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留方向的烽火如期点燃,陆逊东路军团凌厉的攻势,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曹魏朝堂和军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钟会、羊祜据城坚守的战报与陆逊主力迂回睢阳的消息交替传来,迫使司马懿不得不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东方。 黄河两岸,对峙的宁静下,杀机日益浓烈。 蜀军大营,中军帐内灯火彻夜不熄。诸葛亮凝视着巨大的黄河水文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魏军的营垒、烽燧、以及可能的渡口。陈泰,这位以稳健着称的魏国宿将,将河防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诸葛亮看着如此严密的防守,不禁感叹道:“陈泰这老子,防守还真有一套。正面强渡,伤亡太大,得想办法让他动起来,或者……让他判断失误。” “伯约,士载。”他抬起头,看向侍立两侧的姜维与邓艾,“陈留战事已起,我军时机将至。然陈泰非莽夫,必严加防范。你二人以为,当从何处渡河,方能出其不意” 姜维沉吟道:“丞相,魏军防御重点,在于孟津、平阴、小平津等传统渡口。这些地方河道相对狭窄,利于渡河,但亦是陈泰重兵布防之处。强攻恐难奏效。” 邓艾目光锐利,指向地图上一个点:“丞相,末将以为,可考虑冶坂津一带。” “哦细细讲来。”诸葛亮鼓励道。 邓艾努力组织语言:“冶坂津河道稍宽,水流亦急,非传统渡河要地,魏军防御相对松懈。且其地处河阳三城以南,若能从此处渡河,可避开其核心防线,直插河内腹地,威胁洛阳北翼。只是,渡河风险较大,需精兵强将,并做好万全准备。”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内心赞叹道:“邓艾果然胆大心细!这地方选得刁钻!历史上好像也有从这里渡河的例子。风险与收益并存,值得一搏!” “善!”他拍板定论,“便以冶坂津为主渡点!然,为迷惑陈泰,需行声东击西之策!” 他详细部署: “姜维!命你率两万兵马,大张旗鼓,多备舟船,佯攻平阴对岸!昼夜擂鼓,做出我军主力欲从此处强渡之态势,务必吸引陈泰主力注意力!” “马铁、马承!” “末将在!”两员年轻小将慨然出列。 “命你二人各率五千西凉精骑,沿河上下游机动,袭扰魏军小型烽燧、哨卡,焚毁其沿河物资,制造混乱,让其无法判断我军真实意图!” “邓艾!” “末……末将在!” “命你为渡河先锋,精选熟悉水性、悍勇敢战之卒八千,秘密集结于冶坂津对岸隐蔽处!多备羊皮筏、快船、飞索!待姜维佯攻吸引敌军,马铁马承制造混乱之际,伺机强渡!渡河后,不惜代价,抢占对岸滩头,建立桥头堡,掩护后续大军!” “末将……万死不辞!” “亮自统中军主力,随时准备跟进渡河!” “此战关键,在于快、猛、奇!”诸葛亮最后强调,“一举突破黄河天堑,则并州门户洞开!” 公元244年,夏。 黄河的秋汛尚未完全消退,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咆哮着向东奔流。北岸,魏军旗帜林立,营垒相连,斥候游骑往来不绝。南岸,蜀军大营亦是杀气腾腾。 姜维率领的两万佯攻部队,在平阴对岸摆开了浩大的阵势。数百艘大小船只被推入水中,船上立满草人,披挂蜀军衣甲。战鼓声、号角声震天动地,士兵们呐喊助威,做出无数次即将启航强渡的姿态。 对岸的魏军立刻紧张起来,烽燧狼烟冲天而起。坐镇河阳北中城的陈泰接到急报,亲临前线观察。 “蜀军舟船密集,鼓噪甚急,观其旗号,似是姜维主力。”副将禀报。 陈泰凝望对岸,眉头微锁。蜀军如此大张旗鼓,是真是假他不敢怠慢,立刻下令沿线戒备,并从中潬城、冶坂津等地抽调部分兵力,向平阴方向增援,同时严令各部不得擅离职守。 几乎同时,马铁、马承率领的西凉铁骑,如同两股狂风,沿着黄河两岸席卷而去!他们来去如风,专挑魏军防守薄弱的哨卡、小型粮站下手。火箭纷飞,烽燧被毁,小股魏军被歼灭。整个黄河防线,从孟津到小平津,处处告急,狼烟四起,让陈泰一时难以判断蜀军的主攻方向究竟在哪里。 就在陈泰的注意力被姜维的佯攻和马氏兄弟的袭扰所吸引时,真正的杀招,在相对沉寂的冶坂津发动了! 这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邓艾率领的八千敢死之士,口衔枚,马裹蹄,借着夜色和河风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将数百艘羊皮筏和轻快小船推入冰冷的黄河水中。 “渡河!”邓艾压低声音,一声令下! 敢死队员们奋力划动船桨、木筏,如同离弦之箭,冲向对岸黑暗的轮廓。河水湍急,浪涛拍打着皮筏,冰冷刺骨,但每个人都屏息凝神,眼中只有对岸。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渡河行动,终究难以完全瞒天过海。就在先头部队即将靠岸时,对岸一处隐蔽的烽燧上,突然亮起了火把! “敌袭!蜀军渡河了!”凄厉的呼喊声划破夜空! “放箭!”驻守冶坂津的魏军将领反应过来,虽然此处兵力被抽走一部分,但留守的士兵依然立刻进行了顽强抵抗。 霎时间,箭矢如同飞蝗般从岸上射来!不少蜀军士卒中箭落水,鲜血染红了河面。 “不要停!冲上去!”邓艾站在船头,挥舞长刀格挡箭矢,厉声怒吼,“先登者,赏千金!后退者,斩!” 蜀军敢死队爆发出惊人的勇气,顶着箭雨,拼命划向岸边。不断有皮筏被射穿漏气,有船只被浪打翻,但更多的人成功冲上了滩涂! “杀!”邓艾第一个跳下船,舞刀杀入魏军阵中。八千勇士如同下山的猛虎,与岸上的魏军守军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滩头阵地瞬间变成了血肉磨坊,刀光剑影,喊杀震天! 河阳北中城内,陈泰接到冶坂津急报,脸色骤变! “冶坂津诸葛亮主攻方向竟是那里!”他瞬间明白了蜀军的声东击西之计,又惊又怒,“快!传令平阴方向,分兵一万,火速驰援冶坂津!令中潬城守军,伺机出击,侧击渡河蜀军!再令郭淮将军,速派骑兵南下,截断蜀军后续部队!” 命令迅速传达。魏军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一支支精锐部队从各个营垒中开出,向着冶坂津方向蜂拥而去。 南岸,诸葛亮通过格物院所造出的简易“千里镜”密切关注着对岸战况。他看到邓艾部成功登陆,但也看到了魏军援兵移动的烟尘。 “丞相,魏军援兵已动!邓将军压力巨大!”参军急报。 “知道了。”诸葛亮面色平静,心中却急速计算,内心想道:果然来了!陈泰反应好快!现在就是抢时间! 他立刻下令: “第二梯队,渡河!目标,巩固邓艾滩头阵地!” “命令姜维,加大佯攻力度!必要时,可进行试探性强渡,务必拖住平阴魏军,使其不能全力回援!” “命令马铁、马承,放弃袭扰,立刻向冶坂津对岸靠拢,准备渡河支援!” “霹雳营前移,对准对岸魏军援兵可能经过的路径,进行覆盖射击,延缓其进军速度!” 轰!轰! 蜀军的霹雳营再次发威,炮弹越过黄河,在魏军援兵的行军路线上炸开,虽然准头因距离而下降,但依旧造成了混乱和迟滞。 冶坂津滩头,战斗进入了最惨烈的阶段。 邓艾的八千先锋,面对数倍于己、且源源不断涌来的魏军,死战不退。他们结成一个半圆形的防御阵线,用长矛、刀盾、甚至是敌人的尸体,死死守住好不容易夺取的滩头阵地。邓艾身先士卒,浑身浴血,手中长刀不知砍杀了多少魏兵。 魏军援兵主将,乃是司马师!他奉父亲之命,率精锐“中军”一部前来增援,意图将蜀军赶下黄河。 “杀!把蜀贼赶回河里去!”司马师挥剑督战,魏军如同潮水般一波波冲击着蜀军的防线。 就在蜀军防线岌岌可危之际,第二梯队蜀军终于渡河成功,加入了战团!紧接着,马铁、马承的西凉铁骑也冒着箭矢渡河,从侧翼对魏军发起了凶猛的冲锋!西凉铁骑悍勇无匹,瞬间冲乱了魏军的阵脚。 战场形势陡然逆转!蜀军在滩头站稳了脚跟,并开始向外扩张。 与此同时,姜维在平阴方向的佯攻也变成了真打。他见魏军兵力被抽调,果断下令部分精锐发起强渡,一度登上了北岸,与魏军守军展开激战,迫使陈泰无法将平阴守军全部调往冶坂津。 郭淮率领的并州骑兵也从北方赶到,试图冲击蜀军的侧后,但被严阵以待的蜀军步兵方阵和及时赶到的马承骑兵挡住。 整个河内地区,以冶坂津为中心,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混战!蜀魏双方投入了超过十万兵力,在黄河沿岸的滩涂、丘陵、田野间舍生忘死地搏杀。从清晨战至黄昏,尸横遍野,河水为之染赤。 诸葛亮在后方冷静指挥,不断调整部署,增援薄弱环节。陈泰、司马师、郭淮亦是魏国顶尖的统帅名将,指挥若定,攻防有序。双方将领各显神通,战术层出不穷,阵法变幻莫测,将一场渡河战役打成了精彩绝伦的经典对决。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经过一整天的惨烈搏杀,蜀军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成功在黄河北岸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控制了一段长约数里的河岸。魏军数次反扑,皆被击退。陈泰见蜀军阵型稳固,后续部队仍在不断渡河,己方士卒疲惫,伤亡亦是不小,深知已无法将蜀军赶下河,只得下令停止攻击,后退十里,重新构筑防线,防止蜀军向纵深突破。 蜀军方面,诸葛亮也深知,渡河成功只是第一步。魏军在并州、河内经营多年,防线纵深,郭淮、陈泰皆非易与之辈,贸然深入恐遭不测。且部队激战一日,急需休整补充。 他下令:“停止进攻,巩固现有阵地,深沟高垒,多设鹿角,防备魏军夜袭。救治伤员,清点战损,补充粮草军械。” 黄河之上,蜀军的舟船往来穿梭,将更多的兵员和物资运抵北岸。而对岸,魏军的营火也连绵亮起,如同星河,与蜀军的营盘隔空相对。 一场惊心动魄的强渡黄河之战,终于落下帷幕。蜀汉丞相诸葛亮,凭借精妙的谋划和将士的浴血奋战,成功突破了曹魏经营已久的黄河防线,将战火烧到了河北大地。 然而,无论是南岸的诸葛亮,还是北岸的陈泰、司马师、郭淮,都清楚,这仅仅是新一轮更加残酷、更加宏大角逐的开始。并州的大门已被叩响,邺城的警钟已然长鸣。中原大地的命运,将在接下来围绕河内、并州的厮杀中,走向更加扑朔迷离的未知。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遮天之逆乱万古

遮天之逆乱万古

灭天邪帝
斗气大陆,五大斗帝破空而去,途遇巨大风暴,五大斗帝帝身陨去,各自分散,位面世界错乱,属于萧炎的遮天世界就此开始……自地球起航的九龙拉棺,遭遇巨大变故,炎帝..
军史 连载 1万字
源世界之天衍

源世界之天衍

跳舞
炙手可热的魔术师江逍,魔术表演出神入化红极一时。他原本只想要轻松舒适,自由自在地过完一生。直到一个名叫紫烟的陌生美女找到了他。她居然知道自己作为魔法师的秘密!..
军史 连载 31万字
三国红颜系统

三国红颜系统

永远是妃
穿越到三国,为苦命的红颜逆天改命!且看范毅如何在三国乱点鸳鸯谱?
军史 连载 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