” 话音未落,丈夫已在桌下猛拽她袖子,压声呵斥:“你疯了坐下!” 四周目光瞬间聚来,有人惊疑,有人避让,更有人悄然垂首,似在回忆什么。 谢云澜立于台侧,眼角余光扫过全场,唇角几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弧度。 她没有打断舞蹈,只是轻轻抬手,示意乐师再进一调。 鼓声骤停,铜铃齐震,最后一记重拍落在“心”字尾音上,余响绕梁三息不散。 礼毕,众人离席,神色各异。 无人高声议论,可那些交头接耳的低语、欲言又止的眼神,已如细沙渗入裂隙。 不到两个时辰,便有传言流出:“太常寺昨夜跳的是禁舞。” 当夜二更,谢云澜独坐灯下,掌心摊着一张薄纸。 信笺无头无尾,墨迹干涩,仅书八字:“音不可禁,慎火燎原。”落款处一枚空白方印——那是大理寺内部传递密情时专用的格式,唯有参与要案核查的官员才知其意。 她凝视良久,将纸条投入烛焰。 火光映照她眸底清明:他们怕的不是一首诗,而是千万人同诵的声音;惧的不是一段舞,而是民间记忆被重新唤醒。 而今日这一场“观礼”,不过是一粒星火,落入干草之间。 与此同时,城南茶馆。 赵九斤刚讲完新段子《沈大人审罐记》,说的是某县令断案,误判百姓藏“私铃”,结果打开陶罐,里头只有一把黄豆。 他拄拐收钱时还不忘补一句:“诸位瞧瞧,连豆子都能晃出‘反诗’来,这世道,是不是耳朵比眼睛还灵” 哄笑声中,两名黑衣人突然堵住巷口。 他不慌不忙拄拐而立,咧嘴一笑:“二位爷若为‘铃’而来,我这儿只有拐杖敲地。” 话音未落,远处灯笼接连亮起,一个、十个、百个——竟是平日常来听书的老街坊提灯赶来。 人群中有老妪高喊:“赵先生讲的是理!”几个少年齐跺脚三下,节奏整齐如誓,正是那日舞裙所奏之拍。 黑衣人对视一眼,终是退入暗影。 赵九斤望着渐散的人群,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极小的纸条,展开,上面是熟悉的清峻笔迹:“下一步,让诗进庙堂。” 他轻轻摩挲纸角,仰头望向星空。 原来声音真的可以长出翅膀。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影视诸天:从正阳门下开始

影视诸天:从正阳门下开始

先秦夏子
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林军偶得许愿系统,从此走上了一条诸天万界完成任务的道路。他是《正阳门下》里的韩春明,没有娶拜金的苏萌,而是把他的古玩事业发扬光大。他是《山海情》里的安永富,没有瘫痪,而是让水花过上了好日子。他是《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小猛,没有让程峰抢走沈冰,而是两人携手过完了幸福的一生。……万界影视剧里的那些意难平,都在林军的操作下,得到了圆满的结局,让我们的心中不再留有遗憾!
其它 完结 63万字
名学密神:窈窕凤凰姝

名学密神:窈窕凤凰姝

雅米
这是一篇关于我很喜欢的综艺,那就是名侦探学院,要做就做南波万!还有密室逃脱大神版!虽然我也磕CP哈哈哈哈哈哈,懂得都懂,但我也想拥有自己的女主角!不喜勿喷,也请绕道,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哈!女主叫白姝,是一个妥妥的天才少女。因为自己母校的强力推荐,收到了密室逃脱大神版节目组的邀约。在这里,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请期待正文。无特定CP,都可磕。请勿上升真人!!!请勿上升
其它 连载 47万字
瞎眼六年,我的学生个个是妖王

瞎眼六年,我的学生个个是妖王

飞翔的小火鸡
叶尘穿越无人区,瘴气中毒等死幸被采药老人带回村中救治,虽然捡回一条命,却被毒瞎了双眼。好在此时绑定了讲道系统,告诉他六年后灵气复苏,世界动荡。同时只要他开课,不管说的道经佛典,神话传说,还是民间故事,小说电影。听课的学生都有可能觉醒道体,领悟神通。于是他便留在村中,给老人捡回来的孤儿们授课,期望孩子们可以获得能力,可以自保,以报答老人救命之恩。只是他不知道采药老人是上一纪元幸存下来的化形大妖,村中
其它 连载 41万字
天灵灵:招灵女来灵

天灵灵:招灵女来灵

夜之千鬼姬
蓝若灵,一个招灵体质的女生,一次车祸让她变为阴阳眼,从此踏上了为灵体了结心愿,除恶灵的道路。在其间,她找到了能化解灵体怨气的尼姑庵,更是在高人手里拿到了辟邪收..
其它 连载 396万字
时空结界师

时空结界师

鲜桃
结界师,空进管理局管辖下的世界级职业者。主要任务为封印那遍布于世界各地的空间节点,空间管理局正是为了管理这些扰乱世界吞噬生命的空间节点而存在的。最初创立空间管..
其它 连载 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