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刘禅“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誓言随着长安新铸的铜钟声传过黄河时,杜畿在邺城旧宅里默默烧掉了曹丕赏赐的《典论》,对九岁岁的杜预叹道:“走吧元凯,带你去看看…… 真正的华夏正朔在哪儿。” --- 公元231年,深秋,长安。 迁都大典的余晖尚未散尽,新铸的“景耀钟”浑厚的声响每日清晨仍会准时荡过渭水,传遍这座正在急速复苏的古老帝都。街市之上,除却原有的蜀中、荆楚口音,越来越多的关洛雅言、甚至河北、中原口音开始混杂其中。客栈爆满,酒肆喧嚣,太学与格物院门前,更是时常有操着各地口音的士子与工匠徘徊等候。 刘禅那句在登基大典上、由诸葛亮精心策划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同一声惊雷,劈开了东汉末年以来笼罩在士人心头的阴霾与彷徨。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决绝的姿态,将偏安一隅的季汉政权,一下子拔高到了继承汉室风骨、直面北方强敌的正统地位。这对于许多仍心怀汉室、对曹魏篡逆耿耿于怀的中原士人而言,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加之诸葛亮推行的一系列新政:不拘门第、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虽未明言科举,但已有其雏形;重视实务、鼓励创新的“格物”风气;以及迁都长安后展现出的勃勃生机与北伐决心,都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北方的人才跨越秦岭、渡过黄河,前来投奔。 曹叡虽然暴跳如雷,但是他也没办法,他总不能杀光这些前去长安的士子吧,如果真这样做的话,还没等蜀汉打过来,他这边的中原大地就要彻底乱起来了,所以曹叡只能采取安抚的措施,一方面推进陈群所改革的九品中正制,一方面宣传曹魏的正统性,毕竟曹魏也是汉帝实实在在禅让的,经过曹叡一系列的操作,相比之前,去往长安的士子确实是少了很多,但是还是损失了一些人才。 在这股“北士西迁”的暗流中,一个家族的选择尤为引人注目——那便是京兆杜氏。 河东郡,安邑县。 曾经的曹魏重臣、功封丰乐亭侯的杜畿,如今已垂垂老矣,赋闲在家。他坐在书房中,窗外秋风萧瑟。案上,摆着一份从长安传来的《求贤诏》抄本,以及几份详细记述蜀汉新政、尤其是“格物院”和太学改革情况的密报。 他的孙子,年仅九岁却已显露出非凡聪慧与沉稳的杜预,侍立在一旁,安静地阅读着祖父收集来的关于长安的消息,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思索的光芒。 “元凯,”杜畿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清晰,“你看这长安气象,比之邺城如何” 杜预放下绢帛,认真答道:“孙儿听闻,长安朝堂,颇有中兴之象。丞相诸葛亮,虽行新政近乎霸道,然其法度严明,务实际而轻虚名,重功效而薄门第。且陛下‘守国门’之誓,天下震动,人心颇向之。反观邺城……”他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曹魏内部,曹丕死后,曹叡虽算明君,但宗室与士族争斗日益激烈,政局波谲云诡,令人心寒。 杜畿长叹一声:“是啊……曹孟德一世英雄,然其子篡汉,终究失了大道名分。我杜氏世代汉臣,食汉禄,受汉恩。昔日委身事魏,乃时势所迫,权宜之计。如今……”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南方,“汉室有再兴之兆,天子有雄烈之志,丞相有经纬之才……更难得的是,其用人,竟能不拘一格!格物院中,工匠可与士子同席;郡县小吏,但有实绩便可超擢……此等气象,方是真正的大汉胸襟!”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杜预:“我老了,此生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你,元凯,你的路还长。你的才学,不应埋没于这日渐沉暮的邺城,不应耗费在无休止的党争倾轧之中。长安,才有你施展抱负的天地。” 杜预心中一震,看向祖父:“祖父之意是……” “举家西迁,投奔长安!”杜畿斩钉截铁,眼中再无犹豫,“我杜畿,要带着京兆杜氏,回归汉室!这不仅是为了家族前程,更是为了……寻回一份失落已久的士人之心与家国大义!” 做出这个决定需要巨大的勇气。这意味着放弃在曹魏的一切地位和产业,意味着一场前途未卜的长途迁徙,意味着可能被贴上“叛臣”的标签。但杜畿看到了更长远的东西——正统的大义名分、充满活力的政治氛围、以及孙儿无比光明的未来。 数月后,长安城外。 一支风尘仆仆的车队停了下来。杜畿在家人的搀扶下走下马车,仰望着巍峨的长安城楼,以及城头上那面猎猎作响的赤色“汉”字大旗,老泪纵横。 早已接到消息的诸葛亮,派出了规格颇高的迎接队伍——不是炫耀,而是表明一种重视人才的态度。主持迎接的是马谡,他现在不仅管丝路,也部分负责接待安置北来士人。 “杜公深明大义,举家来归,此乃朝廷之幸,大汉之幸!丞相已在府中等候,特命谡在此迎候!”马谡言辞恳切,礼仪周到。 杜畿感慨万千,连称不敢。进入长安城,只见街道整齐,市面繁荣,士卒精神抖擞,百姓面色红润,与他记忆中当年董卓乱后残破的长安已是天壤之别,甚至比邺城更多了几分秩序与朝气。 相府之中,诸葛亮亲自接见了杜畿一家。他对杜畿这位曹魏旧臣的才能和政绩早有耳闻,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杜公治理地方,兴修水利,屯田安民,乃实干之才。今能弃暗投明,助我大汉,亮欣慰之至。暂请杜公于太学担任博士,讲授政务民生,亦可参议朝政。至于元凯……” 诸葛亮的目光投向一旁恭敬站立、眼神聪慧的杜预少年,“亮闻元凯年少好学,尤善思辨。可愿入格物院,随庞士元先生学习,专研水利、算学等实务之学” 这个安排,正中杜畿下怀。他本人得享清誉而又能发挥余热,孙儿更是直接被送入了丞相最看重的行政核心部门——格物院! 杜预激动地躬身行礼:“预,谨遵丞相教诲!必勤学不辍,以求报效国家!” 杜畿家族的来归,如同一面旗帜,在北来士人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连这样的名门望族都举家投奔,无疑极大地增强了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和吸引力。此后,北士西迁的步伐明显加快,为长安带来了更多的人才、技术和活力。 而少年杜预,也正是在格物院这个充满新奇思想和实践机会的地方,如鱼得水,飞速成长,一颗未来的巨星,就此在季汉的天空中,开始悄然积蓄光芒。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三国之季汉再起

三国之季汉再起

小唐风华
开局穿越成庞统之弟庞林,21世纪普通收银员范登,顿时可谓是头皮发麻。进取益州之前,庞林被逼无奈,只能主动请缨,慷慨激昂:“主公,在下有一计。”
军史 完结 137万字
剑灵之七星龙渊

剑灵之七星龙渊

一穷三白
与网络游戏《剑灵》无关!神兵通人性,皆有卫其之灵,剑之灵称之为剑灵。七星龙渊剑灵是为烛龙和欧冶子,它在一个平凡的夜里落入北汉皇宫,择尚未出生的皇子刘娰为主。刘..
军史 连载 3万字
病娇在上之余笙请多指教

病娇在上之余笙请多指教

佳若飞雪
她是出了名的病娇,三步一咳,五步一喘。人人都以为她活不了几年便要香消玉殒,故而对她要么嘲讽,要么同情,要么坐等看笑话。可无人知晓,她那双看似纤细又苍白的小手,有着怎样翻天覆地的能力。也无人料到,她那双清亮阳光的眸子里,翻涌着怎样的惊涛骇浪。她是生而娇弱,还是后天被人所害?她并非顾家亲女,又有着何等惊人的身分?前尘过往,她是真地不记得了,还是被人刻意抹煞?男主一号,“我所梦寐以求的,无非就是每天晚上
军史 连载 98万字
特工赘婿,皇上求我娶公主

特工赘婿,皇上求我娶公主

喷怒的河豚
特种兵退役,下海经商多年,缔造亿万家财,本想海南游玩装逼,好好的逼没装成,却遭遇车祸,魂穿到了林家赘婿许子霖身上。阴差阳错救了当朝钦差,护送其回到京城。途中命悬一线结识八皇子,高炉炼钢,制作蜂窝煤,炒菜火锅更是一绝,看我穿越如何玩转大梁。陈大人没想到你还是个吃货。老八你就是个怂货,哪群狗官弹劾你不会怼回去吗?世家?世家算个锤子,惹毛我我把他们家全炸了你信不信?“我堂堂七尺男儿怎可吃软饭?叔叔可忍婶
军史 连载 174万字
做土匪,我是认真的

做土匪,我是认真的

单手捏核弹
看了笑笑就完事儿了张扬魂穿汉末身份却是匪贼,在这个讲出身,讲名声的背景下,匪贼没有出路。好在作为穿越者配备了系统,可尼玛系统叫最强匪寨……于是张扬只能靠着系统做大做强。董卓:“玛德,我儿吕布居然被绑走了?”曹操:“阿伟啊~”曹昂:“爹,阿伟已经死了!”刘备:“呜呜呜呜……谁见我二弟三弟了,呜呜呜呜……”
军史 连载 44万字
从北凉开始,马踏天下

从北凉开始,马踏天下

汉家子弟
大争之世,本就是强者存,弱者亡。燕戎之祸,党政之争,你家唱罢我上场。这天下,别人可得,我叶轩亦可!!!
军史 连载 1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