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司马懿的军队控制洛阳九门时,蒋济正捧着免死铁券闯进曹爽府邸——这位七旬老臣跪在地上把铁券举过头顶:“大将军若信老夫,便以此物换你阖府性命!”而司马懿在尚书台看着请杀曹爽的奏表,轻轻推入火盆:“现在杀他,岂非帮诸葛亮扫清了道路” --- 公元241年正月,魏帝曹芳率曹爽及其心腹党羽,前往洛阳城南九十里的高平陵祭拜先帝。都城防务,暂时交由留守的曹爽之弟曹羲等人。 这,正是司马懿苦等多时的天赐良机! 蛰伏已久的冢虎,骤然亮出了锋利的獠牙!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诏,关闭洛阳所有城门,接管武库,派长子司马师率死士控制中枢机构尚书台,次子司马昭率军警戒宫闱。同时,其旧部迅速出动,接管了曹羲、曹训统领的禁军各部。 整个行动如疾风迅雷,未等城中曹爽余党反应过来,洛阳已尽在司马懿掌控之中! 随后,司马懿亲赴洛水浮桥,上表天子,实为对曹爽喊话,慷慨陈词,痛斥曹爽兄弟“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并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曹爽放弃权力,归罪认错,便可保全性命富贵,仅欲免其官位而已。 消息传到高平陵,曹爽阵营顿时大乱。谋士桓范冒死突围出城,力劝曹爽挟天子移驾许昌,召集天下兵马讨伐司马懿。然而,优柔寡断、贪恋家财的曹爽,在司马懿的政治欺骗和蒋济等元老派人送来的“洛水之誓”担保下,最终选择了放弃抵抗,天真地相信了司马懿“仅免官而已”的承诺,奉帝还朝。 一旦回到洛阳,便是虎入牢笼。司马懿立刻收缴了曹爽兄弟及其心腹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人的兵权,将他们软禁府中。随后,以雷霆之势,迅速清算曹爽党羽,将其一一逮捕下狱。 证据确凿,罪状昭彰。曹爽等人专权乱政、奢靡无度、僭越谋逆等罪行被公之于众,朝野为之侧目。很快,皇帝下诏安实为司马懿之意,细数曹爽滔天大罪,将其废为庶人,与其核心党羽一同投入大牢,听候发落。 洛阳城头,变幻大王旗。短短数日,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曹爽集团,土崩瓦解。司马懿以一场近乎完美的政变,一举夺回了魏国最高权力。 胜利之后,如何处置曹爽,成了摆在司马懿面前最棘手的问题。 朝堂之上,群情汹涌。以司徒高柔为首的一部分大臣,以及许多与曹爽有旧怨或因曹爽专权而受损的宗室、官员,纷纷上表,慷慨陈词,要求将曹爽及其党羽明正典刑,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太傅!曹爽罪大恶极,罄竹难书!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国法!” “此等国贼,若不夷灭三族,恐日后效尤者众!” “请太傅为社稷计,速断之!” 喊杀之声,不绝于耳。长子司马师也倾向于永绝后患。 然而,司马懿却异常冷静。他端坐于尚书台,看着堆积如山的请杀奏表,眉头紧锁。 杀易如反掌。然杀了之后呢 他深知,曹爽再不堪,也是曹真之子,曹氏宗亲的代表。曹魏天下,终究是曹家的天下。宗室势力盘根错节,虽对曹爽不满者众,但若自己这个外姓权臣擅杀宗室领袖,必会引发所有曹姓宗亲的兔死狐悲之感与极度恐慌,甚至可能逼得他们铤而走险,联合地方都督造反。届时,内乱必起! 更重要的是——西边!那个最可怕的对手,诸葛亮!他仿佛能感受到那双深邃的眼睛,正穿越秦岭,冷冷地注视着洛阳。若魏国内部因此事陷入大规模内战,诸葛亮岂会错失良机挥师东出,则社稷危矣! “此刻杀曹爽,徒逞一时之快,实则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更是帮诸葛亮扫清障碍!”司马懿对心腹们分析道,声音低沉而有力,“我等此番起事,名义上是‘清君侧,正朝纲’,非为篡逆。若行株连,大肆屠戮宗室,则人心尽失,师出无名矣。” 他最终力排众议,压下了所有请杀之声。决定:只诛首恶核心数人,以示惩戒;而对于曹爽,暂时囚禁,废为庶人,以示宽大,安抚宗室。 然而,司马懿虽不杀曹爽,却也无法放虎归山。曹爽被囚,其党羽或被诛或流放,司马懿以太傅之尊,总揽尚书事,完全掌控了洛阳朝政。幼帝曹芳,完全成了傀儡。 这骤然变化的权力格局,让整个魏国朝堂陷入了另一种诡异的寂静和不安之中。 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建立。 许多朝臣,尤其是非司马氏嫡系的官员和那些自诩为曹魏忠臣的人,内心充满了疑虑和恐惧:司马懿虽言只清君侧,然其如今大权独揽,无人制衡,与昔日曹爽何异甚至因其能力威望远胜曹爽,威胁更大!这曹魏天下,将来还姓曹吗 而曹爽虽败,其影响力并未立刻烟消云散。朝中仍有其旧部、受过其恩惠或因各种原因与之关联的官员,只是暂时蛰伏。更有一些忠于曹魏的宗室和老臣,对司马懿的专权深感不满,暗中串联。 甚至已有风声传出,有人密谋欲劫天牢,救出曹爽,以其为旗帜,反攻司马懿! 洛阳城内,看似尘埃落定,实则暗流涌动,猜忌丛生。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司马懿深知此点。他坐在空旷的尚书省大堂内,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脸上并无胜利的喜悦,只有深深的疲惫和凝重。 除一曹爽,易。安天下之心,难。诸葛亮……你此刻,想必已在厉兵秣马了吧我绝不会……让你得逞! 他清楚,清算曹爽只是第一步。如何稳定局势,安抚人心,整合力量,应对即将到来的、来自西蜀的真正风暴,才是对他这位七旬老臣最大的考验。 魏国的天空,并未因曹爽的倒台而放晴,反而预示着更加猛烈的雷霆,即将炸响。而这一次,风暴眼将来自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