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的心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王闻言,欣慰道:“不错!终于有了几分王者气度!” 他拍了拍扶稣的肩膀,转身回到高台,并未制止将士们的欢呼,而是静静等待,让他们尽情宣泄情绪,告慰亡魂。 此刻,秦王对扶稣的表现极为满意。青铜碑铸造之举,于国、于民、于军心皆有裨益。 扶稣能提出此策,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公义,都展现了他的远见。再加上战场上的沉着指挥,确实令人欣慰。 只是不知道,在治国理政上,他是否还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回到武将队列后,扶稣发现众将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顿时有些不自在。 “诸位为何盯着我莫非我脸上有何异常” 王翦与蒙武郑重转身,向他一揖到底。 “长公子!我二人代大秦百万将士谢您!此碑一成,战死异乡的英魂终可安息!” “将士们为国捐躯,战乱中能得掩埋已是万幸,何谈归根如今此碑铸成,漂泊亡魂终得归处,而活着的将士,亦能安心!” 扶稣连忙还礼:“两位将军言重!扶稣只是尽了本分,能让将士英灵安息、事迹流传,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哈哈哈,说得好!”王翦朗笑道,“蒙老,你看这些后辈,可不就是当年的我们” 蒙武点头豪迈一笑:“大秦男儿,前赴后继!” 许久之后,场中的喧嚣才逐渐平息,但那份激昂却久久不散。 秦王肃然道:“此事已定。接下来商议国策,关乎大秦国运,诸卿务必慎重谏言。大朝会后,国策既定,不容更改!” 昔日,关于大秦统一后该采用何种制度,朝廷中曾有激烈争论。部分大臣主张效仿先贤,实行分封制,以诸侯屏卫 ;另一派则坚决反对分封,力主延续现行郡县制度。 双方争论多时,如今必须做出决断。寡人曾在高层会议中明确表态:废除分封,推行郡县。今日,寡人依然坚持此议! 原因何在寡人要的是长治久安的天下,而非传承一二世便分崩离析的江山。分封制必然导致诸侯割据,若真如此,我秦人千辛万苦统一的天下又有何意义 "王上!老臣有本要奏!" 关键时刻被打断,秦王面露不悦。他心中雪亮,这儒生意欲何为。秦王强压怒气,沉声道:"速速道来!" "臣听闻王上对分封制的见解,深感忧虑,定是有奸臣蛊惑圣听。自古天下乃王族与贵族共治,今废除分封,独揽大权,恐生祸端! 贵族不得其利,必懈于政事,政令不畅则天下难安。此制将使王族与贵族对立,终致动荡! 反观分封古制,方为治国良策。大周绵延八百余载,古制历经考验,岂可轻言废弃!" 秦王冷笑道:"说得好!还有谁赞同分封的都站出来让寡人看看,究竟有多少'忠臣良将'!" 听闻此言,扶稣面色陡变。他就知道儒家定会惹出乱子。这些人奉行一生信条,确实难以改变。但何至于此 扶稣在文臣中寻到陈驰,对方摇头示意勿要插手。此刻为儒家求情,无异引火烧身。 朝堂上议论纷纷,有人跃跃欲试,有人冷眼旁观。后方儒生竟接连出列,扶稣暗自心惊。若因此激怒父王,儒家恐将遭受灭顶之灾! 放眼望去,幸好只有半数儒生出列。这说明他先前的劝诫起了一定作用。现在就看那些博士大儒作何选择了。 博士淳于越正欲出列,却发现衣袖被伏生紧紧拽住。 这里有一段大殿内,伏生紧紧拽住淳于越的衣袖。 "快松手!"淳于越怒目圆睁。 "作为多年挚友,我岂能眼睁睁看你赴死"伏生手上力道更重。 "你背弃理想是你的事,何苦拖累于我儒学本貌便是如此,今日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糊涂!长公子说得在理,儒家确需变革。我们太过僵化,数百年来固守陈规。如今是大秦的天下,不是周朝!我伏生只求将儒家学问传遍四海,让圣贤典籍流芳百世!" "若法家独揽朝纲,为达思想一统,他们什么事做不出来我绝不能坐视不理!只要长公子能压制法家,无论用新儒学还是旧儒学,只要是儒学传承,我便心满意足!" 上方突然传来秦王冰冷的笑声。 秦王扫视殿内,多是齐国旧儒和些老学究,人数虽不少,却比他预计的少许多。目光转向扶稣时,这位长公子立即低头避视。 "倒是小瞧他了,短短几日竟说服半数儒生。"秦王暗自思忖,"且看剩下这些是否真不怕死。" "臣等冒死进谏,请王上三思!" 百余儒生齐步出列,跟随为首的博士高声谏言,声势颇壮。 "就这些"秦王冷哂,"儒家素来同气连枝,一人发声众人响应,今日怎这般冷清倒是好事,省得外人说寡人违背民心。就凭你们,也配代表民意" "寡人早已明诏禁止议论分封,廷尉,可有此事" "确有此诏。" "违者当如何" "议分封者,杀无赦!" 诸位可听明白了你们这是将王诏视若无物,究竟是无视国法,还是轻视寡人禁令在前,你们却敢在朝堂公然议论,这是在试探寡人的耐性" "现在寡人要问,这番话是你们个人之见,还是整个儒家的主张" 此言一出,儒生们脸色骤变。若这罪名坐实,儒家必将万劫不复。 陈驰急忙出列:"启禀王上!臣乃儒家 ,此事绝非儒家共识。儒家内部反对分封、支持郡县者大有人在!" 这些儒生本意是支持秦王推行新政,无奈受儒家身份所限,加之门中多为循古派把持,以致他们屡遭排挤。 "今日所议分封之事,绝非我儒家独断之言!"陈驰上前进谏。 "父王明鉴,儿臣亦是儒门 。自祖师仙逝后,儒家学说百年未进,反而滋生诸多迂腐之见。祖师以'仁'立教,如今却有人弃仁崇礼——他们妄想以礼法约束世人,就能重现天下大同之景!" "这些人所推崇的礼,不过是士大夫阶层的特权。而祖师真意,是要以仁德泽被苍生!分封制恰是礼法之基,唯有父王推行的郡县制,方可杜绝战乱,永固江山。望父王明察!" 秦王拍案大笑:"说得好!尔等腐儒可听清了原来尽是为一己之私,罔顾大秦基业!来人——" "父王不可!"扶稣急奏,"大朝会乃天下盛事,若开杀戒恐有不祥。儿臣请诛首恶,余者从轻发落。" "诡辩!"秦王怒斥。 老臣王绾、隗状纷纷附议。秦王终是颔首:"依公子所奏。首犯处死,余者逐出咸阳。" 这场谏争终以各方妥协收场。唯法家扼腕——未能借此重创儒家势力,实为遗憾。秦王意在立威推行郡县,见血即可,不必多戮。若在大朝会屠尽儒生,恐寒天下士子之心。 若非扶稣劝谏,依秦王性子,早将这些腐儒尽数问斩。 【朝堂博弈 心术】 青铜灯盏摇曳间,扶稣广袖下的掌心洇出薄汗。若真让父王屠尽这些儒生,史册狼毫蘸饱墨,怕是要将"暴虐"二字凿进嬴氏宗庙。他忽然抬眸出列,玉簪缨随动作轻晃,恰似给肃杀大殿递了把软梯。 李斯捋着胡须瞥向蒙毅,二人眼底俱是了然——殿上这对天家父子,分明一个掣着刀鞘,一个握着鞘中寒刃。待扶稣话音落地,两位丞相适时捧出拟定好的竹简,细索捆扎的声响压住了儒家子弟牙关战栗。 "诸卿且看。"嬴政玄衣纁裳上的日月纹像活了过来,修长手指划过舆图,"自即日起,韩地改三川、颍川、上党三郡,赵地划太原、邯郸等七郡。"犀甲卫士抬来的木牍堆成小山,每个郡名都带着新硎的杀气。 当赵高尖声诵到"胶东郡"时,跪坐末席的齐国遗臣突然剧烈咳嗽。嬴政目光扫过,那老者立刻以袖掩口,将咳出的血沫悄悄咽回。 "臣等..."众臣伏拜时,扶稣注意到叔孙通袖中露出半卷《尚书》,竹简边缘早被摩挲得油亮。年轻的公子无声轻笑,这朝堂上终归有人懂得,活着的儒生比死去的圣贤更管用。 掌灯宦者将暮色逐出殿门,咸阳宫的鸱吻吞下最后一缕霞光。郡县制的诏书正被快马送出,那些烙在简牍上的新地名,很快就会变成百姓家门前的界碑。 大殿之上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暗自角力。六国贵族、各地士族,连同关中老秦人,竟不约而同地鼓吹分封之制。在他们眼中,唯有裂土封疆,方能保全自家利益。 郡县新制却将天下权柄尽归咸阳,各地官吏皆需秦王钦点。这般变革,无异于断旧贵族之根基,绝士族之财路。议政之时,满朝朱紫莫不鼓吹分封,朝堂竟成众口一词之势。 然秦王嬴政力排众议,强推郡县。自中枢定策那日起,反对之声顿消。纵使心怀怨怼,群臣亦不得不俯首称颂。"王上圣明"之声响彻殿宇,在绝对威权之下,无人敢显露半分不满。 "彩!"秦王抚掌而笑,"郡县既立,寡人如释重负。诸位且议军政要务,国尉上前奏来。" 尉缭自武将之列出班。这位文士竟与战神王翦比肩而立,其中深意令人玩味。他深知武人尊卑,故甘居次席。此等胸襟,正是其能统帅三军的缘由。 "启禀王上,十余年来我大秦锐士南征北战,虽折损甚众,却因举国男儿前赴后继,兵力不减反增。今兼收六国降卒,拥兵竟达一百六十万之巨!" 满朝哗然。 "然百万雄师日耗粮草如山,纵国库充盈亦难长久支撑。臣斗胆谏言:天下既安,当适当裁军......" 尉缭沉声询问,作为大秦的国尉,他深知当前军队的庞大消耗。数百万将士的粮草与军需,已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 “国尉,此事寡人早有决断。”秦王目光锐利,“精简可以,裁军绝无可能!军中老弱者可遣返,青壮可轮休调换,但大秦的百万雄师,必须时刻备战!南方百越、北方匈奴,皆是虎视眈眈。中原虽定,边境却烽火不休——你去看看边关百姓的生活,便知何为炼狱!这些,国尉应当比寡人更清楚。”他冷哼一声,“至于军粮当初大秦以一隅之地尚能养兵百万,如今九州归一,反而不行荒谬!” 秦王长袖一挥,起身高声道:“大秦兵锋正盛,正是开疆拓土之时!寡人若不为子孙打下基业,难道指望后世守成这天下,还得由寡人来开拓!” 一旁的扶稣静默不语,心中却暗定决心:【父王不打,我必打!】 “说说兵力的部署。”秦王再度开口。 尉缭拱手禀报:“南方军团及新练水军,共五十余万精锐;咸阳城外驻军五十万;余下将士分散各郡,戍卫地方。”见秦王心意已决,他不再多言,只求竭力配合。 秦王颔首:“南方军团肩负重任,须严加操练。屠睢、任嚣!” “末将在!”二人齐声应命。 “屠睢统率南方军团,任嚣执掌水师,务必同心协力,整军备战!” “末将必不负王命!” 秦王又看向另一侧:“李信!” “末将在!” “即日起,你任南方军团副帅,与屠睢、赵佗共掌大军。五十万兵马交予你三人,望尔等齐心,莫负寡人!” “臣等誓死效命!” ……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从明天起做一个闲人

从明天起做一个闲人

啦啦啦夏夏
离开了城市的喧嚣,走出了汹涌的人潮,回到了家乡。买一座山,挖一口井,开一片池塘,种一片竹林,建一栋木楼!种田耕作,自给自足,做一个简单的人。来者是客,听他们述..
军史 连载 1万字
逍遥小勋贵

逍遥小勋贵

千里风云
勋贵想逍遥,帮手不能少。穿越到一个陌生的朝代,就能混得风生水起?何瑾表示很怀疑。可混迹官场有徐渭;金牌保镖有典韦;破案缉凶有宋慈;变法改革张居正;沙场征伐还有一堆名将.....乎就好混了。至于潇洒挥金、红烛帐暖、逍遥人生等美事儿,何瑾觉得,嗯.....>地广人稀、风景独好的读者群:
军史 连载 30万字
重生之男友养成

重生之男友养成

珩歌
顾宁珩重生了。对于一觉醒来回到中考后的那个暑假,顾宁珩表示,她只想好好管理自己的人生,然后在高中和喜欢却错过的人好好谈场恋爱。嗯。顺便发个家致个富。颜智钱瘦白..
军史 完结 84万字
当科研大佬穿成网络渣男

当科研大佬穿成网络渣男

九子石
清冷学霸x傲娇总裁来自未来世界的天才江时穿越到一本校园言情小说里的软饭男身上。江时看着手机里已经跟软饭男谈上恋爱的男主哥哥,有些不忍。怎么才能改变对方被薅然后被渣再然后变成阴郁大佬的悲惨命运?分手吧,他舍不得,怎么办,那就只能宠着喽。宋瑾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也能在这个世界上遇到真心待他的人。
军史 完结 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