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拌的小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秋雨连绵,自凌晨未歇。 京城青石板路上积水成洼,倒映着灰沉的天色。 安国公府旁巷口那盏新挂的琉璃泡,在风中轻晃,铃音被雨滴打得断续,却仍一声声透进王府档案阁的窗棂。 苏锦黎披着素色斗篷,指尖抚过一排排整齐码放的《拾遗录》副本。 纸页泛着微黄,墨迹尚新,是昨夜刚誊完的第三稿。 柳知秋立于案前,袖口微卷,正指挥几名书吏将陶片拓本按年份归档。 她抬头见苏锦黎进来,躬身行礼:“王妃,今日要送两箱去太学,裴大人说学生们已开始对照原文校勘。” 苏锦黎点头,目光落在桌角一张皱纸——正是三日前孩童书写“永不开禁”时留下的笔迹样纸。 歪斜的撇画还清晰可见,像一道倔强的裂痕。 “外面那些人,来了多久”她问。 “快一个时辰了。”柳知秋压低声音,“说是太学博士陆明远牵头,带着二十多个学生跪在门外,举着横幅,嚷着‘正礼纲以肃朝野’。门房不敢惊扰您,只报了我。” 苏锦黎冷笑一声:“他们不急着骂我这个庶女出身的王妃僭越,反倒先拿孩子开刀” 她转身走向内室,取来那份百人联署名单——由参与仪式的孩童家长、教习、史院执事共同签署,红指印密密麻麻,如星点铺陈。 “把这,连同笔迹样纸,送去太学,交到裴文昭手里。”她语气温淡,却不容置疑,“告诉他,若有人质疑童子无识,便请当众一问:陆博士六岁时,可背得《春秋》而今这些孩子,已能辨诏书真伪。” 柳知秋领命而去。 雨势渐猛,檐下水珠串成帘幕。 同一时刻,皇宫西侧的史档公示廊内,萧澈撑伞缓步而入。 赵砚之紧随其后,官袍裹着湿气,面色微僵。 长廊两侧陈列着从国史馆抢救出的原始手稿,有烧焦边角的兵报残页,也有民间补录的陶片拓本。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悬挂的一组影像卷轴——由工匠根据幸存者口述绘制,记录当年城楼火起、驿卒奔走、百姓藏诏的画面。 萧澈驻足于一份诏书拓本前,指尖轻点其上“诸”字末笔:“先帝常言‘字如其人’,你看这一顿挫,力道虚浮,毫无御笔的沉稳气度。他病重时确有颤抖,但从不断劲。” 赵砚之干笑:“陛下龙体欠安,笔软亦属寻常。” “寻常”萧澈侧目,眸光如刃,“那为何此纸纤维粗疏,纹理偏斜,与贡云纹笺极为相似据闻,这种纸三年前方由西域进贡三十张,仅内阁与礼部有存档。” 赵砚之神色一滞。 他尚未答话,廊外忽传来脚步声——一名小吏慌忙递上急报:御史台刚弹劾其侄沈维安私购贡纸,涉嫌伪造文书。 赵砚之脸色骤变。 萧澈却只轻轻合上卷轴,淡淡道:“朕记得赵大人一向清正,此事或有误会。不如这样——明日我奏请圣上赐匾一方,悬于赵府门楣,题曰‘自省斋’,以彰君子知过能改之美德。” 赵砚之喉头一哽,欲辩无言。 这不是惩罚,却是更锋利的羞辱——赐匾非贬官,却等于昭告天下:赵家需“自省”。 他低头拱手,声音发涩:“臣……谢恩。” 与此同时,刑部大堂钟鼓齐鸣。 沈砚舟立于案前,一身黑袍凛然。 十年前江南水患案重审开庭,堂下挤满旁听百姓。 原判仅依户部账册定罪,如今却调出了三条新据:一是国史馆尘封的漕运日志,二是民间船户保存的副档凭证,三是老兵口述记录。 三方证据互为印证,竟揭出时任巡抚为讨好宫妃,截留十万石赈粮,换取西域进贡的琉璃泡。 当法官传唤证人时,李崇山拄拐而出。 他走到堂中,从怀中取出一枚残破陶铃,铃身裂痕纵横,内壁刻着半个“听”字。 “那年冬夜,我们哨所点了三堆火求援。”他声音沙哑,“没人来。但我记得,有个孩子摇着这种铃,一边哭一边喊:‘娘,火没灭!火没灭啊!’” 满堂寂静。 片刻后,法官下令传唤当年运送琉璃泡的商贾。 那人当场跪地,供出幕后主使——牵连三名在任官员,当场革职待查。 消息传回王府时,雨已转小。 苏锦黎站在檐下,望着门前空荡的台阶——儒生们早已散去,横幅被雨水泡烂,扔在角落。 柳知秋低声禀报:“裴大人在太学当众宣读了联署名单,陆明远哑口无言。有学生问:若孩童不能记史,那谁来记住那些被烧掉的真相全场无人应声。” 苏锦黎微微颔首,目光投向远处宫墙。 那里,冬至祭坛的地基正在修筑,隐约可见工人们搬运石料的身影。 她忽然道:“有些人总说礼不可废,祖制不可违。可他们忘了,最初的礼,本就是从民间来的。” 柳知秋静默片刻,轻问:“接下来呢” 苏锦黎抬手,接住一片从檐角坠落的雨珠。 “接下来,”她说,“该让所有人听见,什么才是真正的声音。” 风又起,檐下琉璃泡轻颤,铃音穿过雨幕,微弱却清晰。 冬至将至,京城内外渐染肃穆。 宫中尚仪局连发三道文书催促礼器筹备,主事者谢云澜却始终未入礼部正堂取图。 她只在当日下午遣人送去拜帖,翌日清晨亲赴礼部衙门,立于丹墀之下,一身素青官袍不染尘灰。 礼部尚书崔明德端坐堂上,翻着卷宗头也不抬:“谢大人,祭器图谱乃祖制重物,非礼不可轻传。如今音律改制,鼓点乱序,若依你那套‘民声为本’的章程来铸钟调磬,岂非动摇国本” 谢云澜并不动怒,只轻轻合上手中簿册,声音平缓如溪流过石:“尚书大人说得是。既如此,我便不取图了。” 众人一怔。 她转身离去,步履从容,仿佛真被拒之门外。 可不过半日,京畿各坊巷口已贴出告示:“百姓祭乐汇演——共奏信火鼓点,广集四方乡音。” 地点设在京郊义塾旧场,原是一处废弃学塾,经几日修整,搭起简木高台。 消息传开,四里八乡的民间乐人纷纷响应。 有人携百年老鼓而来,鼓面裂痕斑驳,据说是先祖参与边关烽火传递时所用;有陕北老汉敲打铜盆,节奏粗粝如风沙扑面;还有江南女子以竹筷击碗,清越之声宛若雨落青瓦。 最令人动容者,是一名盲女。 她由村中孩童引路而来,身披旧褐衣,手持一根磨得发亮的竹杖。 轮到她时,全场寂静。 她将竹杖往地上一顿,随即以腕力带动节拍,一下、两下……起初缓慢,继而急促,竟与史书记载中“信火三传,急鼓十二响”的古制惊人吻合,却又多了一种撕心裂肺的悲怆。 “那是当年逃难的人踩着冰河跑出来的脚步。”盲女低声道,“我娘说,每一声鼓,都是活下来的人在喊:我还活着。” 台下无数人垂首默然。 当晚,宫中传出消息:太后亲览演出名录,听闻盲女奏乐后落泪,遂提笔朱批——“可依民声定节律”,并赐谢云澜一面玉圭,上刻“天籁执圭”四字,命其“代民立声,正祀典之本”。 礼部次日清晨紧急召见谢云澜,欲再议规矩。 可当他们打开祭器图谱准备训诫时,却发现工匠房早已按民间汇演整理出新版鼓谱,纸页整齐叠放案头,连祭祀司乐都在私下习练多日,曲调已熟极而流。 崔明德气得摔了茶盏,却无可奈何。 而在王府灯下,苏锦黎正逐页翻阅来自各地的“陶铃记事”副本。 这些由乡野学子自发抄录的口述史料,如同细密根系,正悄然穿透百年尘土。 忽有一封岭南密函递至,拆开一看,竟是数名年轻士子联名呈报:他们在村中设“拾遗亭”,收集残碑断简,竟复原出一段先帝晚年训政语录—— “天下非一家之天下,亦非一姓可私有。若民声断绝,则庙堂如聋;若史笔偏废,则千秋蒙尘。” 这八字,与宫中《实录》所载“承天景命,永固皇基”截然不同。 苏锦黎指尖停在纸上,良久未动。 窗外风起,檐下琉璃泡轻晃,铃音微颤。 她提笔批注,仅四字:“记之,不必辩。” 三日后早朝,赵砚之联合六位老臣跪奏,请禁“妄议先帝”之举,言辞激烈。 殿前气氛凝重如铁。 萧澈起身,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若民心所记皆为妄言,则朕所行新政,亦不过一厢情愿。” 他挥手,命裴文昭当庭宣读那段语录。 满殿寂然,唯有风穿飞檐,带起一角铃声,轻轻荡开。 而在城南某条幽静巷中,陆明远正伏案疾书,墨迹未干的纸上赫然写着一行小字:“国典神圣,岂容儿戏涂鸦入史廊……”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仙妻太甜:君少,求放过!

仙妻太甜:君少,求放过!

罗素浅
其实这是本女主女配都很强的女强文,书名纯粹是摆设。一觉醒来,她一介仙女竟被人咚走了灵力。更因此惹上一位腹黑狠辣情商低的大神,想逮她回家,花式宠她。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她可是夜半仙呐!“报告君少,有人觊觎您未来夫人了。”“摁进后花园活埋。”“报告君少,渣女嫉妒未来夫人比武大赛得第一,在外面造谣生事。”“呵,让暗部开发几个口舌招尤的刑罚,送给她玩。”“报告君少,未来夫人……跑了!”某大神眸光危险地一沉
其它 连载 120万字
位面基地

位面基地

赢青衣
求助,我在眼镜蛇的崛起位面,得到了4发纳米弹头,该用在哪里?在线等,挺急的。…成为顶级位面基地的18级权限者,重生成为平行位面的京南慕家子弟,纵横在电影、电视剧、..
其它 连载 10万字
VR虚拟世界系统

VR虚拟世界系统

百恋成港
一场VR虚拟游戏发生意外,杜宇获得了进入的虚拟空间的能力,能够随机进入各种电影,电视剧,动漫世界,从此,他的人生变的精彩……
其它 连载 72万字
情满大荒山

情满大荒山

金江隐士
(四川作家协会全省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2020年重点扶持作品。)中央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后,市统计局主任科员李应民被下派到大荒山上的茅草坪村担任第一书记。李应民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下,在大荒山安下心来。在乡党委的支持下。多方争取资金,新建了村委会活动中心、文化站、图书室、幼教点、卫生室。对全村贫困户住房进行了改造。修通了38公里的致富路,对农网进行升级改造,架通入户光纤,彻底解决了行路难、用电难、通
其它 连载 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