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拌的小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明刚过,京城的风里还裹着纸灰的气息。 韩霁站在太学门前,手中捧着一叠墨迹未干的奏稿,指节发白。 内阁驳回《拾遗保护法》那天,他没有争辩,只问了一句:“若祖宗之法不可变,那百姓的记忆,算不算新法之基” 无人作答。 三日后,太学门口搭起一座木台,四角悬陶铃,中央立一块空白石碑。 韩霁亲自执笔写下四个大字:万民立法。 他不讲经,不传道,只设一张案、一摞纸、一支笔,请过往百姓口述他们心中的“该与不该”。 第一日,来了卖菜的老妪,说:“官仓放粮要有人盯着,别再拿霉米当恩典。” 第二日,书童模样的少年蹲在台边,低声念:“孩子走失,里正得报官,不能说是‘自己跑丢的’。” 第三日清晨,柳知秋带来一封岭南来信,纸上歪斜写着一行童言—— “大人说谎要刻陶片挂墙上。” 韩霁盯着那句话看了许久,忽然笑出声,眼底却泛红。 他命人将这句抄在最显眼处,又从灰屋纪念馆调来当年“灯变案”的陶片证据,按时间、地点、人物分类,附于每一条民间建议之后。 两千三百七十六条,最终被整理为七章五十四条。 奏本题名《民之所欲,法之所向》,送入宫中。 皇帝阅至深夜。 烛火跳动间,他的目光停在那句孩童所言上,久久不动。 次日早朝,内侍捧出朱批原稿,全场屏息。 皇帝只写了五个字: “此非臣奏,乃天问。” 殿上寂静如渊。 就在这时,萧澈自列班中缓步而出。 素日病弱的模样不见踪影,步伐沉稳,声音清冽如寒泉击石。 “陛下既闻天问,不如顺天而行。”他取出一份新策,“臣请设‘双轨修律制’:凡新法颁布前,必经两道查验——其一,由独立修史院核其是否违背贞元教训;其二,交拾遗亭网络,征询民间反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礼部尚书:“首试之法,便是《赈灾稽查令》。” 随即展开条文:“禁止以琉璃泡充赈品。” 满殿哗然。 礼部尚书当即出列:“岂能因一事立一法荒唐!” “是啊。”萧澈轻轻接话,眼神却不怒,“若十年前有此法,江南水患那三千石粮米,会不会多活三百人” 无人回应。 唯有檐下铜铃轻响,像是替亡魂叹息。 数日后,刑部悄然挂牌“历史合规司”,主官正是沈砚舟。 他并未大张旗鼓,只命书记官将“灯变案”中贵族借赎金逃责的陶片证据制成展板,陈列于大堂正中。 来办事的百姓抬头便见:某郡公之子流徙三千里,赎银八千两,当日到账;而邻县九品小吏同罪,无力缴纳,死于押解途中。 对比赫然。 没过多久,一名女子跪在刑部门前,哭诉其父因贫不能赎,冻毙边地。 法官提审旧案,当庭宣判:“此律虽存,然与民心所记之义不合,暂不予适用。” 消息传出,街头巷尾皆议。 有人说:“原来法律也能认错。” 也有人说:“以前是律法人,现在是人审律法。” 苏锦黎听罢,只是静坐窗前,看着庭院中新栽的一株槐树。 那是从灰屋纪念馆旁移来的幼苗,根系里还带着旧土。 柳知秋低声道:“裴先生说,制度若不扎根于记忆,终归是空中楼阁。” 苏锦黎点头:“所以我们要让每一部新法,都长在伤疤之上。” 与此同时,王府暗卫传来密报:宫中已有贵人震怒,称“拾遗成癖,动摇纲常”。 而礼部私下调阅历年乐谱,试图抹去“信火节奏”痕迹。 她合上密信,眉心微动。 几日后,一道旨意传至尚乐监:太后寿宴将至,乐舞事宜交由谢云澜主持。 当晚,谢云澜独自坐在灯下,翻看一本破旧乐谱。 那是她在乡野采风时所得,页边写着一句老艺人的话: “鼓不是给人听的,是给地听的。地动了,人才能站起来。” 她吹熄蜡烛,窗外月光洒落案头,映着她唇角一抹极淡的笑。 明日,她要去城外几家拾遗亭走一趟。 谢云澜接到旨意那夜,翻出了压在箱底的旧乐谱。 纸页泛黄,边角卷曲,墨迹被雨水晕开过,却仍能看出当年一笔一划的认真。 她在乡野采风三年,走遍十七州,只为寻那些快要失传的土调。 那时没人懂她为何执着于“不登大雅之堂”的声响。 直到“灯变案”真相揭开,那些曾被权贵嗤笑为“乱音”的信火节奏,成了唯一能唤醒记忆的密码。 礼部呈上的寿宴乐舞名录里,三百乐师,四十八章曲,无一提及“信 。他们想用金玉之声盖过历史的回响。 谢云澜笑了。 她没有争辩,也没有上奏。 第二日便下令:撤所有宫廷乐班,尚乐监闭门三日。 满城哗然。 谁也不知道她在做什么。 直到寿宴前夜,百名孩童从各处拾遗亭被接进府中。 他们大多衣衫粗陋,有的还带着残疾,但个个眼神清亮。 谢云澜亲自教他们握铃、听节、数拍——不是为了悦耳,是为了准确。 “这不是表演。”她站在空旷的排练厅中央,声音轻却坚定,“这是说话。” 寿宴当日,紫宸殿外华灯如海,内廷钟鼓齐鸣。 太监高唱“乐舞始”,众人屏息以待,却不见一人登台。 只有一队孩子,手捧陶铃,缓步走入大殿中央。 他们站成一圈,低着头,像一群不敢做梦的人终于被允许开口。 第一声铃响,来自最年幼的那个女孩。 短——长——短——短——短—— 那是“灯变”那夜,百姓敲击屋梁、城墙、铁锅发出的求救暗号。 当年无人回应。 如今,在太后寿辰的正殿之上,它被一百双手,一遍遍重复。 起初,寂静得可怕。 有大臣皱眉,侍卫交换眼色,宫女低头不敢看。 礼部尚书冷笑一声:“这种噪音,怎么能进入宫廷” 可就在这时,第二道铃声接了上来。 第三道,第四道……节奏渐密,却不杂乱。 像是雨滴落在干涸的土地上,一颗,两颗,然后连成一片。 不知是谁先动的。 一个老太监拄着拐杖,轻轻叩地应和。 接着是角落里的宫女,手指在裙摆上打起拍子。 再后来,一名戍边归来的侍卫竟低声哼出了那段曾在民间流传的童谣调子——“火没灭,人未歇,夜里三更还有光”。 声音越来越响。 百名孩童依旧沉默摇铃,而整个宫殿,却在为他们共鸣。 太后坐在高位,手中佛珠早已停下。 她望着那些瘦小的身影,忽然抬手抹了眼角。 “这不是乐舞……”她喃喃道,“是我欠他们的回音。” 夏至清晨,天光初透。 苏锦黎与萧澈并肩登上新建的“记忆塔”。 这座七层高台矗立城心,外墙刻满“拾遗日”请愿者的姓名。 登顶可俯瞰全城——但见屋檐下陶铃随风轻晃,街巷间孩童诵读新编《民约三字经》,拾遗亭前排起长队,有人带菜来换纸笔,有人默默留下一封家书。 柳知秋快步而来,递上一封西北急报。 苏锦黎接过,目光落处微微一顿。 信上说,戍边将士在哨所外墙刻下三字:“火没灭”。 每日晨昏,必敲铃两次,称“不忘京中孩子教的规矩”。 风穿铃网,声如潮涌。 她望着远方地平线,良久,才轻声道:“我们一直在想怎么守住真相……可他们早就学会了自己点燃。” 话音落下,整座城仿佛都在回应。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妾有幂胎

妾有幂胎

小妹纸
我被男艳鬼缠上,怀上冥胎,本想堕胎逃离,他却说我是他命中的女人。我身陷死地,必死无疑,他为我三魂尽失,没有了心……后来,他倒在血帕中,嘶哑着嗓子冲我厉声长啸,..
其它 完结 40万字
门徒游戏:从小丑到虚无

门徒游戏:从小丑到虚无

红色的虾
“门徒游戏”降临,16岁以上,就需要进入副本艰难求生!六年时间,全球人口降低80亿!王小实的人生信条:苟住,苟住,还是苟住!PS:主角是个利己主义者,但不是杀人狂魔,一些不会威胁到自身安全的人,能放过就放过。不是种马文!本书无女主,无女主,无女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全文逻辑可能没那么严谨,但是初衷本来就是图一乐呵。觉得有意思,就笑笑。觉得没意思,骂两句出出气也行。
其它 连载 43万字
一笔虚妄录

一笔虚妄录

醉卧疏楼
宁昭似人非人,不知谁给她一支笔,一本书;妖魔鬼怪,齐聚一堂,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桩桩事,一个个人,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新书《非正经捕灵师》上线,欢迎读者老爷们前来围观
其它 连载 113万字
无限黑科技

无限黑科技

瘦了年华
张伟,人如其名,一个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年轻人,却意外获得了穿越时空的能力而变得不再普通在战争世界中张伟化身军火贩子,在灾难世界中张伟化身救世主,在……在现实中..
其它 完结 102万字
短篇民间故事

短篇民间故事

溪畔采薇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其它 完结 120万字
娶个神婆做老婆

娶个神婆做老婆

念响
娶个神婆做老婆,每天晚上都刺激!十八岁的小神婆,和同样年轻的我,经历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各种怪异。狐仙显灵,亡魂附体;百鬼夜行,骷髅夜舞;白骨抬棺,巫蛊噬心;凶坟..
其它 连载 4万字